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個疑問,朝堂上到底是滿語為主還是漢語為主?為什麼?

鐵托boss


先說答案:清朝建國初期,滿語是官方語言,尤其是在處理行政事務上地位突出,隨著,滿漢文化的交流,滿語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沒有滿文之前,金國女真人仿造漢語創立了大字和小字兩種女真文字,這是滿文的基礎。後來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既不利於滿族社會的交往,對於滿族人的統一大業也沒有幫助。所以努爾哈赤對這件事情表達了不滿,當時他就說:

漢族人念漢字,不管是學沒學過漢文,都可以聽得懂;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學沒學過蒙古文,也都能知道。可是我們滿族人,說話要說滿語,寫字卻要寫蒙古語,為什麼你們會覺得我們滿語的編寫,會比別國的語言更加困難呢?

所以在萬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時候,努爾哈赤手底下的學者創立了最早的,沒有圈點的滿文,一般叫做老滿文。

到了皇太極執政時期,又對老滿文做了修改,成為了後來比較成熟的滿語。

清兵入關之後,滿文在清朝被定義為國書,清朝政府也很重視滿足語言的規範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時期也編進了大量的教材和詞典。這些詞典的問世,一方面對滿語起到了規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滿語的普及和推廣。

清初時期,在生存領域和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滿語仍然是滿族人的主要的交際工具。但是隨著滿族和漢族民族交往的加強,滿族人開始越來越多的學習漢語和漢族的文化。為了避免被漢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極就曾告誡過大臣說,金國皇帝,就是因為提倡穿漢族衣服,學習漢族禮儀,最後導致了亡國的後果。因此王爺貝勒們必須要互相告誡,讓後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開國之初,滿語被朝廷定為國語,官員的升遷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譯等方面,國家都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鞏固滿文的地位。努爾哈赤時期確定了使用滿文書寫公文的制度,皇太極時期規定所有的文書只能使用滿文,到了順治時期,由於需要要處理大量的漢族事務,文件中才開始同時出現滿文和漢文兩種文字。

有趣的是一開始在訴訟的時候公文必須使用滿文,這個規定讓很多司法領域的漢族官員苦不堪言。在康熙年間,因為漢族官員看不懂刑事筆錄,沒有辦法在判斷案件的時候給出有力的意見,最後只能隨大流,別人說怎麼判他們就怎麼判,成了擺設。這樣對於司法公正絕對是一個傷害。為了糾正這個問題,後來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漢語。

除了官方文件,滿族文字還被用來翻譯漢語經典著作,書寫家譜等等。那些傳授滿文的先生們還經常使用滿語來講小說,內容有《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等等,甚至在春節的時候寫對聯也使用滿文。

此外政府對於八旗子弟尤其重視滿語教育,他們先後在各地設立了學校,比如在順治年間的時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歲以上必須要入學學習滿文,當時叫清書。

順治皇帝多次強調教授學習滿語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軍事訓練中非常的普遍。

說來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儀在位的宣統年間,還在使用滿語口令操練軍隊!

清朝政府為了進一步鞏固滿語的地位,還把滿族文字作為科舉科目之一,對於滿語不合格的人進行懲罰,滿語水平的高低成為官員升遷或者降職的標準。在雍正4年,大學士徐元夢因為翻譯奏章錯誤被革職。在雍正7年又宣佈,八旗漢軍如果不能夠用滿語回答問題,就會很難得到升遷和任務。乾隆皇帝還專門指派官員來監督滿族王公子弟學習滿語,每年舉行兩次考試,如果不懂滿文就不能當官。甚至有些地方官員就因為不懂滿語而辭職,比如乾隆年間的戶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撫達都就是因為年紀大了,學不好滿語,只能辭去巡撫的官職。

儘管統治者下了大力氣來扶持滿語的生存和發展,但是隨著滿漢交往的密切,經過了滿漢共存的雙語階段之後,滿語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關之後北京旗人裡面既懂漢語又懂滿語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夠說漢語,而在民間無論是滿族還是漢族都使用漢語交往。到了乾隆年間滿語已經淪為了第二語言,到了嘉慶初年,北京已經形成了不能翻譯甚至不認識滿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後,滿語逐漸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漢語取代。

從官方到民間,漢語逐漸在各個方面全面取代了滿語;從地域來看,拋棄滿語使用漢語的過程呈現從南向北的趨勢;從時間上來看,雍正和乾隆年間是滿語和漢語同時使用的過渡期。到了嘉慶皇帝之後,漢語逐漸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到了鴉片戰爭的前夕,關內的滿人基本上全部放棄了滿語。

在歷史上,漢族經歷了多次的軍事征服,宗教傳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統治,但是漢語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戰的權威性和強大的穩定性,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難擺脫對漢族對漢語漢字的依賴,都會或多或少被影響,甚至被同化。滿語雖然曾經成為國語,但是也難以逃避這樣的歷史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