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這一聲“抱歉”驚動喀喇崑崙山

這一聲“抱歉”驚動喀喇崑崙山

這一聲“抱歉”驚動喀喇崑崙山

新湖南客戶端吉爾吉特4月5日電(特派記者 姜蔚 汪令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4月4日,“中國援巴烈屬及老兵赴巴基斯坦訪問團”來到巴基斯坦北部地區重鎮吉爾吉特市中國烈士陵園,隆重舉行祭奠英烈活動。活動組委會主任徐亞平的致辭為我們打開一段塵封了50年的歷史,撩開中國援巴建設的神秘面紗……

这一声“抱歉”惊动喀喇昆仑山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我是第一次來巴基斯坦,但我對這兒一點也不陌生。我的鄰居好友田念勝是一位援巴老兵。這兩年,他給我講了許多中國援巴修築喀喇崑崙公路的故事:“老虎嘴”山頭排險、肖際玉千里尋親、馬基隆輾轉報恩等等。故事意之深、情之切,讓我動容。所以,今天我來了,為親眼看看那座25位英雄葬身的山頭,為親手捧起那株曾浸潤鮮血的紅柳,為拂去烈士墓碑上的灰塵,輕輕地,對這些長眠異國他鄉的英雄同胞說聲:抱歉,家人來遲了。

这一声“抱歉”惊动喀喇昆仑山

今天跟我一起來的,有英烈的遺孀、子女、兄弟、侄子、孫子等。在此,我代表本次活動組委會感謝你們這麼多年來的無私奉獻和默默付出。對不起,你們受苦了!

这一声“抱歉”惊动喀喇昆仑山

半個世紀前,近2萬名中國軍人脫下戎裝,以工人身份參加修築喀喇崑崙公路。因高寒缺氧、災害頻發,13年間,中國共有168名戰士獻出寶貴生命。其中88人長眠于吉爾吉特這方英雄的土地。

戰士們的慷慨付出得到了兩國元首的高度肯定: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稱英烈們為“巴中友誼奠基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連續37年志願守護陵園的艾哈邁德老人頒發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这一声“抱歉”惊动喀喇昆仑山

時光飛逝,40年前意氣風發的戰士們都垂垂老矣,歲月的刻刀在援巴烈屬心中劃出深深傷痕。

由於年邁家貧,絕大多數人一直都沒能來祭奠自己的親人和戰友,這也成為他們心中最大的隱痛和遺憾。

每思於此,我就無法在子夜入睡,為中國援巴烈士和家屬做點什麼的想法就像是種子,在我心中萌芽。

從去年8月開始,我與田念勝就著手策劃本次活動的方案,岳陽愛心人士伍玉龍、朱德超、金力、吳群幾乎每週都來我辦公室問長問短、獻計出力。我們將方案先報給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後,大使姚敬非常重視,立即上報外交部。外交部很快做出支持的批示,並函告民政部。

2月20日是大年初五,年味還未散去,千家萬戶沉浸在正月團聚的幸福中。可是我們必須頂風冒雪奔赴北京。我與中國駐巴基斯坦前大使張春祥、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一秘賈偉和田念勝,齊聚中華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共商活動方案。田念勝從湘西老家出發,英促會常務副會長王小軍從新疆趕赴而來,張春祥更是抱病到會。在零下的低溫中,大家卻滿懷著熱切的希望。

3月8日,張春祥大使飛抵岳陽,指導籌備工作;今天又全程陪同我們訪問團,蒞臨現場。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巴兩國的友誼是肝膽相照的信義之交、休慼與共的患難之交,堪稱國與國友好相處的典範。在巴基斯坦,當地人將兩國友誼比喻為“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在中國,“巴鐵”的名號更是響徹神州大地。

今天,我們飛越千山萬水,來到了美麗的巴基斯坦,隆重舉行“中國援巴烈屬及老兵訪問團”祭奠英烈活動,緬懷為修築喀喇崑崙公路、為中巴友誼做出巨大犧牲的烈士。

这一声“抱歉”惊动喀喇昆仑山

這次活動是援巴烈屬、老兵40多年來的破冰尋親、掃墓圓夢之旅!我謹代表活動組委會,向巴基斯坦人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祝願!向長眠於此的88位援巴烈士表示深切緬懷!向參加活動的援巴烈屬、老兵代表致以崇高敬意!在此,我要感謝伍玉龍、吳群、朱德超等岳陽愛心志願者和伍小平、莫斯坦、馬基隆、李文、楊文宇、楊長青等當地中巴志願者對本次活動給予的愛心幫助!還要感謝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馬蘇德·哈立德,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公使銜參贊趙立堅、政務參贊陳偉、一秘賈偉,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區首長,為活動提供的熱情支持!特別要感謝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先生百忙中接見我們訪問團代表,給予我們溫暖和力量!

这一声“抱歉”惊动喀喇昆仑山

相信在各方傾情支持和齊心協助下,此次活動一定會圓滿成功。衷心祝願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生活美滿!

今天凌晨,我在飛往吉爾吉特的飛機上,含淚寫下了如下祭文,敬獻長眠於此的不朽英靈——

時維清明,四月四日。

雞鳴即起,整裝寒食。

唯唯友邦,謙謙大使。

專機兩乘,凌風飛去。

吉爾吉特,葬我烈士。

慈母淚乾,嬌妻白髮,

少小離家,可還相識?

上蒼佑我,無風無雪。

可以有雨,洗吾沉鬱。

英靈去兮,已眠半世。

親人來兮,家酒鄉食。

芳名未泯,青史有紀。

專此鄉祭,並加國禮,

青山忠骨,永遠安息!

(攝影:彭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