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大量炒房者拋售套現,對樓市來說,是好事嗎?

秦汝鵲


如果發生大量炒房客拋售房產套現,只有三種可能性:首先,大家預期房價要跌了,這對於炒房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如果房價處於不漲或下跌,炒房客的是要支付融資成本的,長期房子不漲,炒房客只能拋售房產止損套現。

再者,如果炒房客聽說對二套以上房產徵收房產稅,那也會出現大量拋售套現。從目前形勢看,全國的不動產信息登記已經完成聯網,房產稅也就是在近一二年內推出,這將會對囤積大量房產待價而沽的炒房者形成衝擊,屆時炒房者將大量拋售套現。

最後,經濟持續下行,造成大量人員失業,企業倒閉,房價下跌,炒房者的資金鍊出現斷裂。在沒錢再繼續支撐房貸的情況下,炒房者較明智的做法就是拋售房產套現。此外,通常在經濟形勢不景氣情況下,投資者往往會把資金撤離樓市和股市等領域,採取現金為王策略。在這種情況下集中減持房產,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即使大量炒房者集中拋售房產套現,也很難成為現實:一方面,各地都有限售、限購政策,就算大量炒房客要拋售套現,也既要有接盤者的資格受限,也有購房者的年限受限,有的城市限售期限在3-5年。另一方面,就算炒房者能夠大量拋售房產,較高的房價也使得接盤者廖廖,最終也只有大幅打折的炒房者,才能把房產脫手換成現金。所以,炒房者大量拋售套現,對於樓市未必是壞事。

相反,炒房者若是大量拋售房產,會推動房地產去泡沫化進程:第一,炒房者大量拋售房產,使房地產市場房源供應充足,供不應求的局面被打破。國內各城市的房地產的資源得以有效的配置。否則大量好房源都讓炒房者拿著,購房者既買不到優質房源,還要承受高房價的壓力,這讓人情何以堪。

第二,在炒房者拋售大量房源後,房價會進入下跌通道之中,這總比買賣雙方長期僵持不下要好得多。一旦炒房者大量打折讓利拋售手中房源,可以加快房地產市場去泡沫,逐步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的進程。這樣投機性購房者退出,未來房地產市場將由當地剛需說了算,房價將回歸居住的屬性。

現在很多人認為炒房者一旦拋售大量房源,國內的銀行會深受影響,還有房地產上下游產業也會受到波及。但實際上,死命維持現在的高房價,國內的金融機構才會有更大的系統性風險。而一旦房價回落,與當地居民收入接軌,就會迸發出大量的購房需求,不僅是房地產會更興旺,而且房地產的上下游企業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大家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被那些專家學者論斷所誤導。


不執著財經


肯定不是好事!

少量的拋房套現屬於一個正常的買賣交易和市場供需,但是如果大面積的拋售,其實意味著許多人意識到了房價過高的現象。

那麼當越來越多的人進行拋售,就會出現所謂的拋售潮。

一開始,會導致房價下跌。但是如果房價下跌了非常嚴重,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風險。

要知道目前大部分的購房者都是參有貸款買房的,所以如果房價下跌了30%,意味著有部分的貸款已經資不抵債。

如果房價下跌50%,其實說明有大批的房地產相關企業會面臨倒閉,破產的問題,大量的人員會下崗,失業率會上升。

直接造成的影響就是,許多人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持續收入,就會造成棄貸。

而當房價繼續下跌,越來越多的公司倒閉,越來越多的人失業,最後造成的就是金融危機。銀行回收不了貸款資金,大部分的人都開始棄貸。

房地產供大於求,房價大跌,經濟開始蕭條,銀行也出現了倒閉和破產。

所以說,大量炒房者拋售套現,對樓市來說,是壞事!!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政策是增加炒房者的壓力,但是限購等是讓炒房者無法輕鬆的變現賣出。有些地方是3年,有些是5年。為的就是阻止大面積、甚至同一時間內的拋售。

現在很多地方的房產價格虛高,已經開始下降,特別是三四五線城市,有價無市的現象特別嚴重。而且這裡的炒房者囤房現象嚴重,導致空置率非常高。

因此,未來對於這批人來說,拋售手裡的房產將會是一件頭疼的事,因為供大於求。



琅琊榜首張大仙


如果大量炒房者拋售套現,對於樓市是好事情,對於開發商就是壞事情。前提是炒房者想拋售套現,但是人民不給他機會。

馬上接近2019年年底,大家最近應該頻繁地接到售樓處小哥哥小姐姐的電話。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明年2020年,大部分的開發商銀行貸款已經到期,現在所有的促銷活動,目的就是回款以緩解資金壓力。

如果大量炒房者拋售套現,首先影響的就是這些貸款的開發商。開發商想要緩解資金壓力,就必須要打折促銷,但是在這個時候炒房者拋售再進來,攪局可想而知,開發商的壓力就像雪上加霜,而減輕這個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更多的折降更多的價。

其實我們普通老百姓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買漲不買落,越是降價越是沒人嗎?越是這樣越是有人買沒辦法,這是多少年養成的習慣,而且國人對於房產置業是情有獨鍾。以買房為樂趣的中國大媽有很多。

開發商有開發商的辦法,炒房者有炒房者的辦法,但是老百姓也不是白給的經過這幾年,老百姓也變聰明瞭,現在可謂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任你千變萬化,我穩如泰山”

如果真的出現了炒房者大量拋售套現的情況,也就意味著這些炒房者已經嗅到端倪,但是現在的接盤俠不是以前的接盤俠了。

老百姓最終得到實惠才是真的。


福巖


大量房產拋售,這會在短時間內造成二手房的供應增加,會對樓市有一定影響,對房價有抑制的作用,甚至會造成房價的大幅下跌的狀態。

1、炒房者的數量有多少?

炒房者的數量這是一個謎一樣的信息,在民間的傳言當中,大多數人都是認為炒房者是房價上漲的推手,市場上大量的都是炒房者,是他們把房價炒高的,對於這個觀點官方沒有進行澄清過,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炒房者的數量佔了多大的比例。

以前我們總是聽說溫州炒房團,似乎他們是一個四處出擊的群體,走到哪裡,房價就會漲到哪裡,這幾年已經較少聽到炒房團的信息了,但是炒房似乎是成了全民的一個活動,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炒房者確實是存在的,但是我們可能真的高估了他們存在的數量,就拿一線城市來說,這是房價最高的城市,但是也是限購最嚴格的城市,看看上海的限購政策,真的是怎一個嚴格了得啊。戶口、結婚與否、社保和繳稅的連續性,整個限購的政策實施下來要炒房者能夠滲入進去,也真不知道要具有怎樣的能力才可能。

全國多數城市都存在限購的政策,整個是對炒房者有很大的限制的,炒房者的數量我們是並不清楚的,也沒有官方數據可以佐證。

2、炒房者拋售房產對樓市的影響

房產拋售,既然是拋售,往往是以低於當前市場價格去銷售的,否則就是有價無市的存在,談不上拋售,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低於市場價格的房產出現的時候,成交自然是以較低的賣出掛牌價成交了,那麼房價自然會降低一些,而這種情況如果是大面積出現,那麼房價下跌的幅度自然也是更大。

但是問題是在於,市場上到底有多少是炒房的,這些房產的數量是多少?如果是數量不多,他們能夠影響的範圍和力度其實還是有限的,因為他們低於市場價格拋售後很快會被買家買走,而如果沒有後續的拋盤的數量跟上來,那麼這個價格又會漲上去。

說到底,這個市場上只有這麼多房子,因為炒房者拋售房子並不能改變市場上房子的數量的多少,能夠居住的數量還是這麼多,而我們知道的比如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的拋售房產對房價造成極大的影響,這個是因為月供供不上了,只能把房子給賣了,省得自己成為負資產,而賣出房產後,他們選擇租房,那麼居住面積也會壓縮,這種情況一多起,這部分人的居住面積就縮小了,那麼就造成供求關係的變動。

需求減少,那麼自然是導致房價會下降的,而且是持續的下降,但是中國的這種情況,本身市場上總體的房子數量並不是供過於求的,即便是炒房者把房子都賣了,但是依然不能改變居住的需求情況,因為這些人是少部分的數量 ,而且炒房者出售房屋,這些人的居住需求是不會變化的。

3、炒房者什麼情況下會拋售?

炒房者的目的自然是賺錢,要賺錢只能通過兩個渠道,第一是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第二是出租賺取租金的現金流。但是中國的租金收益率是很低的,靠租金的現金流去賺錢是不現實的,一線城市的租金收益率了只有1.5%,而二三線城市大概是2%-3%之間,其他城市在3%左右,這個收益率是很低的,所以依靠租金收益率賺錢是行不通的。

炒房者只有通過賣出賺錢差價賺錢,而我們知道炒房者最大的成本其實是資金成本,當前的二套房房貸利率大概是5.5%左右,那麼這個就意味著,100萬的資金,每年的利息就是5.5萬,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如果房價不漲,那麼100萬的房子每年都會虧五六萬。

當房價不漲形成預期以後炒房者就會把持有的房子出手。


壹號股權


只要是投資都是相似的,暫時我們還沒有看到過大量拋售房子的現象,所以很多人無法預測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怎麼樣,但是我們可以對比其他的投資市場,例如股市。

01

當股市越漲越高,肯定越來越多人和資金追高買入。如果開始出現有大量的人拋售,股價一定會下跌,但是在最初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只是股市的調整,所以最初的高價拋售,反而有人願意接盤。

接盤的人都覺得這是難得的調整機會,在這個點位買入,未來股市漲更高的時候就能賺錢了。

但是如果大量的拋售繼續存在,股市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個時候接盤的人就開始猶豫了,開始對股市的長期下跌產生預期,很多人都覺得股市還會繼續下跌,這個時候的股價雖然便宜了反而沒人買了。

02

房地產也是一樣的,假如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大量的炒房者拋售,相信最初會有人接盤,但是拋售的現象如果持續的話,會越來越少人接盤,樓價會越跌越低。

剛才我們說過,身邊暫時還沒有出現這種現象,但是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全球,回顧過去,這樣的現象卻早就已經出現過,並且不止一次。

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前,香港的樓價越漲越高,反而很多人通過各種各樣方式買入房子,但是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樓價迅速腰斬,原來炒房的人不得不大量拋售,在這個時候反而沒有人接盤。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據說一美元一套的房子也沒有人買。

在我們這裡,某些城市也正在上演類似的故事,只是暫時還沒有這麼糟糕,前段時間晚上熱傳的,就是關於在東北的鶴崗買房子的事情,房價下跌了,肯定有人大老遠跑過去接盤,但假如當地的房子進一步大量拋售,過去在其他地方發生過的故事,就會在東北發生。

關鍵是“大量”,是不是真的大量,是不是持續的大量。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近日來,有的地方出現房價下跌現象,也出現了購房者“賣房套現”現象。更有個別地方,出現了拋房現象。那麼,“賣房套現”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雖然“賣房套現”感覺並不強烈,似乎並沒有出現“賣房套現”的現象。至少,沒有在更多範圍內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方面,並沒有出現房價明顯變動現象,也就很難出現“賣房套現”問題,更不會出現拋房現象;另一方面,就算有人“賣房套現”,甚至拋房,按照很多城市的調控政策,似乎不大可能出現大量拋房現象。

不過,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現象。倒是一件好事。至少,它預示著樓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炒房者、個人房產投資者可能預感到什麼了。


首先,市場出現變局。要知道,從房地產市場放開到現在,房價基本維持在上漲格局,炒房者也好,住房投資者也罷,都沒有出現過恐慌拋房現象。如果出現了,就說明房地產市場發生變局了,炒房者恐慌了,投資房產者也緊張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賣房套現”、特別是拋房現象。


其二,實體經濟復甦。投資者的嗅覺是比較敏感的,也是逐利比較明顯的。一些過去主要依靠炒房等進行投資的人,如果實體經濟復甦了,會表現得更加明顯,那麼,就有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較強的吸引力。包括炒房者在內的投資者,就有可能通過拋房變現,籌集實體產業投資資金,以便於在實體領域獲得新的回報。


第三,“房住不炒”真正落實到位。對炒房者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其賣房收入收取高額稅收,使其無利可圖。如此一來,只要聽到政策要出臺的消息,炒房者等就會出現拋房現象,以儘快讓自己手中的房產變現。

無論是何種原因,只要炒房客大量“賣房套現”,都標誌著市場出現變化了,既會讓購房者感到高興,也會產生一些擔憂,需要認真把握,避免帶來新的問題,如開發商資金鍊斷裂,炒房客跑路等。


我家有個小妥妥


座標天津

肯定不是好事,就拿單個業主著急用錢拋售來說就已經影響很大了,這個影響客戶的購房思維,像現在就有幾套房子,比小區登記的房源便宜20萬,比去年成交低20萬,240萬的房子,依然賣不出去,正常市場這種房子出來就應該被搶了,但是這個賣不出去,即便賣出去也會影響以後的賣家出售房源,客戶都會對比的,這不是一件好事


一盞薄酒


如果大量炒房者拋售套現,就象羊群樣,互相踐踏,爭相出貨,那就是比誰比誰價錢低,對樓市而言,是場真正災難。

如果大量炒房者拋售套現說明房價下跌趨勢已經形成。房價上漲時候,炒房客不願拋售,期望賣在更高的價位。當前房價處於震盪,窄幅小幅波動,房價上漲或下跌趨勢不明朗。部分人依歷史思維慣性,調控過後,房價依舊會上漲。所以炒房客相當部分持房未動,未掛牌出售。震盪過後房價也許上漲無望,也許很難下跌。

只有當房價下跌趨勢形成時,部分炒房客急於出售,如果在中介市場一樣價錢,肯定難出手。也許拿房成本低,降幾個點就為了急於第一批套現。一旦成交,此成交價將成為下批售房者重要參考。彼此比價越比越低,結果有些投資客當初買房融資成本較高,可能會虧損嚴重。

而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讓樓市更多觀望氣氛,成交量慘淡,結果出現情形,炒房客手裡房源難以出手。當然目前房價還沒形成趨勢,所以大多數人抱有僥倖心理。

房價上漲黃金時期已經接近尾聲。經過二十多年樓市持繼繁榮,房價已經超過人們的收入水平,用工資買房基本奢望,租售比扭曲,無論商業,還是住宅已不適合進行投資,目前最好就是持幣觀望。

對早些年投資性購房客而言,房價上漲,帶來財富增值相當可觀。房價處於高位運行,窄幅震盪,相對平穩運行。持房者可能不是最好策略。如果帳面出現比較大浮盈,可以考慮變賣折現。房價高位,俗話說盤久必跌,現在還沒形成趨勢,一旦房價下跌趨勢形成,誰也沒辦法阻擋,要敬畏市場,就象股市非理性下跌,下跌過後何處止跌,只有天知道。

影響房價主要供求關係,經過二十多年城鎮化建設,各地市政建設,地產商開發樓盤相當多,二手存量房數量巨大。房價本身應是新樓盤成本,與存量房的加權權重決定的,但目前房價主要由新開盤樓盤決定,當地的房價,二手房被動跟漲。所以供需關係不正常。

大量炒房客同時拋售房源,說明房價大多數都能看清走勢,說明下跌趨勢已形成。如果房價不斷下跌,會有部分人斷供,斷貸,因為房子現值 部分抵不上貸款部分。對個人信貸記錄,個人誠信會受到嚴重影響。對銀行而言,即使收回房子,變現也是麻煩事。


看透大市


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對樓市的影響

首先,對樓市的穩定會形成衝擊,因為大量拋售勢必會對供求關係產生影響,大量的房源出售,必然拉低房價,對於穩房價形成衝擊,但是購房者可以得到實惠,對於剛需客戶是個好事,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入手。

其次,小區有大量炒房者變成剛需者。可以大大提高小區入住率,小區人氣更高了,相應的投資者更願意選擇入住率高的小區開店,生活會更加方便。

總結來說,個人觀點,炒房者大量拋售會降低房價,購房者享受更加實惠的價格,同時入住率提高,相應配套也會越來越完善,有利於小區發展,對於一些出租比較多的小區,也可以降低租戶數量,提高小區人員穩定。


漫談樓市365


炒房者大量拋售房產套現的事,歷史上還是很少發生。如果炒房者大量拋售,對於房價和供給來說,會使市場供求關係馬上出現逆轉而下跌甚至大幅下跌。

從歷次的房地產調控來看,“限售”“限貸”時有發生,但是,很少針對房地產增值採取高額增值稅或者空置率的調控措施出現。這就是為什麼不會出現炒房者大量拋售的現象的原因。

從房地產各地的調控措施來看, 一二線長期出現“限售”和“價格備案”機制,從需求和價格方面控制房價過快上漲。而三四線城市則更多通過“房貸利率上浮”來控制房價上漲過快。而從lpr機制出臺後,“精準地”針對“二套房”加點不低於60基點,來針對炒房。精準地針對了二套房和炒房的“流動性”來控制房價。

因此說,從歷史回顧來看,沒有出臺促使“炒房者大量拋售”的政策。而假設炒房者大量拋售會出現什麼結果?

從房地產市場的歷史來看,“買漲不買跌”是一個被不斷強化的思維慣性。而一旦炒房者大量拋售房產,就會引發房價下跌甚至過快下跌,而購房者就會立刻進入觀望和等待進一步下跌的心裡預期。從而導致買賣行為的減少。

從08年國際次貸危機來看,當國內房價過快下跌時,大量炒房者急於拋售房產,但是,市場沒有流動性——沒有信貸支持,沒有購房者買房的對手盤。從而導致房價在半年內就下跌超過30%,國家不得不快速出臺對沖和經濟刺激政策。而房價在09年很快迎來一次大幅報復性上漲,從而減緩了市場的“觀望”轉為“恐慌”買房。

因此,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房價持續上漲,和房價大幅下跌對比,後者對國家和房地產市場的衝擊更大,而國家歷次調控房地產,都刻意迴避針對炒房者的房價增值徵收特別增值稅,其目的,就是防止出現單邊的炒房者大量拋售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