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專碩比學碩難考很多很多麼?

陸興畢



今天2020年研究生的預報名已經開始了,不知道同學們是否都已經選定了報考的方向,在研究生報考時,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專業和學校,當然,導師的科研能力、人品也是大家重點的參考對象,另外還有很重要的選擇就是到底應該選學術型碩士還是應該選擇專業型碩士,很多人也關心到底專碩和學碩哪個更難考。要是以前,學碩和專碩相比,自然是學碩更難一些,但是現在恐怕形勢要發生變化了。在討論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一、學碩和專碩的主要區別

在培養目標方面:學碩即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按學科設立,偏重理論和研究,以培養研究人員為主要目的。而專業學位碩士更加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如果概括一下,學術型碩士側重研究,而專業型碩士側重就業。

在培養方式方面:學碩更加註重於學生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養,而專碩則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實踐學分更多一些。

在學費和年制方面:學碩一般在8000元/年,3年制,專碩一般為2年制,學費一般在一萬元/年以上。

二、學碩和專碩的考試難度

研究生的考試和高考不同,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卷子是不同,難以程度也各異,所以我們只能從公共課的角度來說一下考試的難度,但是能否考上研究生,不僅要看筆試成績,還要看複試成績,而且還要看報考專業的報錄比情況。

首先,但從公共課考試難度來看,學碩要比專碩更難一些,學碩考英語一,公共課科目如果有數學(一二三都有可能),有的還是自命題理學數學,難度相對較大。而專碩考英語一和英語二都有,英語二的難度要低一些,如果考數學一般考數三,難度較小。

但是這僅僅是從公共課卷面難易程度來看,重要的還要看上線及錄取人數,上線人數我們是無法控制的,但錄取人數我們是可以從招生簡章中看到的。

其次,在報考人數方面,各個學校雖然在專碩和學碩錄取人數上有差異,但從總體上來看,專碩的招生人數已經超過了學碩的人數,我們以研招網發佈的對於湖北省和河北省的統計數據來看,在2017年以前學碩報考人數要高於專碩,而從2017年開始,專碩的報名人數增長迅猛,一部分原因是在職研究生納入了統考。

我們再來看具體的例子,南開大學2020年研究生招生計劃中,學碩計劃招生1902人,專碩計劃招生1076人,有人說,還是學碩招的人多,如果單從數量上確實是如此,但如果你獲得推免還好,如果沒有獲得推免資格,那麼注意:學碩中有1305人是留給推免的,專碩中有406人是留給推免的,這樣算下來,學碩和專碩的名額比較接近,但是大家還要看具體的學院,比如商學院,學碩招生111人,推免86人,專碩招生100人,沒有推免,相比之下,自然是專碩留給統考考生的名額更多些。

三、學碩專碩如何選擇

雖然從考試難度上和學制來看,學碩考試要稍難一些,學制也更長,但是隨著專碩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發展前景樂觀,就業前景和就業競爭力並不比學碩差,報考人數越來越多,自然競爭變得激烈。

所以,如果你有意以後從事科研工作,那麼學碩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只是想提高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專碩性價比更高。

至於哪個更難,還是要看你具體的專業,比如金融、會計等等,肯定競爭要更慘烈一些,因此,在報考的時候,要結合往年的專業招錄情況綜合選擇。


聊大學生活,談考研考博,教育觀察號在頭條等你。


教育觀察號


“專碩”不一定比“學碩”難考!

我要是提前知道了專碩和學碩的區別,我肯定會選報專碩。相信很多人還不清楚什麼是專碩,什麼是學碩,以及為什麼要進行區分?

我2009年參加研究生考試的時候,是國家區分學碩和專碩的第一年。在此之前都是不進行區分的,只有一種碩士。

當時專碩和學碩還是不分開報名,而是根據錄取分數從高到低劃分,分數高的劃分為學碩,分數低的劃分為專碩。

我的同學考上了專碩,當時非常鬱悶,問我要不要上,我給他很堅定的回答是一定要上,因為剛開始劃分專碩和學碩根本沒有區別,企業也不在乎這些區別。

研究生教育,區別於本科教育,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做一些科學研究,雖然深度沒有博士生研究的那麼深入,但也是對科研知識的一個入門。

但是比較尷尬的問題是研究生畢業之後,主要去企業從事實際生產工作,而與在學校裡學的科研能力沒有直接的關係。即:科研教育脫離實際生產。

所以國家把碩士劃分為兩類,學術碩士專注於科學研究、以及繼續深造,專業碩士面對企業實際工程就業。

很多讀碩士的學生,都不會選擇科學研究和繼續深造,而是想盡快必須要找個好工作。我班第33個碩士研究生,讀博士的只有1人,大部分都參加了工作,

所以,如果是專業碩士,在學習的時候注重企業實際工程,那對就業肯定是有幫助的。

就目前研究生考試而言,學碩的分數和競爭程度普遍高於專碩,

但是隨著學生慢慢了解學術和專碩的區分,就會有很多學生選擇名校的專碩,只要取得碩士學位,畢業也好工作就可以了。

這樣就會導致專碩的報名人數更多,而出現報擠了的情況,考試難度會比學碩大。


牽牛花牽牛郎


具體院校具體專業會不同,但是一般來說學碩比專碩更加難考。

1.從統考難度來講,學碩的難度是比專碩要高的。

學碩一般來說是考英語一,專碩一般來說考英語二,而公認的是英語一的難度比英語二的難度大很多。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英語一難度比英語六級要高一點,英語二的難度比英語六級低但比四級高,就是這樣的。

學碩和專碩的專業課難度也是不一樣的。以我們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為例,學碩初試最高分為410分左右,專碩最高分為450分以上,這差距真的不是一點點大,這主要是因為專碩和學碩所考的專業課不同,專碩專業課比較簡單導致的。

2.從招生人數來看,學碩招生人數少,專碩招生人數多,一般來說學碩難度比專碩難度大,但是有些可能出現專碩難度可能反而比較高。

學碩的名額大多數都給了推免生,這就導致了統考的時候學碩名額並不是很多,很多考研人就希望報考專碩來減輕壓力,但是最後可能導致報考專碩的報錄比比學碩的還要高,專碩的錄取難度比學碩還要高的情況。

比如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土木工程專碩(建築與土木工程)的錄取最低分數線為398分,這個分數是非常可怕的,最終錄取的也只有18個人,難度比土木工程學碩的難度提升了非常多;2018年土木工程專碩錄取則比學碩錄取難度要低一些,也有310多分錄取的。

3.從未來選擇來看的話,學碩因為選擇性更廣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學碩是可以申請碩博連讀的,這樣的話可以解決考博的問題,同時碩博連讀能夠有效的節省讀博的時間,如果及時的話可能讀完也才5-6年的時間。但是專碩就不行,專碩讀博只能通過考博這一個通道,需要你準備一定的精力去準備,浪費了一定的時間,同時學習年限更長。

總體來說學碩比專碩要更加難考,但是由於現在部分院校專碩為2年、畢業要求低等多種因素,專碩的報考人數已經超過了學碩,因此兩者之間的難度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如果有什麼考研和保研的問題可以關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恰恰相反,大部分專業仍舊是學碩比專碩更難考。但是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專碩的競爭正日趁激烈,隨著專碩的報考比例進一步增大,未來很可能會比學碩要難考。


我認為目前學碩比專碩更難考的原因有三:

一.學碩的考試難度更大

不管是學碩還是專碩,專業課和政治的考試內容基本是一致的。區別在於英語和數學。一般情況下學碩考英語一,專碩考英語二,而英語二的難度是低於英語一的。同一個人參加當年的英語一和英語二考試,成績上大概會差10分左右,即考英語一的同學去考英語二,成績可以提高10分。另一個區別是數學,學碩一般考數學一,專碩一般考數學二,數一和數二的區別更大,數二不考概率論,直接就少複習一本書。同時高等數學數二也不考空間解析幾何、三重積分、無窮級數這些難炸天的內容。

二.學碩的統考名額更少

總的招生名額學碩和專碩基本持平,但保研生的存在加劇了學碩的競爭。一般保研的學生基本都是報考的學碩,在總的名額不變的情況下,保研報學碩的人越多,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越少。下圖是同省的西北工業大學2019材料學院的錄取線,學碩和專碩的招生計劃相近,但學碩保研佔了一大半還多。


三.學碩錄取線更高

雖然學碩考試難度大,但複試分數線卻不低。還看上圖,學碩線345分,專碩線330分,相差了15分,同時學碩英語單科線55分,專碩52分,考研的同學都知道,這分可不低了!再看數學,學碩單科線90,專碩85,又差了5分。對於考這所學校的學生來說,報學碩的難度是遠大於專碩的。


考研小秘書


縱觀考研,不管是學碩還是專碩都非常的難考,所以對於考研學生來說,是選擇專碩還是學碩,更多的還是應該注重二者之間的區別。

當然,在學碩和專碩之間必然會有一個相對較難,一個相對較簡單的,對於參加過考研的學生來說,更多的還是會認為專碩要更容易。

專碩為什麼會更容易呢?

一方面是報考專碩的學生少,每年的考研報考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選擇學碩,因為在很多考研學生的認知裡,學碩更加的有價值,同時費用也較低。而專碩由於學費高,更偏實踐性,因此很多被很多學生忽略了。

另一方面是專碩一般來說在考研初試中的公共課英語中,大多數是考英語二,而英語二要遠遠的簡單于學碩的英語一,因此這也是很多大學生不包括專碩的原因。

因此很多考研學生也便認為專碩是非常的人的容易。

但是又有這樣一種聲音,即使專碩報考的學生少,可是各大高校的招生規模卻非常的小,一般高校每年的碩士研究生更多的是傾向於學碩,這樣來說專碩也並不是那麼的好考。

同時,作為考研人的你一定要明白的是,考研成功是需要自己付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而不是金蛋的因為碩士研究生哦兩種培養模式的難易而給自己增加成功的通過率。

所以,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按部就班的給自己制定合理的副詞規劃,不斷的提高自己成功的通過率。


領略教育魅力


考研總會面對選擇專碩還是學碩的問題,其實整體來說,學碩比專碩難一點。因為兩者的培養方式不一樣,最後達到的目的也不一樣。

學碩以學術研究為準,只要培養科研型人才;專碩以專業實踐為準,培養的是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因為培養目的不一樣,所以配套的其他方面也有相應的差別。以上課為例,學碩更偏重理論,所以學習時間長,理論深度也深,一般都會學習一年左右。比起學碩來說,專碩更偏重和實踐結合,一般學習一個學期,實習一個學期。因為學碩學習的時間長,所以學碩一般是三年(兩年半)時間,專碩相對少一點(2年左右)。此外,畢業要求也不一樣,一般學碩需要三篇論文,專碩只需要一篇。但畢業證是一樣的,學位證授予學位類型不同(學術型學位和專業型學位)。

因為上面的不同,一般入學時候,學碩的分數要比專碩高,你可以從學碩調到專碩,但不能反向進行。畢業以後,學碩考博更容易一點,因為論文較多,專碩畢業性價比高,同樣的研究生學歷,專碩時間更少。獎學金方面,學碩拿到國家獎學金的概率更大,覆蓋面也比專碩廣。

至於要考哪個,看你讀研究生的目的了。只是為了一個學歷,建議你讀專碩。如果為了後面讀博進一步搞科研,還是建議學碩,直博和碩博連讀。不管哪個,只有考上才可以體會比較,祝各位學子金榜題名!

我是小夜,如果您還有什麼其它的想法或者問題,歡迎留言,我會在看到的第一時間回覆您~喜歡的小夥伴動動您的手指,歡迎點贊收藏哦~


小夜學習


這個差距不是很大!數學的話,張宇的課是真的好,還有很多老師的課程都很好。

總得來說,線代看李永樂配套他的輔導講義,概率王式安和張宇的特別是張宇卷積公式會了的話錦上添花,高數就選湯神和張宇了,最好買本複習全書和18講。

這些人的課我都在公眾號“考研好資料”獲取,保存在網盤看就行。

政治前期看徐濤強化做1000題,10月份買它那個衝刺背誦筆記,熟讀,不用背哈。然後再做一遍1000題馬原毛概部分。大題直接背肖四肖八,重點背肖四,70分左右沒問題

英語直接聽唐遲的閱讀課注重1011兩年的真題,他會著重講技巧,語法這東西個人感覺想考60左右稍微看看就行,作文就背王江濤石磊鵬就行。


4691994466


我考的應用統計專碩,的確比學碩難考,因為專碩太好跨考了,很多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報考應用統計。


我叫老驢


專碩時間短,學費高,不考慮經濟因素,專碩性價比高


快樂的虹


學碩大部分都是保研必須讀博而專碩要全國統考再考和麵試確實難度大真才:還有自己可選擇不讀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