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插花的人是按舊曆算日子的,冬月就是農曆的十一月。寒冬臘月,原來是古人形容農曆中最冷的三個月,十月是寒月,冬月是十一月,臘月是十二月,過了臘月,就要立春了。


到了冬月,天地間的植物都褪去裝飾,露出枯枝的影,等待一片雪花白。寒天日光淡,人也更安於室內,讀書、寫字、體味生命深處寂靜的歡喜。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此時,若是案頭有瓶,瓶中有花,又或是有一盤清供,供養著冬月的花木,那簡直是人在花間住了!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在《瓶史》中提出,尋找選擇不同季節插花素材的原則是:“餘於諸花取之近而易致者”。也是因為當年的北京天氣寒冷,陪伴袁宏道冬月案頭的,就只有蠟梅。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今天的插花人就幸運多了,哪怕是在萬物休息的冬月,只要去較近的花店或是更遠些的花市逛上一圈,植物的選擇只怕太多了。紅得像一團團火焰的嘉蘭,應該是從亞熱帶空運來的,還有各種龜背葉、山竹葉、葉蘭,闊大的葉片,可以處理成各種形態。
紅瑞木即使只有枯枝,也能表達出強烈的力量感,還有那些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各種觀賞的果實,綴滿枝頭,更不用說各種養在溫室裡的熱帶蘭花,金色的跳舞蘭,珊瑚珠似的冬青果,紅透了的楓葉,皎潔挺拔的白百合,團團簇簇的滿天星,如雪花飄飛的雪柳,還有四時不衰的各色玫瑰。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記得欣賞這件作品,是在“易花道”的年度展覽上。創始人萬宏先生的創作,枯枝和巨大的松針構成充滿力量的線與面,一點嬌柔的粉色是山茶,輕盈的花姿與松、枯枝形成了陰陽的平衡。這三種花材在冬月都不難找到,只是需要聽懂草木的語言,讓枝有枝的氣勢,花有花的情緒,插花時心隨著冬月之花流轉,這種輕鬆的感覺,近乎美妙。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今年冬月,則有幸看到臺灣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北京楊嵐老師創作的瓶花,用的是主使插的花型。使枝是用了兩枝滿是紅葉的枝條,修剪得如同山川密林一般,在瓶中穩穩地有居高臨下的氣勢。三朵主花是碩大的白菊,欺霜勝雪,正是冬月的色彩。中華花藝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滋養,重型尚義,與中國傳統畫有諸多相通之處。


有時候欣賞一件作品,就像欣賞由植物位置經營所呈現的中國山水畫一般,近處又有花草寫生圖冊的妙。楊嵐老師的作品,遠看如同元人筆下的山中紅葉圖,進看又能看出瓶口四面而出的松枝、山茶、小葉黃楊各自的山野之姿,交互掩映,彷彿能聽到山澗的溪水。陶瓶是中華花藝的特色,樸拙如冬天的大地,整件作品都讓人感受到冬月蘊藏著無限的生機。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清初畫家石濤有詩:“何處移來一葉舟,人與月下坐船頭,夜深山色不須遠,獨喜清光水面浮。”冬天的月亮,特別空靈落拓,於水中見月,能看到本心的自由。楊嵐老師用一盤清水,幾枝條枯荷,就勾勒出冬月的魂魄。中國人喜“留得枯荷聽雨聲”,所以寫景花中有遠景的照山白和薔薇果,枯木為山石,近景還要有一兩朵山澗的野草閒花,告訴你四季輪迴,冬月已至,春亦不遠。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中國的繪畫,講究一切景象皆為心象。楊嵐老師所作的心象寫景花就是一例。冬月的枯枝盤桓是景象,主花的兩朵向日葵卻是心象。冬月為陰,葵花為陽。葉蘭、側柏、山茶,翠巒疊嶂,也是心象之景。後景的貓爪柳像一片片雪花,落在山頭。綠意,卻在枯枝之下深深潛藏著,待到來年破土而出。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中華花藝的心象花,讓記者想到日本京都大覺寺嵯峨御流華道的心妝花。不過心象花往往會用到許多不同層次的花材,如同中國繪畫的筆法,十分豐富。心妝花卻是以少量花材,表達無限的意境,適合我們在日常運用,各有姿韻。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在大覺寺成立的“嵯峨御流”華道,被稱為“皇家之花”,因其創始人是與唐德宗同時代的嵯峨天皇,他在行宮(現在的大覺寺)折了菊花插在瓶中,被視為嵯峨御流插花的開始。因為嵯峨天皇仰慕大唐的文化,嵯峨御流也傳承著“對中華文化憧憬”的精神。


嵯峨御流的插花要點,只有四個字。“不易”是對經典花型的反覆記憶和聯繫,“流行”是要對新的花材熟悉和使用。心妝花為嵯峨御流所獨創,以新的花材表達作者之心。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中村信甫老師是嵯峨御流花道教授,她每年到中國一次,在她的課堂上,我看到了心妝花在冬月的運用。

一隻仿青銅爵,用葉蘭的根莖填滿爵杯,是古老的固定法。取一隻自然葉片表情豐富的葉蘭入根莖之中,穩穩地站住。再取一朵一花五葉,色彩明豔的半開山茶,緊貼著葉蘭綻放,就是心妝花宜古宜今的風情。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王維曾畫雪中芭蕉,中村老師則取竹子的平面葉片,正正置入一個葫蘆瓢中,瓢內漆了硃紅色,與蒼竹的碧色相稱,再加入一簇簇雪白的滿天星,像是雪中的竹,頗有禪意。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冬月,大膽想象,可用的花材,原來還有這麼多。插花的人,能夠看到自然深藏的美。

(左顆顆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