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名字如果不用來稱呼,那還起它幹什麼?

最近在國外上課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從第一堂課起,輔導員就讓來自於全球各地的我們做一番簡單的自我介紹,同學們有的叫Michael、有的叫Emma、有的叫clark,都是些常見的名字。課後,初次見面並且大多從異國他鄉而來的其他同學們就都開始用名字來相互稱呼上了,彷彿不帶有一絲的生疏和尷尬,就連年輕的班級指導員我們也都直呼其名Simon;反倒是我和另一位中國老鄉犯了難:“我們應該怎麼相互稱呼?”

名字如果不用來稱呼,那還起它幹什麼?

這個問題一開始還確實難到了我,甚至細細想來,隔了好幾天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好。作為一名臨近奔三的男士,距離我上次走出校園已有6年之久,期間更換數次工作,我在各家單位的稱呼也換了少數六七個(我名字拼音縮寫是HJX):有叫我“H工”的,有叫我“小H”的,有客氣地叫我“H總”、“X總”的,也有叫我“H哥”、“X哥”的,但是直接叫我名字部分“JX”的好像就那麼五六號人,而且基本全是工作中至少大了我一級以上的直屬領導們。所以,我應該和那位同學這麼說嗎:“咱就跟國際友人們一樣,你叫我“JX”就是了”?

若是從前的我,還真會覺得這麼叫不合適。按照我們的老傳統,除非攀親帶故、相識很久關係很融洽或是社交工作中有明顯的上下級和前後輩關係,否則我還真沒聽過相互間直呼其名來相稱的。誰要是這麼隨便就叫了,難保不被人覺得是一種失了禮數,從小沒教養的行為,這在中國自古以來的禮法中算得上非常注重的環節。舉個例子,就像曾先後在北大、清華等國內最高等學府任教,赫赫有名的梁啟超先生,他手下高徒如雲,十年二十年後個個都算得上文化學術界的扛把子,但對這位老師,一輩子都依然得尊稱一句“任公先生”,可不敢像我直接叫荷蘭班主任名字Simon那樣來一句“啟超!”;在過去的單位裡,有一位和我共事一個項目的同事,全名拼音縮寫是“DLJ”,雖然我年長他幾歲,但畢竟還只是一個輩和一個職務級別上的,我也至多叫他一聲“小D”,而不會直接脫口而出“LJ”。

或許是我愚昧無知、才疏學淺,但發自內心,我認為咱們相互稱呼的方式實在有點繁瑣。

名字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從嬰兒出生於母體,得到父母所授姓名的那一刻起,其最直接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外界知道,從今往後這個人,他叫什麼。至於其他的例如名字中特殊的內涵、姓名和生日結合起來可以作為精準識別個體的工具等等,都只能算是輔助功能。畢竟無論時代和科技如何發展,社會終究依託於人際溝通交流之上,即使是在現代網絡社交論壇上也需要我們在註冊賬號後起一個獨一無二的“用戶名”或是“暱稱”來讓別人直觀瞭解應該怎麼稱呼你,更何況人與人直面接觸的現實社會?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我實難理解為什麼不能和老外們一樣用生來便有的名字直接進行相互的稱呼,這其中又有何所謂的不敬?

名字如果不用來稱呼,那還起它幹什麼?

數年前在電腦上看的《人人都愛雷蒙德》應該算是我所看的第一部純家庭情景題材的美劇,在我剛看頭兩集時,令我感受最深的除了詼諧搞笑的劇情外,便是老外們簡單粗暴的稱呼方式:作為男主角妻子的Debra,竟然直接就拿Mari這一名字來稱呼自己的婆婆?然後美劇慢慢看多了,我就習慣了,不僅是家庭成員間,在工作場合下屬對直屬領導除了偶爾客氣的“Boss”外,老外也時常對領導和老闆直呼其名,雙方還都不以為意。

當然在這一做法上,作為出生在華夏大陸、成長在華夏大陸的中國人,我並不完全持贊同態度。古來的繁文縟節雖充斥著糟粕,但在尊師重道和不同位置關係的稱謂上確實有其值得深入研究並實踐於生活的價值。然而正如上方所提,這些也僅僅適用於家庭、工作等場景中存在的客觀級別有差異的情況下,並不意味著在完全平等關係的人群中我們也需要過多在一個簡單的“稱謂”上去大做文章。合適的稱謂確實代表著值得稱道的禮節,但相互間真正的尊重實則更該體現在言行舉止中。如何尊重他人的工作、學習成果,如何耐心傾聽對方的發言而不從中打斷,如何在領受他人善意相待時用微笑和肢體行動作出回應和致謝,這些才是日常生活中更需要去注重的禮貌環節,而非只是那三兩個字的簡短稱呼。

五千年的文化傳承毫無疑問是華夏曆史不可磨滅的瑰寶,但其中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恐怕已確實失去了適用的意義。在保留其精華的前提下,我建議咱們年輕人之間,就該試試和老外們一樣,學著把自己父母所起的名字真正派上用處,在同齡人同輩人之間別去整那花裡胡哨的各式稱呼。名字如果不用來稱呼,那還起它幹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