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嵊州:踐行新時代紀檢監察“民情日記”

“周橋村的村主任反映水質安全、水量供應等成了村裡的老大難問題,希望儘早啟動自來水提升工程。”這是市紀委監委幹部張科一“民情日記”本里的內容。每次下村走訪,她都會在本子上記錄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自己發現的事項。像這樣的日記本,每位紀檢監察干部都有好幾本。

1998年,雅璜鄉為調動、激發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創設了“民情日記”,為黨群幹群關係架起了一座連心橋。20餘年後的今天,市紀檢監察干部傳承“民情日記”的做法,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走基層,聽民情,解民困,實打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踐行新時代的紀檢監察“民情日記”。

“專項基金”解民困、送溫情

為精準服務群眾,今年以來,市紀檢監察干部廣泛開展走訪調研,將走訪中瞭解發現的貧困和困難家庭,通過“民情日記”進行系統記錄,並幫助分析致貧原因,開展針對性幫扶。

截至目前,市紀委監委共捐助15戶困難家庭或貧困學生,結對困難學生8名。

此外,市紀檢監察系統還開展了一場“踐初心·獻愛心”捐款活動,短短的1小時內,現場募集善款近4萬元,併成立專項基金,為幫扶貧困學生、困難家庭提供資金保證。

“通過踐行新時代紀檢監察‘民情日記’,廣大紀檢監察干部進一步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把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走村問廉”聽民意、訪實情

“我們村裡的路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雨天淤泥一腳深,晴天灰塵滿天飛,孩子上學、老人騎車時有摔倒,這條路還是通往鎮裡的必經之路……”市委第四巡察組幹部在下村走訪過程中,有谷來鎮村民反映,因高速公路施工導致村間道路破損嚴重,嚴重影響村民出行。

巡察組幹部迅速與谷來鎮和相關責任單位溝通。不出三天,施工隊就進村對破損的路面進行修補和加固,如此速度引得村民連聲叫好。

據悉,自推行新時代紀檢監察“民情日記”工作以來,全市紀檢監察干部按照“著眼於民、體現於情、堅持於記、落實於辦”的要求,用腳步丈量民情,每週三設立“走村問廉日”,實現走訪行政村全覆蓋,對走訪中瞭解到的各類情況全部記錄在案,並做到100%回覆。

今年以來,市紀檢監察干部共撰寫記載群眾安危冷暖的“民情日記”720餘篇,其中反映問題信息394條,有效價值信息160條,轉化問題線索62條。

“立項監督”排民憂、傳真情

“當前,正值美麗村莊創建的關鍵時期,由於‘汙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進展緩慢,直接對鄉村旅遊發展造成影響。”這是市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幹部小陳在開展走訪調研時記錄下來的問題。

經核查,項目進展緩慢與當地幹部不作為、慢作為密切相關。2019年5月,我市以“作風建設年”為統領,設立了以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為考核標準的《“奔跑獎”“蝸牛獎”認定暫行辦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也被評為首批“蝸牛獎”。“這兩個獎評得好,而且是真獎真罰,動了真格。”通報一經發出,當地百姓紛紛點贊。

配合“蝸牛獎”的頒發,市紀委監委對存在問題的項目開展專項監督,定期通報工作進展,讓“蝸牛”們迅速“奔跑”起來。截至目前,“汙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已順利完工,乾淨整潔的街道,水清岸美的河溪,美麗村莊正逐漸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民情日記’成了我們紀檢監察干部密切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金鑰匙’。”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用新時代“民情日記”,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腳上沾了更多泥土,心中沉澱了更真切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