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婚姻裡“拎得清”的人,一般都過的不錯

婚姻這件事,對於古代,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權衡利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於現代,講求的是婚戀自由,結不結婚或者離沒離婚都已經不是什麼大事了。

尤其是現代的事業型女性,對於婚姻看得並不是太重,她們現在也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經濟能力,有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偉大抱負。

那結不結婚就只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了,如果覺得一個人瀟灑自在,無拘無束,不結婚也可以;如果覺得一個人孤單寂寞了,想結婚了也可以;

婚姻裡“拎得清”的人,一般都過的不錯

小時候,最喜歡看童話故事,因為王子和公主最終幸福地結婚了。浪漫的結婚在我幼小的心裡種下了結婚就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殊不知,結婚只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和單身時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幸福的婚姻?憑良心說,要看你怎麼想怎麼做?

因為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婚姻就是檢驗個人修行好與否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幸福的人,可以創造幸福的婚姻;

不幸的人,想要通過婚姻獲得幸福,最終也會失去。

婚姻裡“拎得清”的人,一般都過的不錯

單身一個人時,不開心了,自己要麼想辦法開心,要麼忍著;沒錢了,要麼努力節省,要麼努力掙錢;生病了,要麼一個人去看病,要麼拖一拖也就過了;餓了,要麼自己學習烹飪犒勞自己,要麼隨便點個外賣或者出去餐館隨便吃點;衣服髒了,要麼不洗邋里邋遢,要麼勤洗勤換乾淨衛生;房間髒亂差了,要麼聽之任之,要麼收拾整理乾淨如新;

可是一旦結了婚,不開心了,就是別人的原因,不哄自己開心,不逗自己笑一笑;沒錢了,也是因為別人沒掙大錢,沒能力給自己更好的生活;生病了,別人沒照顧自己,沒關心自己,沒帶自己去醫院;餓了,對方還不去做飯,不帶自己出去吃;衣服髒了,對方怎麼還不洗;房間髒亂差了,對方怎麼也不收拾一下;

結個婚,所有的不幸,通通是婚姻的錯,那個人的錯,和自己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婚姻裡,一直盯著別人的人,一直不停地嘮叨抱怨的人,其實是他首先放棄了自己。

婚姻裡“拎得清”的人,一般都過的不錯

曾經遇到一個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女上司。閒暇之時,向她請教,為什麼她的事業和婚姻都這麼幸福?

女上司深沉一笑,事業全靠自己背後一點一滴的學習打拼,背後吃過的苦流過的淚無法細說;現在的這個職位,工資、績效、年終分紅,早已遠遠的超過了丈夫的收入。婚姻全靠自己“拎得清”,剛結婚時,保持兩個家庭的距離感,雖然沒有像papi醬上《拜託了冰箱》裡談到的那麼另類獨行“說這麼多年,兩家父母沒見過面,結婚沒辦喜酒,也不打算辦,包括新婚蜜月旅行什麼的,都不打算有。兩個人過年始終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她跟偶爾見面的婆婆,相敬如賓。”沒小孩時,和丈夫的父母確實相處不多,大家彼此間相敬如賓。在沒小孩那幾年事業上最拼,所以和丈夫在短短几年裡就有了自己的房和車,以及足夠的存款。但有小孩後,因為太瞭解自己的性格,並不是那種在家相夫教子,錢來伸手的人,所以在帶小孩這件事和繼續忙事業中做了取捨。

她們家並不是請不起好的保姆,保姆哪怕包吃包住月薪上萬,甚至單獨給保姆配置一套居住的地方也能支付的起,但因為現在保姆犯案的事件太多,真的不放心請保姆。所以本意是希望讓自己的父母來幫忙帶小孩,但因家庭原因指望不上自己的父母,只能請公婆幫忙帶小孩。

因為孩子是女上司的,公婆和女上司也沒有血緣關係,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所以她對公婆的要求放的很低,只要照顧好孩子的日常起居,一日三餐就可以了。至於教育孩子,帶孩子見識世面,這些都是女上司和丈夫作為父母下班放假時應該承擔起的責任和義務。所以給公婆配置了一套舒適的居住房子,白天辛苦公婆帶孩子,下班後孩子回到女上司的小家,教育孩子和培養親子關係。女上司說至於要讓公婆像對待親生女兒那樣對待自己,那就太強人所難了。

每月公婆的所有日常開支都是女上司支付的,過年過節過生日生病等,都會特別準備紅包或禮物,該問候的問候,該送禮的送禮,該請下館子的下館子,該看病的看病,每年還會安排1-2次旅行,1次身體體檢。不要求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只希望他們盡心照顧好孩子就行。所以這些年來,公婆對女上司還是非常好的,沒有過什麼大的矛盾,彼此之間過的還不錯。

婚姻裡“拎得清”的人,一般都過的不錯

正是因為女上司在婚姻中“拎得清”人與人之間的位置,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所在,所以婚姻生活過的幸福美滿。

保持清醒的頭腦,穩定的情緒,才能過好婚姻生活;

在婚姻中想要得到什麼,從來都是自己去創造的,而不是靠婚姻中的別人來成全。

和單身時一樣,只有靠自己努力,幸福才會時常光顧;

結婚後也一樣,做好自己,保持努力、自律、堅強、獨立。

活出了自己,婚姻也只是錦上添花;

活不出自己,婚姻也拯救不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