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DBK項目的營地是建在山頂上的,海拔3000米。建在山頂的營地,住在營地的人好像生活在雲端,暮色下的雲像山峰林立,早上的雲如排山倒海。看日出,太陽好像從海里跳出來,雲觸手可及。恍惚間,不覺得面對的是在險峰峻嶺上開山劈路的工程現場,好像置身在傳說中的人間仙境。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DBK項目建在有非洲屋脊之稱的貢德爾,這裡也是全球最艱苦最偏遠的山城。項目全程68公里,擬建公路一側是斷崖另一側靠山。自10月25日正式開工以來,實驗室建成且投入使用,挖土方十萬方,完成現場徵地7.8公里,最遲在2020年1月底,等里程的新建公路將全線拉通,滿足施工車輛繞著懸崖開到作業現場。這比原計劃的工期節省近2個月。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區別於城建在這裡的另兩條路,DBK項目是設計施工項目,DBK營地和作業面成工字型,全線70公里含13座橋。項目是總價包乾制計算,重點在設計,降成本,控規模。節省工期和成本是項目盈利的關鍵。沒有原路基作參考,項目經理賀志強將面對的是組織團隊在一座座險峰上完成圖紙設計並施工。從一張白紙不知道怎麼畫到現在整體施工受控,這位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營銷出身的項目經理有自己的辦法。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賀志強於2010年10月入職國際部以來,在國內累計工作3年,在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各工作3年。他說莫桑比克是青春奉獻的國度,埃塞俄比亞是經受磨練的地方。在做營銷闖市場的同時,積累了項目施工的知識。作為營銷端和交付端都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幹活要動腦子,凡事往前想,先動起來,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施工工作面最高處達海拔4000米,最低處在海拔1000米。工程用車在山腳下的自然牧區與山林間的莊稼地中間壓好的Detour(施工便道)中穿行,挖掘機挖土、裝載車運土有條不紊。Detour也作為棄土場,是項目團隊研讀合同後擬定的土方消納的有效方式。上面再鋪上腐殖土,當地人可以在上面種麥子。不僅節省成本還不佔用過多自然資源。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機器在Detour上行走,隆隆聲裡還回響著施工徵地時酋長召開聽證政會的聲音。圖紙範圍用地在施工前都要徵地,當地政府委託城建完成徵地工作,目的是讓村民同意土地由政府使用。村民得知自家門前的土地被徵用時也有反對聲音,酋長聽政會召開了不知多少次。十幾個裹著白袍子的村民代表與政府官員和城建員工多少輪的商討,才有如今的工程進入正軌;項目團隊修路捐助併為當地人提供工作崗位,村民對道路修建的態度也從懷疑變為支持。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我在採訪孟加拉監理時,他說北京城建是用行動一點點改善局面的。現場工作有規劃,如今項目進展很快,短時間內很有成果,這個市場前景還是很好的。當我告訴他在孟加拉我們也有項目時,他開心的邀請我如果去孟加拉的項目,一定去他家吃飯。現在監理一家搬到營地邊上住下了。監理一家說住在中國人的營地最安全也最放心,中國人很熱情,路修得好,人也很好。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碎石場離營地很近,老工長梁世磊告訴我在碎石場建設時,隔壁山頭經常蹲著幾百只猴子監督施工。老工長在國際部幹了10年了,自莫桑比克到阿爾及利亞再到貝寧直到現在又加入DBK項目。老工長會用葡萄牙語和英語簡單溝通,最多時候指揮著60多個外籍工人幹活。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外籍工人都穿著BUCG的工作服、頭戴城建logo的安全帽,穿著反光背心,勞保用品齊全。我問老工長,為什麼一直跟著城建走了這麼多國家呀?他非常實在的說跟著城建幹不差錢,待工人好,吃得好,住的好。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和他一樣的老工長還有在哥斯達黎加警察學院工作過的老高、在莫桑比克工作過的老徐等等。這些老工長是在城建國際工程最一線工作的員工,把城建的規範化施工帶到了很多國家。曬得黝黑的臉愣一看與當地人分不出來,腳上的勞保鞋滿是泥土,在隆隆的機械轟鳴中一磚一瓦的建設著國際工程。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驅車經過一條意大利人修建的沿懸崖的盤山路,我們來到了DBK項目的北部盡頭薩利馬鎮。我們開了一上午的盤山路,海拔從四千米降到一千米,溫度從十度升到三十度。這裡的人和貢德爾人一樣,男人多數扛著槍披著袍子行碰肩禮。DBK項目的副營地就建在這裡。一樣是山區,由於海拔低蟲子很多。在這裡我第一次見到了巨大白蟻巢。當地人如果去縣城集市就要走20公里山路,翻山回家要11個小時。不僅翻山還要過兩個淺灘,我們的皮卡在過河時還扎破了輪子。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2018年9月,第一批城建員工來這裡找住宿地點並調查物資情況。同年11月,進山出勘徵地,平整場地,建營地。目前已經進入施工的準備階段。我們鎮上最好的一家飯館吃了午飯,吃的是炒雞蛋和麵包。現場作業的工程師為了工程進度,留在現場用汽油爐煮掛麵就辣醬就著火腿腸吃,場面讓人淚目。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這就是埃塞俄比亞三條路初期的縮影,在離城建集團總部很遠的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城建員工的縮影,為集團必不可少的國際業務板塊不斷奮鬥的縮影。這裡面有我的校友和朋友,幾年不見曬到分辨不出是中國人的膚色。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不喧譁,自有聲。唯有腳踏實地的奮鬥,才能在回首時不後悔,孤獨時不孤獨。此文獻給所有奮鬥在海外一線的城建員工,祝三冬暖,春不寒,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行走在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的行程即將結束了,今天我要從亞迪斯亞貝巴乘機去喀麥隆,那裡有新的任務等著我。喀麥隆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