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曹操幹嘛不把赤兔馬送給許褚,或者是徐晃?送給黃鬚兒也行啊?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赤兔馬有幾個特性,第一,天下名駒,速度極快,日行千里;第二,赤兔馬先後被董卓,呂布,曹操,關羽所擁有。其中董卓,曹操可能沒有騎過,只是觀賞而已;第三,赤兔馬在關羽被殺後,絕食而死,因此極有靈性,會擇主;從曹操的角度來說,手下良將眾多,隨便給許褚,徐晃,或者張遼,張郃等人,都能提升他們的戰鬥表現,為何曹操不給呢?或者給曹操武藝最強的兒子曹彰,起碼也是上上之選呀?



先說曹彰,曹操之所以不把赤兔馬給他,有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年齡問題,赤兔馬出場在呂布背叛丁原投董卓之時《第四回》,曹彰出場在《第七十二回》,此時無限接近關羽北伐,赤兔馬早就老了。試問,假如赤兔馬還在曹操手裡,已經老態龍鍾了,能送給正值壯年的曹彰嗎?第二個問題,即便曹操要送也不能送了,因為曹操的兒子多,除了曹昂被殺,曹衝病死,還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可作為接班人。但是,曹操親口說過,原文:

“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第七十九回》

可見,曹操喜愛曹彰之勇,但是卻非接班人選,將董卓,呂布這種諸侯級別用過的赤兔送給他,只會讓曹彰和眾多兒子想入非非,不利權力交接。




從送給武將的角度來說,呂布可是三國中頂級的,設定上武力第一的人物,赤兔馬又是頂級的良駒,因此曹操不可能輕易送給手下武將,除非對方立有大功或者在曹營中是絕對的首將。而關羽正是如此,第一,關羽的武藝進入鼎峰期,天下無敵;第二,曹操最欣賞關羽,赤兔馬用來收買他的心是最好的方式;第三,關羽的地位冠於諸將,白馬坡上,只有關羽有資格和曹操坐著,其他將領站著;第四,關羽面如重棗,和赤兔馬相配;第五,其實曹操得知關羽要找劉備,也後悔了。那麼,假如沒有關羽歸降之事,曹操會把赤兔馬給誰呢?



除關羽外,最有資格獲得赤兔馬的,外將之中是許褚,宗室之中則是夏侯惇。因為許褚是曹營中唯一一個超一流高手,赤兔馬可以增加許褚的戰力;夏侯惇是曹操最倚重的宗室,特別是曾經兵戰呂布,關羽平手,功勞很大;但是,夏侯惇傷了一目後,騎著雄壯的赤兔馬反而像一種諷刺。許褚也不行,因為他是唯一護衛大將,在戰場上赤兔馬跑得太快,曹操怎麼辦?所以,夏侯惇和許褚都不適合擁有赤兔馬了,其他人更不適合了,除非有特殊的功勞,這樣其他的將領就能心服口服。所以,有兩個人可以擁有赤兔馬,一個是張遼,威震逍遙津,打得東吳上下忌憚不已,功勞最大。只是,張遼的立功是後來的事了。第二個是徐晃,關羽北伐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結果被徐晃成功擊退了。只是,徐晃的大功來得比張遼更晚,即便赤兔馬沒有給關羽,此時也老得差不多了。

綜上所述,曹操並非不給許褚,徐晃或者曹彰,甚至夏侯惇等大將或者宗室等人赤兔馬,實在是不太合適,當時只有關羽最合適,簡直量身定做。而且,關羽騎著赤兔馬,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可以說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飛熊騎士


愛看三國的朋友心中往往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曹操要將赤兔馬送給關羽,而不是他的其他愛將,比如許禇、徐晃,或者乾脆留給他的“黃鬚兒”曹彰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身高。

大家都知道,赤兔火龍駒是一匹來自西域的汗血寶馬,這種馬神駿異常,奔如疾風飛電,踏雪浮雲。但這種馬也有個奇處,一旦離開了壯麗的阿爾金草原,就會不服水土而病,鬱鬱而終。而這匹赤兔火龍駒則是唯一一匹能夠騁馳於漢室中原大地的異種,適應力極強。

做為北國之神駿,赤兔火龍駒的特點之一就是異常的高大。有多高呢?在《三國演義》第3回,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大家可以看到,這馬從蹄至項高達八尺,非常高大的。即然這麼高大,對騎乘的人是有要求的,你身高若達不到,騎在這匹赤兔馬上,就連臉面都被馬頭遮擋住了,根本看不到前面的情況,更不要說拿起兵器來作戰了。

赤兔馬一生有兩個主人:呂布和關羽。他們倆都是大個子。

在《三國演義》原文中沒有說過呂布具體有多高,但在演義第8回中鳳儀亭一節中寫道,貂蟬正在窗前梳妝,“忽見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極長大”,說明呂布非常高。演義第19回,呂布白門樓遭擒被縛,“呂布雖然長大,卻被繩索捆作一團”,也說呂布很高大。轅門射戟一節中,呂布曾經揪住紀靈的脖領子,將他凌空拎起,“如提童稚”,紀靈乃是個山東大漢,呂布抓起他來像個孩童,說明呂布要高大很多,至少身高近一丈。

關羽也是個大高個,在《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就提到過關羽的外形,說是“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漢朝一尺相當於如今的23.6釐米,按現在的標準來說,關羽身高是2.12米,到籃球職業聯賽可以勝任中鋒的位置。

呂布和關羽身材高大,騎在赤兔馬上自然是威武雄壯,而且整個頭胸都露在外面,不影響視線,上陣廝殺,居高臨下,如虎添翼。

曹操自己是不能騎這馬的,書中說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身高是1.65米。如果曹操騎在赤兔馬上,那就連發髻都被馬頭遮住,啥也看不見了。

曹操麾下的愛將許禇能不能騎這匹馬呢?在《三國演義》的第12回中說到了許禇的身高:“身長八尺,腰大十圍,手提大刀”,按現在的標準來說,就是1.89米。如果騎上赤兔馬,能露出額頭和鼻子來。但這也很不理想,因為許禇的武器是大刀,打起仗來,不僅需要從上至下的“力劈華山”,也需要來一招“橫掃千軍”,以許禇這身高,就掄不開。

那麼,曹操麾下另一員猛將徐晃能騎嗎?演義中沒有說到徐晃的身高,但在銅雀臺大宴,許禇曾經“把徐晃拖離鞍鞽”,說明徐晃的身高不會超過許禇,否則許禇就拖不下來。所以徐晃也不能騎這匹赤兔馬。

曹操的兒子曹彰武藝高強,性情勇悍,“膂力過人,能手格猛獸”,他的兵器也是一枝方天畫戟,如果他能騎上赤兔馬,豈不是與呂布一般威武?究其原因,應該也是由於身高不足的緣故,曹操個子本就不高,曹彰也不可能長得太高大,這有遺傳因素。如果曹彰長到九尺就不正常了,多疑的曹操會猜測關羽整天戴著個綠帽子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綜上所述,赤兔馬只適合呂布和關羽這樣高大雄壯的英雄來騎乘。


饞嘴肥貓鏟史官


赤兔馬可是一個大物件,給誰不給誰是大有講究的,它不僅僅是一匹名貴的寶馬,到了曹操手裡,就具有了政治意義。

既然具有政治意義,那麼賞賜給誰,也就必須服從政治需要。

春秋時期的齊相國晏嬰就曾經整過一段“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劉邦立國之初,也因為封賞功臣的事,被搞得焦頭爛額。

曹操得到赤兔馬之後,也在琢磨這事,究竟賞賜給誰最合適呢?

賞賜給許褚吧,從感情上講,曹操是比較接受的,跑前跑後的,對自己忠心耿耿。但這馬跑得快,一眨眼就不見了。如果在戰場上出現這種情況,不利於許褚不離左右保護自己哦。如果不能在戰場上殺敵,也就失去了這匹馬的價值。給許褚不合適。

賞賜給黃鬚兒吧,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不可賞罰不明。雖說這溼兒子並不比劉備的乾兒子差,但畢竟與手下將領相比,還是嫩了點。無論資歷、功勞都不行。讓別人說閒話也不好。

賞賜給徐晃吧,說實在的,這時候的徐晃還遠遠沒有這個資格。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徐晃本來是楊奉賬下的騎都尉,跟隨楊奉護送獻帝東歸,也出了不少力。但這個事,曹操是不會給他記功的。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奉迎天子遷都許都,徐晃就勸楊奉歸順曹操。楊奉採納了他的建議,但受到韓暹的挑唆又改變了主意,跟韓暹一起去劫駕。楊奉被殺的大敗,徐晃趁機投奔了曹操,從此成為了曹操一員忠實的戰將。

徐晃跟隨曹操轉戰南北,參加了徐州之戰、官渡之戰、冀州征戰、白狼山之戰、南郡之戰、關中征伐、夏侯淵平涼州之戰、漢中之戰等重要戰役,特別是在樊城之戰中擊敗關羽,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從史料中看不出,徐晃在征伐呂布的時候有多麼突出的貢獻。這時候的徐晃,比起曹氏、夏侯氏等曹操的子弟兵來說,還差得很遠。

演義中曾經描寫到,曹操讓將士們射箭比武,為了一件戰袍都爭得面紅耳赤。雖說是演義,但的確反應了將領們的個性和心態。

如果曹操把赤兔馬賞賜給了此時的徐晃,那不就炸了營了嗎?

夏侯惇、曹洪、曹仁、夏侯淵等人會咋想呢?

最關鍵的一點,此時的曹操,事業才剛剛起步,雖說除掉了袁術、呂布,但還有河北的袁紹、江東的孫策、荊州劉表、西北馬騰、韓遂、張魯等等諸侯勢力存在,還遠遠不是論功行賞的時候。

赤兔馬是大物件,人人看著眼紅,如果隨便賞賜,很可能引起將士們的反感,認為曹操賞罰不明。

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給是最好的辦法。留在那裡,還可以激勵將士們去奮勇殺敵。

每次大戰之前,曹操就讓許褚把赤兔馬牽出來溜達一圈,不用曹操說話,將領們就明白,曹公這又在吊他們的胃口了。

這是多麼好玩的事哦。

可賞賜給關羽就不同了,斬殺了顏良,曹操上表封了個漢壽亭侯,但關羽依然沒有死心塌地要跟隨曹操的意思。不得已,曹操就下了血本,拿出了赤兔馬。

雖然也沒有留住關羽的心,但這個政治意義不小。儘管不像演義所說,在華容道換了曹操一命,但曹操也不是吃虧的主。他這麼做,自然有他這麼做的理由。

赤兔馬雖然是一匹馬,但當它的珍貴,被提升到政治高度的時候,就要服從政治需要了。

曹操誰也不給就對了,就是豹眼得到了也不會隨便給別人。


豹眼看歷史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正所謂“寶劍贈英雄”,同樣“寶馬也應當贈英雄”,像關羽這樣不僅武藝超群,還忠肝義膽的人真的很少,不是說許褚和徐晃等人不忠誠,但比起關羽還是有所不如,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好理解曹操為何把赤兔馬賞賜給關羽,而不是賜給許褚、徐晃或曹彰了。下面根據演義來說下有關曹操賜馬給關羽的故事。

話說曹操徵徐州的劉備,當時關羽守下邳,劉備偷襲曹操失敗後,獨自一人去逃往河北袁紹了。關羽在下邳保護劉備家小,終不敵曹操,但曹操在虎牢關見識過關羽溫酒斬華雄後,對關羽的武藝和忠義十分欣賞,想招降關羽。當時曹營裡張遼與關羽是同鄉,而且私交甚好,於是曹操派張遼去勸降,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土山三約”。哪三約呢?



  1. 降漢不降操

  2. 要曹操善待劉備的二位夫人,也就是關羽的二位嫂嫂。

  3. 一旦得知兄長劉備的下落,不管天涯海角,都要去追尋劉備。

面對這三條,前兩條曹操很爽快的答應了,但對第三條,曹操考慮了良久,如果這樣的話,我留著關羽何用啊?最後還是在張遼的國士論和厚恩理論,曹操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三約。

關羽到許昌後,曹操一直都在想著如何要關羽真心歸於自己。五天一大宴,三天一小宴,先是賞賜金錢和美女,之後再賜錦袍和紗錦作囊,為關羽護髯,可以說曹營裡沒有任何一個人享受過曹操對關羽的待遇,但關羽還是不為所動,依然以禮待人,對曹操還是不冷不熱。

直到有一天的宴會結束,曹操送關羽出府,看見關羽的坐騎消瘦,便問關羽馬為何消瘦,關羽說自己身材高大,這匹馬不堪重負,所以消瘦,於是派人去牽了赤兔馬。



關羽看見了就問是不是以前呂布所騎的赤兔馬,於是曹操就把鞍轡送與關羽,關羽一而再的拜謝。


為此曹操還不高興了,為何之前賞賜那麼多,你都不拜謝,今天賜給你一匹馬,反而多次拜謝,為何輕賤人而對馬非常在乎呢?

關羽解釋道,我知道這匹馬乃是千里良駒,一旦我得知兄長劉備下落,就可以騎著這匹馬在一天時間內與兄長相會。

曹操聽完感到後悔賜馬了,同時也為關羽的忠義感到稱讚。

曹操賜馬給關羽,在之後與袁紹的官渡之戰中,關羽和赤兔馬也立下了大功,在白馬之圍中,關羽憑藉坐下寶馬和快刀斬顏良與萬軍叢中,幫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報了曹操了厚恩。

這都是根據演義所講,不是正史哦。以上就是曹操賜赤兔馬給關羽的整個過程,曹操看似無意,實則有意,但偏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何這樣說呢?曹操之前的賞賜並沒有打動關羽,但賜馬這件事卻打動了關羽,原本以為這樣可以使關羽歸心,卻不想著忠義無雙的關羽想的是藉助赤兔馬的腳程以後能與劉備早日相會。至於為何沒有賜給徐晃和許褚,很好的理解,許褚和徐晃本來就對曹操忠心耿耿,再賞賜無疑是錦上添花,至於沒有賞賜給曹彰,借用影視劇中曹操對曹丕所說的一句話“你配不上這匹馬”(戲謔之詞,不要當真)。

朋友們對於曹操賜赤兔馬給關羽,您是怎麼覺得的呢?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紫氣東來。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如果關注我的話想必是極好的

期待您的點贊、留言、評論和關注哦!!!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赤兔馬正史沒有多少記載,《三國志》裡只有“布有良馬曰赤兔”一句;《後漢書》裡也是隻有“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一句。

菟,一般解釋為虎,赤菟也就是紅色的老虎。《三國演義》裡的赤兔馬,應該就是從這個“赤菟”來的。所以這匹赤兔馬應該煞氣很重,不是誰都能駕馭得了的!

赤兔馬前面的主人,董卓和呂布都沒有什麼好的結局,估計就是這匹赤兔馬給妨的!

曹操有那麼好的赤兔馬不騎,要不是赤兔馬太烈騎不了,那就是恐怕赤兔馬妨了自己。

曹操不把赤兔馬賜給自己的武將和愛子,多多少少也有這麼點兒意思!

曹操把赤兔馬送給關羽,難道是想害關羽?

《三國演義》直接明言妨主的馬是的盧。劉備騎上的盧之後,不僅沒有被的盧所妨,反而還被的盧所救。龐統騎上了的盧馬,結果卻死在了落鳳坡。

《三國演義》這樣的傳統小說,也是有很多套路的。比如說什麼樣的人物騎什麼樣的馬。

趙雲這樣的白袍小將,肯定是騎著一匹白馬;關羽這樣的紅臉大漢,當然也要配上一匹紅馬才對。

這就叫做應景兒,關羽的紅臉配上紅馬,也是破解的一種方式。

從整個情節來看,赤兔馬彷彿就是為了關羽而生的,所以在關羽死後,赤兔馬也絕食而死了!

《三國演義》裡還有一段情節,也能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曹操為什麼不把赤兔馬賜給其他武將。

曹操在銅雀臺設宴,在柳枝上掛上一件錦袍。曹操道:“有能射中箭垛紅心者,即以錦袍賜之。”

曹休、文聘、張郃、曹洪、夏侯淵五人先後都射中了靶心。

這時候徐晃出來一箭射斷柳枝,把錦袍直接拿了過去。許褚出來就和徐晃爭奪錦袍,兩人把錦袍都扯碎了。

最後曹操賜給每人一件錦袍這才作罷。

一件錦袍都能搶成這樣,何況是絕無僅有的赤兔馬了!只有一匹赤兔馬,到底賜給誰?最好的辦法就是誰都不給!

賜給黃鬚兒曹彰。難道還嫌他們哥幾個爭得還不夠嗎?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三國演義》中,赤兔馬的全稱是嘶風赤兔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到尾,長一尺,從蹄至須,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赤兔馬日行千里,渡水如平地。更有傳說,赤兔馬在水中不吃草料,只食魚鱉。赤兔馬生性兇猛,曾有人偷赤兔馬,但被赤兔馬踢到。



赤兔馬本來就是董卓的,為拉攏呂布將赤兔馬贈予呂布,便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呂布被曹操所破,赤兔馬自然就歸了曹操。曹操為留住關羽,又把赤兔馬贈予關羽,關羽從此“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

那麼曹操為何不把這匹寶馬送給許褚,或者徐晃,乃至他的“黃鬚兒”曹彰呢?



一、許褚——曹操的保鏢,用不著

許褚,東漢末年,聚宗族數千人堅壁自保,膀大腰圓,勇力無限。史載: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總之,許褚有一把子虎力氣。曹操用人總是取其所長。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許褚歸順曹操。曹操一見就很待見他,說“此吾樊噲也”。當天就“拜騎都尉,引入宿衛”。跟著許褚一起來的眾位俠客也都封了官。



從此,許褚就做了曹操的貼身警衛,基本上曹操走到哪兒,他就跟著哪兒。可以說,如果許褚早跟隨曹操的話,就不會有曹操徵張繡的時候,狼狽逃竄的事情發生。名將典韋也不會戰死,更重要的是曹操的長子曹昂就不會死去。或許也輪著曹丕做太子。

再說,在動亂的三國時代,斬首行動也經常發生的事。孫策不就是被許貢的門客所殺嗎?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許褚跟隨曹操打官渡之戰。曹操作為領導人,也總被人惦記著。當時就有個叫徐他的人夥同別人想行刺曹操,結果讓許褚覺察出來,等許褚回家後立馬趕回來。本來徐他是算準了許褚今日不值班的,結果一見到許褚又來了,不禁大驚失色。

許褚多年的護衛練出了“保鏢”特有的危機意識,一見情況不對頭,馬上殺了他們。可以說,許褚單兵作戰勇敢過人,但排兵佈陣卻非所長。最適合不過的就是當貼身保鏢和警衛員,猶如曹操的一尊門神。

曹操從此以後更加離不開許褚,更加倚重許褚,坐臥行動,再也不讓許褚離他半步。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在曹操潼關征討韓遂、馬超時,是許褚護衛著曹操過的河。如果沒有許褚的拼死救護,曹操命休矣。

保鏢的工作類似於看家護院,保姆等。如果給許褚一個赤兔馬,有啥用?讓他馳騁沙場?曹操才不會那麼笨呢!

二、徐晃——曹操的“五子良將”,無緣赤兔馬

徐晃,原為楊奉部將,後歸曹操。那是赤兔馬還是呂布所有。徐晃雖勇而有謀,頗得曹操信任,無緣赤兔馬。



徐晃能率兵出戰,有將帥之才。征討呂布時,單獨領兵降服了呂布的將領趙庶、李鄒等人。官渡大戰中,立功最多,戰績顯赫。隨曹操打敗顏良,攻取白馬,進軍延津,大破文丑,小試鋒芒。

官渡之戰重要時刻,準備劫袁軍糧車,而無人可派時,看人極準確的荀攸說派“徐晃可也”。又跟隨曹操襲擊烏巢,火燒袁紹的糧草,扭轉了曹操的被動局勢。但赤兔馬曹操已經送給了關羽,還能要回來給徐晃?不可能。徐晃無緣赤兔馬。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攻韓遂、馬超,命徐晃與朱靈暗度蒲阪津,充分體現了徐晃獨擋一面的能力。得意之筆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率軍援樊城,聲東擊西,屢敗關羽軍。曹操稱徐晃“全樊城、襄陽,都是將軍的功勞啊!”

樊城解圍後,曹操視察營寨,見徐晃部武整齊,將士駐陣不動,曹操嘆道:“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曹操屢次對徐晃給予了高入雲端的評價。

徐晃有“萬人敵”之風,擁有一匹赤兔馬,受之無愧。但實在地說,徐晃的坐騎也是一隻名馬,那就是驊騮,一隻紅色的良馬。本是周穆王的八駿之一。

《三國演義》十二回寫道:奉大怒,回顧陣中曰:“公明何在?”一將手執大斧,飛驟驊騮,直取崔勇。兩馬相交,只一合,斬崔勇於馬下。

好一隻驊騮,看來徐晃真無緣於赤兔馬!再說徐晃的愛好也不在馬上。徐晃是三國有名的神箭手。

曹操大宴銅雀臺,曹將比箭時,徐晃一記“斷柳取袍”,技壓群雄,曹營箭法第一非徐晃莫屬。曹操用人最善於投其所好,他是不會送給徐晃馬的,如果非要送,可能要送良弓吧。

三、“黃鬚兒”曹彰——曹操的兒子,爺倆不缺良馬

曹彰,曹操跟卞皇后生得第二個兒子,曹丕的親弟弟,曹植的親哥哥。箭發準確,膂力過人,可以手格猛獸,作戰不避險阻。



作為一員戰將,喜歡良馬那是肯定的。曹彰,天生就是個戰士,曾有“愛妾換馬”的傳奇。故事載於唐代朱揆的話本《釵小志》:魏曹彰,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彰即曰:“鄣有美妾,可換,唯君所擇?”馬主遂指一妓換之。馬名“白鵲”。

看來曹彰有一匹良馬,那就是“白鵲”。其實,曹彰不止一匹。

且看曹操於是說:“汝不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操勸曹彰要多讀書,但也說明曹彰有一匹出自大宛的汗血寶馬。

此馬在高速奔馳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並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因此稱為“汗血寶馬”。曹操就有一匹這樣的汗馬,名曰“絕影”。曹操出兵打仗騎的就是絕影。此馬,日行千里,宛城一戰,為流失所傷而亡。曹操還有一匹好馬“爪黃飛電”。

曹家爺們就是不缺寶馬良駒。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彰征戰代郡烏丸,威震北方。



歡迎轉發、關注、點贊、評論。我是您的老朋友閒將西話,與您暢所史言,共話未來。謝謝。


閒將西話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很簡單,為了拉攏關羽。為什麼曹操會對關羽青睞有加?其實這是人的通性,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在曹操看來,無論是許褚,還是徐晃,甚至是自己的兒子黃鬚兒曹彰,都是自己的心腹部將,跟隨自己南征北戰十幾年,感情都已經非常好了,沒必要送什麼千里馬、金銀之類的你見過經常會給自己的親人送禮物嗎?沒有,很少,只有對待陌生人才會這樣做。

很顯然,關羽就是曹操心目中這樣的人物。雖然曹操和關羽接觸不多,但曹操對關羽這樣忠義之人,那可是如雷貫耳。雖然關羽是劉備的二弟,但不代表曹操想把他拉入麾下,如此人物,無論是哪位君主,都是掃榻以待。



所以在關羽提出三個要求後,曹操才很快答應,因為曹操看重的是關羽他這個人。在曹操看來,無論是誰,都會在他千方百計的關懷下,自願投降。就這樣,自從關羽在進入曹操陣營後,什麼給他準備齊全,為此還送上了當年呂布的赤兔馬,這可是連曹操部將、兒子都沒有享受的待遇。雖然在關羽看來,他是不會背叛自己的大哥劉備,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關羽還是會對曹操感恩戴德。

這不,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後,關羽為報答其恩情,華容道義釋曹操,算是還了當年的情義。


青史回聲


三國演義中的關雲長是一個義薄雲天、忠貞不二的天下義士,赤兔馬是一匹日行千里,奔跑迅速的馬中皇者,原本關羽和赤兔馬是毫無聯繫的,可是曹操居然就將這麼一匹千里馬送給了一個不肯歸順自已的萬人敵關羽,曹操的做法讓人難以理解。

要清楚曹操為什麼要送赤兔馬給關羽,就得了解關羽為什麼要投降曹操?

劉備背叛曹操後,佔據了徐州下邳城與小沛城,曹操雖然在官渡前線與袁紹對峙,但仍然率軍攻打劉備,當時劉備駐小沛,關羽駐下邳,曹操大軍先擊敗了劉備與張飛,然後繼續進軍下邳城。

下邳城的關羽實際上成了一支孤軍,即使是孤軍,曹操也不敢正面強攻關羽,而是採用了程昱的計策,以誘敵之計將關羽引出下邳城,然後順勢佔領城池,關羽在城外見城池被佔,只得駐在土山,而且被曹軍重重包圍。

之後,曹操派出張遼勸降關羽,關羽起初不肯投降,只想死戰以保全名節,但張遼卻以三個理由勸說關羽不值得戰死,這三個理由也成了關羽投降曹操的原因,張遼的三個理由是:

1、如果你關羽現在戰死,將來如果劉備復出,如何對得起桃園結義之情?

2、如果你關羽現在戰死,劉備的二位夫人誰來照顧?

3、如果你關羽現在戰死,就是匹夫之勇,空有一身好武藝和滿腹經倫,卻不思與劉備共扶漢室,這是你的罪過。

張遼的一番勸說,卻無意中成為關羽接收投降的三個理由,也導致了關羽終究不肯投降曹操,而會一直追隨劉備而去的理由。

關羽在聽說了張遼的勸說後,也提出了三個願意暫時投降曹操的理由:

1、降漢不降曹,以投降漢朝的名義投降。

2、善待劉備的二位夫人。

3、如果知道劉備的下落,就一定會離開。

對於前兩條理由,曹操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但是對於第三條理由,曹操有些耿耿於懷,如果關羽將來會隨時離開,我養這麼一個人有何用途?這個人即使再厲害,即使再忠誠,效忠的主公不是我,又有何用?

曹操本不想接受第三個條件,這個時候張遼以春秋時期的義士豫讓為例,說君以國士待人,人必以國士待君,如果主公能夠厚待關羽,關羽遲早會回心轉意的,曹操想了想,覺得有道理,於是答應了張遼,同意了關羽投降的三個條件。

於是關羽就投降了曹操,關羽在當時按程昱的說法就是“萬人之敵,非智謀不能取勝”,這麼一個超一流的戰將,曹操還是非常喜歡的,眾所周知,曹操是非常愛才的,對於關羽,曹操動了愛才之心。

再說了,當時的關羽可比曹營之中任何一位猛將都要厲害,關羽的厲害不僅在武藝,而且為人也是相當忠誠,這樣的人,別說曹操,每一個做領導的人都會喜歡,於是在關羽投降之後,曹操不斷的厚待關羽。

首先曹操帶著關羽見漢獻帝,並當面封關羽為偏將軍,然後是送綾羅綢緞和金銀器皿給關羽,接著就是三天一場小宴,五天一場大宴請關羽,並待關羽為上座,最後還送了美女十人給關羽,結果關羽的表現是如何呢?

對於金錢和美女,關羽絲毫不為所動 ,而是將這些送給了劉備的二位夫人,由此可見,關羽不好這口,有的人喜歡金錢,有的人喜歡權力,有的人喜歡美女,但這些關羽都不喜歡,曹操是想留住關羽的,眼見關羽如此,就知道了關羽不喜歡這些俗物,為了讓關羽動心,曹操也是想盡辦法。

曹操想盡辦法想找到關羽的軟肋,之後還送過錦袍和紗錦囊給關羽,這兩件物品都不貴重,但實用,關羽接受了這兩件物品,到了最後曹操想到了送馬的法子,在冷兵器時代,作為一個武將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有兩樣:一是兵器,二是戰馬。

兵器是一個武將的生命,行軍打仗沒有兵器,等於被拔了牙的老虎一樣,而戰馬則是一個武將的第二生命,古代武將如果僅靠兩條腿走路,是根本無法快速到達戰場的,一般有地位的武將,都有戰馬騎,戰馬與武將是緊密聯合的,一個沒有馬的武將,就像紙糊的老虎一樣,沒有戰鬥力。

曹操為了留住關羽可是下了血本,他將呂布生前騎過的千里馬赤兔馬送給關羽,當時的赤兔馬是天下排名前三的寶馬,放到今天就相當於曹操送了一輛超豪華汽車給關羽,古代的戰馬相當於今天的坦克一樣,而關羽作為一名武將,尤其是萬人敵的武將,如果沒有一匹好馬,很多戰功就無法獲得,關羽視武如命,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打敗仗,當看見赤兔馬時,關羽無法拒絕誘惑,這就是關羽的軟肋,終究被曹操發現了。

赤兔馬在當裡可是極其貴重的禮物,一匹馬的價值差不多值千金了,而千里馬顯然更加珍貴,曹操送赤兔馬的本意就是下血本留下關羽,曹操以為自己以國士待關羽,關羽必以國士報之,雖然曹操遠勝智伯,可惜關羽卻不是豫讓。

曹操送赤兔馬給關羽的原因就是為了留下關羽這個數一數二的萬人敵,熊虎之將,天下無雙的義士,送給自己人,比如許褚、徐晃、曹彰等人,是達不到這個目的,雖然最終曹操送了馬也沒有達到目的,但無奈已送出去的馬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 收不回來了,赤兔馬也就永遠歸屬關羽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赤兔馬為天下神駒,非常人不能駕馭。

性情鋼烈,一馬不配二鞍。指的就是對待主人的態度。非主人不得近身。所以羅老先生為其起這個特別的名字,千里追風赤兔胭脂栆紅馬。馬的名字,暗含三位主人,這三位主人,全是世間第一,寓意深刻。

人中呂布,美中貂蟬,馬中赤兔,武聖關羽。前部書,只認呂布貂蟬為主人。後半部書認關羽。關羽面如重栆,符合馬的名字,得貂蟬者,得此良駒。

千里追風赤兔胭脂栆紅馬。

千里追風,講的是呂布的英雄。

赤兔胭脂,馬的身毛是紅顏色,再者指貂蟬是紅顏知己,兔,是形容貂蟬性格乖巧的女性(馬是鋼烈兇猛的馬,用兔來形容取名,有失馬的英雄形象,所以,是指貂蟬)。胭脂,更是為女人所用的。

栆紅,這是形容關羽的容貌。

所以,馬的名字,告訴人們,馬的三位主是誰。其他人,是不可以得到此馬的!也是羅老先生,費盡心機,為馬起的名字,貫穿全書的,誰是第一英雄。(呂布,關羽,貂蟬,赤兔馬)

所以,赤兔馬的歸屬是作者羅貫中設計安排的。不是曹操想給誰就能給誰的。


順其自然159220662


在三國曆史上,有一個故事就是曹操送關羽赤兔馬,關羽感恩戴德的片段。


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為人處世非常地精明,送這樣貴重的禮物,有著他自己的算計。

當時關羽剛剛歸降大漢朝廷,也可以說歸順了曹操。

但關羽人在曹營心在漢,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肯定寧死不屈。

劉備本來依附在曹操麾下,因為袁紹發動戰爭,劉備趁機反戈一擊。

佔據了小沛和下邳兩座城池,劉備和關羽各自鎮守,形成掎角之勢共同抵禦曹操大軍。

可是劉備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小沛被攻破以後,劉備下落不明,張飛和趙雲也跟著失蹤。

關羽孤身一人鎮守下邳,已經沒有任何的勝算。


關羽本來打算誓死抵抗,決不投降。

在這個時候,曹操陣營也出現了兩種聲音,第一種是直接殺了關羽,這是佔大多數人的觀點。

還有少數人認為,現在正是收服關羽的大好時機,張遼就是其中一個。

曹操也認為關羽是當世猛將,可遇不可求,殺了太可惜了,所以讓張遼勸降關羽。

關羽開始不肯投降,在張遼提到劉備兩個夫人在曹操手裡後他動搖了。

加上曹操答應關羽了三個條件,讓關羽選擇了暫時依附於曹操。

曹操知道關羽是個人才,如果不能留住他的心,遲早會離開。


所以加官進爵,黃金美女,錦衣玉食等手段都試過了。

關羽都不為所動,可讓曹操鬱悶了很久。

有一天曹操召集眾將領開會,關羽由於坐騎羸弱不堪遲到了。

曹操見施加恩惠機會來了,於是贈送了關羽一匹馬。

就是當年呂布的坐騎赤兔馬,這可是萬里挑一的戰馬,和現在的銷量級跑車有一拼。

可見曹操為了留住關羽,是下了血本的。

關羽也沒有辜負曹操一番心意,他在官渡之戰中,斬顏良,誅文丑,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


對於贈送赤兔馬給關羽,曹操的手下頗有微詞。

許褚,徐晃,曹彰都向曹操要過赤兔馬,但曹操都沒有捨得給他們。

曹操覺得赤兔馬,只有像關羽這樣忠勇的人,才配得上擁有,所以才贈送給關羽。

加上曹操為了收買人心,讓關羽死心塌地歸順他,所以才會賜給關羽赤兔馬。

許褚,徐晃和黃鬚兒雖然也是良將,但和關羽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而是,他們三人是跟隨曹操多年的心腹,不會因為一匹馬對曹操有意見。

所以,曹操才會執意送赤兔馬給關羽,而不是許褚,徐晃和黃鬚兒。

可惜的是,關羽還是選擇了離開曹操,重新回到劉備身邊。


正因為關羽的忠和義,贏得了後人的尊敬,被奉為武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