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作者:趙輝)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明歷史源遠流長,是唯一文化傳承至今的文明古國。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值得每一箇中國人自豪與驕傲,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併發揚光大。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其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世界古文明史也就是四大文明古國史,是人類文明形成的中心區域,探尋人類文明的形成發展過程只能探尋四大文明發源地的地理自然特殊屬性。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頭,而其他文明屬於派生文明,深受臨近地區原生文明的影響。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四大文明的發源地有一個共同的地理特徵,皆發源於大型河流區域,是河流孕育了人類最初文明。在中華文明發源地的歷史研究中,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區域與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的文明區域有一個顯著區別,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區域並不是位於黃河的入海口地區,而是黃河流域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地區。如果以沿海或內陸來區分四大文明的不同,就是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區域是內陸文明,而另三大文明區域是沿海文明,三大文明的中心區域是河流的入海口區域。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為何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區域是我們看到內陸文明、高原文明,與世界另三大文明有著根本區別?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的文明區域是大河、平原、海洋一體的文明區域。是因為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有其獨特性,還是我們對中華文明發展區域研究定位錯誤?這是一個需要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深入反思的重大問題、學術課題。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夏朝是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被中國各種歷史文獻明確記載,廣泛存在於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是中華歷史一段不可或缺的歷史。而在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的研究中,卻成為一個尋無蹤跡的朝代,成為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這樣一種反常狀況,與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區域的內陸高原定位,有沒有必然關係呢?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在筆者看來,目前定位的黃土高原中華文明區域是造成夏朝文化遺址尋找未果的根本原因,中華文明形成區域並不會脫離人類世界文明發展的基本規律:大河、平原、沿海三位一體的人類文明形成發展模式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共同規律。

大河、平原、沿海三位一體的人類文明誕生區域,在黃河這一特殊性質河流的上中下游很難誕生、形成、發展,成為高度文明的華夏文明源頭。黃河上游是高寒乾燥地區,不適合早期人類的生活條件,環境惡劣;中游是貧瘠乾燥少雨的黃土高原,無法形成規模性的人類漁獵與農耕文明;下游是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逐步淤積而成,河水兇猛,泥沙量大,河道經常變更,下游區域雨水稀少、土地貧瘠、氣候乾燥寒冷,並不適合早期人類的生存與漁獵文明農耕文明的穩定發展。洶湧滔滔的黃河之水,很難成為早期人類溝通平原與大海的紐帶,成為孕育人類早期文明的搖籃。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在中華文明形成早期的四大河,黃河、長江、濟河、淮河中,淮河流域無疑是與世界的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有著共同特徵的人類文明發源地。

遠古時期,淮河直接注入東海,淮河流域全程為平原地區,河流湖泊沼澤眾多,河水平緩,氣候溫暖溼潤,自然降水充沛,土地肥沃,是華夏民族早期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自然環境。在這些優越的自然環境之下,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採集、漁獵、農耕文明才能得以保障,長期穩定的積累發展。採集、漁獵、農耕文明即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也是人類文明形成的混雜生產模式,伴隨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初階段。沒有優越的地理自然環境,保障人類的生存,人類文明的形成也就無從談起,華夏文明也不可能成為中華大地上各氏族部落的共同認同。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因此,從世界文明形成的區域、發展歷程來看,中華文明的形成初期華夏文明,其誕生形成的區域不是黃河流域,而是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土地肥沃、河流湖泊眾多、河流平緩和諧、地勢平坦的淮河流域。夏朝的建立、夏朝的中心地區、夏朝的國都是以淮河為依託的華夏文明中心區域。(作者:趙輝)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淮河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並列世界四大文明的河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