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刀郎和那英,誰在樂壇的成就更大?

娛樂八卦掌櫃


刀郎與那英,誰在樂壇的成就更大!

如果論歌的產量這方面,我覺得是刀郎!當然,刀郎的歌也有質量!

《西海情歌》、《德令哈一夜》、《送戰友》、《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披著羊皮的狼》、《雁南飛》、《敖包相會》、《手心裡的溫柔》、《愛是你我》、《謝謝你》、《情人》、《雨中飄蕩的回憶》、《映山紅》、《懷念戰友》、《北方的天空下》、《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陽》... ... 我順口就能說出十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他的歌曲質樸,嗓音沙啞獨特!

刀郎是初中還沒畢業就出來闖蕩的,他飽經滄桑,經歷過很多事業上和感情上的挫折,所以他的歌就會有一種深情中帶著滄桑的感覺!

刀郎不僅歌唱得好,而且還會作曲作詞,其中那首《披著羊皮的狼》就是刀郎給譚詠麟創作的,後來自己又重新演繹!我個人更喜歡刀郎唱的《披著羊皮的狼》,粗狂豪邁中又帶著神秘的風情,彷彿讓人看到空曠荒涼的戈壁和孤單的大漠蒼狼... ...當時,這首歌曲還被評為第4屆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港臺十大金曲,以及音樂先鋒榜年度最受全國聽眾歡迎歌曲!同年,他還登過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13名呢!

所以,我覺得刀郎的成就比那英大!


魚和熊掌兼得者


刀郎和那英,誰在歌壇的成就更大?

如果實事求是的講,誰在歌壇的成就更大:那英

如果含有私心講的話,誰在歌壇的成就更大:刀郎

在我心裡刀郎和那英兩個人都是非常的有實力

而刀郎是真正受老百姓歡迎的歌手

刀郎的歌接地氣,可能因為刀郎並不是專業的音樂學院畢業畢業的原因,他的音樂完全是自己學習的,他從作詞、作曲、編曲、再到最後的演唱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相信聽過刀郎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的歌故事,而且都是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故事。他的嗓音獨特,歌聲渾厚,每次聽他的歌,你都會感到自己面對浩瀚沙漠的豪邁。他的色域寬廣,音色有一種男人的蒼涼雄性的厚重,從他的歌聲裡,是你看不到,而是閉著眼,用心體會的一種意境之美——《我的樓蘭》,這首曲調完完全全的把你帶走,飄到孤煙大漠。

說到那英,她太過跋扈,利用自己身份打壓刀郎

在2010年的音樂風浪榜十年盛典的活動中,那英在聚會中表示:“去KTV裡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在這裡我只想說一句:咱們中國九億多的農民,依你的說法農民沒有文化,沒有欣賞力,雖說沒有進過音樂學院就不懂音樂嗎?但是刀郎從不在意,也沒有出來闢謠。他認為農民,老百姓喜歡聽他的歌挺好的,更讓人敬佩的是刀郎在正當紅的時候,毅然隱退,不留戀名利。

說實話,那英實力毋容置疑,但是她對刀郎的態度讓老百姓不喜歡。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刀郎的聽眾是那英的數倍,現如今刀郎已經退隱這麼多年了,但是刀郎的愛徒雲朵再次受到歡迎,這證實了民心不可欺。

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點,這隻代表我個人觀點。說誰成就最大都可以,就看你心裡怎麼想怎麼看。




穎姐聊娛樂


在中國娛樂圈中,那英的人際關係和各種大小圈子都要比刀郎強太多,從把刀郎從最有影響力歌手中踢出就可見一斑。但其囂張跋扈的個性也足見其人品,不會創作是那英的軟肋,對音樂的理解也非常的欠缺,在好聲音過程中,碰到實力強的學員就會好聽兩字,但又說不出所以然來,也體現了那英對音樂和歌唱技巧的無知。反觀刀郎,集譜曲,寫詞,演唱於一身,是具有相當實力的歌手,也非常受歌迷喜愛。總的來說,那英江湖地位高,刀郎實力好。這裡有一個喻,那英就是鐵掌水上飄裘千尺,刀郞就是郭靖。但是論成就的話,還是那英咧勝一籌!




鄉野啊強視頻


那英:成名早;刀郎:成名晚。

那英:後臺硬、圈子大;刀郎:後臺更硬,那是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老百姓,圈子更大,華人無不喜歡。

那英: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詞曲都是別人的。唱起來不帶感情。刀郎:自創、獨創、自唱,音色獨特,沉鬱蒼涼,感染力強。

那英,沒有生活感受,絕對是乾嚎;刀郎:生活閱歷豐富,唱出了生活的喜怒哀樂。

那英:自私自利,拒絕分享。刀郎:公私兼顧,悉心培養徒弟。


喜馬拉雅之魚


回答悟空提問:本著不帶任何色彩和觀點,公平公證評品。首先分清楚什麼是歌手?歌手的職業是什麼?什麼是創作型歌手,創作型歌手簡稱就是音樂人。音樂人以創作為主而不是以演唱為主。以演唱為主的就是歌手而不是音樂人。搞不清楚這兩者的關係。根本沒法評判一個歌手的優劣。有不少人認為有些歌手雖然唱歌不好,但會寫詞寫曲。會寫詞寫曲的稱為音樂人而不是歌手。歌手就是以唱歌為主,唱歌不好就不配稱為歌手。更不能以唱歌不好,而以會寫詞寫曲掩蓋歌手的職業。試想國級著名歌手和歌唱家,又有多少人會寫詞作曲的?詞作家閻肅大師。曲作家谷建芬老師等。會寫詞作曲就可配稱為著名歌手或歌唱家嗎?分不清歌手和音樂人。也只能永遠是花果山上的小猴子跟幫起鬨,充當吹鼓手盲目吹棒。不是本著幫助歌手認識自已的不足不斷提高,反而將歌手推向崩潰的邊緣。不少別有用心的人,為了達到自已某種目的,存心積慮不斷打壓抹黑,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而炒作。歌手的職業就是唱歌,把自己最好一面呈現給觀眾。用聲音去打動感召觀眾,而不是在於會不會寫詞和作曲。音樂人一般來說,具有已可演唱又能寫詞作曲的本能稱為音樂人。音樂人在音樂知識方面,普遍來說比較全面,能寫會唱。音樂人一般登臺演唱不多,准算在登臺演唱過程中,稍微唱得差一點觀眾是能接受的。因為不是專業歌手。但歌手相對來說,在臺上演唱過程中,從颱風到演唱是絕不允許出現錯失和砒漏,凡是在演唱過程出現某種失誤。證明歌手對音樂的理解和歌曲的處理把控是無能的。不配稱為合格的歌手。刀郎一貫以演唱為主而不是以創作為主,是歌手而不是音樂人。不能以唱歌不好來掩飾。刀郎是自學出道,沒有就讀過專業音樂院校,沒有接受過音樂知識系統全面學習和培訓。嗓音,喉音,氣息、氣聲,聲控轉換,吸納吐氣,咬詞嚼字等是有缺失的。外行人聽聲,內行人聽唱。人的兩個耳朵不是木洞,人的感觀是敏感的。一聽便知優劣和好壞。光靠吹棒和炒作是沒有欣賞價值的。為什麼刀郎在樂壇總會引起不斷的爭議,而又被那麼多大加的指責,並不是沒有根據的。不少粉絲就是不能接受,而且強詞奪理。難道自己總不會聽別人是怎麼唱,刀郎又是怎麼唱的嗎?一個草根歌手,而且還有人敢吹成是什麼歌王歌唱家。能與一個經過正宗國考,經過無數次歌手大獎賽真槍實彈拼出來,獲得國家授予著名歌手~那英相提並提論。不少粉絲就是不服硬挺死棒,什麼刀郎嗓音獨特,什麼沙啞又滄桑。沙啞滄桑是氣息氣聲比較寬暢,噪音唱功特別好的歌手,用氣息氣聲從聲道胸腔逼出來的滄桑沙啞聲,而不是天生破聲喊出來的滄桑沙啞。仔細聽著名歌手屠洪剛《霸王別姬》《精忠報國》等。是如何用氣壓胸腔,用氣息和氣聲壓逼出的沙啞滄桑聲,就容易分辯了。刀郎與大衣哥都是草根歌手,但朱之文總的來說,還是經過不少賽區大賽選拔出道,而且上過央視春晚,獲得廣大聽眾喜歡和認可的。單從這一點上,大衣哥比刀郎更有主動權和說話權。同是草根歌手,仔細聽聽大衣哥的嗓音,喉音,氣息貫通,氣聲的轉換連貫,就能分判優劣和高低了。再聽聽刀郎唱的是什麼歌?就憑一付膽量,搏命硬喊乾嚎,高音上不去,不是靠氣息推動而是靠力喊,不啞都喊到啞,難怪有人認為是沙啞滄桑聲。低音不該停的停了,該延長的氣息不能延長。聲色聲律蒼白乾巴,唱任何歌就是一個調。不是低音唱不出聲,就是高音腦腔打不開,氣息不通拼命喊。能力和本事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真才實學拼出來的。不論什麼一工程獎。只是一種精神的鼓勵,而不是代表音樂演唱水平。現在社會越被炒作,吹得越紅的就越顯示無能。阿寶也曾經紅極一時,但仔細聽他是在唱歌嗎?簡直就是一個哨子,海豚90分貝的嘯叫,振耳欲聾,連聽眾的細胞都被刺死。聽歌不是享受而是在放命。沈巍當日被吹捧得全網紅,一個臭氣熏天的乞丐,對社會對人類有何作為?曾有不少人崇拜的乞丐“大師”。沈巍現在何處?是國學“大師”在流浪還是在殿堂?當日有不少女人為了出名走紅,竭盡全力,挖空心思,違心追棒。並且口出狂言,非要嫁給他,現在這些女人那裡去了?嫁給了沈巍沒有?





龍遊四海15


當然刀郎成就比那英大。

一、自己作詞、曲,自己唱。實力吧?

二、帶幾個徒弟。

三、息唱多年,還這麼多人記得他,希望他復出。不容易吧?

四、270萬正版唱片,2000萬盜版。

那英沒有!


順道自然


衝動的懲罰刀郎和前妻難言的苦,唱出了有多少艱辛多少無奈多少苦楚,刀郎沙啞的聲音結合面相唱出滄桑感悲傷感~又有多少人經歷這種苦楚…那英就不認識了,那硬說聽刀郎的歌都是老百姓,分析問題分析她這句話,嫉妒別人比她優秀比她唱的歌賣的更好。老梁觀世界說那銀和田震鬧翻了,田震第一那銀第二,她去搶田震的獎。不但嫉妒比她強的刀郎,還去搶別人的獎那就是錢。不說了


常天3


當然是刀郎,辣陰怎麼能和刀郎比,辣陰算什麼東西,活生生一個垃圾,人渣,臭婊子,有它在連浙江衛視都臭不可聞!


孟子光頭


很少有人能想起來將那英與刀郎做比較,因為無論是當前的知名度還是曾經創造的最高成就,刀郎都無法與那英相比。不過刀郎的歌曲還是有著相當忠實的一些擁躉,加上那英曾經嘲笑過刀郎太土,刀郎的歌迷們大概也難免會將心中永遠的刀郎和那英比上一比。

那英是樂壇常青樹

如果論市場成功度和擁有粉絲的數量,目前的刀郎無法與那英相提並論。那英成名非常早,參加過很多次央視春晚,而且她很早就與港臺音樂公司合作,推出過《白天不懂夜的黑》、《征服》、《乾脆》等暢銷專輯,演唱的很多歌曲都已經成為華語歌曲經典。

另外那英的藝術生命還特別長,20多歲成名,隨後逐漸發展如日中天,這些年儘管不再推出新專輯,但由於頻頻參加《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節目,還是能夠保持熱度。

刀郎成名較晚後勁不足

刀郎成名比較晚,直到33歲才因為《2002年的第一場雪》為公眾認識。當然,這張專輯當年的影響力非常大,稱之為現象級恐怕也不為過。刀郎的嗓音比不算高亢,更不年輕,甚至有些沙啞,但就是這樣獨特嗓音的老男人的嗓子,給人們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欣賞感受。那時候的人們聽甜膩或傷感的愛情太多,偶然聽到滄桑的刀郎,很多人一下子喜歡上。

隨後刀郎又推出過《北方的天空下》等新專輯,但影響力都不如《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幾年隨著形象變化,加上性格使然,刀郎逐漸退居幕後,不再公開演唱歌曲。對於刀郎的歌迷來說,這是一種遺憾。

刀郎到底土不土

另外對刀郎粉絲來說不容易接受的一點也和那英有關,有一年那英曾經點評過刀郎的歌曲,說他的歌太土。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英那些愛情歌曲比如《征服》,不管是歌詞還是旋律,就是比刀郎的《衝動的懲罰》和《情人》這些歌洋氣。尤其是《情人》,歌詞過於直白,幾乎喪失了美感和含蓄,與當年《2002年的第一場雪》無法同日而語。

但這可能就是刀郎存在的價值。參差百態,永遠是藝術應該有的狀態。如果大家聽到的歌曲都是那英那樣,也就沒有了音樂的多樣性。可能就因為平時人們聽到的那英那樣的歌曲太多,耳朵裡偶爾進來一些刀郎另類的聲音,反而感覺難得,刀郎才迎來2004年那樣的大爆發。

刀郎沒有趕上好時候

只是有些遺憾的是,刀郎沒有趕上國內音樂產業的黃金年代,大體就是那英所經歷過的九十年代。那時候國內音樂行業顯現出千姿百態的樣貌,包括那英在內的許多歌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新專輯,新面孔,新感覺,發展態勢欣欣向榮。

然而轉入2000年之後,隨著MP3等免費音樂形式的出現,音樂行業遭到極大衝擊,很多年都沒有緩過來。這些年來網絡形式音樂開始被大家接受,但刀郎已經走過最為年富力強的創作黃金期,為時已晚。

刀郎就是刀郎

不管怎麼說,儘管刀郎沒有創下過那樣那樣的最高成就,藝術生命也沒有那英那麼長,但刀郎就是刀郎。

他當年偏於西北一隅創作出來的音樂,曾經為很多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一種久違的被打動的感覺。這就已經夠了。



鄭捕頭


刀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