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插花的人是按旧历算日子的,冬月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寒冬腊月,原来是古人形容农历中最冷的三个月,十月是寒月,冬月是十一月,腊月是十二月,过了腊月,就要立春了。


到了冬月,天地间的植物都褪去装饰,露出枯枝的影,等待一片雪花白。寒天日光淡,人也更安于室内,读书、写字、体味生命深处寂静的欢喜。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此时,若是案头有瓶,瓶中有花,又或是有一盘清供,供养着冬月的花木,那简直是人在花间住了!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瓶史》中提出,寻找选择不同季节插花素材的原则是:“余于诸花取之近而易致者”。也是因为当年的北京天气寒冷,陪伴袁宏道冬月案头的,就只有蜡梅。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今天的插花人就幸运多了,哪怕是在万物休息的冬月,只要去较近的花店或是更远些的花市逛上一圈,植物的选择只怕太多了。红得像一团团火焰的嘉兰,应该是从亚热带空运来的,还有各种龟背叶、山竹叶、叶兰,阔大的叶片,可以处理成各种形态。
红瑞木即使只有枯枝,也能表达出强烈的力量感,还有那些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各种观赏的果实,缀满枝头,更不用说各种养在温室里的热带兰花,金色的跳舞兰,珊瑚珠似的冬青果,红透了的枫叶,皎洁挺拔的白百合,团团簇簇的满天星,如雪花飘飞的雪柳,还有四时不衰的各色玫瑰。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记得欣赏这件作品,是在“易花道”的年度展览上。创始人万宏先生的创作,枯枝和巨大的松针构成充满力量的线与面,一点娇柔的粉色是山茶,轻盈的花姿与松、枯枝形成了阴阳的平衡。这三种花材在冬月都不难找到,只是需要听懂草木的语言,让枝有枝的气势,花有花的情绪,插花时心随着冬月之花流转,这种轻松的感觉,近乎美妙。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今年冬月,则有幸看到台湾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北京杨岚老师创作的瓶花,用的是主使插的花型。使枝是用了两枝满是红叶的枝条,修剪得如同山川密林一般,在瓶中稳稳地有居高临下的气势。三朵主花是硕大的白菊,欺霜胜雪,正是冬月的色彩。中华花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重型尚义,与中国传统画有诸多相通之处。


有时候欣赏一件作品,就像欣赏由植物位置经营所呈现的中国山水画一般,近处又有花草写生图册的妙。杨岚老师的作品,远看如同元人笔下的山中红叶图,进看又能看出瓶口四面而出的松枝、山茶、小叶黄杨各自的山野之姿,交互掩映,仿佛能听到山涧的溪水。陶瓶是中华花艺的特色,朴拙如冬天的大地,整件作品都让人感受到冬月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清初画家石涛有诗:“何处移来一叶舟,人与月下坐船头,夜深山色不须远,独喜清光水面浮。”冬天的月亮,特别空灵落拓,于水中见月,能看到本心的自由。杨岚老师用一盘清水,几枝条枯荷,就勾勒出冬月的魂魄。中国人喜“留得枯荷听雨声”,所以写景花中有远景的照山白和蔷薇果,枯木为山石,近景还要有一两朵山涧的野草闲花,告诉你四季轮回,冬月已至,春亦不远。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中国的绘画,讲究一切景象皆为心象。杨岚老师所作的心象写景花就是一例。冬月的枯枝盘桓是景象,主花的两朵向日葵却是心象。冬月为阴,葵花为阳。叶兰、侧柏、山茶,翠峦叠嶂,也是心象之景。后景的猫爪柳像一片片雪花,落在山头。绿意,却在枯枝之下深深潜藏着,待到来年破土而出。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中华花艺的心象花,让记者想到日本京都大觉寺嵯峨御流华道的心妆花。不过心象花往往会用到许多不同层次的花材,如同中国绘画的笔法,十分丰富。心妆花却是以少量花材,表达无限的意境,适合我们在日常运用,各有姿韵。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在大觉寺成立的“嵯峨御流”华道,被称为“皇家之花”,因其创始人是与唐德宗同时代的嵯峨天皇,他在行宫(现在的大觉寺)折了菊花插在瓶中,被视为嵯峨御流插花的开始。因为嵯峨天皇仰慕大唐的文化,嵯峨御流也传承着“对中华文化憧憬”的精神。


嵯峨御流的插花要点,只有四个字。“不易”是对经典花型的反复记忆和联系,“流行”是要对新的花材熟悉和使用。心妆花为嵯峨御流所独创,以新的花材表达作者之心。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中村信甫老师是嵯峨御流花道教授,她每年到中国一次,在她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心妆花在冬月的运用。

一只仿青铜爵,用叶兰的根茎填满爵杯,是古老的固定法。取一只自然叶片表情丰富的叶兰入根茎之中,稳稳地站住。再取一朵一花五叶,色彩明艳的半开山茶,紧贴着叶兰绽放,就是心妆花宜古宜今的风情。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王维曾画雪中芭蕉,中村老师则取竹子的平面叶片,正正置入一个葫芦瓢中,瓢内漆了朱红色,与苍竹的碧色相称,再加入一簇簇雪白的满天星,像是雪中的竹,颇有禅意。

冬月何事最相宜?不如插花去

冬月,大胆想象,可用的花材,原来还有这么多。插花的人,能够看到自然深藏的美。

(左颗颗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