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十類電信詐騙高發典型案件---認清實質,騙子繞道走

十類電信詐騙高發典型案件---認清實質,騙子繞道走

近年來,電信詐騙發案量不斷攀升,認清電信詐騙實質,增強應對措施至關重要,本文蒐集羅列了十類電信詐騙高發典型案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案例:2019年9月23日13時許,報警人楊某報案稱:其於2019年9月23日9時許接到冒充公檢法電話,對方稱其手機號傳播了涉黃毒的信息被人舉報了,要求其與對方轉接電話至某某市公安局的民警通話,對方以其身份信息涉嫌犯罪為由,騙取事主人民幣共計115.4萬元。

詐騙手段: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局工作人員,以受害人電話欠費(包裹發現違禁物品)、被他人盜用身份涉嫌犯罪、手機號傳播不良信息,並以沒收受害人銀行存款進行威脅恐嚇,騙取受害人通過銀行ATM機或網銀轉賬將存款轉入“安全賬戶”內進行詐騙。

詐騙話術關鍵詞:我是某某局的民警、你涉嫌某刑事案件、現需要你配合調查、對你進行資金調查、不要告訴其它人...... 警方提示

凡是通過電話、短信等要求進行轉賬、匯款、資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詐騙,切記不相信、不轉賬。公、檢、法不會以電話方式對此類問題進行處理,也不會要求當事人轉賬,遇到此類情況直接掛斷或求助110。

二、辦理信用卡、提額、低息無抵押貸款類詐騙

案例:受害人陸某2019年9月24日18時接到電話,對方自稱網絡貸款公司工作人員,陸某添加對方社交賬號,對方以辦理貸款需要保證金、風險金為由騙取事主人民幣共計6.5萬元。

詐騙手段:往往要求借款人預先轉賬支付保證金、手續費、首月利息等名頭的款項,等到借款人打款後再與之聯繫,對方則早已“開溜”,無法再取得聯繫。這類“貸款”行為通常在轉賬之前沒有簽訂任何合法、正規的合同,僅僅憑藉網絡上隻字片語的聊天,便要求借款人先支付一定費用。

詐騙話術關鍵詞:我是某貸款公司經理、這邊有低息無抵押貸款、放款快、只需要你提供一下個人信息......警方提示

正規貸款公司決不會在貸款發放前以各種名義要求先支付所謂的“保證金”或“利息”,做銀行卡流水來證明還款能力。對網貸公司要認真核實,不要輕信“無需抵押”等誘人的貸款信息。同時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給陌生賬戶轉賬匯款及告知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三、冒充電商、快遞客服退款類詐騙

案例:2019年8月10日,李某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客服電話,對方稱李某在其電商平臺買的化妝品有質量問題,現在對其進行退款處理,後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發現銀行卡里的8.3萬元人民幣被轉走。

詐騙手段:騙子謊稱訂單因系統故障等原因未支付成功,發釣魚網址鏈接給受害人退款,成功套取銀行卡號及密碼後,要求受害人提供手機驗證碼,從而將賬戶內存款轉賬套現。

詐騙話術關鍵詞:我是某電商平臺客服、你在我網店買的東西甲醛超標、有質量問題、現在給你退款處理...... 警方提示

接到陌生電話不要輕易相信,應及時撥打官網電話進行查詢確認;不要隨意登錄不明鏈接,銀行賬戶、密碼特別是手機驗證碼不得外洩。

四、網絡婚戀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類詐騙

案例:受害人周某報案稱其2019年6月在一相親網站上認識了薛某,在微信聊天過程中薛某以發現賭博網站漏洞為由,引誘其投資該網站,根據薛某的指導,周某向薛某提供的多個賬戶轉賬共51.6萬元,周某在7月18日發現該網站打不開了,才意識到被騙了。

詐騙手段: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在各種交友軟件上交友,通過一段時間交流取得受害人信任後,向受害人推薦所謂的高額回報理財軟件平臺,起初會讓受害人嚐到一點甜頭,讓受害人感覺通過此方法掙錢很快很容易,進而加大投資金額,再以各種辦法阻止受害人提現,直到受害人發現被騙。

詐騙話術關鍵詞:只要你聽我的賠錢我給你、你現在充值我給你做規劃、不要錯過走勢失去機會...... 警方提示

虛擬空間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互聯網結識的“好友”“戀人”不可輕信,一旦涉及錢財,理性對待,切勿衝動;投資有風險,投資者應該通過正規渠道投資,謹慎對待各種投資理財群裡發佈的盈利信息,不要相信過高回報的投資,尤其是賭博。

五、網絡購物類詐騙

案例:6月中旬,劉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豐田卡羅拉車只要11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繫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3天后,對方告知車輛配送員已將車子運送至某縣,要求劉某支付餘款10500元。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038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詐騙手段:以低價銷售為誘餌,在論壇、虛假網站、購物網站等吸引被害人,並要求事主先匯款定金,而後以貨已到,需要先支付尾款等各種費用為由要求受害人繼續匯款。

詐騙話術關鍵詞:這邊給你的價格是最優惠的、你只需要先付個訂金就發貨、貨已到某地、付完尾款就可以去提貨...... 警方提示

網上購物請選擇正規網站,不要輕信虛假網站、論壇等發佈的所謂超低價促銷信息。此外,要求通過銀行等直接匯款的9成以上為詐騙,務必警惕,購物要選擇正規網站、平臺,用知名度高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切勿直接轉賬。

六、冒充熟人、領導、老師、朋友類詐騙

案例:今年30歲的王女士是某企業的一名財務人員,近日突然收到一個頭像和老闆一模一樣的社交賬號添加好友請求。王女士沒多想就加了,這個“老闆”剛添加完好友,就用一種相當熟悉的口吻和命令式的語氣向她下達工作指令。說他正在外地開會,和某總有一個項目需要敲定,要求匯貨款21萬到一個賬號,王女士當時也沒有起疑,老闆也的確在外地出差,按照對方提示給轉了過去,事發後幾天需要報賬時和老闆交談後才發現被騙。

詐騙手段:通過短信、微信、QQ冒充熟人,以急需用錢為由,希望通過先轉賬給你再轉回給ta的方式來獲取你的信任;偽造轉賬截圖,證明錢已轉到你的賬戶;你表示沒收到錢,騙子就會以時間差為藉口,催促你轉賬給指定的地方。

詐騙話術關鍵詞:我是你領導,明天你來我辦公室一趟、我現在正在外地開會,你現在從財務上轉**錢給我、我和某總有個項目現在就要敲定......

警方提示

財務人員要嚴格遵守財務制度,轉賬匯款前一定要經老闆當面或者電話有聲確認,切莫輕易相信qq、微信聊天的轉賬指令;公司所有成員要注意公司通訊錄、員工相關信息等重要文件的保存,不隨意發給陌生人;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隨意添加微信群、qq群,不明網址鏈接不要點擊。

七、網絡刷單、兼職類詐騙

案例:金某是今年7月大學畢業,某天在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上面講其網上購物記錄信譽良好,可兼職刷單,每天三五百元工資的,上面有聯繫方式,由於日薪喜人,金小姐就聯繫到對方,對方說是刷單客服。先給了金某一個鏈接,還讓金小姐填寫了個人的相關信息,然後“客服”就和金某講,按單量和每單價錢算,發過來一個二維碼讓其刷一單試試,刷完一單100元的訂單後,給金小姐支付了105元,說5元是佣金。然後自己接著在客服指導下連續刷了18單,支付了49800元,等了好久卻不見返還本金和佣金,遂客服也聯繫不到,感覺不對勁了才發現被騙。

詐騙手段:犯罪嫌疑人通過短信、網絡、鏈接等渠道推廣刷單兼職廣告,招募刷單人員,承諾在交易後返還本金及佣金,後通過刷第一單讓受害人嚐到甜頭,當受害人刷單交易金額變大後,嫌疑人就會各種理由拒不退款並將其拉黑。

詐騙話術關鍵詞:親,有時間幫我做事嗎?刷單每次28-58、650/天...... 警方提示

凡是招聘網絡兼職刷單員、短視頻點贊員、網遊推廣員等等均是詐騙行為,切勿貪圖蠅頭小利。凡是涉及到大額轉賬等支付行為,一定確定好對方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切誤上當受騙。

八、網絡投資、炒股類詐騙

案例:2019年7月,趙某在某網站上瀏覽到了關於投資理財的相關“專業”信息,通過某社交平臺與所謂的“專家”、“大師” 交流學習投資理財,被收取高昂會費,通過“大師”們推薦的平臺引導進行投資,前後被騙9.2萬元,最後瞭解到這些所謂的“專家”“大師”平臺都是假的,交易流水也只是虛擬的,都是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控的。

詐騙手段:詐騙分子在社交平臺鼓吹自己能準確預測股票、期貨等的漲跌,塑造所謂的“專家”“大師”“白富美”形象,有的誘騙受害人參與投資,收取高額“會員費”“服務費”;有的推銷各類“薦股軟件” “薦股平臺”,以“免費使用”和“高盈利”為誘餌,將用戶導流到軟件平臺,參與貴金屬、藝術品、郵幣卡等現貨交易或境外期貨交易,其實這些交易系統都是偽造的。騙子可以在後臺實時操縱行情,偽造交易記錄,騙取受害人大量資金。

詐騙話術關鍵詞:我們這裡有專業投資手法、資深的“專家”和“大師”、跟著計劃走、保證穩賺不賠...... 警方提示

投資有風險,投資理財一定要到正規平臺,在社交平臺等交流理財知識並不靠譜,一旦涉及匯款轉賬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臺上所謂高回報的貴金屬、原油、期貨等投資、“推薦股票”之類的說辭所迷惑,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九、網絡遊戲、裝備交易類詐騙

案例:2019年6月4日,張某(在校大學生)在玩網絡遊戲時,發現聊天區有玩家兜售點卡、遊戲代練、低價出售遊戲裝備,便加其為好友準備購買神器(遊戲裝備)。嫌疑人稱需要先行支付一定的費用,並索要張某的賬號及密碼來操作,大約15分鐘後嫌疑人稱裝備已經充入賬號中,張某登錄自己遊戲賬號發現登錄不上,嫌疑人稱系統問題,有延遲過一會就好,並要求支付尾款,張某最後登上發現自己本來的裝備、遊戲幣被洗劫一空,並沒有神器(遊戲裝備)出現,嫌疑人也聯繫不到,遂發現自己被騙報警,共被騙4999元。

詐騙手段:嫌疑人以網絡為介質,在遊戲中發佈虛假廣告,稱可低價代練遊戲角色等級或裝備,從而獲取玩家遊戲密碼並要求玩家先行支付部分費用,等得到玩家匯款後立即將玩家的裝備、遊戲幣洗劫一空,並立即消失。

詐騙話術關鍵詞:低價遊戲代練、出售裝備代刷等級、先行支付費用...... 警方提示

遊戲中如果有錢財交易,一定要提高警惕,儘量選擇大型的、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官網進行交易,在這些官網上都能直接獲取到網站聯繫電話、官方客服,以交易平臺官網信息為準。不要使用公用的電腦進行購物、支付等操作。

十、冒充電商、客服、以取消代理會員類的詐騙

案例:犯罪嫌疑人冒充某電商平臺客服、銀行工作人員,用“82*****78”號碼電話聯繫王某,謊稱其實習工作人員將王某錯誤辦理成鉑金會員,每個月將從王某的銀行卡上扣除500元,一年要扣除6000元,以提供銀行卡辦理退款為由,騙王某按其提示在某銀行手機客戶端上操作,后王某發現其銀行賬戶內的4700元被轉走,發現被騙。

詐騙手段:通過冒充某電商平臺客服用虛擬號碼聯繫受害人,對事先了解到的受害人的詳細信息對受害人進行誘導,謊稱工作失誤,要求受害人按提示操作才能退款,彌補自己工作失誤,達到獲取受害人信任,騙取錢財的目的。

詐騙話術關鍵詞:由於我們的錯誤辦理、員工操作失誤、請求你理解、需要你提供一下銀行卡和身份信息、我們幫你辦理退款...... 警方提示

遇到以上類似情況,消費者應通過正規的電商平臺諮詢情況,不要輕信陌生客服電話,不給陌生銀行卡號等轉賬打款,特別是對方要求提供短信驗證碼的,要在核實對方真實信息無誤後再進行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