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高開低走,供大於求後期優果市場依舊看好

高開低走,供大於求後期優果市場依舊看好

工作人員正在裝箱準備郵寄蘋果

編者按:目前,市場各方對蘋果豐產比對此,近日,農業科技報社採訪團深化、後期市場展望等方面進行實地採訪,以期對果農來年生產安排做以指導。此次採訪共推出四篇深度報道,客觀還原影響今年蘋果產業因素。本期推出第一篇報道,以饗讀者。

今年蘋果大豐收,但陝西省洛川縣石泉鄉畔裡村果農胡根虎,卻看著家裡的蘋果犯了愁。胡根虎共種植了9畝蘋果,本想著能賣個好價錢,但今年果商給出的收購價只有1塊2左右,連成本都保不住,他只能親自到廣州汕頭去“探市場”。

在汕頭,胡根虎的3萬斤蘋果總共賣了7萬餘元,去除各種人工費、運費、代辦費等,實際收入4萬多,算下來,每斤不到1.4元。“蘋果品質不好,再加上市場上沒有客商,果農賣不出去就亂降價,整個蘋果市場價格都不穩定。”胡根虎坦言。

2019年是全國蘋果豐產年,但今年由於產量增多、前期受災等因素,今年蘋果在上市之後出現了果品賣相差、品質低下、商品率低等現象,市場整體呈現出低迷態勢。

優果優價,在今年表現突現

蘋果產業是陝西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是陝西農業最大的支柱性產業,蘋果市場走向如何牽動著從政府部門到個體種植戶無數人的心。為了對蘋果市場趨勢有進一步瞭解,農業科技報社調研團通過實地採訪,對當前蘋果市場價格低迷情況進行了探究與解讀。

全國農技中心經作處研究員李莉分析,受2018年度蘋果減產,價格攀升的影響,2019年上半年鮮食蘋果和蘋果汁出口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國內市場飽和,蘋果品質低下,直接影響到蘋果市場價格波動。

“果子的品質不好、外觀不好,就賣不到好價錢。再加上今年蘋果大豐收,市場處於飽和狀態,價錢就出現大幅度下跌,但優果優價,在今年表現突現。”陝西省洛川縣果農王忠錄說道。

據瞭解,去年,山東省蓬萊市的精品紅富士、陝西省洛川市優質蘋果、遼寧省興城市的SOD富士蘋果均賣出了每公斤10~12元的高價。今年,甘肅隴東、陝西陝北產區遭受早春凍害,雖然對蘋果產量影響較小,但蘋果質量卻受到一定衝擊,陝西優質果率不足40%。

多因影響,蘋果豐產不豐收

這次調研還發現,由於國內蘋果主栽品種單一,紅富士栽培面積佔蘋果栽培面積的一半以上,且主要以鮮食為主,風險隱患比較大。王忠錄在採訪中反覆提到,目前蘋果市場整體品種過於單一,大多都集中於紅富士、嘎啦等品種,加之很多進口水果的衝擊,人們對蘋果的需求量降低,導致價格降低。同時,蘋果產業發展以散戶種植為主,水果優勢區重點縣按照技術規程生產不足50%。“現在水果種植戶逐漸老齡化,如果不採取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以後對蘋果行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阿黨鎮紅昌果業(太賢誠信果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耀道說。

陝西德勝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愛玲告訴記者,今年蘋果行情不好,對電商也受到一定衝擊。但衝擊主要是針對普通蘋果而言,高端優質精品果基本沒受影響,最好的精品果價格反而有所提升。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會長魯芳校分析,目前蘋果產業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的基本面沒有變,但結構性矛盾突出。優質、特色、安全、有機、有品牌、高價值的果品供應不足,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普通、同質化、低檔次、低價值的水果產能過剩,需求飽和,導致低端果品滯銷積壓,價格下降造成果農收入減少。

高端果如何生產

近年來國產蘋果的價格一直是穩中有降,持續走低。蘋果市場價格低迷,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品種結構單一、市場過度集中,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水平低下、綠色食品發展不健全、市場供給能力不穩定、產業化程度不高等方面。

優質適價,性價比高才是市場競爭力的“鐵律”。當前我國蘋果產業已處於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換期,提高果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才是重點。

行業內果業專家認為,目前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因素較多,要積極整合要素資源,才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蘋果提質增效。

李莉在中國蘋果產業發展戰略論壇上指出,未來果蔬發展主要是在調整結構方面做文章,應對當前蘋果市場發展,要優化產業佈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標準化、機械化、生態化種植技術的推廣,並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品牌建設,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塑造品牌核實新價值,實現優質優價,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

來源: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作者:記者 耿蘇強 唐豔麗 實習記 者吳凡;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