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外蒙古独立的决定性因素,源自斯大林的强硬和坚持


在历史上,中国古文献将阴山、戈壁以北的地区叫做漠北,以南的地区叫做漠南。漠北的游牧民族长期长期和农耕民族对峙。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将漠北的喀尔咯蒙古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雍正帝时期,和俄罗斯签订了《恰克图条约》,确定了清朝对外蒙古的主权。然而从清末开始,外蒙古就一步步走向了独立。

俄国人自从占领了西伯利亚后,就试图将蒙古纳入其势力范围。1854年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说“中国一旦发生政变,也不应容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受到俄国保护”。在此之前,俄国和清朝在蒙古地区的扩张中,俄国人占据了下风,但是俄国也占领了贝加尔湖一带的布里亚特地区。

1864年,俄国逼迫清朝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将西北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其中就包括喀尔咯蒙古西部的阿尔泰地区。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试图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其中长城以北的蒙古、新疆、东北被俄国列入了势力范围。俄罗斯的侵略势力总是向着蒙古渗透。

1911年,在俄国沙皇的支持下,以库伦活佛为首的外蒙古贵族决议独立。1911年12月,俄国出兵解除了库伦大臣的武装,于是哲布尊丹巴自称“皇帝”,宣布成立“大蒙古帝国”。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的统治结束。随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建立。袁世凯宣布“外蒙古是中华民国领土”,但是袁世凯并未派遣军队进入蒙古。而此时俄国鉴于国际舆论,还不敢直接吞并蒙古,于是和外蒙古签订了《俄蒙协约》,并且要求欧洲各国承认蒙古独立。

1921年,俄国沙皇残余势力攻陷了库伦,蒙古再次失去控制。中国方面,北洋政府任命张作霖为蒙疆经略使,要求他收复蒙古。但是张作霖意在关内争夺地盘,无意到外蒙与恩琴作战,因此,收复蒙古成为了一个口号。此时,蒙古成立了人民党,试图在苏联的帮助下成立社会主义的蒙古国。不就苏联红军就攻陷了整个蒙古,并且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924年,蒙古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但是该政府始终没有统一全国,其管辖范围仅仅限于内地地区。而且在国内还不断发生新军阀混战,因此自顾不暇,无力处理外蒙古问题。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又建立了伪满洲国。但是日本的计划再控制蒙古,于是发动了诺门坎战役。这次战役,日本失败了,放弃了争夺蒙古的企图。此后,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承认“满洲国”的独立,日本承认“蒙古国”的独立。


1945年,欧洲战局基本结束,英美苏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美国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而斯大林却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就包括要求中华民国承认蒙古独立,并且不允许有任何谈判的余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