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這個孔子不太冷

提起孔子,很多人在情感上會有糾結。一方面,孔子創立的儒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最重要流派,如今孔子學院遍佈全球,擔起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的大旗;另一方面,五四運動以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飽受批判,甚至有一種聲音認為,是儒學導致了中國近現代的落後……

這個孔子不太冷

從漢朝開始,孔子作為“萬世師表”逐漸被推到聖人的位置,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在近代的有些特殊歷史時期,孔子又成了“孔老二”,作為“孔家店”的代表被踩在腳下……在當代人眼中,孔子面目模糊,形象支離破碎,既熟悉又陌生。我們似乎忘了,孔子與同時期誕生的釋迦牟尼不一樣,孔子到最後也只是人而非神。既然是人,就有愛憎好惡、七情六慾,就有普通人的煩惱和喜悅。

真實的孔子是什麼樣的?一種是從《論語》及其字面的解釋中瞭解,一種是把這些言論通過考據還原到當時的情境中解讀。李碩的《孔子大歷史》可以看做是後一種嘗試。

我們通過孔子的身世經歷能夠感覺到,孔子是個很有趣的人——不刻板、活潑潑、有性格。

這個孔子不太冷

我們印象中的儒家學者都是溫文爾雅,似乎孔子是個非常溫和的人。其實不是。孔子從來不主張“以德報怨”,也就是“你打我左臉,我把右臉也送上來”那一套。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個非常剛烈的人。

孔子特別喜歡音樂,這是他最大的愛好。孔子周遊列國,到了哪兒都要跟當地的樂師學音樂。他聽見別人唱沒聽過的歌,要讓人家再唱一遍,自己跟著彈琴,把調子記下來。最極端的一次,就是在齊國聽到《韶》樂之後,“三月不識肉味”。非常可惜,這樣的音樂我們今天聽不到了。

孔子很關心政治,特別想當官。但他想要當官不是對權力熱衷,而是想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不過孔子是個底線明確,有原則、有立場的人,所以不會在政治沉浮裡喪失最基本的人性,因此經常遇到現實的衝撞。所以他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這個孔子不太冷

孔子對弟子一向關照,不僅僅傳授做人道理,也會推舉做官,而且弟子受了委屈,還會想方設法補償。孔子在魯國曾擔任大司寇,相當於後來的刑部尚書,但因為魯國相位空缺,其實做的是宰相的時候,後來捲入權力鬥爭,有貴族想要把孔子搞下臺,就逮捕了孔子的兩個弟子公冶長和南容,想要蒐集指控孔子的證據。公冶長跟對方爭辯,言多必失,被抓了個把柄,判了幾年進了監獄。南容嘴比較硬,審他的問不出什麼口供,拿他沒辦法,最後給放了。

弟子吃官司,孔子為了補償弟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公冶長;把侄女,也就是哥哥的女兒,嫁給了南容。這件事能看出,孔子不怕風險、有擔當。所以後來他即便丟了官,周遊四方很多年,弟子照樣追隨他,吃苦受累甚至擔風險,班子一直沒有散,而且還越來越大。這樣堅定團結能折騰的師生團隊,後世已經不多見了,這跟孔子的個性很有關係。

孔子的很多言論,被後世曲解。例如,很多人拿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文章,認為他提倡愚忠。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一點的。因為他曾經效勞過很多國君,幹得不順心就換地方。他的標準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雙方權利義務對等,從來沒有單方效忠這麼一說。

還有人認為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老好人。老好人是孔子最討厭的“鄉愿”,孔子對這種人的評價是“德之賊”,由此可見有多痛恨。中庸是指對於分寸的拿捏把握。而鄉愿之人沒有原則,與世俗同流合汙,完全不是一回事。

《孔子大歷史》這本書用孔子的身世,串起了春秋末年的時代大背景。釋卷思忖,即便如孔子,其個人沉浮在時代大環境中仍然如浮萍入海,飄忽不定。我們對自己所處的境遇也可以有一種阿Q精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