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運動真的會降低高血壓風險嗎?

shiyanbo


對於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干預是控制好血壓的前提和基礎,在生活方式干預中,堅持適度運動,就是很好的生活調理方式,可以減少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和已有高血壓問題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運動有助於預防和控制血壓

實際上,並不一定是要確診為高血壓,才啟動生活的調理控制,在血壓值達到130mmhg的情況下,就應該考慮啟動生活方式的干預了,適度的運動對於預防高血壓也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原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加強運動,每週至少進行5次的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控制血壓平穩,減少高血壓發作幾率,都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已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在身體耐受的情況下,適度的加強運動,也是有助於血壓控制的重要方面,我國高血壓診療指南2018年版指出,有氧運動可以使收縮壓平均降低3.84,舒張壓平均降低2.58,而國外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堅持適當強度的耐力訓練的高血壓患者,其血壓能夠平均下降8.2/5.3mmhg左右。從上述研究數據來看,規律的適當強度的運動,對於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也是很有幫助的。

運動有助於減少高血壓造成的心腦血管風險

運動除了能夠預防高血壓,有助於高血壓的平穩控制,規律的運動,還有助於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研究表明,規律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或體力活動,能夠減少至少15%的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和死亡率。規律的一定強度的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強化心肌力量,減緩動脈血管硬化進程,改善血脂血糖代謝,運動對於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改善,是多方面的,對於有高血壓,同時合併心腦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患者,堅持規律的運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血壓患者如何運動?

不管是高血壓患者,還是臨界高血壓的朋友,運動都要量力而行,從運動類型來說,有氧運動、阻抗運動都是很好的有助於控制血壓的運動,運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慢跑、快走、騎行、游泳等,都是很好的方式,而舉啞鈴、拉提重物、橡皮筋拉伸等方面的運動,也是很好的運動方式,通常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輔以無氧運動,對於中青年人,可以控制心率在220-年齡,對於老年人,根據身體情況,控制心率在170-年齡即可。

建議每週進行不少於5天,每天不少於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規律的中等強度的運動,不但能夠增強體質,改善身體代謝,對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都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堅持運動還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運動過程中,要注意避開每天的血壓高峰期,在運動過程中,收縮壓可能會有驟然升高的情況,但通常在休息階段會快速回落,因此,避開血壓高峰期,可以減少因運動帶來的心腦血管風險,特別是血管硬化問題較嚴重的朋友,更應該注意控制運動強度,避開血壓高峰期運動。


李藥師談健康


運動可以降低患高血壓風險

高血壓發病和那些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顯現,父母均有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高達46%。

2、環境因素

①飲食 不同地區的人,鈉鹽攝入的平均水平與血壓升高和高血壓的患病率正相關。鉀鹽的攝入與血壓水平呈負相關(即鉀攝入較少的患者易患高血壓)。高蛋白攝入、高脂肪飲食患者血壓易升高,飲酒量與血壓升高水平線性相關(飲酒量越大,血壓升高越明顯)。

②精神應激 城市腦力勞動者比體力勞動更易患高血壓,長期精神高度緊張、長期生活在噪音環境中血壓易升高。

③吸菸 吸菸可使交感神經興奮釋放縮血管物質使血壓增高。

3、其他因素

①體重 體重增加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腹型肥胖者更容易患高血壓。

②藥物 服用避孕藥的時間長短與血壓升高相關。但是可以逆轉,停服3-6個月血壓可恢復至服藥前水平。其他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大多數降溫的發熱藥:布洛芬類)、激素類、甘草等藥物可導致血壓升高。

③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嚴重打鼾伴睡眠中反覆發作呼吸暫停):有這個疾病的患者50%都有高血壓,血壓程度和呼吸暫停的嚴重程度相關。

運動可以減輕體重、降低血脂、緩解精神壓力、改善睡眠呼吸暫停,故運動可以減低患高血壓的風險!


劉醫生談健康


任何一種疾病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有因必有果,也可以說有果必有因。高血壓分為原發型和繼髮型。有些繼髮型高血壓嚴格來說應該不列為高血壓病範疇。

原發型高血壓病形成原因,因人而異,原因各不相同,並且,一般情況下不是單一原因引起的。因此,很難找到找準病因,對症治療。

人的很多行為,意識都能引起血壓上升。久而久之,血壓高位保持,高血壓病形成,身體出現高血壓症狀。給身體帶來危害!

準確說,原發型高血壓就是生活方式不當造成的!只要你徹底改變生活方式,是要徹底徹底改變!使你的血壓水平一直處於下行狀態,過一段時間,你就會徹底擺脫藥物!

見過很多病人,得了腦梗,癱瘓了,甚至神志有點不清了。不吃降壓藥物了,血壓恢復正常!說明什麼?生活方式徹底改變了,因此,高血壓好了。

治療高血壓病,難在你根本改變不了你的生活方式!假如你是個操心的人,怎麼辦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你需要晚上加班,你能做到早睡早起嗎?

血管硬化,堵塞引起的高血壓,嚴格來說應該屬於繼髮型高血壓了。問題是,有誰能把自己的血管更換一下呢?

血管硬化,堵塞是高血壓病程的分水嶺。血管硬化前,高血壓病只要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就能痊癒!

血管硬化後,我們只能靠身體自愈,改善血管功能,首先調整好心態,注意科學飲食,不要讓血管加劇硬化。

在血管硬化的逆轉方面,有規律的,科學的體育鍛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血管生病了,我們只能靠適度的運動,合理的飲食,平和的心態來恢復血管彈性。血管硬化後,不科學的劇烈運動非常危險!血管事件的發生,大多是不當體位,不當的運動量造成的。

當你的血管彈性完全恢復正常以後,保持科學的生活方式,你就可以擺脫藥物。

不當的生活方式,是萬病之源!科學鍛鍊,是正確生活方式的第一要素!


淇爸爸ysh


血壓來源於血流對血管壁的衝擊,當血管彈性變差、管腔變窄時機體為了讓血流順利在血管中運行血壓則會升高,就形成了高血壓,高血壓不加以控制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那麼運動真的會降低高血壓風險嗎?運動的確可以降低高血壓風險,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長期堅持運動可以輔助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堅持運動可以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生命在於運動,但需要科學的運動,對於高血壓人群,在運動時一定要注意預防意外的發生,運動前、後要監控血壓,運動中若感覺不適一定要立即停下休息(如有需要應及時找專業人士診療),要避開清晨及下午3-4點前後血壓高峰值,另外運動應該量力而行,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建議血壓情況穩定的高血壓患者每週做3-5次每次20-4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如血壓不穩定要根據血壓情況,可以適當步行,不可操之過急。

我是曉薇,曾於臨床工作,然感疾病預防勝於治療,顧後從事國家慢病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課題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獲,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可獲取更多健康資訊,如有助於您請點贊支持,有疑問可評論留言!


薇健康


運動可以改善血壓水平。長期堅持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平均降低高壓4mmHg,低壓2.5mmHg。國內外很多隊列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堅持體育鍛煉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高血壓致死率。

因此建議廣大高血壓患者,在血壓控制穩定的時期,堅持每週4-7次體育鍛煉,每次30-60分鐘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比如說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游泳等等,運動形式可以因人而異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形式。可以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作為補充。運動強度需要因人而異,常常採用最大心率法來估測運動強度,中等強度運動強度就是(220-年齡)×60-70%;高強度運動就是(220-年齡)×70-85%.

當然,對於很多高血壓高危患者或者血壓不穩定患者,如何運動需要進一步評估,一定不要操之過急。


張之瀛大夫


堅持運動是可以降低高血壓發生風險的,也有利於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

因為堅持運動可以:

1.增加鈉的排出。鈉少了,會帶一部分水出去,體內容量負荷減輕,會使血壓下降。

2.減少動脈痙攣。血管痙攣容易引起血壓突然升高,運動可以減少動脈痙攣,有利於血壓穩定。

3.減輕血管硬化。運動有助於維持血管彈性,避免血壓升高。

4.減輕體重,降低體重指數。超重或肥胖是引起血壓升高的主要因素。減輕體重有助於降低血壓發生風險,也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綜上,適當的運動鍛鍊是可以降低高血壓風險的。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WKHL

運動能夠降低高血壓的風險,導致高血壓有幾大原因:遺傳、飲食、生活習慣、作息等。運動降低高血壓風險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運動降壓與激素分泌

高血壓與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有關係,後者由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有關。長期而有規律的鍛鍊能夠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減少激素的分泌,激素分泌減少就會促使血管擴張,運動也會促進周圍血管的擴張,雙管齊下,血壓自然就降下來了。

2、運動促進血流重新分配

腎臟是血流主要的器官,運動中腎臟血流增加,全身血流得到重新分配。除此之外,血液還在肌肉等處進行分配,單位面積內血管壁的血容量下降,血壓也會降低。

3、運動增強機體的運動能力

運動降低體內低密度膽固醇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膽固醇的水平,由此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減少,增強血管壁的彈性會降低血壓。


科學運動與健康


運動真的會降低高血壓的患病風險,也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不止是高血壓,適宜的運動可以降低多種慢性病的患病風險,例如糖尿病等。但是運動的強度、時間、運動方式很關鍵,這些要素決定了降低血壓及高血壓患病風險的有效性。

有氧運動是目前研究證據比較充分的可以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及高血壓患者血壓的一種運動方式。青中年人適宜進行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騎車、游泳、慢跑等,老年人則應以中小強度為好,要避免大強度運動和突然性超負荷運動方式對身體造成其他損傷,例如健步走、太極、跳舞等。在運動時要提前熱身,包括熱身時間,每天運動以40-50分鐘為宜,具體時間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加以調整。青中年人也可以視自身狀況嘗試高強度間歇運動,這種運動比有氧運動降壓幅度更大、效果更好。

那麼,到底為什麼運動可以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呢?簡單說,大家都知道肥胖的人容易得高血壓,而運動有助於減肥及保持健康體重,改善周圍血管環境。其實,運動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的具體機制尚不是十分明確。可能的機制有:調節人體激素的分泌功能;調整血管內皮細胞等活性物質的分泌功能,以利於血管的舒縮;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豐富外周毛細血管網,促進血液循環及機體代謝;提高人體應急能力;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等。

本期答主:王璇,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高血壓患者若進行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則會出現治療高血壓的作用。運動治療高血壓,主要是指運動對中度以下的高血壓(包括臨界性高血壓、輕度及中度高血壓)的效果。有研究報告,規律性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能使中度高血壓(160/ 100mmHg)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平均下降8~10mmHg和6~10mmHg;體育運動甚至對於血壓正常的健康人,也能減低收縮壓(平均4mmHg)與舒張壓(平均3mmHg)。高血壓患者進行日常規律性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減少服用降壓藥的劑量(據文獻報道運動可以減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用藥量)。

運動的另一個作用是通過鍛鍊使精神放鬆,產生愉快的情緒,加上有節律的動作及自然的呼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體育運動對高血壓病來說,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它不能取代高血壓的藥物治療,通常通過運動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取得較好的降壓效果。


剛強膽壯陳明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如何防治高血壓和促進其康復非常重要。目前,高血壓的康復治療手段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運動療法和行為飲食控制三個方面,運動療法作為高血壓綜合防治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和應用。

運動療法對於高血壓的康復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①運動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提高代謝水平,還可以調節患者情緒,減少相應的危險因素。

②運動療法可以減輕患者精神上和經濟上的壓力,有些患者一聽說長期吃藥就有精神壓力,還有很多老年患者經常服用多種藥物,而且長期服用增加了對身體副作用,這也是運動療法的優勢;此外,運動療法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③運動療法倡導人們改善生活方式。現代人都有久坐、活動少的不良習慣,堅持運動療法控制血壓也是對人們生活方式的糾正,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健康效益。

④運動在降低患者血壓的同時,也帶給患者健康和強壯的體魄。有氧運動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抗阻運動使患者肌肉增長和力量增加。

心血管病患者只要動起來就能降血壓的想法是一個誤區:

運動降壓只適用於臨界高血壓病、一期和二期高血壓病以及部分病情穩定的三期高血壓病患者。三期不穩定的高血壓病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高血壓患者,出現降壓藥不良反應未能控制的高血壓病患者以及運動中血壓過度增高的患者,全都不能採用運動的方法來降壓。

有氧運動有講究:

運動療法治療高血壓的原則是個體化、全面、長期、有效、安全,而且必須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其次,對於每一位患者而言,自身條件不同,運動療法的運動類型、時間、強度、頻率就會不盡相同。

此外,在康復運動過程中,高血壓患者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視,必須加強運動監控,從而降低康復運動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