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才能達到“天下無我”的境界?

小小櫻桃的Mom


對這個問題,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破小我:第二步,立大我:第三步,無我。以下是我的見解。

第一步,破小我:那麼先要認識這個我的名稱的來源。眾所周知,我是第一人稱的文字符號,代表的是我,我是一個主觀的生命體:那麼別人,別的生命體,就成了我的對立面,也就是客觀存在。當一個人用主體的我去認識他所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進而形成認知、理解,再到經過意識的進一步精確,沉澱,昇華,變化:最終把它當做知識儲存起來,就蘊育而為精神世界,與外在的生命體和環境,就形成了主觀精神世界與客觀物質的對立關係。

當一個人確立了自我認知的侷限和束縛時,就會把這種觀點形成執著念力,深深地刻印在心裡面,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再經過多生多世的輪迴,就會形成深刻的秉持之性,與本性相去甚遠。

當一個人時時用自我認知來處理與客觀世界的矛盾關係時,必定會產生痛苦或快樂的心理感受:而痛苦或快樂會循還往復,讓人的心靈沒有片刻的安寧。

所以,想要終結痛苦,就只有從自我認知的小圈子裡跳出來,沒有了產生痛苦的主體意識,也就沒有了痛苦存在的依據。沒有了我的認知侷限,那些貪、嗔、痴的慾念也就不起現行了,因為沒有了受報的主體,也便沒有了無明的障覆。

這算是破對立的基礎。當然,破是為立打基礎呢!

第二步,立大我。小我的自我是以自利為目的的,那麼大我當然就是為他人,為大眾,為國家民族大業。如果小我是為索取,那麼大我就是無私的奉獻。只有通過這種奉獻精神,人的境界,修養,才能完成質的飛躍,通過質變來達到量變。

《道德經》裡面說道生一,一生二:二指的是具有對立面的陰陽屬性,陰是靜態,陽是動態:都是展現有的層面,而一就是無的狀態,但不是虛無,是妙有,無形質的有。用佛家的話就是:‘‘真空能生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而用科學的名詞來理解的話,就是能量與能量場的關係。能量指的是宇宙的原始狀態,本質狀態:而能量場是基態所本來具備的自然模式。各種物質都是在這種能量場裡面隨緣而生!

第三,無我。說大我,只是因有自我而生,是方便法門。要創新,就要有破除!不破除妄念,正念也無從生起,不捨假我,幻我,就沒有真我,實我之用。所以,自我的形和相,身與名:都是轉生識在起作用。生命體之用,就是讓它所蘊藏的能力,功能展示出來。

這種無我的狀態就是:‘‘道家的道,佛家的佛性、自性、本性,空性,般若,智慧力。儒家的浩然正氣,西方教的真主,上帝。現在講的正能量等等。’’

當然,要修成‘‘天下無我’’的狀態,實屬不易:那叫與道合一。宇宙是我身,能量是我心,隨緣起大用,慈悲渡眾生!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歡迎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晚安!



空等於不空


要想達到“無我”的境界,首先是要明白什麼是“我”。世間人只認這個身體是“我”,但是身體是嗎?現代科學可以接假肢,換心臟...如果身體是我,那麼被換了器官的人還是我嗎?有人說我的意識思維是我,但是我的意識心是不是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變化,都在起起滅滅而無法把控呢?顯然是的。那既然我自己都抓不住的,肯定不是我。

 

那究竟什麼才是“我”?讀過佛經的人可能會說,在我生生滅滅的意識心背後的那個主宰就是我,也就是每個人的靈魂,佛法叫末那識。每個人都有靈魂,它不會隨著我們的身體死亡而滅亡,它跟我的身體是相對獨立存在的。當它離開身體的時候,身體就死亡了。而它還會隨業流轉,繼續跟隨下一個生命體。

 

意識到靈魂(末那識),其實已經開悟了一半,可以證到初果羅漢了,但是還不究竟。究竟來說,真正的我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那個“心”,此心無形無相,不生不滅,如如不動,清淨本然,但是它本具一切的萬法,我們所能耳聞目睹身受的一切的一切,當下就是它的變現,也就是當下就是這個心。既然心的當下就是萬法,萬法當下就是心,那麼心和萬法之間就是一個本體,這也是王陽明所說的“萬物一體”。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我?就是這個不是心,不是萬物,但是當下即是心,即是萬物的那個東西。我們觸目所見,觸耳所聽等等,無非不是我,我遍一切處。既然都是我,你還有這個自私其小的“小我”嗎?是不是就是“無我”了?難怪佛菩薩都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他們覺悟了“我”的真相!明白了真我,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會自私嗎?這就是“無我”的境界!其實“無我”就是“無不我”!




嫣花笑雪


其實天下無我無論是道家和佛家都是最高境界的哲學人生觀。

老子首創之天道產述世界萬物仍皆由天而定的宿命論是唯以宇宙是大主宰的統-思想哲學,

從而才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三生萬物。包括人也是道由宇宙的造化存在的而後產物。老子的天地歸一的道家理論是人物四季分明樣生滅無常。

天道的自然自像無形與宇宙融為一體的生命輪迴神學也是道家與釋家的大致統一。

然而釋家的最高境界乃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作如是觀,是釋家歷來禪述與告誡人們怎樣達到最高境界的宿命之論法。

也是在修練中在逐步的層次進展中以佛法為宗旨地參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達到無我無人無壽者像,無眼耳鼻色身意地達到忘我之境,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釋家與人為善的基本要點。

也是與孔子儒家的以仁意道德為準繩的為人之道來加深向高屋次的忘我發展或成佛道,菩薩道,羅漢道等自修自證之果,

釋家的忘我之道與人為善的高級哲學思想無形中以寬容的思想體係來證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忘我途徑的偉大論點,

其也是與道家的定向相理論模式相悖的!

而今當代社會的社會治理無形地也在運用道佛二大家的以為人和諧的理論體係為國民所用,數千年來,焚香禮拜的自發信仰的形式也是社會安定困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實現代人物雷鋒精神的提昌,就雷鋒本人而言其形式大肆宣傳的作為也尊循了釋家的忘我精神,一心為公。

一切為他人而棄已於不顧,

助人為樂是他的做人準則,

思金如土急肋他人的扶貧壯舉不也是釋家精神所在嗎?

佈衣


羅佈衣


如果想達到天下無我,以我看最好的辦法是去新疆,西藏,青海這幾個地方,如果在內路是不可能辦到的,在一個去無人海島,,


威海房產趙凱


習總書記在回答外國記者時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無我,就是心懷天下,而唯獨無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真正的心中無私天地寬的境界。


阿勒泰視界


天下無我必須有個大我【集體或是宗教】存在,有了信仰就可以達到無我或是空。無我才能服務大我,大我就像小我的發言人。


冰山寂白


“無我”可從佛學經典裡去解讀,是證悟的境界。

為啥要“天下”呢?如果非要“天下無我”,就只有喝高了才會有了,普天之下,我只扶牆!


經偉平


一切佛境界?


梁明賢


只有象他(她)們那樣,才能達到“天下無我”的境界: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鬥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併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位於易縣縣城西南45公里處,因山巒起伏,狀如狼牙而得名。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描繪的八路軍五位戰士與日軍奮戰到彈盡糧絕時,寧可跳崖粉身碎骨也不作俘虜的英雄壯舉就發生在這座山上。為了紀念表彰狼牙山五勇士,人民政府把山後的"五馬義村"改名為"五勇村\

王松林


敬請臺頭看世界: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他們都達到了天下無我的境界!他們的行為,思想深深的影響了我們!用心學好毛譯東選集,按照書上的知識去關心祖國的花朵未來,遵照毛澤東選集的準則做人做事,就登當了天下無我境界的大道!大踏步的前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