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紅色革命精神——察哈爾烈士陵園

察哈爾烈士陵園,是華北地區籌建較早,建築規模較大的烈士陵園。1948年12月,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後,原察哈爾省人民政府奉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為了紀念察哈爾省範圍內的17000名死難烈士,決定在省會張家口市東山坡籌建革命烈士紀念塔。在這17000名死難烈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著名的1948年平津戰役新保安殲滅戰和1946年張家口保衛戰中犧牲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關懷下,在兄弟省市和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於1949年2月開始修建,紀念塔於1951年4月正式落成。隸屬張家口市民政局。


紅色革命精神——察哈爾烈士陵園


察哈爾烈士陵園位於張家口市東山坡,佔地面積145畝,東西長近500米,南北長230米,成坐東朝西的長方形,綠化率達80%,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河北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1日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一百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評為省級先進單位;2009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紅色革命精神——察哈爾烈士陵園


主要建築有革命烈士紀念塔、察哈爾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廣場、牌坊、噴水池和烈士墓等。察哈爾烈士陵園由於其特殊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已成為社會各界競相瞻仰、參觀的場所。1951年秋,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前來追緬烈士,並敬獻了花圈;1952年春,朝鮮人民訪華代表團來陵園祭奠烈士,並致了悼詞;1961年春,徐向前、陸定一、楊勇等領導同志來陵園悼念烈士英靈;1981年9月17日,楊成武、劉道生、段蘇權等領導同志視察了陵園,並親筆題寫了“永遠懷念先烈”的留言。1992年,劉瀾濤同志來陵園視察,並親筆題寫了“察哈爾烈士陵園”,表達了黨和人民對烈士的關懷和敬仰。烈士陵園於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北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1日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一百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被河北省民政廳評為1996年度省級先進單位。

紅色革命精神——察哈爾烈士陵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