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經典的德國毛瑟K98K步槍,卻打有中國印記,原來它也是抗戰功臣


K98K是毛瑟標準型步槍的改進版,1935年開始成為德軍的制式步槍。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日本的壓力下,德國中止了對華軍售。但即使如此,在1939年之前,中國仍設法從德國購買了包括最新式的K98K步槍在內的部分軍火。

K98K全長1.11米、其中槍管長600毫米,全槍重3.9公斤,相對毛瑟98式較短且輕便。雖然德國出售的這種步槍大多是未通過驗收的次品,但質量尚好,對於正面臨不利戰局、損失巨大的中國來說無疑仍是極大的支援。

K98K採用下彎式拉機柄,木託右側有相應的凹槽,而標準型步槍拉機柄為水平式樣。

K98K採用經典的毛瑟式槍機,是公認的拴動步槍最成功的槍機設計。

K98K採用5發內藏式彈倉,壓彈時可藉助5發橋夾,也可逐發填入。

K98K機匣左側部分細節

K98K節套上的毛瑟工廠商標,槍托左側也有相同的烙印。

這支步槍上打有代表中國的青天白日徽記,表明是中國國民政府的訂單。

K98K的表尺與標準型類似,最大分劃為2000米。

K98K槍機部分細節,注意其號碼與機匣號碼並不一致,說明該槍是利用多支步槍的零件重新裝配的。

K98K槍口部分細節,可配用98式的短刺刀。

K98K的前揹帶環設在二箍左側,標準型則設在其正下方。

K98K的前護木上蓋

K98K的槍托材質與其他步槍不同,採用當時還較為少見的層壓膠合板。圖中這支槍托頸部雖有破損,但其完好程度在所有中國戰場上使用過且保存至今的步槍中,算是比較罕見的了。

K98K的槍托左側,隱約可見毛瑟商標。

K98K的槍托帶有通透式的後背帶孔和貫通式的槍機分解孔,從這兩個特徵也可以和標準型相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