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朱元璋本來窮苦百姓出身,後來卻在亂世之中成就了自己的霸業,是一個傳奇。在征戰天下的時候,朱元璋離不開身邊的那些文臣武將,這些人也著實厲害,本來都沒有什麼背景,最終卻成為了名震天下的猛將和謀臣。比如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伯溫,還有朱元璋的侄子李文忠。

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朱元璋和當初的劉邦非常的像,劉邦幹嘛他幹嘛,甚至於最後朱元璋和劉邦老家都是一個地方的。劉邦取得天下之後,分封了諸王,而朱元璋也一樣,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分封自己的子嗣,其中有親兒子,還有收養的乾兒子。朱元璋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大明王朝最堅固的防禦線。

除了分封藩王外,朱元璋還幹過一件著名的事情,殺功臣。這一點和當初的劉邦也有點相似,只不過朱元璋比劉邦狠太多了。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朱元璋稱帝之後,李善長是朱元璋很信任的一個人,李善長幫助朱元璋制定規章制度,幫助他打理天下,可以說居功至偉,被朱元璋親切的稱李善長為“朕之蕭何”。

李善長在朝中的時間越長,他的權勢也就越大,因為很多的人都巴結李善長,其中有一個人就是胡惟庸,他是李善長的老鄉不假,但他也巴結李善長,並且胡惟庸擅長斂財,一口牙一跺腳直接拿出了二百兩黃金送給李善長,李善長收了。

對於明朝的官員來講,如果單單靠那點薪水的話,估計一個比一個窮。正所謂朝中有靠山,在外面好升官,胡惟庸一路高升猛進,最後胡惟庸還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李善長的侄子,用這種中國自古以來的手段加強和李善長之間的關係。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李善長雖然大權在握,但是他知道,他的上面還有一個朱元璋,這位皇帝可不是一個愚蠢的人,朱元璋看到李善長勢力越來越大之後,便對他越來越冷淡,李善長看出了這一點,直接就提出了辭職回家。

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而且還是謀臣,智商和眼力是有的,他知道如果在留下來就沒有好果子吃了。不過李善長一走,朝中就缺乏了幫助朱元璋做事的人,沒關係,明朝人才濟濟,還是有很多的人能夠擔任丞相。

為了補償李善長這些年的辛苦付出,同時也讓李善長知道他朱元璋沒有忘記他,就把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李善長對此也非常的滿足,畢竟年紀也大了,子孫也有一個很好的未來,他就在家頤享天年。可他不會想到的是,他有一個敢謀反的親家。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明朝開國年間,劉伯溫也一直跟隨著朱元璋的身邊,並且差不多還是朱元璋的顧問,朱元璋問劉伯溫丞相的位子誰當最合適,其實朱元璋此番問話也有試探的意思,畢竟劉伯溫是當時的不二人選。

劉伯溫也十分的聰明反問朱元璋有沒有人選,朱元璋一共說出了三個人的名字,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劉伯溫聽完後說楊憲有才是有才,但沒有丞相的度量,汪廣洋更不用說了,還不如楊憲。

最後劉伯溫評價胡惟庸:“小牛不足以拉大車”。

這句話被後來的胡惟庸知道並且記在了心中。最終朱元璋是打算讓楊憲當丞相的,但胡惟庸心中非常的不服氣,就去找李善長,李善長雖然不過問朝堂事務,但朝堂中很多人都和李善長有關係,在他們兩個人的運作之下,楊憲被朱元璋殺了。

胡惟庸經過李善長的親自舉薦當上了丞相。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胡惟庸當上丞相後,內心是非常的激動的,當得知自己家的祖墳夜裡面發光之後,胡惟庸認為他應該還能進一步,可是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了,如果再進一步就是皇帝,胡惟庸有了造反的想法,可惜的是他有造反的想法,沒有造反的才能。

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造反竟然還拉攏了一大幫之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造反似的。

不過在胡惟庸當丞相這段時間裡面,做了幾件不地道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趁劉伯溫生病把他害死了,第二件事情就是想把徐達除掉。不過能夠除掉徐達的人也只能夠是朱元璋了,趁徐達生病賜予了他一隻燒鵝,真是趁徐達病要徐達命。

胡惟庸造反雷聲大雨點小,手中可用的兵力不多,加上有人承受不住造反帶來的壓力向朱元璋告發了胡惟庸的行徑。於是包括胡惟庸在內的人都被朱元璋殺了。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幾年後朱元璋借題發揮又殺了一批功臣,最後李善長也被牽扯進來,本人上吊,三族被誅,朱元璋好心把自己的女婿留了下來,也算是給李善長留下了後人。

一批功臣被除掉了還有另外的一批功臣,這個是藍玉為首。當藍玉班師回朝以後,就開始仗著自己的功勞開始了囂張跋扈,這些朱元璋也都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他實在不知道收斂,還干預皇家的事情,讓朱標小心自己的弟弟朱棣。

朱棣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開始和朱元璋合計,慢慢的藍玉以前幹過的所有事情都被揭露了出來,藍玉的下場只有一個,被斬。藍玉死了不要緊,朱元璋又藉助利用藍玉清除了一批功臣。

在朱元璋大肆的屠戮之下,最終僥倖活下來的功臣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朱元璋的小夥伴湯和。

朱元璋身邊最“幸運”的功臣,不是活下來的人,而是去世的兩個人

湯河是功臣中善終的一個人,卻不是功臣中最“幸運”的人,最幸運的人是兩個已經去世的人,常遇春和鄧愈。

這兩個人也是開國猛將,常遇春是明朝第一先鋒,為朱元璋開疆拓土,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可能是他太猛了,在明朝建立兩年後就病逝了。朱元璋不僅追封他為開平王,配享太廟,他的後代也得以保全,沒有受到牽連。

鄧愈也是朱元璋身邊的名將,他比常遇春去世的晚一點,是在明朝建立的第十年去世的,去世以後追封為寧河王,配享太廟,朱元璋號啕大哭之餘停止上朝三日。

相比於湯河,常遇春和鄧愈配享太廟,再相比於那些被殺的功臣,常遇春和鄧愈無疑是幸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