03.03 先馬後己,雲南深山裡的最後馬幫


馬幫,是大西南地區一種特有的交通工具。它是按照民間約定組織起來一群趕馬人及其騾馬對的稱呼。

在我國的雲南近代的主要交通過去,在偏遠地方還存在這最後的馬幫。

馬幫吃飯有規矩,馬幫歇梢後,先是為馬添料加草,讓馬先食,然後人才做自己吃的,以示對馬的關愛崇敬,體現先“人”後已的精神。

馬隊朝哪個方向走,生火做飯的鍋樁尖必須正對這一方向,燒柴必須一順,切忌燒對頭柴。

開飯時,馬鍋頭坐在飯鑼鍋正對面,面對要走的方向。

大鍋頭第一個添飯,添飯時平平地稱添最上面一層,忌諱挖一深洞。

添完飯,勺子要平放,切忌翻過來。吃飯吃得快的人只需洗自己的筷子,最後歇碗者要洗碗洗鑼鍋,鑼鍋不能翻撲,翻了就是犯諱。

馬幫在路上,大部分時間過的是野營露宿的生活。

一般天一發亮就爬起來從山上找回騾馬,給它們喂料,然後上馱子上路。

中午開一次“梢”。“開梢”就是吃午飯的意思,也就是打個酥油茶,揉一點糌粑吃。

當天色昏暗下來的時候,馬幫都要盡力趕到他們必須到達的“窩子”,在那裡才好“開亮”。

開亮就是露營。他們要在天黑前埋好鑼鍋燒好飯,卸完馱子,搭好帳篷。

每天的打野開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飯的做飯,搭帳篷的搭帳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輪流著做,以免不公平。

無論是誰,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諱,就要挨一頓數落,還要出錢請客打牙祭,嚴重的就逐出馬幫一家圍著熱氣騰騰的飯菜邊吃邊聊。)

把生薑從三輪車上卸下。)/符光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