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益陽特產:沅江苧麻

2005年10月12日,沅江市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中國苧麻之鄉”榮譽稱號。

苧麻又名“中國草”。據記載,沅江具有1500多年的苧麻栽培歷史,是全國最大的苧麻生產基地。據統計,該市苧麻常年種植面積在30萬畝左右,總產原麻5萬多噸。今年,該市的苧麻種植面積擴大到34萬畝,預計總產苧麻達6萬噸以上。

地域範圍

沅江境內的黃茅洲鎮、共華鎮、南大膳鎮、泗湖山鎮、草尾鎮、瓊湖辦事處(注:瓊湖辦事處為具體地域名)、陽羅洲鎮、四季紅鎮、茶盤洲鎮、新灣鎮、南嘴鎮、三眼塘鎮,共12個鄉鎮

特定品質

沅江地處洞庭湖腹地,總耕地面積80萬畝,是一個農業大市。其苧麻種植歷史悠久,據縣誌記載,早在梁武帝時期,沅江就種植苧麻,歷史上享有“無沅麻不成莊”的美稱。新中國成立後,沅江成了世界有名的苧麻之鄉,其苧麻以常年產量佔湖南的40%、佔全國的20%而聞名於世。2003年被定為“湖南省優勢區域農作物——苧麻產業帶”,2004年被省農業廳定為“湖南省萬畝苧麻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 目前沅江市苧麻種植面積達37萬畝,其中“中苧一號”、“湘苧二號”佔總面積的90%以上。沅江市苧麻常年畝平單產達200公斤,高產麻園畝平達250公斤以上,常年總產原麻5萬噸以上,商品率達98%以上,單纖維支數在1800支以上,強力達40以上。

文化典故

沅江,位於湖南省益陽市,是中國的“苧麻之鄉”。相傳,范蠡和西施隱居於此,在山上種植了一種能紡紗織布的草。於是,千百年來,沅江這片土地成為了苧麻種植、加工的聚集散地,有著“無沅麻不成莊”的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