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研擬錄取後,是和導師聯繫,還是等開學後由導師選定學生?

明月清風43353671


我覺得這個是可以專業和你的未來發展預期來考慮的,畢竟導師和學生都是一個雙向選擇過程,你在前期與老師說好了,就類似於簽訂了“婚姻協議”一樣,老師不會無故拋棄你,同樣你也不能隨機更換導師。而開學後再由導師選定學生,很有可能都是一些剩下的導師了,但是這裡絕不是剩下的導師不好,還是要與自身專業特點和自身發展需求結合考慮一下。

自己想走科研路

一定要提前聯繫導師,因為大導師真得十分的搶手,對於那些保研的學生可能在大三下,大四上就已經確定好了導師了。

因為如果你想走碩士-博士這樣的科研型道路,無論是哪個專業,導師對你的指導作用和未來你的科研路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如下:

(1)決定你的畢設論文

畢竟博士的畢設思路和題目很多也是需要來自於老師的課題的,如果老師課題十分狹隘沒有什麼新意的話,這可能也就預示了你的畢業論文可能會缺乏心意。而如果老師課題很多,研究前沿,你在博士論文開題時就已經贏了。

(2)帶你參加多種國際會議

如果老師名氣比較大,是該領域比較前端的大牛的話,他在自己參加一些國內外高級論壇的時候也會帶上自己的學生,你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眼界而且可以結交很多該領域其他優秀的人才和老師,便於與他們進行學術交流。這基本上就是大神帶你飛呀。

(3)工作好推薦

作為博士一般畢業後的工作選擇大部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導師的地位比較高的話,對於你尋找高校的工作會十分便利。

只想工作的工科生【非計算機專業】

這個同樣建議先找老師,因為老師對你的研究生生涯的指導有重要作用,而工科老師真得是良莠不齊呀,即使是同一個學校,老師科研能力還是有蠻大的差別的。

即使你只想工作,但是工科生在研究階段跟上一個好的研究生導師的話,對自己的提升真得不是一星半點的。

只想工作的工科生(計算機專業)

這個專業如果只想工作的話,其實提前找老師和讓老師選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我看到的大部分計算機的學生都是在實習中度過了研究生階段,通過接觸實際問題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並且可以通過實習找到更好的工作。

只想工作的經管生

大部分經管學生,我知道的,都是沒有固定辦公區的,而且一個經管老師一般一年招收7-8個研究生,一個團隊算上研一到研三和博士生大概有40多人,老師很多時候連人都沒有認全,學生也在研究生階段去實習。所以該類也是提前找老師和讓老師選沒有什麼區別

希望能幫到你


圖圖的圖騰


擬錄取後,要主動和導師聯繫。在這之前就應該要聯繫了

其實在你通過初試以後,這個時候你已經通過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此時導師就開始從這批學生裡挑選學生了。

初試會直接錄取一批學生,但是也會不錄取一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需要接受調劑。

因為好的專業擬錄取人數,會遠遠低於報考人數,所以有一批學生不會被自己所報考的專業錄取。

當時考研生時,初試後我就去完了,天真的等結果。在我等結果期間,小夥伴們大部分都已經見過有名額的所有導師了。

當研招辦通知我去學校被調劑,並且下午就要去學校複試。當時排隊等待複試的小夥伴,都在討論,他們找了一遍老師,哪個老師有意向要他們等等。

當時我完全懵掉了,稀裡糊塗進面試教室。導師們直接問了我一句“你是今年的考生 嗎?!”。哈哈,老師們對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因為剩下所有被調劑的學生,他們都一一見過了。

最後,我還是幸運的被錄取了。錄取後,就加入了導師、師兄師姐微信群。暑期就開始幹活了

有的導師不安排給你活,但是會給你列個書單或者發給你一些資料,讓你暑期學習。這樣開學後,你可以更快的熟悉組內的研究內容和方向。


感情貓Kate


雖然說研究生和導師是雙向選擇,入學前沒有聯繫好的一般學校或學院一般也會安排。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學生主動聯繫導師。

學生和導師的關係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非常關鍵,畢竟導師對研究生直接負責。相處好的亦師亦友,相處不好的矛盾重重。我曾經有一位學生,當年保送研究生到某頂尖的985高校,但是一年後他主動退學,回來重新參加考研進了中科院某所,只因為他覺得導師與導師相處的關係太糟糕,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學習和科研,而是整天幫導師處理各種瑣碎的雜事。

所以在入校前,最好主動了解老師的相關信息,從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著作,到老師的脾氣,對學生的態度等儘量做一個全方位的瞭解。前者通過導師的個人主頁,學校的官網,老師發表的論文等都可以實現;後者這可能要想辦法通過導師的學生等來了解。很多同學聯繫導師往往只是因為對導師的研究方向感興趣,或者只是因為導師在業界的口碑。但後者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可能會有更大影響。

提前聯繫導師,選到滿意的導師的幾率相對會大的多。而且一般情況下,當你確定要跟某位老師後,導師可能很快就會給你佈置閱讀文獻,參與科研的任務,即便還沒入學,也有可能提前進入科研狀態。

如果等到學校或者學院分配,一般情況下,就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學生和導師的匹配性相對可能要低。你和導師相互不熟悉,將來進入科研狀態就可能較慢。

而且對絕大部分導師來說,會比較喜歡主動性強的學生。研究生階段不再是手把手教,而真的是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導師給予一定的方向或課題,告知研究方法,剩下的基本就看自己了,所以不光是在導師選擇這個問題上要積極主動,在今後的學習科研中,更要有積極探索的精神。


象牙塔裡講故事


考研擬錄取後,最好先和導師聯繫一下,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見面談一談。

因為考研錄取是雙向選擇,你在選擇導師,導師也在選擇你。既然是選擇,那聯繫並瞭解一下也是應該的吧。

Amy老師當時考研究生的時候,有意向的有三個導師。第一個老師Amy跟他聯繫後,去他實驗室面談了一下,這個老師介紹了他的研究方向,他對學生的要求等等。Amy當時談完,就覺得對他的研究方向不感興趣,而且當時Amy心很細,仔細觀察了這個老師實驗室的情況,發現有一些考勤的東西。Amy覺得這個導師實驗室的管理會比較嚴格。而Amy是那種比較懶散的人,學習的時候認真學,不學的時候就想出去玩,感覺跟這個導師的實驗室風格不搭,所以談完就放棄了這個導師,儘管後來導師說如果我考上了他願意接受,但是Amy還是打了退堂鼓。

第二個導師不僅是碩導還是博導,Amy給他寫了幾封信陶瓷,但是這個導師回信很慢,Amy對回信很慢的老師總是沒有好感,所以後來導師要求面談的時候,Amy放棄了,沒去。

第三個導師,就是Amy後來選擇的導師,當時也是在網上聯繫的。導師回信很快,而且感覺很熱情。Amy也去實驗室跟導師面談了一下,導師人很開朗,Amy覺得跟導師很投緣,重點是Amy發現導師實驗室還有好幾個大帥哥(可惜,Amy入學時,這幾個大帥哥都畢業了)。哈哈,當時Amy就決定了就來這個實驗室學習。後來也證明Amy的選擇沒錯,整個研究生期間過的非常愉快,還寫出來不錯的論文。

所以,Amy建議還是要跟導師聯繫溝通一下,有條件的還可以面談一下。既可以瞭解導師的性格,還可以觀察一下實驗室的情況。


Amy的快樂生活


考研和考博有很大不同,一般考研擬錄取後,不知道導師是誰,特別是三跨的考生,對學校和導師的瞭解更少。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說明內心有點糾結,其實大可不必。簡要說說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提前聯繫和開學後學院安排不一樣嗎?

提前聯繫導師,要對這位導師很瞭解,瞭解導師的研究方向,瞭解導師的脾氣性格,你很瞭解嗎?除非你是考本校的碩士,對任課教師比較瞭解,想成為某一導師的學生。這種情況下可以在錄取後和老師聯繫一下,不過也就是說說擬錄取後的喜悅心情,希望能成為您的學生。其他的幾乎不能說什麼,因為你還沒有開始步入研究生學習生活,沒有具體的問題請教導師。如果是跨校考研,大可不必為此擔心。你瞭解考取的院校嗎,瞭解學院的老師嗎,瞭解老師的研究方向嗎,如果不是很瞭解,又怎麼聯繫呢?

與其糾結,不如順其自然,開學後學院自會給每位同學安排自己的導師,學院會根據學科特點和培養目標合理地給學生安排導師。我覺得,誰是你的導師,你是誰的學生,是一種緣分,美好的緣分。

二、學習要靠自己

碩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科研能力。學習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看理論書做筆記,看文獻做筆記,選題,開題,寫論文,都要自己踏踏實實努力,學習期間有疑問可以請教導師,論文中的問題可以和導師商量。所以,提前聯繫導師是不是很重要呢?顯然不是。

三、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聽同學說,不要和同學比

既然已成功考取理想院校,你就是佼佼者,要有足夠的自信,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聽同學說,不要和同學比,尤其不要比導師,於學習而言沒有意義。碩士生導師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或具有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有培養本科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本科生,且能勝任碩士生指導工作。可見,碩士生導師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不必擔心導師指導不了你,除非你執拗,不聽導師的話。

綜上,提前聯繫導師並不是十分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自己努力。眼下,你最重要的事是好好放鬆一下,準備好本科畢業的相關事宜,畢業論文、論文答辯、實習材料、思想彙報等等。最後,祝你前程似錦~~

當然了,我不是名校的畢業生,可能說得不對,望大家批評指正。


學與思共舞


考研進入擬錄取,恭喜你,你已經成為一名準研究生了~那麼導師該怎麼選?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通常情況下,採用的是學生與導師的雙選,即各個高校會在研究生開學時或在考研複試時組織學生對就讀專業涉及到的所有導師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差不多至少選擇兩位導師,同時導師們也要根據考生複試情況及志願,選擇自己要帶的學生,若是導師所選學生恰好也選擇了該導師,則導師與學生雙選配對成功,意味著學生以後的導師就是這位導師了。

不過,在實際工作中,一般考生都會提前聯繫和溝通導師,包括不限於在初試分數出來或是複試分數出來之前的郵件或是當面溝通,若是學生意願非常強且導師對學生也滿意,那麼基本上進入擬錄取後,雙方就達成了共識,所以有很多導師會要求學生畢業後就要進實驗室的,這一點在理工醫科中算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所以,考研人最好提前聯繫自己中意的導師,以免這位導師那裡沒了名額,儘量早做準備。


張雪峰老師


我是孫啟耀英語教授。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考研擬錄取後,要抓緊跟導師聯繫,爭取跟一個好的導師,對你未來的就業和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先舉一個醫院的例子,這是我從實踐中悟到的。你去醫院看病,你會看到醫生的名單中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等等。大部分人會選主任醫師吧?(如果不缺錢的話)。

為什麼?


因為主任醫師代表著這所醫院的最高水平。但是一所醫院能有多少主任醫師呢?即使是一所三甲醫院,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主任醫師啊。當然我並不否認有些年輕的醫生醫療水平很高的。


上面的例子可以類推到高校。一所高校的學術水平高低與它有多少名教授有很大關係。高校下設若干學院。一個學院的教授數量是有限的。一個120人左右的學院,學教授一般在10名左右。具有國家一流學科的學院教授會多一些,一般也就是二三十名。


研究生入學選擇導師一般是雙向選擇,即研究生填表挑選導師,然後導師同意認可才可以。

上面說過了,一所學院裡的教授有可能有院士、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都可以帶碩士研究生。你如果想在這所學院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最好選博士生導師為你的導師,將來你攻讀博士學位就有了機會。


另外,那些博士生導師,教授導師,有很多的科研要做。他們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以及跟大企業合作的橫向項目。


跟這樣的導師做項目,對你是一個鍛鍊。你很快就能進入角色,你完成的項目的同時,你的論文也就有了眉目。另外這些導師所做的科研有可能是世界先進、國內先進,這樣你就儘早進入了科研某一領域的前沿。


想想看,如果你沒有儘早去挑選導師,到時候由學院給你指派導師,那就不盡人意了。因為給你指派的導師,他的研究領域你不一定喜歡。或者他剛剛當碩士導師,還沒有經驗,項目也比較少。諸如此類,有很多問題。

你可以到網上搜導師的名字,或者到該學院網裡找師資隊伍中那一欄。一般會有導師的介紹,會了解到導師的論文、著作和科研情況。


你也可以找老鄉或者同學瞭解你要考的那個學院的導師的情況。總之,預先選好導師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對你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我是孫啟耀英語教授。歡迎關注。我是英語知識的傳播者。


孫啟耀英語教授



當大家順利通過考研初試及複試後,會接到招生單位的擬錄取通知,考生需要在指定時間回覆是否同意擬錄取,之後如果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政審沒問題,等著錄取通知書就行了。但是很多同學還是擔心選擇導師的問題,甚至有人擔心會不會因為沒有提前聯繫導師導致沒有收留,其實這是你過慮了,只要被招生單位錄取,那麼學校就一定會為你安排導師,當然,你可以等到師生互選的時候,一般在開學後不久,但是,觀察號個人認為,你還可以主動出擊,把主動權儘可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所以我們分兩種情況討論,結合個人帶學生的經驗給大家提一些建議。

一、報考本校

個人認為報考本校的同學實際上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般而言,本校老師對於自己的學生還是比較瞭解的,而學生對本校老師也相對熟悉,另外大部分同學報考的都是和本專業相關的方向,導師的能力和水平甚至是人品如何都很容易打聽到,找老師也非常方便。

在這種情況下,觀察號建議你在初試前就要和導師聯繫,因為如果沒有得到推免機會,實際上你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外校的學生,向自己喜歡的導師毛遂自薦,即便還沒有進行初試,但你的個人履歷如果非常優秀,導師不會拒絕一位優秀的學生,況且還是本校的學生呢!

二、報考外校

如果報考的是外校,個人認為如果能夠找到老師引薦一下,可以嘗試在初試前聯繫導師,而如果自己貿然去聯繫老師,可能不會得到特別肯定的答覆。而在得到擬錄取的通知後,再聯繫導師,觀察號認為還是稍晚了一些,但總比開學後讓導師來選擇你要好一些,畢竟導師一般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學生。

對於報考外校的考生,最佳的時間就是初試結束後去聯繫導師,結合近兩年的錄取情況,基本上能給自己一個定位,此時聯繫導師,可以讓導師瞭解你的成績,再加上你優秀的個人簡歷,如果可以給導師留下不錯的印象,在複試權重達到四成或者五成的情況下,無疑是提高了自己複試成功的幾率。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觀察號需要提醒大家,導師肯定是足夠的,只要被錄取每一位同學都會有導師,但是你要知道優質導師可是稀缺的,在碩士越來越多的情況,跟隨一位名導肯定會在以後給予你更多的機會,你也會在導師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

寫在最後:無論是初試後,還是擬錄取後,亦或是開學的時候選擇導師,自己都要儘可能主動去聯繫,把未來攥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交給他人!


聊大學生活,談考研考博,教育觀察號在頭條等你。


教育觀察號


考研擬錄取之後,表示只要體檢合格,就成為一名準研究生了。在研究生複試前後,大部分準研究生面臨著找導師的問題。雖然說現在研究生和碩導是雙向選擇制,但是主動權還是握在碩導們手中,你只有先拿到多個碩導的offer,才能在這些老師中進行選擇。因此,在考研擬錄取之後,最好還是先和多個導師聯繫表達想要跟著他讀研的意願,才能更好的在找導師這件事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而且,選擇一位合適的導師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因為如果跟了不合適的導師,可能真的會後悔三年。



首先,確認自己的研究方向。根據自己的專業和感興趣的方向,找準適合自己的研究定位,併為自己規劃好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說我們電力系統專業,在我所考研的學校就分為:系統研究所、電網研究所、繼電保護研究所、輸配電研究所、電磁研究所、高壓研究所、電力市場研究所等等。先確認好自己想去的研究所,再從研究所裡的碩導進行選擇。



其次,確認自己的意向導師。可以從各種渠道查詢有關自己意向導師的信息,比如說知網、百度學術、ei期刊等查詢其學術論文發表情況和研究方向,學院官方網站中導師的履歷,研究生導師網查詢師兄師姐對各位導師的評價等,也可以問詢一下往屆師兄師兄的意見,瞭解一下意向導師近幾年在做的新方向,意向導師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與研究生的相處情況等等。全方位的瞭解導師之後,才能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跟著這位導師讀研,畢竟研究生不同於本科,幾乎是一對一的科研,各方面都契合還是會讓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過的更開心一些。



最後,在複試前後和意向導師約見一下,當面談一談,看看導師是不是跟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也近距離和導師接觸一下。看看讀研期間的工作、學習、實驗環境,導師帶的師兄師姐的狀態等等。



如果沒有提前和導師聯繫的話,確定被錄取之後,學校也會在開學時給沒有導師的學生隨機分配導師,這個時候主動權就完全交給上天了。如果不幸分到了不是很合拍的導師,申請換導師一般不會很容易,會導致將來的三年時間會過的比較痛苦。



2016年我考研時,就在成績出了之後沒兩天,研究了一下各個研究所的導師的情況,過年放假在家就給各意向導師發郵件了。這個時候不要怕多發,因為可能有的導師已經把名額都給了保送研究生,考研研究生沒有名額了,或者導師沒有選擇你,或者見面聊之後你覺得和導師不是很適合等等,所以提前多聯繫幾位導師,開學之後複試之前就去找導師面談,互相都確認好之後,就算是選擇好導師了。如果去找導師晚了的話,可能會有別的學生比你先去,導師要了他就沒有名額了,就算導師也很欣賞你,估計也不能要你了。

所以辛辛苦苦考研大半年,好不容易擬錄取,一定在這方面不要掉以輕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導師很重要。


噹噹噹465


師生互選

師生互選顧名思義就是導師和考生進行互相選擇!一般這個階段是由研究生自主決定是否選擇導師指導其完成研究型學分,導師自主決定是否接受研究生並指導其完成研究型學分。確定誰將是你的導師,是很重要的事情哦!這幾乎決定著你的研究生生活將會過的怎樣。考生一定要多注意!

具體操作

師生互選階段,有的高校,研究生可以在獲得新生錄取通知後進行預備性師生互選,(當然有的學校是在報名的時候就已選定導師)。正式互選自新生入學複查合格後到第一學年結束前完成,具體時間由各培養單位自行確定。

擬錄取名單中有你還會被刷?符合這些特點的考生將失去讀研資格!

一般來說,擬錄取名單中有你的話,基本上就等於正式被錄取了。不過也有例外,往年有很多人本來是擬錄取狀態,但是在之後的正式錄取名單中卻被排除在外。所以說,擬錄取名單中有你並不代表一定能夠讀研!

在這裡說一下,擬錄取之後還有被刷的可能,雖然概率很小。“擬錄取”不等於正式錄取,它是考生經過招生院校複試合格和政審合格,招生院校經過討論後確定的準備錄取的名單。之所以叫“擬錄取”,是因為該名單尚未經過所在省(市)教育廳審核,也沒有報教育部備案,只是招生院校初步錄取名單。

從擬錄取到正式錄取,名單也會有所改變,主要是有些考生在資格審查的過程中出現情況,導致考生失去讀研的資格。符合以下4個特點的考生要注意了,就算已經擬錄取了,也有可能會被刷掉。

01、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有些大學在考研複試的時候體檢會放在第一個環節,有的卻放在複試的最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體檢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大部分的考生都比較健康。然而考生若出現很嚴重的病(例如傳染病),那麼將會失去讀研資格。無論是初試和複試的成績有多好,你都不會被錄取。

02、考研複試成績核算錯誤

在考研複試排名中,有的考生僅僅以零點幾分的緣故,導致自己排名靠後,從而被刷。但是有的大學在核算複試成績的時候會出現失誤,擬錄取的名單和正式錄取的名單稍有出入,這樣那個本來擬錄取的同學就被刷掉了。

03、資格審查不通過

一些大學的特殊專業需要對考生有特殊要求,達不到的話將不予錄取。有時候考生的學歷不符合報考研究生的條件(如應屆畢業大專生),也一樣會取消讀研的資格。

04、重大違紀行為或其他

考試作弊已經入刑,考生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如果考生在考研複試中出現作弊行為的話,考研成績將會作廢,並且會禁考,讀研的資格當然也會剝奪。

以上說的4點情況,其實考生主要要擔心的是第一點,另外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因為現在考生的身體狀況大都不好,很少有人經常會每年體檢一次檢查自己的情況。萬一檢查到自己身體有異樣,也不要擔心,就算身上有疾病,只要不是重大疾病或者傳染病,一般都會被錄取的,這一點考生要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