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腸癌患者都有什麼症壯?

鳳鳴岐山199462496


在中國大腸癌好發於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高發,也就是大腸癌的發病率呈現北低而南高。



導致大腸癌的病因有久坐缺乏運動,體力活動不足,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足,肥肉、瘦肉等高動物脂肪和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吃得太多、大腸息肉、病變範圍廣泛而病程又非常長的潰瘍性結腸炎等。

大腸癌大多在40歲以後發病,60歲以後發病率減少,大腸癌中的直腸癌好發於男性朋友,大腸癌中的年輕的結腸癌患者也是好發於男性朋友。



大腸癌有那些表現?

1、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平素大便習慣的改變,多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拉肚子、大便帶血、大便帶有黏液、大便帶膿,大便不盡感,大便的時候有裡急後重感等不舒服的表現,有的患者出現大便變形變細,甚至出現大便乾結排出困難等便秘的表現。

2、腹部不舒服、腹脹、腹部隱隱作痛,引起腸梗阻則表現為陣發性絞痛或者出現腹部疼痛加重。

3、腸癌鼓起在腹部可以觸摸到包塊,但有的時候包塊可能是腸癌導致腸道梗阻引起的糞塊。另外大部分直腸癌患者通過肛門用手指檢查也可以觸摸到質地堅硬而表面凸凹不平的直腸腫塊,退出指套可以血染。

4、大腸癌患者可以引起乏力、消瘦、體重下降、貧血、低燒、腹水、黃疸、全身浮腫、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佳園道


大腸癌早期發現,非常重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的機會越大,別錯過大腸癌的信號

1、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的改變是大腸癌最常見的表現。比如之前排便很規律,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裡,拉肚子或便秘的情況卻十分頻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如今卻要一天三五次地跑廁所。

一旦出現這些排便習慣的改變,不要覺得“這只是便秘,只是拉肚子而已,沒什麼大事”,最好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2、血便

血便也是發生疾病的標誌。很多人往往誤以為造成血便的是痔瘡,也不當回事。然而,有時候這些情況會包含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信號,不能自己輕易判斷。

在糞便通過已有癌症的腸道時,會摩擦病灶表面,從而引起血便。如果持續出血,還會導致貧血。

3、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

若是在靠近肛門的位置發生癌症,那麼腸道會變得狹窄,糞便不易通過,就導致糞便變細或便秘。同時,由於腸道變窄,為了將糞便從腸道中擠出來,大腸就得更賣力地促進排便,腸道運動就變得活躍,因而導致了腹瀉。

所以,在大腸癌的發展過程中,常是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

4、持續腹瀉

若是因大腸癌導致的腹瀉,常常水性糞便中還混雜著血液,排便後還有糞便殘留的感覺,同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反覆發生。如果是正常的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通常幾天內就會好轉痊癒,但是,如果未痊癒的情況持續很久,就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徵、潰瘍性大腸炎或大腸癌,要去醫院檢查。

5、糞便很細,排便不爽

若是平時排的糞便較粗,突然間變成了鉛筆一般細的糞便,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大腸癌導致的。腫瘤一旦變大,就會影響糞便排出,使之變細,且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是感覺想排又排不乾淨。

所以,一旦持續一段時間排出的均為柔軟的細便,並且總有排不盡的感覺,就要特別注意,需要接受內鏡檢查。

當我們發現身體上述異常狀況時,意味著大腸癌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了。在大腸癌早期,人們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症狀。所以,過了50歲,最好每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確認糞便中是否混雜血液,瞭解自己腸道的健康狀況。微醫君提醒:越早發現大腸癌,治癒機會越大。

這六個惡習,易致腸癌

  1. 長期吃快餐

    上班族長期吃快餐,飲食過於單一,熱量高又缺乏纖維素,這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風險。

  2. 口味重,喜夜宵

武漢人大腸癌高發,不良飲食習慣是誘因。偏愛麻、辣、酸、鹹、煎、炸、燻、烤八大重口味,喜歡吃夜宵,如同讓胃腸道長期“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胃腸道負擔,也增加腸癌風險。

3、無肉不歡

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肉類被細菌分解後,可產生許多致癌物質,再加上這些物質不是可溶性纖維素,容易積壓腸中,刺激腸黏膜,久而久之,就可能誘發癌變。

新西蘭的一項研究表明,牛肉賣得好的地區,大腸癌發病率越高。另外,飽和脂肪酸、動物油過多攝入,也是致癌的一大因素。

4、愛吃醃製食品

愛吃醃製食品也容易引發大腸癌。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喜歡吃醃製品,所以那也是大腸癌的高發區。

5、久坐不動

很多人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有機會在腸道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從而增加患癌風險。近年來,大腸癌患者的年輕化、城市化趨勢,與此不無相關。

6、喝酒、抽菸

這兩個都不用多說了,幾乎所有癌症的誘因裡都有它們的身影,應盡力摒棄之。

上面說了致大腸癌的幾個壞習慣,下面再來說說大腸癌早期信號。只有越早發現大腸癌,治癒機會才越大。


微醫掛號網


您好,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無明顯症狀,發展以後可有以下症狀。

1. 排便習慣以及糞便性狀的改變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多表現為排便次數的增加、腹瀉、便秘、糞便中帶血、膿液或者黏液等。

2. 腹痛也是早期症狀之一,常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合腹脹感,出現腸梗阻時腹痛加重或為陣發性絞痛。

3. 腹部腫塊,多為瘤體本身,也可能為梗阻近側腸腔內的積糞,腫塊大多堅硬呈結節狀,如為橫結腸和乙狀結腸癌可能有一定的活動度,如果癌症穿透併發感染、腫塊固定,且可有明顯的壓痛。

4. 腸梗阻症狀,一般屬於腸癌中晚期症狀。

5. 大腸癌還可以有些全身症狀,比如慢性失血、消瘦等。


黃志豔大夫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出現癌變時表現的症狀可以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腹部症狀

包括出現可以移動的腹部包塊,腹痛 、腹脹,甚至是排氣排便停止,也就是腸梗阻。大腸發生癌變時,剛開始症狀可能不明顯,但隨著腫瘤增大和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浸潤,可以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有些可以自行觸摸到腹部的腫物,隨著結腸腫瘤的繼續增大,可以出現大便排出不暢,甚至是完全梗阻。

二、排便習慣改變

結腸或直腸腫瘤,都會因為腫瘤對腸道的刺激,導致排便規律發生改變,而且多數伴有便質的改變,比如,大便由每日一次變成了每日兩次,大便時干時稀,或帶有膿血等,或者在成型的時候,有大便形狀的改變,如大便變細等。

三、便血

包括大便帶有膿血或鮮血,當大腸的腫瘤侵犯到周圍血管或腫瘤本身形成潰瘍時就會導致出血的症狀。

所以,出現上述症狀時,如果持續時間較長,而且沒有其它原因時,應該考慮做一個腸鏡檢查,除外惡性病的可能。


深藍醫生


雖然說大腸癌有五年生存率可以到達70%左右,但在確診患者中,有八成是晚期!

不過,大腸癌的病變時間較久,若是能早期發現並且治療,五年的生存率是可以達到85%左右的。如果你已步入中年,但還是有一些消化道症狀,建議3-5年做一次腸鏡,若是有下列症狀一定要注意,儘早去醫院檢查身體。

大腸癌早期症狀

1、腹痛腹脹

因為腫瘤的慢慢生長,部分大腸癌患者會出現腹部疼痛,腹脹難受的症狀,因為通常是隱痛,也沒有其他症狀,所以不會引起注意。

2、排便習慣改變

大腸癌患者早期一段時間內會出現腹瀉,便秘,或者是便秘,腹瀉,比較反覆,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注意,因為很平常。

3、便血

大腸癌患者還有個明顯的症狀就是便血,便血是因為排出時大便和腫瘤摩擦出現的,如果腫瘤越長越大,便血的量也會更多,如果血在腸道停留時間太久了,嚴重時會有血塊出現。

4、貧血

體內所有的器官都需要血液的供應,腫瘤同樣也需要,腫瘤越來越大,血也需要的更多,大腸癌患者就會出現貧血的症狀,伴有乏力。

疾病的形成往往和我們自身都是有關係的,不良的生活習慣通常都是在給疾病打開危害我們的通道。

大腸癌最喜歡的人就是肥胖、吸菸酗酒、不運動、吃肉多、飲食細這些人了,大腸癌正盯著您吶!再不做出改變,換上大腸癌的幾率也是大大增加!


每日醫學科普


大腸癌並是不是說有就有的,從腫瘤發生到表現出臨床症狀,需經歷較長時間的生長和發展。大腸癌的發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個過程持續2-3年時間,形成環腔生長一般約需1年半-2年的時間。

早期大腸癌能做到“無聲無息”,幾乎沒有症狀出現,與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有時不容易區分,因此容易被患者及醫生忽視。大腸癌的症狀與腫瘤發生的部位、病程的早晚、有無併發症等密切相關。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種:

1)排便習慣改變

當腫瘤生長至一定程度後,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腹瀉、裡急後重、便秘、排便困難等。這是由於腫瘤對腸道的刺激或者堵塞腸腔、浸潤腸管所致。

2)大便性狀改變

早期大便性狀無明顯改變,隨著腫瘤生長,大便不成形、大便形狀變細變扁、有時伴有血便。血便的性狀因出血部位和量也有一定的區別,右半結腸腫瘤出血是:量少、伴有黑便,極少有鮮血便;左半結腸腫瘤出血時,量大、伴有暗紅色大便。

3)腹痛

早期腹痛極為少見,偶有隱痛,多為便前隱痛,便後緩解。但隨著病程的進展,隱痛會逐漸加重,有間歇性逐漸過渡到持續性鈍痛;當腫瘤進展至腸梗阻時,會出現陣發性絞痛,根據梗阻的程度,疼痛持續或緩解時間不定。

4)腹部腫塊

腹部腫塊多為腫瘤本身引起,當腫瘤浸潤腸壁全層後,與鄰近臟器或腸管粘連,也是形成腫塊的原因之一。

5)腸梗阻

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在腸道內環腔生成,阻塞腸腔所致。表現為肛門停止排便排氣,腹脹、腹痛等。

6)全身症狀

腫瘤進展到晚期時,往往會有貧血、消瘦、乏力、發熱等全身表現。


練磊醫生


李大爺是一名退休幹部,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就常常感到肚子不舒服,經常腹痛、腹瀉,還時不時有便血現象。李大爺以為這只是腸胃不好的緣故,相信自己好好調理飲食即可。

沒想到,李大爺下腹脹痛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身體也日漸消瘦。前幾天,李大爺終於下定決心去醫院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居然是大腸癌。

由於發現得早,病理結果顯示早期腸癌,並未發生轉移。但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發現即是晚期腸癌,即使治療,對生命長度也有一定影響。

大腸癌臨床上稱為結直腸癌,是直腸癌、結腸癌的統稱。2019年,浙江大學大腸癌國際學術論壇暨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學術年會將我國的大腸癌發病現狀總結為:

1.20年前,每10萬人中只有10人得大腸癌;20年後,這個數字上升為每10萬人中有30人得大腸癌。而且,大腸癌的發病率正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但是治癒率卻幾乎沒有變化。目前晚期大腸癌術後五年存活率只有10%。我國每三十多萬人被確診為大腸癌,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100多人被確診為大腸癌。

2.大腸癌作為我國常見和多發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情況存在多樣化。每年大腸癌的發病率都在增加,但是地域性較明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大腸癌發病率較高,已趨於國際水平。大腸癌已在一線城市的惡性腫瘤排名中,上升到了第二位。在二三線及農村地區,大腸癌的發病率則相對較低,但依然呈上升的趨勢。

大腸癌的發病率如此之高,卻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大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會讓人誤以為是腸胃不適,從而拖延治療時間,造成癌細胞擴散,病情惡化。

而造成大腸癌的因素有很多,家族遺傳是其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其一。比如大量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長期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壓力過大,不運動等等。這些不良的習慣會增加腸胃負擔,降低腸胃的蠕動速度,使食物滯留在腸道,產生大腸息肉,腸息肉不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大腸癌。

那麼,如何通過自查得知自己是否患有大腸癌呢?前期可以通過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去判斷。

一、排便功能異常

正常人每天排便的次數和量都是有規律的,如果在某一時期排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例如,排便的時間、次數和大便的形狀、顏色等發生改變,可能暗示出現了大腸癌。

二、腹痛腹脹

大腸癌患者通常會有腹痛腹脹的不適感,這是因為大腸中的惡性腫瘤阻礙了代謝物排出體外,代謝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在腸道內滯留,使消化道堵塞,腸胃功能出現紊亂,產生腹痛腹脹的症狀。

三、腹瀉便血

如果經常性腹瀉,排便的時候下墜感明顯,大便帶血,這極有可能是大腸癌症狀。大腸癌病變距離肛門較近,當腫瘤壞死時,會以血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就會出現膿血便。

四、腹部有硬塊

腹部產生的硬塊,有可能是惡性腫瘤或者惡性腫瘤與網膜黏連成的硬塊。大腸癌形成的硬塊形狀較為規則,輪廓清晰;大腸癌細胞與網膜融合而成的硬塊,多呈不規則形狀,而且偏硬。

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每年都在上升,但是治癒率卻並沒有什麼改善。而且,大腸癌的複發率較高,即使做了手術,也有復發的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預防為主。

洋蔥。加拿大研究人員在《國際食品研究》上曾發表文章稱,槲皮素能開啟癌細胞“自殺通道”、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阻礙癌細胞之間的交流,實驗中用的就是從洋蔥中攝取出來的槲皮素。

澱粉類食物:含澱粉豐富的食物中,往往含鉀比較豐富,它對維持腸道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於大便的暢通,進而起到防治結腸癌的作用。

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腸道內廢棄物質的排出,起到預防腸癌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全穀物中的膳食纖維預防腸癌效果更好。

乳類:研究顯示,每增加200克牛奶,腸癌風險下降6%。這裡所說的乳製品,包括酸奶、牛奶和奶酪等。

會吃,才可以吃出健康,吃走大腸癌。除了吃,還要飲食有規律、生活方式健康、堅持運動、杜絕抽菸等不良習慣、定期做體檢等。只有這樣,才能將大腸癌扼殺在萌芽之中。

關注頭條號【腫瘤的真相與誤區】,看最新最全的腫瘤知識~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其中結腸癌根據發生的部分又分為左半結腸癌和右半結腸癌,它們的症狀差距較大。

右半結腸癌

由於右半結腸血循環較豐富,淋巴結亦較多,吸收功能強,故中毒症狀一般較明顯,病人常有乏力、消瘦、發熱,貧血等。癌腫如發生中心壞死,形成潰瘍和繼發感染,常出現腸道刺激症狀,表現為腹部持續性隱痛、腹瀉、大便帶血或粘液。因右半結腸腸腔較大,糞便較稀,早期少有腸梗阻症狀,但病情不斷髮展,也可出現慢性腸梗阻症狀。在右腹部可觸及腫塊,早期尚可推動,晚期癌腫浸潤至周圍組織,則變為固定。

左半結腸癌

由於左半結腸腸腔較狹小,糞便已形成糞塊,當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易出現低位腸梗阻症狀。左半結腸癌引起的腸刺激症狀可較早出現,易誤診為結腸炎或痢疾。

總的說來,右半結腸癌以全身中毒症狀、貧血、腹部腫塊為主要表現;左半結腸癌則以腸梗阻、排便紊亂(便秘或腹瀉)、便血為主要症狀。

直腸癌

  1. 排便習慣改變,起初為排便次稍增多或減少,粘液便,以後有肛門墜脹,裡急後重,常伴有腹部隱痛。
  2. 便血,為較早期的症狀,多為間歇性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易誤診為內痔或慢性痢疾所致。
  3. 慢性腸梗阻,因腫瘤增大,引起腸腔狹窄,使大便變細,狹窄較重時,才出現腸梗阻,由輕逐漸加重,但亦有初發症狀為急性腸梗阻。
  4. 其他,癌腫晚期侵入骶神經叢時,可有劇烈持續性疼痛;侵入膀胱、尿道時,有排尿不暢或疼痛,癌腫轉移至肝臟可有肝腫大、腹水、黃疸,常伴有消瘦、貧血、惡病


腸癌的早期症狀多較輕或不明顯、不明顯,常易誤診,結腸癌早期時症狀,易被忽視。凡有下列表現者,應考慮有結腸癌的可能:

  1. 近期出現持續性腹部不適、隱痛及腹脹;
  2. 由正常排便習慣變為腹瀉或便秘交替出現;
  3. 糞便帶膿血或粘液,
  4. 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減輕;
  5. 腹部腫塊。

在所有胃腸道腫瘤中,直腸癌應該是最容易在早期被發現和確診的,約80%的直腸癌可以在指檢時摸到腸壁上有硬性腫塊或潰瘍腸腔、有狹窄,指套上有血、膿或粘液,但有時不易與炎性腫塊區別。

腸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治療效果跟能否早發現、早治療密切相關。如有出現上述腸癌症狀時,請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作腸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


長腿醫生


大腸癌是我國五大癌症之一。有報道,我國腸癌最年輕的患者為13歲。大腸癌日益年輕化,嚴重威脅人類的身心健康。以目前的治療手段,晚期癌症的預後非常不理想,預防癌症發生,及早發現、診斷、治療,才是防治大腸癌等其他癌症最有效的辦法。

大腸癌的常見症狀:

1、大便性狀、習慣的改變:以前人們很多事關注吃穿住行,現在還要關注拉撒。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大便的改變,如大便不成形,大便變細,大便次數增多,便秘。

2、解血便:最常見的就是解黏液血便,便中帶血,便中混合有血液。

3、腸道功能紊亂:因為排便不暢,細菌菌群失調,會有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不適。

4、全身表現:貧血,乏力,低熱,消瘦。

腸癌的預防,其實就是吃喝拉撒的小事,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如:

1、少吃肉,特別是“紅肉”,比如牛肉、豬肉、羊肉等哺乳動物肉類,以及動物的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吃多紅肉,將大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多吃果蔬。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大便,不忍便。

3、定期體檢,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史的患者,儘量定期做腸鏡檢查。

早期腸癌的5年生存率非常高,建議每年體檢,除了一些有特殊病史的患者要定期做腸鏡檢查,普通人最好能做些腫瘤標誌物檢查,有慢性腹部症狀等,也要進一步排除。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諮詢。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大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大腸腺瘤、遺傳因素有關,另外還有其他因素如: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菸等有關。

大腸癌的常見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

如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或兩者交替,糞便變細,裡急後重,或有黏液便,血便或膿血便等。

2.腹痛和腹脹

腹痛的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多由於癌腫糜爛,繼發感染刺激腸道,表現為腹部持續性隱痛,腹部不適或腹脹。

3.腸梗阻症狀

多為低位不完全性腸梗阻,表現為腹脹、腹痛和便秘,完全梗阻時症狀加劇,可有噁心、嘔吐等。

4.全身症狀

由於慢性失血、癌腫糜爛、感染、毒素吸收等,出現貧血,體重減輕,乏力,發熱等。

隨著腫瘤進展可現肝、肺、骨等轉移,出現相應部位疼痛、癌性腹水等相關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