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李治

在公元1世紀左右,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分成高句麗(又稱高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

公元6世紀時,和中國接壤的高句麗因為中國隋唐王朝的入侵,為抗衡中國,高句麗便與突厥、百濟、及海對岸的日本(倭國)結盟,而中國則與其中的新羅國結盟。

公元660年3月,百濟國在高句麗國支持下,大舉入侵新羅國,新羅軍接連敗北,新羅的武烈王向中國求救。

唐高宗李治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統帥,率13萬大軍討伐百濟。

戰鬥的結果是百濟軍大敗,當年7月,百濟王及朝中百官,皆被俘往長安,百濟王朝就此崩潰。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朝鮮半島三國時代

滅了百濟之後,蘇定方班師回國,劉仁軌鎮守百濟城。但百濟的復國分子不甘心,活動猖獗,幾次頑抗,都被劉仁軌鎮壓。

公元661年,百濟僧人道琛、舊將福信趁唐駐軍力量薄弱的機會,率軍包圍了劉仁願駐守的府城。並向日本求援,請他們將百濟王子扶余豐璋送回百濟,並派兵支援。

此時,日本統治者是孝德天皇,由於天皇年老昏聵,許多大事都由皇太子中大兄決策。

在中大兄主持下,日本的大化改新正進行的如火如荼,整個社會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經過革新,日本的經濟,政治都已經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以此為支撐,日本軍隊的戰鬥力也很強,在遇到唐軍之前,幾乎是戰無不勝。

在這種背景下,中大兄野心勃勃,早就對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垂涎三尺,接到百濟的求救信,中大兄欣喜若狂,他覺得這是染指朝鮮半島的好機會。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中大兄

662年春,日本天智天皇(中大兄),命阿曇比羅夫率170艘戰船,組成護送船隊,送百濟王子回國。

百濟王子歸國後,被扶上位做了百濟王,他立即組織百濟遺民對抗唐軍。

公元663年,剛剛拼湊起來的百濟朝廷,因內部權利劃分不均而發生內訌。這時百濟王子又向日本求援,日本遂派重兵入朝。

唐朝廷得到消息,唐高宗當即派右威衛大將軍孫仁師率軍前往增援,9月底和劉仁軌、劉仁願的軍隊匯合一處。

匯合後的唐軍開始制定作戰部署,劉仁軌認為,應先攻取周留城,“若克周留,諸城自下”。

於是唐軍分為二路: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將領金法敏率軍從陸路前往周留城;劉仁軌則與部將杜爽率戰船護送糧船,由熊津沿白江(今韓國錦江)而下,從水陸前往周留城,以便水陸同舉,攻打周留。

與此同時,從本土趕來的日本援軍,與提前到達的唐軍劉仁軌部,在白江口相遇。此時,一場海上遭遇戰在所難免。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交戰形勢圖

我們先來看一看雙方的軍力對比:

日軍方面:水軍4萬2千,戰船1000餘艘。

唐軍方面:聯軍1萬3千,戰船170艘。

從數量上看,日軍佔有絕對優勢,兵力對比是3:1,戰船對比是6:1.而且日軍是突然趕來,以逸待勞,唐軍有些措手不及。

在作戰準備上,日軍準備充分,補給充足,後方穩固。唐軍這邊呢?遠征在外,征途勞頓,補給難供,關鍵是後方還有百濟殘餘勢力搗亂。

這麼一比較,唐軍處在絕對的下風。

公元663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午,倭軍戰船首先開戰,衝向唐軍水陣。由於唐軍船高艦堅利於防守,倭軍船小不利於攻堅,雙方戰船一接觸,倭軍立刻處於劣勢。

倭軍的指揮員慌忙下令戰船撤回本隊,其指揮互相計議說:“我等爭先,彼當後退。”遂各領一隊戰船,爭先恐後毫無次序地衝向早已列成陣勢的唐海軍。

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使其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

倭軍指揮樸市田來津雖然“仰天而誓,切齒而釁”,奮勇擊殺,直至戰死,但亦無力挽回敗局。

“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舊唐書·劉仁軌傳》)

百濟王起先在岸上守衛,見倭軍失利,乘亂軍之際,遂逃亡高句麗。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激戰

戰後分析,日本戰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劉仁軌指揮得當,身先士卒。這是鼓舞士氣的最強有力保證。

二、戰術運用得當。唐軍都是多年征戰的老兵老將,徵西討東,勇猛且善戰,臨戰經驗豐富。

與唐軍相比,日軍數量雖然龐大,但組織卻很鬆散,更談不上技術,戰術。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劉仁軌自然通曉“火燒赤壁”之事, 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樣擠在一起,被唐軍連發火箭,順風投火,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

三、日軍的裝備也很落後,兵將甲冑質量不好,唐軍箭雨之下,倭兵倭將往往被射得透心涼。

四、先進的造船技術。這點也非常關鍵。隋唐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已經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堅,設計精良;相比之下,日本的兵船簡陋寒酸,噸位也沒法比。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遣唐使

白江口海戰的慘敗,大大出乎了日本高層的意料,這一仗把他們打蒙了。由信心百倍決死與唐抗衡的亢奮狀態,一下子墮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

戰敗的日本舉國驚恐,他們生怕唐軍趁勢大軍壓境 ,來攻擊日本本土,先後花費巨資構建了四道防線。

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實際上是一座用於防禦的土壩,壩長1.2公里,底部寬80米,高十餘米,外側是一條5米深的水溝。

為了保險起見,公元667年,日本將都城從飛鳥遷至近江大津宮。

白江口戰役,基本上決定了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格局。此後九百餘年(至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間日本未敢再大規模入侵朝鮮半島。

在這裡我們得承認,日本這個民族,的確有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地方,它是一個崇強鄙弱的民族。

對於比自己軍事、文化、經濟強的國家,他一定會俯首稱臣,甘拜下風,並虛心認真的學習人家的長處;而對那些不如自己的國家,內心看不起你,常懷覬覦之心。

此戰過後,日本痛定思痛,深知目前自己還不是中國的對手,於是連連派“遣唐使”赴華,傾力學習唐朝文化。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光武帝授印

在此之前,並沒有今日所稱呼的“日本”這個國家的名字,它的正式名字叫“倭國”。

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國使者來漢朝拜,光武帝賜使者金印紫授,上刻“漢倭奴國王”五字。

三國時期魏國皇帝曹睿,也曾御封當時日本的君主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除了這個正規名字外,我們也以東夷、海東、東洋、東瀛、蓬萊、瀛洲、蓬瀛等來稱呼它們。

此時日本請求改國號為“日本”,取“日出之國”之意。

至於改國名的原因,基於兩點考慮,一個是想與唐朝爭取對等的外交關係;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通過改變對外的國號,來消除白江口慘敗後,其在東亞國際格局中的消極影響,更是為了洗刷掉這個歷史的恥辱。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新唐書》)

“咸亨元年,倭人始更號日本,遣使賀平高麗。”(《古今圖書集成》)

中日兩次大海戰,“甲午海戰”慘敗,中國完勝的一仗卻鮮為人知

武則天

但是,這只是他們美好的願望,國號是你想改就改的?當時是唐高宗和武則天“二聖臨朝”時期,對於日本使者多次請求,武則天始終沒有答應。

這一等就是多少年。最後一次,日本使者也學鬼了,在一次出席宴席時,再次向武則天請求改國名,結果略有醉意的武則天便稀裡糊塗的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正義》唐·張守節)

至此,日本終於拋掉過去帶有恥辱性的國名,以目前使用的“日本”這個新國名延續至今。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舊唐書·劉仁軌傳》後晉·劉昫

《新唐書》)宋·宋祁

《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