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壯大!南京律師人數突破8000人

今年是律師制度恢復重建40週年。伴隨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南京律師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今天(12月2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南京市律師行業發展情況。

律師行業全面發展

40年來,我市律師行業歷經恢復重建、改革規範以及發展壯大三個階段。

重建之初,全市僅有一家國辦性質的法律顧問處,12名律師。

目前,全市律師人數突破8000人,其中社會律師7037人,公職律師700人,公司律師344人,萬人擁有律師數達9.4,位居全省首位;共有451家律師事務所,其中合夥所407家,個人所44家。

行業黨建全面加強

早在1999年5月,市律師協會就成立了黨總支,2006年升格為市律師協會黨委,2018年4月,經市委組織部批准成立了市律師行業黨委。

目前,全市共有黨員律師2997名,佔比達37%,385家有黨員的律師事務所中,律所黨組織147個,其中獨立黨組織131個,聯合黨支部16個,66家無黨員律師事務所落實了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實現律師行業黨的組織全覆蓋。

改革事項全面落實

我市的律師制度改革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是完善“兩結合”管理體制,1990年成立市律師協會,2006年實現協會領導全部由執業律師擔任,2014年協會秘書處與局律師管理部門分設,2016年協會財務與局財務脫鉤。

二是推進國辦所改制,1996年開始國辦所改為合夥所、合作所,2000年改制完畢。

三是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實現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

四是理順管理體制,2017年、2018年,分別推動原市屬46家、省屬37家律師事務所,將主管機關全部變更至區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實現了主管機關統一為區級司法行政機關。

業務領域全面拓展

律師業務類型由當初的代寫法律文書、法律諮詢等簡單法律事務,發展到現在的涵蓋民商事、刑事辯護、婚姻家庭、房地產及建築工程、金融證券保險、勞動與社保、知識產權、行政、海商海事、能源與環境等領域。

近年來,在債務重組、股權投資、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私人財富管理、通信傳媒、海運航空、國際貿易、人工智能等新型法律服務領域也取得了較大突破,特別是涉外法律服務正逐步嶄露頭角,今年我市有3家律師事務所在美國、德國和埃塞俄比亞、巴西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境外分支機構或海外法律服務中心。

行業作用全面發揮

一是積極參政議政,全市有3名律師分別當選為十九大黨代表、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另有90餘名律師擔任省、市、區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二是服務中心工作,大力開展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護航企業發展專項行動,主動服務“一帶一路”“三大攻堅戰”,全程服務“青奧”“羽毛球世錦賽”等國際賽事,積極參與掃黑除惡、“錢寶”等案件處置工作以及“東方之星”沉船、老撾“8.19”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善後處置工作。

三是開展公益活動,每月組織“18法律諮詢廣場”活動,已成為南京律師履行社會責任、體現責任擔當的特有品牌。

與市廣電集團合作打造《德法同行·南京律師團》《法律365》節目,每天分別在南京電視臺教科頻道、南京新聞頻率FM106.9黃金時段播出,通過“身邊故事+律師說法”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識,防範法律風險,弘揚社會正能量。

援藏律師、“1+1”法律援助律師志願服務持續開展,為西藏、內蒙古和雲南等地的法治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下一步,全市行政司法機關將: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著力強化行業凝聚力;

全面加強品牌建設,著力強化行業影響力;

全面加強誠信建設,著力強化行業公信力;

全面加強隊伍建設,著力強化行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