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大家應該對天后王菲很熟悉,她本身的爭議性也非常大,光是兩次離婚的感情史就經常被人拉出來討論。有人覺得她是一個不受外界影響的女人,她對待感情的觀點非常特別。

而且她的育兒觀也很有趣,她曾經給大女兒寫過一首歌,裡面有一句話象徵著她對女兒的囑託。

這句話也和王菲自身的感情觀是一脈相承的,她不會指責女兒做的對不對,只會尊重她在各種事情上的決定。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像竇靖童很久之前是在北京四中唸書的,眼熟這所中學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好好在這上學肯定能考上國內的頂尖大學。結果竇靖童突發奇想要出國唸書,放棄在國內的學業。

而王菲也寵溺地送女兒去了美國唸書,女兒到了美國後依然沒有好好讀書,接觸了一段時間音樂後又想出道當歌手。對此王菲依然沒有說什麼,而是用自己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人脈,送自己的女兒在日本出道了。

在女兒回到國內發展之後,王菲在幾次參與大型活動時,就讓自己的女兒故意露個一兩手。現在竇靖童在樂壇的地位慢慢穩固下來了,大家也承認她是有一定水平的,可以說竇靖童當初出道的夢想已經完成了。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這樣一位沒有處處限制著孩子的母親,用自己半生積攢下來的資源與能力,幫助女兒完成了自己的音樂夢。縱然她總被人吐槽感情上的事情,但是她對女兒的付出都是真心的,很多人都很羨慕童童有這樣一個酷炫的媽媽。

同時王菲也沒有薄待自己的小女兒,雖然女兒跟著自己的前夫生活,但是她依然支持著小女兒的出國夢。

兩個女兒被她教養得非常好,其中大女兒還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妹關係很好,小女兒一家和大女兒維持著很好的關係。

就算是王菲不能時刻陪伴在兩個女兒的身邊,她獨特的育兒觀註定了兩個女兒的路能走得更長遠,她尊重兩個女兒各自的個性,同時也告誡女兒底線是不能學壞。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這樣既鼓勵個性又設置底線的育兒觀,到底有著什麼妙處?

1.給孩子更多嘗試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好的前途,有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同時他們又限制自己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一旦有了什麼他們不喜歡的小愛好,父母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不準。像童童這種一波三折的想法,先是要出國讀書,出國了又要放棄學業出道,很多父母第一關就不會讓童童過去。

他們會認為好好的書不讀,一天到晚淨是做些沒用的事情。但是在身邊的孩子長大後,父母們又羨慕其他人的孩子多才多藝,認為別人家的孩子生命力更活躍,自家的孩子讀書讀成了書呆子。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有些父母從小就把控著孩子的成長軌跡,在孩子成人後卻抱怨孩子一點都不獨立自主。這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父母們都沒有給過孩子更多嘗試的機會,卻又抱怨他們沒有更有活力的發展空間,這真的不是在又當又立嗎?

如果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不那麼"多事",他們有什麼想學的就鼓勵孩子去學,有什麼想做的就儘自己的全力去支持,孩子還會在成人後如此得沒有活力嗎?

當然給予孩子更多的嘗試機會,並不意味著完全的放縱。像王菲說的那樣,底線是不能做壞的事情。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如果孩子在三觀未定型的時候接觸到了社會的陰暗面,又沒有及時地被家長們給控制回來,那麼孩子們成人後的狀態就很有問題了。

有些孩子可能會認為小偷小摸甚至犯罪都是可行的,從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所以家長們既要給孩子更多嘗試的機會,又要監督孩子有沒有學壞。

2.能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很多孩子從小因為各種原因。可能和自己的至親長時間分隔兩地。父母中的一方迫於現實壓力無法和孩子在一起,其實他們是愛孩子的,只是距離太遠不能讓孩子知道。而孩子這邊會有種自己被拋棄了的感覺,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王菲育兒觀,多數家庭都做不到

如果此時家長多多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自己會主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也會慢慢知道家長的苦衷,增進自己和父母的親情。

所以說王菲這樣的育兒觀其實是走在社會前面的,不知道大家對她的育兒觀有怎樣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