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三年,從上街到金山的逆襲——他在福州的買房故事(一)

聽購房者講述:從上街到金山,曲線入市——講述我在福州的買房故事

我老家在寧德,我是在2008年大學畢業的,畢業後從事管道工程類方面工作。

畢業後幾年,工作還算比較穩定,但是家裡也一直催婚,每逢年過節都要求去相親。大概從2012年開始,我們寧德就要求要有一套房子才能結婚。所以,我也開始在福州看房。

2012年5月,那時候福州市區的房子已經破萬了,在全國省會城市也算是很高。其實我們那個時候收入都不高,每個月5000多,除去租房開銷,也沒剩多少。我父母那時已經50多歲了,也是普通家庭。雖然他們經常說要拿出30萬來支持我,不過我心裡並不太願意,我覺得這是他們的養老錢。

從2008年畢業到2012年,我自己存款大概有10萬左右,當時媒體宣傳奧體陽光城新界大概13000左右(後面才知道所謂均價的含義,其實還有很多套是在12000左右),一套87平的小戶型大概需要113萬,那時最低首付比例為30%,大概需要35萬,但是銀行貸款利率比較高,月供要近5000。而我只想向父母拿15萬左右,我當時想,即使我湊夠了首付,但是月供是無法承受的。

三年,從上街到金山的逆襲——他在福州的買房故事(一)

2012年端午節後,我和女朋友也進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雖然女朋友表面上沒有催促我趕緊買房,但是看得出來她家裡人對這個還是很在意。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在福州買套房子,因為是結婚用,就一直想看新房。

每個人都有一個地緣情節,因為我單位在倉山這邊,所以基本上圍繞著倉山這邊看,主要是金山和奧體。再加上當時沒有買車,看房確實不太方便,距離長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基本上沒有去其他地方比如五四北、倉山南部、東二環等區域看房。大概前前後後看了四個樓盤,一個月過去,我們還是沒有看到合適的房子,市區房價也在慢慢漲起來。大部分樓盤首付在35萬左右,月供在5000左右,當時我女朋友工資在4000,兩個人加起來9000多,考慮到她會回家生小孩,所以5000的月供壓力太大,再加上兩年內要準備好幾萬的裝修款,也就一直沒敢下手。

也是偶然,在金山大道那邊有個人發了一張傳單,看了一下是博仕後公館,在上街,我去,價格非常低,6000多一平,如果選擇76平的,總價才50萬左右,最低首付才15萬。速戰速決,開盤時我選了一套76平,樓層12層的戶型,單價7100,總價55萬。當時考慮到月供壓力,我選擇了首付20萬,貸款35萬,月供2300左右。一切好像挺完美的。

三年,從上街到金山的逆襲——他在福州的買房故事(一)

2013年底,期待已久的新房開始交房了。靠著東拼西湊的8萬塊終於把家裡簡單裝修下,這時家裡第一個孩子也出生了。但是選擇郊區房的劣勢開始湧現,這邊交通很不方便,公交車幾乎沒有幾路,周邊吃飯購物也很不方便。此時,金山已經逐漸繁華起來,說實話,挺後悔沒買市區的。好在工作五年後,自己在行業內也算是有一定經驗,收入也從5000左右慢慢漲到了6500,再加上單位效益還可以,每個月也開始有獎金。2014年過年前,咬咬牙,買了人生第一步車,朗動。

三年,從上街到金山的逆襲——他在福州的買房故事(一)

有車之後,生活工作都方便起來,除了家裡的孩子或者親朋好友過來感覺不方便外,其他都還好。但是同時在有了小孩以後,我開始考慮很多,小孩很快就1週歲了,周邊幼兒園感覺和市區相比還是差很多。慢慢的也明白了作為父親的責任所在,也更加理解了房子本身所包含的東西,它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載體,更是一個家庭在城市地位、城市資源的象徵。

2014年8月,我老婆也重新開始上班,家裡除去房貸2300+車貸1600,還有其他開支,我們每個月還能剩5000左右,這是我們剛開始買房沒想到的。市區的夢想就變得沒那麼遙不可及了,因此2015年3月,我又開始想怎樣換房進市區。

未完待續..........

講述者:阿斌

整理:福州智慧眼

歡迎私信我,分享你的故事。

往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