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谷歌進軍可摺疊屏,引爆科技屆的摺疊屏能否如期交貨?

摺疊手機成為2019年的熱詞。繼三星、華為等一眾手機品牌在MWC期間展出可摺疊手機,包括電池品牌勁量也在此期間推出一款可摺疊手機之後,近日有外媒爆出谷歌也提交了一項關於可摺疊手機的專利申請。手機品牌及周邊廠商紛紛進軍,角逐摺疊屏戰場。然而,今年能否能換上可摺疊屏手機?可摺疊手機離我們還有多遠呢?

可摺疊屏引發質疑

2019年被稱為可摺疊屏元年,可摺疊屏手機不斷湧現,但從目前來看,可摺疊屏手機產品並沒有實現大範圍的實物交貨,而可能在今年4、5月間開賣的摺疊屏手機三星Galaxy Fold和華為Mate X能否如期交貨,也引得一片熱議。

可摺疊手機在引起極大關注的同時,仍引來一部分手機廠商大佬的“冷眼待遇”。在MWC大會上,聯想CEO楊元慶首先對可摺疊屏的實用性提出質疑。他表示,當下發佈的可摺疊屏手機產品都沒有超出聯想三年前曾發佈的概念摺疊機,基本都還停留在PPT產品階段,距離實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另外,OPPO副總裁沈義人也提到,目前階段可摺疊屏手機除了屏幕變大和可以摺疊一下之外,沒有帶來用戶體驗的巨大提升,硬主板和電池無法摺疊是硬傷。中興高級副總裁兼事業部CEO徐峰也明確指出,目前柔性可摺疊屏商用技術還不太成熟,還要靜待市場客戶的反應。從網友反饋來看,高昂的價格也讓人有點望而卻步。

技術短板依然存在 可摺疊手機離普及還有多遠

可摺疊屏市場扎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該領域的市場前景。但是不得不提,可摺疊屏在柔性蓋板、鉸鏈等核心技術上依然存在缺口,柔性顯示、電池續航能力、粘合問題等技術阻礙依然存在。

谷歌進軍可摺疊屏,引爆科技屆的摺疊屏能否如期交貨?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可摺疊屏,並非大家想象的屏幕能夠摺疊就可以萬事大吉,而是要實現空間、電池、亮度、密封等多個方面的軟件適配,其挑戰難度可想而知。因為技術的牽制,可摺疊屏的商用之路依舊漫長。

但是,儘管面臨多方面的質疑,很多手機廠商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繼續探索可摺疊屏商用的可能性。面板供應商維信諾已經確認與小米聯手合作,將致力於可摺疊屏手機的開發。據維信諾此前公開表示,固安產線設計產能3萬片/月,達產後可滿足9000萬部智能手機的屏幕需求。這就意味著,小米可摺疊屏手機量產計劃或許有了可實現的苗頭。

對於三星和華為率先發布可摺疊屏手機的企業而言,誰先將搭載柔性屏的可摺疊手機推向市場,誰就有機會贏得下一階段智能手機發展的新趨勢,可摺疊屏市場的未來潛力值得觀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