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除了侍奉皇上,清朝妃子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過的?

張慧


除了侍奉皇上,對於妃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爭寵,爭著當皇后,然後到達人生的巔峰,母儀天下,這是每一個妃子的夢想。現在很多清朝講述後宮的電視劇中也是多以宮中鉤心鬥角展開的故事,不然就單是宮中那點事情,怎麼演繹幾十集,沒有一點刺激的東西怎麼吸引觀眾?不過在真正的歷史上的妃子的確為了皇上的寵愛爭的你死我活,但是前提是你得有機會爭,在宮中有機會當皇后的人少之又少。



皇帝后宮中妃子多的有五六千,少的也有三四千,對於大多數的妃子來說,夜很長,很單調也很寂寞,就算是他們想勾心鬥角都沒有機會,這是最悲哀的地方,很多妃子在被召入宮中之後等了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皇上,更要說被皇上臨幸了,這就是宮中的悲哀,但是如果被皇上看中了,上升的比什麼都快。



那麼對於大多數的妃子來說,他們每天的生活是怎麼度過的呢?簡單來說分為普通日子和節日,普通的日子相對來說自由一些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但是有幾樣事情也是必須做的,比如早晨和晚上的請安,對於宮中的長輩或者皇后,這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沒有特殊情況的話都是不能落下的,而且還需要穿著整齊,時間也不能太晚。



所以那時候的妃子睡懶覺是不行的,那麼請安之後幹嗎呢?一般來說就沒有啥事情了,這時候可以靜下來玩玩,或者溜達一會兒,但是不能到處亂跑,雖然沒有什麼特別要乾的事情,但是還是比較的無聊無趣,到了晚上之後就等著皇帝翻牌子,這是在已經選定一些中選一個,而不是拿所有宮女的牌子來翻,有機會被事前選定的要經過一些準備,然後到養心殿等候,如果皇帝翻到你,你今晚就算是有福了。



但是大多數妃子都是沒有機會侍奉的,所有這些人需要早早的睡覺,睡不著也要睡,這是宮中的規矩。那麼節日對於這些妃子來說就相對累一點了,穿衣打扮的時間都要很久,還要帶上很多首飾啥的,還要很多條條框框的規矩,如果一樣辦砸了,也許就永世不得翻身了,長期在這樣的緊張的環境下,這些妃子也老的快,所以皇上的妃子換了一批一批又一批。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總體來說,宮裡面妃子的生活是非常無聊的,現代女性沒幾個受得了,說嚴重點,和坐牢沒多大差別,只不過吃得稍好一點而已。

妃子們早上5點起床,然後是洗漱更衣,接下來化妝,這些沒什麼可說的。

衣服的顏色是有規定的,皇后穿正紅色,嬪妃按身份地位不同,自棗紅色、粉紅逐步下降,最後那些常在和答應之類的就沒有朝服和吉服,只能穿一些素色的服飾。


首飾也有定例的。皇后可以使用鳳凰、牡丹樣式的首飾,帶兩個垂肩的流蘇,皇貴妃只能有一個流蘇,其他妃嬪只能戴步搖,嬪以下的只能戴絹花。

穿戴完畢,大約6點左右,妃嬪們在皇后的帶領下到太后寢宮請安,一般陪太后聊幾句就可以了。

之後,眾妃們一齊向皇后請安。每天的請安有兩次,稱為“晨昏定省”,沒有特殊原因不可以請假。

請安回來,就到了早膳時間。

由於宮裡從皇后到答應,每日供應的糧肉、菜蔬數量不同,所以吃的內容也不一樣。


地位低的妃子們每天只有白麵、白糖、香油、豆腐、甜醬、醋、雞鴨、羊肉這些常見食材,貴人以上多了茶葉、紅蘿炭、白蠟,妃子又多了乾果和雞蛋,貴妃及皇后有黃老米、高麗江米、豌豆、蜂蜜、松仁、枸杞。

早膳後可以串串門,或者養花、養小貓小狗,也可以看書寫字。

上午一般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基本上以做手工或者學習為主,中午吃完午膳、睡完午覺後就迎來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

因為下午可以打紙牌,打馬吊,有時也會陪著皇后、皇貴妃去看戲,要麼去花園看看美景,總之下午是嬪妃們最喜歡的時光。


由於生活實在枯燥,清朝很多嬪妃都會抽菸,既可以打發時光,也可以排除寂寞。

也有喜愛藝術的,可以畫畫寫字,讀書彈琴,在清朝後宮,這樣的女子比例還是比較少的。

下午5點,繼續早上那一套請安程序。

之後用晚膳,坐等皇上“翻牌子”。如果初更了還沒有太監稟報,那就洗洗睡吧。

如果今晚皇上臨幸運,則先到皇帝寢宮的偏殿,沐浴香薰之後,太監們用錦被包裹,赤身放置龍床上,從皇上被子的底部鑽進去,事畢再從皇上的被子下方鑽出來,由太監們揹回自己的寢宮。

背來侍寢:


除了皇后,誰也不許陪皇上過夜。 對了,皇帝行幸時,太監會在窗外隔一會喊一句:“是時候了!”連喊三聲後,皇帝必須傳太監將妃嬪揹走。

此時太監會問皇帝:“留不留?”如果皇上說“留”,就要把該妃嬪的姓名、時間記在“幸宮簿”上,待有孕後備查。

如果皇上說“不留”,太監則用特殊手法點穴避孕。

好了,時間不早了,宮裡一天的生活又過去了,明天又是重複的一天。要問我怎麼看,反正我也看不見。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清朝的制度對皇帝限制得很嚴,生活起居都有嚴格的規定,皇帝在後宮跟妃子溫存的時間也受限制。一般來說,皇帝每天能有兩個小時陪妃子,已經算是頂了天了。因為根據乾隆皇帝的起居注來看,至少乾隆皇帝是沒什麼時間陪妃子玩耍的。


除了國朝大典等重要日子外外,乾隆皇帝一天的起居生活如下。

前一天的晚上八點至凌晨四點:睡覺。

凌晨四點至五點:起床、沐首、更衣,去坤寧宮朝祭,然後吃甜品。

早上六點開始:在中南海同豫軒用早膳,然後去乾清宮西暖閣恭讀聖訓。

早上七點至上午十點開始:更衣,在建福宮稍坐。然後再去重華宮茶宴。

上午十點至下午一點:在養心殿勤政親賢殿披覽奏摺(根據統計,多半都是請安折,也就是那種“朕很好,你好麼”的廢話摺子。有些摺子乾隆都懶得批,直接畫個圈)。



下午一點至三點:在養心殿前殿召見臣工討論國事,中間會安排用晚膳。

下午三點至四點:閱覽內閣以及部院本章。

下午四點至五點:與好基友傅恆晚面。

下午五點至七點:在養心殿三希堂等處鑑賞文物。乾隆會在文物上塗鴉,狂刷彈幕,盡顯十全老人的農家樂審美。(這只是乾隆的個人愛好,不包括所有皇帝)



晚上七點至八點:休息片刻(翻牌子時間)

晚上八點至第二天凌晨四點:在養心殿後殿東暖閣就寢。

以上便是乾隆皇帝的起居時間,從上面的這個作息表來看,其實乾隆皇帝大部分時間都是處理朝政的。因為清朝皇權高度集中,國家運行不能假手於他人,都要皇帝親力親為才行。所以皇帝的私人時間其實很少,後宮能佔用的時間最多也就是兩小時(晚上八點至凌晨四點那段時間)。

至於說乾隆大白天的陪后妃玩耍,甚至於陪什麼還珠格格、紫薇格格嘻嘻哈哈,那就更不要想了。乾隆是真的沒時間。



與皇帝的作息類似,清朝的後宮娘娘們一樣也有嚴格的作息起居規定。

每天的上午五點至七點:起床、請早安。跟皇帝一樣,會有宮女催促起床,是絕對不能睡懶床的。

上午七點至九點半:早膳時間。

上午九點半至十一點:自由活動時間。

上午十一點至下午兩點半:午休。清宮認為十這個時間段是最養人的時候,所以這也是她們的午睡時間

下午兩點半至五點:自由活動,晚膳時間。

下午五點至晚上九點:請晚安。低等嬪妃每天給皇太后、皇后 “請早安”、“請晚安” ,這就叫做“定省”。這也是皇帝的女人,每天唯一要做的“正式”工作。

晚上九點至第二天凌晨五點:休息時間



從以上時間表可以看出,後宮妃嬪除了每天的請早安和請晚安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正經事了。除此之外的時間,嬪妃們最多幹的事情就是打扮、保養自己,讓自己顯更美麗。當然了,這本身也是她們本職工作和事業基礎。

但是,由於宮裡規矩嚴,妃嬪們在自由活動時間也不是什麼都能幹的。因為妃嬪們的身邊都有管束太監,像侍寢、吃飯、吃點心這種事情都由管束太監負責。所以實際上,妃嬪們也只有很少的時間是由她們本人來自由支配的。一般在御花園溜達一下或者自己宮裡休息下,再就是養養寵物狗,這也就是妃嬪的唯一的私人娛樂了。

而且根據欽定現行宮中例則,妃嬪的親眷也不是隨便就可以見孃家人的。運氣不好的話,孃家人想跟妃嬪見一面,有時候要排上好幾個月的時間。當然,皇太后和皇后不包括在內。這兩位的地位還是十分崇高的。



順帶說兩句,清朝在吸取了明朝壬寅宮變的經驗教訓後,規定妃子侍寢不能留夜,不管皇帝對妃子有多寵愛,都不能整晚廝守。具體來說就是:皇帝翻完牌子,妃子準備侍寢前,先會有太監將脫光的妃子用毯子包住帶到皇帝的龍床上。等到完事之後,太監就在宮門外小聲提醒皇帝,差不多就行了,別傷了龍體。然後太監會用毯子裹著妃子,再抬回去。

另外,就是皇子的撫養制度。按照康熙皇帝的規定,所有的皇子在生下後,先有親生母親撫養一段時間,等到皇子斷奶之後,便交由養母撫養,生母跟皇子除了重大節日,平時不能相見。這一制度直到清朝滅亡的時候還在嚴格的執行。而且養母養育皇子,也不是真正意義的養育,其實也只是一個掛名母親而已。具體的養育工作都有宮女和太監來負責,所以皇帝的兒子、女兒夭折率是高的驚人的。



總的來說吧,清代的後宮制度十分嚴肅,后妃宮廷生活就是吃飯、請安、消遣以及睡覺。不要想著妃嬪還能勾結太醫,還能勾結外臣和親眷。也不想著妃嬪動不動就能打宮女太監,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的!畢竟太監宮女是皇帝的私人財產,只是臨時調配服侍妃嬪而已,妃嬪們是沒有權力處置皇帝的私人財產的。


Mer86


推薦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叫做《宮女談往錄》。

《宮女談往錄》的口述者叫何榮兒,是一位北京旗人,她比珍妃小五歲,十三歲進宮,專職在儲秀宮伺候慈禧,負責敬菸。十八歲由慈禧指婚,賜配劉姓太監。後又回宮,庚子年隨慈禧逃出北京,辛丑隨著慈禧回到北京後離開皇宮 。進入民國,她的生活備受艱辛,寄居人下。

四十年代初她住在景山東街裡的中老胡同,與當時還是北大學子的金易、沈義羚夫婦結識。此後多有過從,後於1950年秋離城赴西郊養老,莫知所終。這本《宮女談往錄》,就是金易、沈義羚按照何榮兒的口述記錄下來的。

清宮妃子的生活,和我們想象中比,還是會更豐富。現在的很多清宮劇,都沒有表現。列舉一些宮中平時的活動:

繡活:女紅是古代女子一個重要的技能,妃子和宮女也都不能免俗,一年到頭有各種各樣的針線活來做,宮女們為妃子做,妃子們為皇上做,像這位何榮兒也是在宮女練出來一雙巧手,民國時期她就靠繡活來養活自己。

踢毽:踢毽子是大家熱愛的活動,在宮裡非常流行。

聽戲:慈禧太后熱愛京劇是眾所皆知的,所以宮中一年到頭時常會唱戲。

打牌:打牌不是打麻將,而是鬥紙牌,又叫「梭子胡」,規則與麻將類似,只是不限於四家,尤其是大年初一,為了討個吉利,宮中不論尊卑,都可以玩。除

此之外,清宮裡對於各種節日也是無比重視,過年、端午、中秋,自不必說,像是龍抬頭、七夕節、中元節等等,不同的節日各有不同的過法,很多節日都要提前幾天十幾天來準備,一年到頭迎接這些節,就是不小的活動了。


在公眾號「章魚讀書」回覆「100本」,獲得每年精讀100本書的高效方法。


陳章魚


除了伺候皇上,清朝妃子們每天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你怎麼看?

  妃子們也是人,也是需要正常作息的,只不過因為生活在那麼個特殊的地方,所以她們的生活,要圍繞皇帝一人轉而已,除了伺候皇帝,她們每天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和皇帝的生活作息時間是相對應的。皇帝一般是5點起床(也有說4點就得起床),起床後穿衣,不同季節不同日子甚至是不同的時辰,衣服都是有規定的,梳洗完,要讀《實錄》,學習學習背誦背誦,然後上朝。

  宮妃們呢?5點起來,洗漱更衣,化妝,化得美美的好有機會爭寵。穿的衣服隨等級而定,正紅皇后穿,棗紅粉紅依次下推,嬪級以下,顏色越來越素。戴上符合身份的裝飾,珠寶首飾什麼的,嬪以下的女人們別想太多,好好地把頭髮梳好就行了,嬪以上的也得戴得合乎地位,否則象嬛嬛穿錯了衣服,後果不堪設想啊。

(這麼紅,辣了)  

6點左右,皇后帶著眾人去請太后安,之後皇貴妃帶著眾人到皇后宮中請安,每天都要請,可以請假,但假請多了,自己看著辦。請安時的稱呼也得注意,貴人以上可稱臣妾,以下就只有奴婢的份了。

  7點鐘後吃飯,嗯,得叫早膳。皇帝也是這個點吃的。皇帝吃飯的規定太嚴格,食譜早定,配料鐵定,試膳太監先試毒然後再嘗——要毒先毒死他,然後皇帝吃,好吃不能多吃,超過三口下次就別想了——想想這日子,滿盤珍饈只入君眼不得入君口啊。

  妃嬪們也都吃早飯,不過等級高低決定了膳食的質量天懸地別,等級越低越沒好東西,答應之類的,豬肉陳粳米鮮菜等,位份高點可以有白麵白糖豆腐雞鴨羊肉之類,也可以有點茶葉喝喝,但想吃個雞蛋,似乎得混上貴妃級別,吃飯是一種考驗,既是對味覺,也是對精神的考驗啊。

  吃完飯,皇帝得去前朝聽政,一套一套的禮下來,一本折一本折的議下來,快11點了,起駕還宮。

  妃子們呢,休閒時間到了,各屋串串門,養養花,養養寵物,看看書練練字,這會兒如果不考慮出行坐的車沒別人舒服,挺愜意的。

  11點,開飯後,睡覺了。

  下午2點到5點,要做一些針線,發下來的份例,可沒有多少成衣,大部分得自己做。皇太后或皇后心情好,要看戲聽曲賞花,得出席參加集體活動。

  5點以後請晚安,把早上的那一套程序再走一遍,之後回宮等著翻牌子,沒有太監傳話,洗洗睡了。很榮幸地被皇帝召見,再洗洗,被子一包,抬進去,完事後再抬回去……

  有的人,一輩子也見不著皇帝的面啊,後宮女人那麼多,種馬只有一個,有什麼辦法呢?清朝的後宮和其他朝代的後宮,本質上沒什麼區別,後宮中所有的女人,都是為皇家服務,伺候皇上是第一要務,為此,各種爭寵之道也就被聰明人想出來了。

  環肥燕瘦的,聰明蠢笨的,算來算去,還得靠拼爹,所以一路打怪升級成皇后的,於史實不合,後宮哪裡有那麼多爛規矩?能打殺絕不鬥嘴皮,瞧瞧呂后制戚夫人,看看賈南風整嬪妃,瞧瞧武則天整前任皇后與淑妃,沒什麼商量,直接滅殺,等級決定一切。

  當然了,狠人話不多,也有溫水殺青蛙的,反正日子那麼長,鬥一鬥也增加點生活樂趣,只要進了宮,完全不鬥是不可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殺人就被人殺,狠一點,就連皇帝也敢下手,不為自己,也得為家族。這一斗,鬥得不好,活一集,鬥得好了,一生榮華。

  我個人感覺皇帝其實也膽戰心驚的,這麼多女人,嗯哼,沒孩子的個個盯著那啥,有了孩子個個想著將來,前朝還有那麼看著他的寶座的,沒點能力真坐不住哇。(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其實也沒有什麼事,每天該吃吃,該喝喝,看看書,繡點畫,閒來無事,幾個姐妹們在一起聊聊天,背後說一些其他妃子的壞話,真正想爭寵的也就那麼幾個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爭寵,因為她們想爭也爭不來,與其爭不來,倒不如心情快活的曬曬太陽,打打麻將。


作為皇帝的女人,有人提供房子、車子,有人侍候,有錢花,不用上班,沒生活壓力,還去爭個鬼,這其實也是現代女人想要的生活,做個悠閒的妃子,讓現在的好多女人都想幹,見不見皇帝無所謂,反正有人侍候著,啥活也不用幹,多好。


清朝的妃子們是可娛樂的東西太少了,如果給她們一人一部手機,再連上wifi,睡還一天到晚的想著皇帝啊,估計皇帝會反過來求爹爹告奶奶的找這些妃子們幹活,這些妃子們的身價高了,也用不著為了討好皇帝而去梳洗打扮,皇上來了,自己往床上一躺,你幹你的,我玩我的手機,與網友姐妹們在微信上麼麼噠,好不快活。

正是因為她們沒有這些好玩的東東,打不得王者、狼人殺,她們每天坐在無聊發呆,像坐牢一樣,不宮鬥才怪,有了麻將、手機,誰還去想那些歪心思。






遺產君


清朝不同於其他朝代,清宮裡的規矩多,最完善,妃子們放個屁也要上報皇后,如果隱瞞不報,總有你穿小鞋的時候。

如果皇帝選那位妃子侍寢,皇后儘管沒有干涉的權利,但有知情權,而且必須走一個上報皇后批准的流程。


妃子雖有幸侍奉皇帝,但不能陪皇帝過夜,就連和皇帝溫存的時候,也免不了受太監的驚擾。因為主管太監有提醒皇帝房事時間的權力和義務,時間一到太監就會陰陽怪氣的喊上一嗓子“皇上,到時間了!”。

如果想讓皇帝在自己身上下點功夫,好懷上龍種,日後能母以子貴,那麼該妃子就應該下點血本,提前把敬事房的太監打點好了,到時候他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皇帝和你翻江倒海。

因此,就連最愉快的事情都搞的這麼索然寡味,可想而知妃子每天的日子並不好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簡單而枯燥,看似錦衣玉食,其實都在煎熬。


那麼除了侍寢,後宮的妃子每天的生活都怎麼度過呢?

妃子的地位比宮女要高很多,因此不必要像她們一樣去洗衣房、織布房之類的地方幹粗活。每天早早起來無非就是給皇后或是太后請安問好走過場,虛禮一完成就各自宮。

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心裡就放鬆了許多,此時的閒情逸致也來了,坐在鏡子前照照,打扮打扮,看看自己人老珠黃了,還是容顏還在。本來還有點好心情,結果一照鏡子,心裡頓時涼了半截。

不難想像,每天除了四角的天空,就是希望能見到皇帝的面,而皇帝就那麼一個,永遠得面對狼多肉少的現實。好不容易盼到晚上,往往希望又被落空,此時也只能看著月亮,數數星星,聊以自慰。所以說,每天過的這麼哀怨矜持,每天都要承受心裡上反反覆覆的打擊,能不老的快嗎?


總結:妃子的生活永遠都是空虛寂寞冷,百無聊賴中送走青春歲月,每天活在期盼中,每天又在等待夢想的破滅。所不同的是,她們還比那些“白髮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宮女要強上一點點,僅此而已。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後宮佳麗三千,有時還不止三千,但是皇上只有一個。在如此多的女人當中,除了幾個受寵的,剩下的估計連見到皇上面的都寥寥可數。那麼,後宮的她們,每天是怎麼度過的呢?


受寵的嬪妃,除卻每天到皇后太后處的晨昏定省之外,剩下的時間就用來想盡辦法討好皇上。可惜皇上國事繁忙,沒空搭理她們的時候多,於是她們只能在宮規的限制條件之內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打發時間。


宮裡的妃子大部分都是信佛的,她們為了達成自己心裡的願望,會把希望寄存於神佛和菩薩。而電視劇裡面也有動不動就讓嬪妃們罰跪佛堂,禁足思過的劇情,可見,唸經拜佛是清朝的嬪妃們平日生活的一部分。


還有一些嬪妃們,喜歡安靜地練練字、畫點畫、繡繡花,因為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陶冶性情的琴棋書畫和女紅,是為了讓女子安心地足不出戶地相夫教子的。就像《如懿傳》裡面的如懿一樣,除了處理後宮瑣事,也就只能和海蘭聊聊天、繡繡花。


那些像辛芷蕾演的嘉貴妃的妃子們,心情好找個討喜的小宮女小太監講講笑話逗逗悶子,打發無聊的時間;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變相的懲罰捉弄下面伺候的人,發洩心中的鬱悶。


而那些不受寵的妃子,過的比平常的老百姓都不如,不但要忍受枯燥單調的日子,無盡的寂寞和孤獨,有時候還要忍受被下面伺候的人的冷待。更有甚者,還要防著被他人算計,或者提防一些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事情。


三個女人一臺戲,更何況是後宮三千佳麗呢?宮謀算計,清廷後宮絕對少不了,而那些在宮鬥中失敗被打入冷宮的女子,每天在那方寸之地孤獨度日,日常飲食都可能不保,更遑論別的了。瘋瘋癲癲地度過幾年就會悽慘離世,實在是可憐。


巴塞電影


皇宮,是一座頂級監牢

古代沒什麼自由戀愛兩情相悅,婚姻全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相對於漢家女兒,八旗家的閨女更多一道枷鎖,那就是選秀。每三年一次,所有在旗人家閨女,只要年滿14歲,身體無殘,都需到京城報道,等待愛新覺羅家的挑選。落選也不是萬事大吉,如運氣不好,還有17歲時的複選,因為三年一次的選秀都得參加

皇家選剩下的,那才輪到父母做主,或許撒撒嬌,就能嫁給所念之人。而那些選上的,進入各級王府也就罷了,如果被挑出進入皇宮,那等待她們的只有紫禁城那麼大的天空了。想一想,從14歲開始,到臨老終了,幾十年時間,四周高牆圍繞,抬頭只能望見巴掌大的天,那是什麼樣的滋味?形同圈禁吧……

皇帝的老婆,是分級別的

初入皇宮,成了皇帝的老婆,但身份只能是常在,也就是皇帝八級老婆中,最低的那一級。上面還有答應、貴人、嬪、妃、貴妃、皇貴妃、皇后七級。或許有人認為,前面那麼多級,爬起來肯定容易,或許哪一天就能當上皇后,母儀天下呢。只能說清宮劇看多了,甄嬛只有一個,還是杜撰的

貴人以上,那是給旗人世家女爬的,就算祖宗不是索尼鰲拜,也得是八旗將佐。普通八旗兵丁家的閨女,一輩子只能升到答應。史書有記錄:選宮女子,貴人以上,得選世家女;貴人以下,但選拜唐阿以下女。當然,個別有際遇的,比如傳說中的令妃娘娘,人家祖墳冒了青煙

普通老婆想見一次皇帝老公,很難

皇帝的老婆,嬪妃以上,這些有定職,一個蘿蔔一個坑,共有十四個。貴人答應常在這些,沒有定數,各級老婆加起來,估計有上百人或者更多。老婆太多,皇帝只有一個,老婆想見皇帝丈夫,很難。就算排個值日表,也得排好幾個月,何況大部分時間,會被那些有定職的壟斷

為了管理眾多婆娘,大清創造性的設置了一個部門,叫敬事房,也創造性的設置了一個制度,叫翻牌制。敬事房太監把每一個老婆信息都錄到一個木牌上,傍晚時端出一部分交給皇帝選擇,皇帝看上了哪個就把哪個牌子翻過去。享得一時之歡的妃子,就算入了皇帝之眼,也不代表從此幸運了,因為皇后是後宮之主,皇帝進妃子房間,得向皇后報備同意

皇宮中的女人,是忙碌的

大院不大,深宮很深,見皇上受寵幸成了這些婆娘們的唯一出路。為過那兩道關卡,她們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巴結賄賂敬事房太監,自己的牌子才能擺到合適位置,交好中宮女官,自己才能經常在皇后面前露臉,雖然有早晚請安,但眾多答應常在等,連請安機會都是難得的。所以,她們得想方設法去結交有用宮人

世家秀女容易一些,畢竟她們有家族支持,不缺金銀人脈,皇后皇貴妃或多或少會給些面子,幫助她們歪歪嘴。那些普通旗丁家的答應常在們,更悲慘,皇宮中雖不缺吃穿,但俸祿一年只有三五十兩例銀,這些銀兩放在宮外,足夠一家五口花銷,不過用來結交宮人,那隻能說杯水車薪。她們也得賺錢,比如私下裡繡繡荷包,以宮女名義拿出去賣,老北京就有一條荷包巷,生意很紅火……

忙碌的,是那些不甘天命的

皇宮中雖有忙碌身影,但前輩經驗已經告訴她們,出身決定命運。所以大部分都是甘於天命,該吃吃,該喝喝,每天不如多花些時間打扮自己,等待自己的幸運日,萬一中了呢。為消磨孤寂的深宮生活,她們有的下下棋,有的縫縫繡繡,有的吟詩作畫,也有佛系的閉目參禪……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故宮有清宮嬪妃生活展,通過這些展品,我們也能推測她們日常一二

每年,還有一次高興機會,那是另一類的選秀,每年內務府會從上三旗包衣奴才中,選一些宮女進宮當值,這些宮女能帶來當下的宮外世界,通過她們的描繪,也能暢想一下外面的精彩。至於自己,或許多年後,能有一次出宮探親的機會,見見爹媽

日子,基本就這麼過了,等到人老珠黃皇帝駕崩,如不願殉情,那青燈古佛是唯一結局


靈石蘊珠寶


簡單的來說,清朝妃子們的日常就像是一隻被圈養著的精緻豬豬,過著精緻的生活,吃吃睡睡。

題目說了“除了伺候皇上”的時候,清朝妃子在幹嗎?

其實那些時候清朝妃子都在為了“能伺候皇上”而努力著。

梳洗裝扮

起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梳洗,然後裝扮。

妃子們的生活是很安逸的,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動手。

只要安靜的站著,下人們就會把所有事情做好。

梳洗自不多說,裝扮費的時間就長了。

不知道皇帝什麼時候會突然想到要自己侍寢,所以就要時刻準備著。

如果對剛上的妝容不滿,馬上就要重新來過。

一直到滿意了為止。

不過古人起的也早,不然照今天的作息,全部收拾妥當,已經到中午了。

早膳

收拾妥當之後,便可以安心的吃早飯了。

清朝妃子們的飯量都不大,何況平日裡活動量也不大,自然吃不多。

但吃多少是一回事,準備多少是另一回事。

幾件精緻菜餚,幾盤雅緻糕點,也是滿滿的擺了一桌子。

妃子胃口好的時候,就每樣吃幾口,如果沒心情或者胃口不佳,則隨意喝兩口粥,或者將盤子一推,不吃了。

串門

用過早膳,一天正式開始了。

妃子們不能出宮,活動的區域也就紫禁城的一部分,也就是後宮。

親人也不能隨便就來探望,因此平日裡也沒什麼朋友故舊的交際。

能交際的也就只有同一個屋簷下的別的妃子了。

總是有幾個相熟相好的,便隔三差五你上我這來,我去你那玩。

彼此打發無聊時光。

午睡

吃過午膳,妃子們便要睡午覺了。

妃子的身體總是孱弱,弱不禁風。

用過午膳,便覺精疲力盡,需要閉目小憩。

一個午覺是免不了的。

午後,後宮便安靜的很,因為都在午睡。

自我修養

午睡起來後,變又要打發時間。

有看書的,有練書法繪畫的,也有唱戲的。

這對妃子也是很重要的一項修煉。

每個人都要有一些特長,好讓皇帝記住自己,喜歡自己。

如果身無長技,又如何在這花叢中脫穎而出呢?

總體來說,妃子們的日常都是慵懶無聊的,他們的生活只有一個重心,那就是他們的唯一男人,皇帝。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