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在位僅僅三年,卻為秦統一天下立下驚天功勞

公元前310年,年輕的秦武王即位,此時的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早在秦武王的祖父秦孝公時期,他重用商鞅,在秦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使秦國的實力遠超山東六國。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在位僅僅三年,卻為秦統一天下立下驚天功勞

既然國家富強,秦武王當然要擴土東進,逐鹿中原,他對丞相甘茂說:“我想開闢車道直通三川,一睹周室,就是死了也不遺憾。”

甘茂,是下蔡人,曾幫秦國奪取漢中地區。面對武王的話,他心領神會,便說:“請允許我到魏國,與魏國相約去攻打韓國,並請讓向壽輔助我一同前往。”武王應許了甘茂的請求。甘茂到魏國後,就對向壽說:“您回去,把出使的情況報告給武王說:魏國聽從我的主張了,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韓國。事情成功了,全算作您的功勞。向壽回到秦國,把甘茂的話報告給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在位僅僅三年,卻為秦統一天下立下驚天功勞

甘茂抵達息壤,武王問他先不攻打韓國是什麼緣故。甘茂回答說:“宜陽,是個大縣,上黨、南陽財賦的積貯經時很久了。名稱叫縣,其實是個郡。現在大王離開自己所憑據的幾處險要關隘,遠行千里去攻打它們,取勝有很大困難。

接著甘茂又舉了兩個例子來暗示武王,第一個例子“曾參殺人”。 曾參住在費邑,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姓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正在織布神情泰然自若。過了一會兒,一個人又來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仍然織布神情不變。不一會,又有一個人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扔下梭子,走下織布機,翻牆逃跑了。

憑著曾參的賢德與他母親對他的深信不疑,有三個人懷疑他,還使他母親真的害怕他殺了人。現在我的賢能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信任曾參,可是懷疑我的決非只是三個人,我唯恐大王也象曾母投杼一樣,懷疑我啊。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在位僅僅三年,卻為秦統一天下立下驚天功勞

第二個例子:魏文侯時期,樂羊帶兵去攻打中山國,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樂羊回到魏國論功請賞,而魏文侯把一箱子告發信拿給他看。嚇得樂羊一連兩次行跪拜大禮說:“這可不是我的功勞,全靠主上的威力啊。”

秦武王聽到這兩個故事,頓時恍然大悟,他對甘茂說:“我不聽他們的,請讓我跟您盟誓。”甘茂聽了之後,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之後他帶兵攻打宜陽,打了五個月卻拿不下宜陽。國內果然提出反對意見。武王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不攻了。甘茂說:“甘茂就在那裡,您可不要忘記。”武王覺得對,於是調集了秦國全部兵力,讓甘茂進攻宜陽,斬敵六萬人,拿下了韓國軍事重鎮宜陽。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在位僅僅三年,卻為秦統一天下立下驚天功勞

秦武王終於通過了三川之地到了周都,最後舉鼎而死。不過拿下宜陽對秦國東進意義重大,《戰國策·秦策二》記載:“宜陽,韓邑,韓武子所都也。”,“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粟支數年。”

戰國後期,韓國疆域像個半月形,宜陽是關鍵所在,與軍事據點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成掎角之勢。秦軍佔領宜陽,打開了入周問鼎、逐鹿中原的大門。周天子疆土也暴露在秦國面前。宜陽之戰後,全面撼動周朝與六國生存根基,秦國東出已經無法封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