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編者按:對格鬥技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可能聽說了這麼一條新聞:在江門結束的一場崇自由搏擊的比賽中,某詠春選手遭66公斤級搏擊選手爆頭KO。當時他僅在擂臺上堅持了74秒,就被對手一記高掃擊中頭部KO,當場倒地昏迷不醒。於是各個媒體紛紛標題“詠春大師74秒被KO”“傳武真不能對抗搏擊? ”也有網友戲稱,再來十個《葉問》電影也搭救不了詠春的實戰性了。所以本文來說一下,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傳武或者詠春到底能打不?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其實早在一年多以前,那個被KO的丁浩和其師傅餘昌華,就已經被曝光根本練的不是詠春拳。餘昌華一度自稱是師承為香港葉問大弟子"講手王“黃淳梁長子黃匡中先生,但是一年前,黃匡中先生就已經闢謠,餘昌華僅僅上了兩次7天體驗課。一年前餘昌華的比賽裁判也爆料,餘昌華自己承認所學的所謂詠春拳是跟電視機學的。當然這不妨礙,一年多之後,丁浩再次被媒體封為“詠春大師”,並且再次開始被代表傳統武術。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其實不僅丁浩,當初炒作的那一批假大師也依舊上臺捱打,媒體依舊報道傳武大師被擊敗。被媒體包裝出來的所謂“裡合腿大師”田野,也早就被曝光沒有任何武術學習經歷,不過是個電焊工。甚至田野本人都在採訪中承認,自己不過是想出名。然而今年田野再次被揍,媒體依然繼續報道“傳武大師再吃敗戰!”這一遍一遍的炒冷飯炒作,頗有點當年民國時,武術大師暴打外國大力士的套路,只不過雙方的角色換了一下。歸根到底,現在觀眾就喜歡聽“傳武大師”被打。當然以上這些分析,往往會遭遇一句無解的回懟,“傳武打輸了,就把人家開除出武籍”。所以本文的主旨不是檢驗那些所謂大師的成色,而是從實戰角度說說所謂傳武或能打的問題。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現在有種說法,說現代搏擊更科學,傳統武術技法落後。但實際上,只要練過格鬥搏擊類技術的人都能明白,現代搏擊的發展僅僅是針對比賽規則來深挖技術動作,針對的僅僅是擂臺競技。同樣打拳,拳擊的拳法和跆拳道的拳法差異巨大。都是現代搏擊,其實跆拳道歷史還沒有拳擊歷史更久,誰又能說兩種拳法那種更“科學”?不過是兩種不同規則下,更適合各自規則的拳法而已。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傳統武術所適應的環境與擂臺不同,以被丁浩代表的詠春拳為例,詠春拳尤其適合小巷中與人貼身打鬥。通過黐手把對手拖入自己最擅長的貼身戰中,然後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擊敗對手。這也是為什麼詠春拳日字衝拳等技法都是使用立拳,而非現代搏擊的平拳,就是因為貼身打鬥,立拳出手更快,也更適合短距離發力。同時詠春拳也是有一對多的訓練的,而現代搏擊僅僅是擂臺一對一打鬥,並沒有一對多的訓練。這就很明顯可以看出詠春拳自身的適應環境和格鬥思路與現代搏擊差異巨大。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同時詠春拳還有兩種兵器技法,六點半棍和八斬刀(八斬刀是刀法名稱,刀本身名字是蝴蝶刀)。六點半棍主要用於出遠門的時候防身用,因為過去離開城市、村落就可以算是法外之地,無論盜匪還是野獸都會嚴重威脅旅人的安全。空曠的野外,長兵器有很大的優勢,就比如《水滸傳》中武松要過景陽岡也會帶一根哨棍作為防身武器。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而詠春蝴蝶刀也有被詬病半長不短,暗算人嫌太長,防身退敵又嫌太短。但實際上,詠春蝴蝶刀是能隨身攜帶,還不被人看出來的最長尺寸。其揣懷裡看不出來有帶刀,走路大腿根也不會頂到刀尖。再長一點,走路的時候,大腿根就會頂到刀尖,刀柄就會直接砸自己下巴。同時因為刀較短,格擋容易被打中手指,D型護手可以有效保護手指,而且扁護手不會像傳統圓盤護手一樣,揣懷裡硌自己胸口不說,還鼓起一大塊。這都是為了隱蔽攜帶而設計的。八斬刀的技法特點也很明顯,雙刀齊出,一把刀格住對方兵器,另一把刀剁對方手臂,就是街鬥狹窄環境下,雙方離得比較近的距離突然暴起用的。雙刀齊出,一刀防守、一刀攻擊,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兵器短的劣勢,在面對普通長刀長劍的時候不落下風。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因此,詠春蝴蝶刀適應的環境就是城市內,有一定秩序,不能隨便帶刀,但是治安又不怎麼好,查的又不很嚴格,你揣懷裡看不出來就沒人管你。過去也沒攝像頭,街鬥砍人跑路就好了。雙刀爆發力強,也更適合多人混戰,它不是拿來競技或是決鬥的武器。如果在空曠環境下,一對一在安全距離站定了準備好了去決鬥,刀短的劣勢就顯露出來了,所以八斬刀的技法並不合適決鬥單挑。(這方面《師父》那部電影對公眾的誤導非常嚴重)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所以可以看出詠春拳的目的性非常強,就是日常防身,可以適應日常街斗的各種情況。這也是傳統武術的普遍情況,追求的是生存能力,不管是長兵器,短兵器,徒手都要練,甚至還要練輕功、暗器來增強生存能力。而現代搏擊技法是僅僅針對擂臺一對一的規則進行專精。詠春拳包括傳統武術所適應的環境和擂臺完全不同,如果讓純粹的詠春技法上擂臺,顯然是水土不服的。而現代搏擊的擂臺高手街鬥被打死的報道也屢見不鮮。但是並不能因此說詠春拳不能實戰,或者現代搏擊不能實戰。詠春拳想要在擂臺上發揮,需要針對性的調整。前UFC中量級冠軍安德森·席爾瓦和前UFC輕量級臨時冠軍託尼·弗格森就都是詠春拳的練習者,兩人在UFC擂臺上也多次使用過詠春拳的技巧。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而此前重量級MMA拳王劉文擘也在微博發文力挺傳統武術。我國第一位獲得UFC冠軍的選手張偉麗也在採訪中明確表示,詠春拳的很多理念和步伐是非常好非常實用的。格鬥女將張偉麗在採訪中也為傳統武術發聲。當然,這些發聲也會遭遇一句無解的回懟,“這只是客套話,跑步對搏擊也有幫助,你能跑步能打嗎?”所以,本文不對此進行糾纏,只說一些實例。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中國自由搏擊運動員韓飛龍從小練習傳武,13歲開始練少林拳,後來又練太極和散打,以太極弟子的身份擊敗過勒裡、殺玉狼、瀟殺狂、西川智之、何塞等眾多世界名將。洪拳劉家良的徒孫何慈茵拿了香港MMA金腰帶,在擂臺上使用洪拳的橋手技巧是她的招牌打法,她依靠洪拳技巧戰勝體重超她20公斤的對手奪得金腰帶。

十個《葉問》都救不了,詠春又被打!傳武實戰為啥被玩壞?

總之,傳統武術這些年也在往擂臺比賽發展,希望傳統武術終將被大眾理性認識。但說到底,擂臺賽本質上是個生意。有人的地方江湖,而有人又有生意的地方,更有江湖。當江湖和格鬥本身交織在一起,出多少么蛾子事都是正常的。反正大家喜歡練的就練,喜歡罵的就罵,畢竟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