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斯柯達的尷尬

斯柯達的尷尬

正文共:1657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按語

斯柯達銷量大跌,因為懂大眾的中國人越來越少了?

斯柯達的尷尬

文│ 擎蒼

  • “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了”

斯柯達的尷尬


  • 這一句看似玩笑的廣告標語,曾經為斯柯達帶來榮光與銷量,如今卻成了斯柯達繼續增長的絆腳石。

斯柯達的尷尬


  • 斯柯達兵工廠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兵工廠,名字一直被沿用至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還隸屬於捷克斯洛伐克。鼎盛一時的斯柯達甚至稱得上是豪華品牌。或許那時斯柯達的地位不亞於當年桑塔納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 然而,斯柯達隨之變賣為大眾集團的附屬品牌。既源於東歐,大眾集團收購斯柯達的同時也相當有擁有了東歐的廣闊市場。按照大眾的思路,既然消費者沒錢,那就放棄豪華品牌的定位,把斯柯達打造成廉價車以促銷量。

斯柯達的尷尬


  • 反觀中國,大眾拓展市場的思路如出一轍。雖然不是重新打造的本土品牌,但是以合資的形式,南北大眾幾乎吃掉中國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 斯柯達也就是近些年才進入到消費者的視野。一些不熟悉斯柯達品牌的消費者還會以為這是個自主品牌。

  • 隨著品牌進一步宣傳,很多人知道了原來斯柯達就是換標大眾車,同樣的配置同樣的零件,價格卻更便宜,這就是斯柯達在國人心中的定位。這自然也離不開斯柯達在宣傳上一直以來借大眾的光。

  • 一開始的確忽悠了不少消費者,買不起大眾就買斯柯達,實現了多少人擁有一輛德系車的夢想。
  • 按理說,作為大眾的小弟,大哥有肉吃,小弟起碼也會有湯喝。

  • 但是近兩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尤其是中低端市場影響更大,豪華車市場反而受衝擊較小。大眾品牌為了保住銷量,無底線地降價優惠。在銷量任務的巨大重壓下,已經顧不了降價對斯柯達品牌的衝擊。這對斯柯達的影響是致命的。

斯柯達的尷尬


  • 試想下,原本就沒有什麼特點只能依靠標榜大眾的斯柯達,在大眾母品牌價格下探至自己品牌的價格區間的時候,懂大眾的肯定還是會買大眾啊。畢竟在國人心中,大眾還是大眾,斯柯達甚至還不如一些自主品牌叫得響。懂斯柯達的都去買吉利長城了。

  • 所以,這一系列原因就導致了斯柯達在今年中國市場的表現不容樂觀。前三季度南北大眾共計完成了219萬的銷量,而斯柯達僅有19多萬輛,剛及零頭。

  • 單看銷量還不夠嚴峻,同比銷量數據顯示斯柯達下滑了22.3%,已經遠高於市場整體銷量10.3%的下滑速度。

斯柯達的尷尬


  • 在自主品牌向上和豪華品牌價格下探的合圍中,合資品牌的日子本就不太好過,類似斯柯達這樣的二線合資品牌就更是步履維艱。長安福特、東風標緻雪鐵龍、馬自達都在面臨著殘酷的現實。

  • 然而,對斯柯達品牌影響更大的還不止於此。今年一汽-大眾的捷達品牌,很有可能會成為斯柯達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因為同樣是主打廉價市場,同樣背靠大眾母品牌,而捷達在中國市場的用戶口碑卻要好於斯柯達。這就是為什麼捷達今年出了兩款新車型,同樣都是大眾換標過來的車,上市當月銷量就過萬了。

斯柯達的尷尬


  • 這樣一來,南北大眾的競爭不僅停留在大眾車型上,接下來對市場的爭奪已經延伸到了子品牌的廉價市場。

  • 面對定位精準的捷達品牌,斯柯達能做的只能降維打擊。就目前從終端的優惠來看,其實斯柯達入門轎車的價格已經同捷達VA3售價相當。

斯柯達的尷尬


  • 儘管走性價比之路是斯柯達一直以來立足市場的不二法寶,但這同消費者對德系車的心理預期卻相去甚遠。如何既能保證性價比又不丟失大眾的“德味”,斯柯達想做卻也力不從心了。

  • 於是,對大眾集團而言,斯柯達只能淪為廉價車品牌。

  • 從大眾集團最新的動向來看,銷量不濟增長乏力的斯柯達品牌,將會被放至低端市場,其作用就是同其他廉價車品牌相抗衡。

  • 而瞄準中高端豪華車市場的任務,就交給了那個曾經到過中國被國人略知一二的西亞特來完成。

  • 或許,不久的將來,你會看到逐漸暗淡的斯柯達和星光熠熠的西亞特在中國市場成為大眾的兩個極端品牌。
斯柯達的尷尬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野生車評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

- - - 點擊圖片 直達往期優質內容 - - -

斯柯達的尷尬

萬萬沒想到,途觀L讓探嶽給幹趴下了

斯柯達的尷尬

林肯,聽說你走向深淵了?

斯柯達的尷尬

終於上市了,奧迪Q8哪好哪不好?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斯柯達的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