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發改委要求5A、4A級景點門票降價,你期待降價多少?

醉美梨鄉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講個小故事——

曾經都是單位“X局”“X總”的4人,相約從成都出發自駕,主題是“一路向北”,路線大體經過陝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湖北—重慶,時間40天,全程1.5萬公里左右,途徑無數著名自然和人文景區。他們回來後我看他們拍攝的照騙,9%的都是沿途路邊風光,其他都是各大景區大門外“到此一遊”款紀念照,在景區裡拍的我記得只有“中國北極”、“中國東極”、鴨綠江斷橋等幾個必須打卡地。

問他們為什麼只有各大景區大門而沒有景區、景點實質性的照騙?他們說,我們也想進去看看啊,但門票一個比一個貴,比如黑瞎子島景區各種捆綁居然要270元,花這錢,簡直是吃醉了——話說,我們也不是花不起錢的主兒,主要是氣憤老天爺饋贈、老祖宗遺留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憑什麼你地方就要圈起來收費?你圈起來,修建一些基礎設施加上維護保養人工成本,適當收取費用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門票定價奇高不說,還把景區大門與景區故意相隔幾公里,交通車費幾十元,這不明擺著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的程咬金嘛,既然明顯攔路劫財,爺幾個惹不起總躲得起吧……

無獨有偶,我身邊很多自駕遠方的朋友,基本也和上述朋友一樣,很少有人願意買票進景區。自駕遊的,不是花不起錢,主要是痛恨門票+交通車捆綁太貴!

“發改委要求5A、4A級景點門票降價”——這簡直就是順應民意的特大利好消息啊!

把“發改委要求5A、4A級景點門票降價,你期待降價多少?”這一提問發到我的自駕微信群裡,群友們大體的意見幾乎驚人一致:

關於景區門票

屬於國家所有的景區景點,不能由著這些景區景點所在的地方物價局定價,而應該由國家物價局出面定價,可參照天子腳下的國家級5A故宮、長城的收費標準,全國AAAAA級不管自然風光還是歷史人文類的,一律50元/封頂,AAAA級的40元封頂,其他景區5—30元。

至於各地由地方政府投資或者是企業投資興建的人造景區,比如上海迪士尼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北京亞運村、杭州G20峰會主場館等等類型,因其投資巨大,屬於商業類你情我願的事兒,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其票價交給市場去調節。

關於景區交通車,大家強烈呼籲:

景區地勢平坦的,參照無錫黿頭渚景區公交車制,各景點沿途設置公交車站,5元/人,不限次數;地處山區爬坡上坎的,根據道路等級和坡度陡度,按1-2元/公里收費,單程最高50元封頂——這也有口碑很好的參照案列。比如峨眉山,報國寺到金頂(雷洞坪)單邊約50公里,往返車票也就90元。



勒克兒


5A50元,4A40元,以此類推。環保車按每公里一元計算,超出十公里一次收費不得超過10元/人。連接景區道路違章也都納入國家財政。外阜車輛只勸不罰(逆行,強行加塞,違規超車,隨意停車,超員,亂扔垃圾除外)。



自由自在35960


50元5A景區封頂,然後當天不限次數進出!

許多景區設好幾道卡,進一道驗一次票,進去後不能往回走,一旦出門就不能再進,玩闖關遊戲呢!

有一次和一個南方朋友去蓬萊閣玩,我們出門後他還想再進去,被門衛攔下,他說在南方很多景點都是買完票當天可以隨便進出的。作為北方人的我真是沒見過這樣的景點,都是一次性門票,唯一一次在華山上可以呆兩天,也是不準下山的。

華山一個人就好幾百,還有自費的棧道,建議取消這些景區內另外收費的項目。


活到125


先說說門票,我覺得就應該所有門票,觀光車,小項目打包,不要門票降下來了,觀光車來補,小景點門票來補,這樣有什麼實際意義。現在自駕游出行,主要就是門票和油費過路費,經常出去玩,最厲害的門票就應該數新疆,門票幾十塊一百多,觀光車能坐個半小時一小時,到了景點然後還有小公交,時間全部浪費在等車坐車上,這樣得改改了吧!


隨風96325199


贊同很多網民關於景區降階的建議。

我在城市景區門票也是一漲再漲。

前些天弟弟妹妹來,我準備帶他們去兩個景點看看,我怕手機支付不成還準備很多現金。結果吃完午飯他們說要回賓館休,後來我從手機看到他們自去遊景點了。到全山公園免費不免費的人一個人也沒進去,拍個照後去西津渡了。金山公園其實也沒啥,幾年前帶妹妹妹夫去時伍拾元門票現在說65元了。我準備了近千元門票錢準備甘露寺也進去一下。弟弟妹妹都是企業普通工人退休,你收65人家就不進去了,何況有人已經看過了。我過兩天把一些過去的圖片發給他們看看也算見過了。


aa老朽


還是希望降低一些為好!

去的人多了帶動經濟快一些!

不要以為價格高就收入好!

現觀中國大眾消費還是大眾化一些為好!


見君860


發改委要求5A、4A級景點門票降價,你期待降價多少?

還需要要求降價,讓人唏噓不已。

各地喊的打造什麼這個那個類型的旅遊口號都是虛的。

高貴的票價沒給遊客好的旅遊體驗對景區,對於所在的城市或地區經濟有什麼幫助?

而對於旅遊區景點和附近的髒亂差不能做到有效的治理,打造人們喜歡的旅遊景區,城市,單單是門票降價還是收不到好的成效。

中國人現在更多的選擇出國旅遊的事實不得不讓人反省,票價是一個重要因素,關鍵還是在服務。讓遊客能自在的放飛心情,輕鬆的消費,愉快的體驗。


旅遊景區門票和商業行為不是搖錢樹,過度消費是一種短期的勢利行為。而應該多學習一些發達國家景區景點對待遊客的方式和態度。還有一些東南亞旅遊國家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味的造項目賣噱頭能有多長久?平平淡淡才是真,讓地方,城市經濟收入打造旅遊,而不是用旅遊景區收入來堆砌地方經濟。


旅遊景區只能是一張漂亮的名片,而不是每天需要多少人收門票,每年門票收入是多少。做好景區環境維護,風景城市的美化和管理才是中國旅遊業的春天。

沒怎麼期待票價降多少,害怕門票低又出其它的什麼支付項目。真真實實的實惠是景區的管理到位,能讓管理成本降下來再降價。




景區門票不超過30元,景點門票五元。是我的理想。大家覺得可能嗎?同意的給我點個贊吧!

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計論,謝謝!!!


GEN


旅遊應帶來城市經濟發展而非景區發展,與人造景點不同的是自然景區門票應象徵性收取,慕名而來的遊客多了,地方經濟亦隨之活了,這個需地方政府高瞻遠矚取捨合理得當了。

自然景區千百年來自然形成,屬全國人民,畫地為牢高額收取門票也不合邏輯。


genbiyechang


大自然形成的風景是上天賦予給全人類的,憑什麼幾個人圈起來收費?


半窗明月


旅遊景點門票價應攔腰砍斷,5A景點不超100元,4A景點不超50元。旅遊景點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物質財富,屬人類共享,圈起來收點管理費服務費是可以理解的,但過高的門票價格不僅擋住了遊人的腳步,也制約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偏僻山溝的旅遊景點,只看到門票收入,看不到門票以外延伸出來的收入,沒有很好開發利用本地的旅遊資源,限制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前幾年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全國所有的旅遊景點門票加起來約40萬元,也就是說全國的旅遊景點全部走一遍光門票一項就需要40萬。如此高的門票價有幾個能遊遍全國的?以黃山旅遊為例,沒有1000塊錢你別想上黃山。到黃山腳下的小交通費19元,黃山門票230元,上下纜車190元,西海大峽谷纜車100元,在黃山頂上住一晚上最便宜也的150元,標間在800元以上,吃碗泡麵50元,吃一頓飯一個人至少也的上百元吧。我從黃山下來,問周邊的老百姓是否經常爬黃山,他們大多數人都沒上過黃山。黃山的門票雖高但從來不缺遊客,因為黃山是第一山,黃山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地方的景點就沒這麼幸運了。



西藏從去年開始,實行了淡季免門票辦法吸引了不少遊客。西藏的旅遊資源很豐富,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西藏經濟的發展,使旅遊產業成為西藏的支柱產業。當地政府嚐到了旅遊的甜頭,也認識到旅遊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在發改委要求降價的前一年,主動降價免門票,不失為明智之舉,走在市場前邊。景區在算自己的小帳,肯定不想降價,政府在算市場的大賬,要求景區降價。對相當一部分遊客來說,免門票就去了,不免門票就不去。其實出去旅遊免的門票錢你也裝不回來,肯定是在當地消費了,這個錢不是消費在景區內,而是消費在景區外的市場。西藏政府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前一年主動要求旅遊景點門票降價,這次國家發改委要求旅遊景點門票降價,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必將促進旅遊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