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如果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關注】,每天更新!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01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這樣的:“畢業後過得很拮据,父母願意讓我啃老,該啃嗎?”

這個辯題可以說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在生活中,有不少畢業生進入社會後,在短時間內都沒法養活自己,日子過得辛酸艱難,入不敷出,只能依靠家裡,向父母伸手要錢。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自己不努力,工作不上進,渾渾噩噩,只想著混日子,卻心安理得地當一個啃老族。

辯手冉高鳴贊同該啃老的這一方,他聲情並茂地講述了自己艱難苦澀的北漂經歷,為了賺錢,他曾到街上表演噴火,還到動物園裡馴獸,他媽媽看到他辛苦打拼的模樣非常心疼,希望他有困難及時告訴家人,不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扛下所有的委屈和心酸。

他說,年輕時候可以接受父母的一些資助,這樣就可以不用那麼艱難地賺錢謀生,可以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進行學習和提升自我,再者,父母也不想看到孩子們那麼痛苦地在大城市獨自打拼,毫無依靠。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02

辯手儲殷教授站在反對啃老的一方,也打了感情牌,在他看來這道辯題具有社會意義,他更多考慮的是那些生活困難的家庭,他認為年輕人不該啃老,因為父母過得比自己還要辛苦艱難。

如果年輕人啃了老,要走了父母的錢,那麼父母就會陷入困境,失去經濟保障,父母更弱勢,作為年輕人,吃點苦沒事,大城市混不下去還可以去二三線城市,父母為子女打拼了大半輩子,他們更不容易,我們應該學會體諒他們的不易,併為他們的未來著想考慮。

儲殷教授說得很感人,現場觀眾聽後都快哭了,紛紛改投他們這一隊,但我聽了他的論述,覺得感動是感動,但有些跑偏了,因為他只考慮了那些無比困難的家庭,做出了極端的假設,在那樣的立場上當然不該啃老。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要想做到完全獨立,一點都不啃老,有那麼簡單嗎?

03

作為應屆生,剛畢業沒多久工資普遍不高,而房租卻每年攀升,光是押三付一就難倒了千千萬萬有夢想的年輕人,除了房租,還有水電費、伙食費、交通費、話費等等,許多年輕人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是很難度過最初的一段日子的。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父母也願意,那我認為,大學生在畢業後的幾個月裡合理地“啃老”,是正常的,但不要視啃老為理所當然,你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努力奮鬥,而不是一味依賴家人。

我在生活裡曾遇到過一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大簡,他今年28歲,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工作不到兩個月就辭職了,原因是覺得加班太辛苦。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大簡一直待在這座城市裡,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沒離開過,他的父母很寵他,知道他辭職後特別心疼,於是讓他回到家裡住,並託關係給他找了一份還算清閒的工作,只是工資不怎麼高。

大簡也沒推辭,心安理得地住回了家裡,接受父母的安排,幹起了那份清閒的工作,但他工作不到六個月,又辭職了。

這回他的理由是那份工作太無聊了,每天上班都很煩,他覺得毫無意義,還不如回家睡覺。

他父母見他那樣,也不好說他什麼,只是由著他辭職,他回到家裡,什麼都不幹,成天待在房間裡打遊戲,父母還得伺候他的日常起居和一日三餐,就像保姆一樣。

過了一年,他父母又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具有挑戰性,工資還不錯,大簡硬著頭皮去上班了,最後還是沒幹滿一年就辭職了。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04

在大簡畢業後的這幾年裡,他換了不少工作,但沒一份工作是他真心喜歡的,往往做了半年就堅持不下去了。

父母勸他努力工作,可他偏不聽,到了28歲還是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存款也幾乎沒有,工資都被他花在了遊戲和球鞋上,他賴在家裡,過著舒服自在的小日子,每天都有父母伺候,心安理得地啃著老。

認識他的朋友都受不了他,大家努力勸他早點獨立,可他通通不聽,他父母也是拿他沒轍,只能任由他賴在家裡混日子。

他的父母常常和外人抱怨道:“有他這樣的兒子,真是不省心!啃老啃上癮了,什麼都不想做,我們都擔心以後他沒了我們,該怎麼活下去……”

朋友安寧是和大簡完全相反的一個人,她家境不好,父母都賺不到什麼錢,一家人光是生活都很吃力了,所以她從小就特別懂事,到了大學後,她就開始利用空餘時間做各種兼職,打工賺取生活費。

發傳單、超市導購、咖啡店員、家教、銷售,她全都幹過,她努力賺取生活費的同時,不忘爭分奪秒學習,每個學期都能拿到幾千塊的獎學金,並且除了春節,她寒暑假幾乎都留在學校,辛苦地打工賺學費,到了大四,她順利拿下了一所知名企業的offer,工資比一般應屆生高出不少。

她在大學期間省吃儉用,不僅不花家裡的錢,還攢下了一萬多塊,畢業後工作也有了收入,完全不需要依賴家人了,每個月她還會打錢給父母,補貼家用。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安寧說:“我家裡條件不好,所以從小就知道要努力學習,好好賺錢,我不想成為父母的負擔,所以到大學裡靠自己打工賺學費,我很慶幸自己挺過來了,現在的我基本上實現財務自由了。我不啃老,也沒老可啃,我只能獨立成長,靠自己生活。”

其實,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不一樣,所以不能籠統地說啃老到底有沒有錯,年輕時稍微接受父母的經濟支助不見得就是錯的,如果父母有條件,我們接受他們的好意也無妨。

但你要清楚,啃老只能啃一時,沒法啃一輩子,父母也不容易,作為子女的要多多體諒他們,而不要心安理得地當一個混吃等死、坐吃山空的啃老族。

沒人能一直陪伴你,照顧你,守護你,為你遮風擋雨。

你的人生,歸根結底還是你自己的,你想過怎樣的生活,都要通過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去換取,作為一名成年人,只有做到獨立自主,不依賴家人,才算真正的成熟,那些只會混日子、不求上進也不肯努力的啃老族,是沒有未來的。

夏與至,青年作者,寫溫暖清醒的文字,貼近你的心,微博:夏與至V,公眾號:夏與至,新書《每一個耀眼的將來,都需要努力的現在》熱賣中,關注我,溫暖治癒你,每天更新,一起成長。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轉發,謝謝!

今日話題:你覺得年輕人應該啃老嗎?


“我28歲,生活拮据,無心工作,待在家裡啃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