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對鴻蒙來說,華為消極等待,不如決一死戰

【ALENG 自媒體】12月9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華為鴻蒙系統一直是神龍見尾不見首,並且有時候看起來似乎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自從今年9月發佈以來,除了在華為自家的智慧屏上首次搭載以來,坊間似乎並沒有關於鴻蒙的更多的細節信息。華為高層在多個場合對鴻蒙做過信誓旦旦的宣傳,這越發讓人們對這個在危難時刻誕生的系統軟件產生了更多的期待。最近的消息是,鴻蒙系統將於2020年全線鋪開,不過,華為旗下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設備不包括在內。

對鴻蒙來說,華為消極等待,不如決一死戰

據國內科技媒體報道,12月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在一次關於華為的公開課中透露,從明年開始,鴻蒙系統將在除了手機、平板和電腦之外的終端產品中全線鋪開,並且海內外同步推進,而到了2020年8月,鴻蒙系統將全面開源。消息令人振奮,也更加讓人期待。那麼,我們能否簡單地設想一下:鴻蒙系統全線鋪開之後,面對移動端的Android和iOS,桌面端的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鴻蒙有戲嗎?

對鴻蒙來說,華為消極等待,不如決一死戰

​根據王成錄的說法,鴻蒙全線搭載之後,仍然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設備,那麼,其他的終端產品可能在哪裡?由於鴻蒙被稱為是一個“全場景分佈式微內核”的操作系統,而且據說鴻蒙原來的初衷是為了物聯網而產生的,因此,在將手機和計算機排除在外之後,鴻蒙最可能的應用終端是在智能家居、物聯網、自動駕駛以及可穿戴設備等領域,如果從這幾個應用場景來看的話,鴻蒙大有可為,因為即使是Android、iOS或者Windows系統,在以上幾個領域內都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態,也沒有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基本上是處在諸侯亂戰的階段,因此,以華為在以上多個領域的強大硬件陣容,鴻蒙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對鴻蒙來說,華為消極等待,不如決一死戰

以可穿戴設備為例,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的預測,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2.229億臺,這其中,以小米和華為為代表的國內企業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而國內市場2019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1950萬臺,同比增長 34.7%。可穿戴設備尚處在即將爆發的前夜,用戶對其應用生態的依賴性尚未完全形成,因此,華為鴻蒙在該領域可大展宏圖,如果能夠獲得成功,那麼,可穿戴設備將可能成為華為移動服務(HMS)生態的一個強大組成部分。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鴻蒙不僅有戲,而且可能會唱成大戲。

對鴻蒙來說,華為消極等待,不如決一死戰

值得指出的是,鴻蒙要成為一個能夠與Android和iOS抗衡的強大操作系統,智能手機是一個無法躲避且必須拿下的制高點。就目前的情況看,在瞬息萬變,不進則退的智能手機市場,華為很可能不會做出臥薪嚐膽的匹夫之之勇,因此,堅守已經獲得的陣地,盼望Android的解禁,將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儘管前途不甚明朗。要知道,在華為堅守陣地的同時,最受傷害的不僅僅是華為,也包括Android的主人谷歌。谷歌可以放棄14億用戶規模的搜索引擎市場,但是Android不能失去全球第二大的市場份額,因此,當華為最終失去Android之後,倒下的可能是華為,而急死的可能是谷歌。這可能也是任正非說“我們不急”的原因所在。

對鴻蒙來說,華為消極等待,不如決一死戰

因此,鴻蒙在智能家居、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領域可能唱出一臺精彩的大戲,但是在智能手機上沒戲。對於華為這家全球頂級的電信設備運營商和第二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來說,消極等待也許是目前最好的對策,但是長遠來看,不如決一死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