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青島第二條引黃濟青線路開建 預計2021年汛前通水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1月28日訊(記者王悅音)記者從青島市水務管理局獲悉,青島第二條輸水線路黃水東調青島承接工程10月29日已全面開工,計劃2021年汛前建成通水。同時,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通過河湖改造、水廠升級等手段防汛抗旱,改善水質,讓青島市民有水用,喝“好水”。

青島第二條黃水東調線路啟動建設 2021年汛前通水

今年,市水務局重點推進實施黃水東調青島承接工程,開闢青島第二條輸水線路,與現有引黃濟青工程互為備用、互為補充。10月29日已全面開工,工程概算總投資39.26億元,計劃2021年汛前建成通水。工程建成通水後,可實現年輸水1.89億立方米,可極大緩解我市的供水緊張狀態,提升全市供水保障能力。

20座水廠完成水質提升改造讓市民喝“好水”

在前期完成16座城市水廠深度處理改造的基礎上,今年將完成4座水廠改造,引黃濟青第二水廠已通水運行,膠州市前韓水廠正在調試,嶗山區大河東水廠、萊西市城區水廠等正在安裝設備。經數據監測,改造後出廠水質在符合國家供水標準的基礎上,水質有明顯提高。

在農村,實施以城鎮供水管網聯通、村內管網和一戶一表改造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工程,工程覆蓋739個村莊,50.5萬常住農村居民受益。在城市,定期進行供水水質抽檢公示,群眾飲水更有安全保障。

9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開工 李村河生態環境再升級

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在全市開展了“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專項行動,共核查整改河湖亂佔亂建等違法問題1825處,其中列入省級整改臺賬問題968處,提高了河湖抵禦洪水能力,維護了良好的河湖秩序。

不斷完善防汛措施,今年對15座大中型水庫、水閘進行了安全鑑定,列入災後薄弱環節建設的10座小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北膠萊河新河蓄水防潮閘除險加固工程年底完成60%,11座中型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年底完工。

按照“蓄一河清泉水、建一條經濟帶、成一道風景線”的模式,積極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9個工程均已開工建設,年底完成概算投資90%。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了尹府水庫等6個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項目建設,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4萬立方米/天,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了45%。加強水環境治理,大力推進李村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河湖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人水和諧、藍綠相映,全市更多河湖成為廣大市民休閒運動的好地方, 2019年我市被水利部正式命名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