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教育的孩子越牛?

見多了虎媽,咱們來聊聊“佛系”媽媽吧。


01


我媽媽跟我講過她同事親身經歷的這麼兩件事情。

她有一位同事A,這裡我稱呼為A阿姨吧,A阿姨為了把兒子培養成她認為優秀的樣子,花錢託關係把兒子送進了當地最好的高中,然後跟單位請假陪讀,結果把兒子逼成了她們這一代人認為的最糟糕的樣子:三十幾歲沒有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孩子更是無從談起。

而媽媽的另一個同事B,這裡我稱呼為B阿姨,B阿姨的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當地最好的高中,寄宿在學校,B阿姨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兒子也通過自努力,入選飛行員,畢業後進入民航成為了飛行員,娶了一位漂亮的空姐,生了一個大胖孫子,活成了媽媽這一代人眼中最幸福的模樣

一位“控制型”媽媽,培養出了一個沒有幸福感的孩子。

一位“佛系”媽媽,卻培養出了優秀而幸福的孩子。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教育的孩子越牛?

我認為是媽媽適當的放手,給予了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多的可能性,讓幸福能夠住進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

什麼才是所謂的“佛系”呢?

是愛,是發自內心的接納孩子,相信孩子天然向上生長的力量。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教育的孩子越牛?

媽媽眼中幸福的樣子


02


我聽過這樣一場講座。

一位培養出哈佛學子的媽媽談紅揚,分享她的育兒經驗。

她有兩個孩子,老大已經從哈佛大學畢業,老二也已經被艾默斯特文理學院錄取。

她在回答她是如何教育孩子時,總是說:“不要‘管’他們,做一個‘佛系’一點的媽媽吧。

她說:“這裡的不管,並不是不關心孩子,而是適當的放手。”

她還說:“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制和自律能力。”

我深以為然,畢竟,孩子和媽媽之間註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孩子總要學會獨立生存,媽媽總要學會放手。

在媽媽自己不十分了解孩子的特點、不掌握養育的方法,自己無法達到你對孩子的要求時,“不管”比“管”好。

也許有的媽媽會認為,如此不管孩子,那麼孩子走歪了怎麼辦?

那麼我想問問媽媽,怎麼定義走歪了呢?

我認為只要孩子遵守社會的規則、尊重他人、不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孩子的所有都應該是被允許,被媽媽所接納的。

也許你期待你的孩子成為一名優秀的人,賺足夠多錢,在合適的年齡戀愛結婚生孩子。

可是偏偏,有的孩子平凡一生,勉強能夠養活自己,在合適的年齡沒有如願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更別說結婚生孩子。

我不會認為這樣的孩子就是走歪了。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全然接納孩子,孩子自然會向著愛的方向生長,或快或慢,最後總能成為參天大樹,一如這位談紅揚媽媽培養的哈佛學子。

這就是為何越“佛系”的媽媽,培養的孩子越優秀。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教育的孩子越牛?

向愛生長

03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那些越優秀的孩子背後反倒經常有一個看上去很“佛系”的媽媽。

媽媽在孩子面前恰當的“示弱”,給予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但是孩子遇到困難時又是一個堅定的支持者形象。

曾經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發現,這才是作為母親最高的境界,最大的智慧。

境界越低,就越以自我為中心,把自我感受放在首位。所以,會無比在意,孩子的每一次成績,給作為母親的我帶來的面子和榮譽感;境界越高則越在意教育的本質

孩子參加某次考試,結果考砸了,你把孩子大罵一通,其實就是讓憤怒控制了你的行為。

而一次考試的成績並不能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成就,考砸了這次考試的根本原因也許只是孩子還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或者孩子的興趣和優勢並不在學習上,你衝孩子發火也並不能解決問題。

到最後,孩子可能更加討厭學習,甚至自暴自棄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這只是教育過程中很小的一個例子,現實中,孩子很多重大的人生選擇都會因為媽媽對待這些小問題橫加干涉和指責,導致孩子不願意跟媽媽溝通,做出了更不恰當的判斷而貽誤終生。

這時候“佛系”一點,平和的跟孩子溝通,尊重孩子的感受,說不定孩子會跟你敞開心扉,告訴你他目前面臨的真正困境,你能給到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幫助和支持。

為什麼越“佛系”的媽媽教育的孩子越牛?

托起孩子的愛,就像帶蒲公英飛向遠方的風。

04


“佛系”也代表媽媽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相信孩子,並且允許孩子犯錯

有時候媽媽太過用力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被焦慮矇蔽了雙眼,看不到孩子真正的需求,無法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和支持,反而對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而不自知。

其實,每個孩子都很渴望自己的媽媽無條件相信他,支持他,很多時候,媽媽的“無為”和“佛系”反而能激發出孩子更大的內在力量。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孩子也很無助、很惶恐,這時候媽媽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孩子,沒關係,犯錯是被允許的,媽媽相信你。”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想起媽媽曾經的話語:“孩子,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是可以幫助你的,前提是,什麼時候需要幫助,由你來決定。

孩子內心一定充滿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並且會適時的向你提出需要幫助的請求。

這時候,“佛系”一點,就是保護和托起孩子的最佳方法

畢竟,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相信,被安全感包圍著。

作者:欣兒的愛,自由撰稿人,一個熱愛寫作的寶媽,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