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碳匯基地建設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保持生態建設定力 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碳匯基地建設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4月3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碳匯基地建設規劃》專家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該規劃通過專家評審。與會專家認為,該規劃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有助於推動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綠色轉型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中國綠色時報社黨委書記、教授級高工陳紹志參加評審,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韓錫波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林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王登舉出席會議。清華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中關村綠色碳匯研究院、中部林業產權交易服務中心等單位專家參加評審。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碳汇基地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尹偉倫指出,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林業碳匯是增強森林碳匯功能、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碳匯基地建設將進一步提高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鞏固和提高林區在碳匯項目開發、管理、交易等方面的能力建設與水平,充分發揮碳匯基地在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升重點國有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和綠色發展能力,促進林區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韓錫波指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2014年開始進行林業碳匯探索以來,試點建設林業碳匯項目6個,試點總面積11萬公頃,年減排量約89萬噸。同時,在國有林區中率先開展了天然次生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的研究,進一步擴展了天然次生林經營碳匯項目建設空間,為下一步林業碳匯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

韓錫波強調,近年來,內蒙古大興安嶺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為目標,不斷深化國有林區改革,穩步提升生態保護建設水平,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大力推進林業碳匯、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等轉型產業發展,不斷探索國有林區高質量發展之路。碳匯基地建設規劃是推進國有林區改革轉型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提高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質量和生態效益,為建設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和“綠色萬里長城”做出更大貢獻。(張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