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追你的人就是你的一面鏡子

01

曾看過一本叫《潮騷》的書,聊到精英男士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作者說,最重要的不是絕色傾城,而是優雅高貴。

高貴是什麼?是豌豆公主就連二十層床墊二十層鴨絨被都能察覺得出來。

“高貴是一種被伺候出來的氣質,比美貌更需要用心。”

作者用了很長一段篇幅,講他曾經有個女同事,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從小被教育得知書達理,從名牌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收入不高,卻把自己伺候得如同公主。

她每天都會削一盒時令水果到辦公室當茶點,早上去公司先喝一杯蜂蜜水,中午過後開始喝綠茶。

衣服不算多,但都是掐著身段買的合體素色款,而且熨得筆挺,線衫上絕對找不出一個毛球。

坐著的時候也把腰桿挺得筆直,寧肯遲到被扣錢也要睡滿八個小時後化個淡妝吹好頭髮才出門。

在這種旁人稱之為“作”的生活方式作用下,她的皮膚白嫩得吹彈可破,從來不用香水,但身上隨時有一股剛洗完澡的清香。儀態端正,說話得體。

從來到公司後,凡是和她有過業務合作的單身異性戀男人,無不對她念念不忘直到發起攻勢,其中不乏知名攝影師、藝術家、媒體精英……

後來她跟一個美國留學歸國的企業家二代在一起了,同樣是相貌堂堂、氣質不俗。

男方經營房地產、見多識廣的女強人母親,在此之前專斷地擋掉了她英俊兒子交的所有女朋友。但見過該女同事之後,馬上拍板定了婚事,第二天就買了套新房當訂婚禮。

按男方母親的話說:這種女孩一看就是正經人家出身。

當時看完這個故事覺得深有體會:

美貌不是稀缺資源,長得漂亮的女生滿大街都是,美則美矣,而無靈魂,眨眼便忘了;

而讓人印象深刻的姑娘,必定有她特別的氣質,像一道綿延的馨香,令你慢慢回味、久久難忘。


追你的人就是你的一面鏡子


02

曾和一個姑娘同住過,她的日常細節讓我領略了何為真正的精緻優雅。

她為人很低調,但你一眼就能看出她出身名門、家教良好。

愛惜自己的身體,每天在超商買新鮮水果拼盤或者沙拉作為加餐,從不吃薯片之類不健康的零食,夏天喜歡往冰水裡放一片維C泡騰片作為飲品,習慣用蒸汽眼罩放鬆眼睛。

長得不算美豔,氣場卻足夠女神。站姿永遠挺拔,身材高挑所以高跟鞋不會很高,但走起來一定會發出好聽的噠噠噠聲,女人味max。

偶爾下廚,做出來的甜點顏值很高,讓大家驚豔;對調酒很有研究,一起出去旅行她會為大家選好當天該喝點什麼酒助興。

生活很精彩,卻很少在朋友圈用九宮格加長文字事無鉅細地分享。

有趣,很會聊天,無論跟什麼身份背景的哪國人都能聊得很自如,涉獵廣泛,隨意拋出一個話題她都能接住。

很溫柔,很少大聲說話,未見過她失態,無論對男生女生句末總會加一個“呢”之類的語氣詞,聽得人如沐春風。

興趣愛好廣泛,在路邊看到鋼琴可以優雅坐下彈上一曲,引得路過的男生忍不住走上來問她是不是專業級別的。

有一次和她去另一座城市旅行,因為臨時做決定沒買到票,只好趕半夜的火車,又困又累地在火車站等待,街道冷落,難免有些落魄之感,她卻從容不迫地在路邊坐下,拿出鉛筆和本子,在路燈下畫起了街景素描。

見過她男友一次,乾淨帥氣,對她很好,家室和閱歷也和她很般配。我忍不住想,如果我是男生,也會愛上這樣的女孩子吧。


追你的人就是你的一面鏡子



03

不少女孩子會自嘲“找不到男朋友”,其實並非真的找不到,而是沒有中意的追求者而已了。

一定程度上,追求者是你自己的一面鏡子。

你邋邋遢遢,吸引的異性八成也不修邊幅;

你整天把“約炮”掛在嘴邊,便容易招來狂蜂浪蝶;

你對生活品質要求很高,那懂得欣賞你的,一定也是對細節有追求的男生。

一個朋友,在眾多追求者中選了某一位,並非看中他行業精英的身份,而是因為他們第一次約會,他帶了她去了草間彌生的展覽,而她恰巧亦是喜愛藝術之人。

養成品味如同煲湯,是要用小火慢慢燉的,急不得。

二十歲之前,女孩子的品味大部分由家庭決定,不少女孩子(比如我)因為出身平凡,未曾耳濡目染到良好的審美和品味。

到了二十歲,難免有些困惑:

到了專櫃不知道怎麼跟BA自如地溝通,總害怕被覺得土氣,明明是顧客卻小心翼翼地看BA的臉色如何,生怕對方翻一個白眼,“別試了,你買不起”;

不懂該怎麼選香水,連背名牌包都怕別人覺得是A貨。

我姑且把它稱為“二十歲困惑”,其實不必太恐慌:美貌由基因決定,很難改天換地;而一個人的品味和氣質,可後天培養。

氣質並不虛幻,它可以落實到,你願意花時間和金錢對自己好一點。

花時間的譬如:每天熨衣服,堅持運動健身,出門前化個淡妝示人;

花錢的譬如:拒絕“性價比之王”,買可承受範圍內最好的東西……

單身姑娘,你要學的不僅僅是撩漢,你更該學的是經營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