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說“娶妻當得陰麗華?

用戶61620471536


站在古人的角度來看,一個長得好看,對夫君始終如一,全心全意為夫君著想,為了夫君的利益甘願放棄自己的名利尊榮的得體大度的女人,有誰不愛呢!



所以漢光武帝對陰麗華一直深愛著的,由剛開始的初戀愛慕,到久別思念,最後越愧疚越愛,想把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給她。陰麗華靠著自己不爭的智慧收穫了後宮中難得的始終如一的愛情。



劉秀的人生理想

劉秀年少時,只是一個窮小子,而陰麗華則出生在一個顯貴的家族,祖上是大名鼎鼎的管仲,在南陽是有名的富戶。一個窮小子第一次見到千金小姐就產生了少年慕艾之情,戲本子裡大多也都是這麼寫的,從此在劉秀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劉秀到長安遊學,又看到了威武的執金吾在街上走過,場面也是壯觀。作為一個平凡的老百姓,劉秀的人生理想就是有朝一日入仕當官可以做這麼威風的執金吾,又能娶到像陰麗華這樣美貌的女子為妻,這一輩子就挺不錯了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是不是一個渣男

王莽篡權,天下大亂,各地紛紛起兵討伐,劉秀兄弟也在南陽起兵,與綠林軍聯合在一起。擁立劉玄為帝,是為更始帝。劉秀作戰勇敢,昆陽之戰立下首功,授封武信侯。不久,就如願娶到了陰麗華為妻。陰麗華一直陪在劉秀身邊,後來為了保護陰麗華,劉秀把陰麗華送回了故鄉。一別就是三年。

更始帝猜忌劉秀,派他去出巡河北,招撫其他割據勢力,又不給劉秀兵馬。到了河北之後,為了對付王朗,劉秀與真定王劉楊聯盟,並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不久劉秀在真定王劉楊的協助下,攻破了邯鄲,擊殺了王郎等人。隨著劉秀勢力不斷壯大,於更始三年,與更始帝決裂,在河北稱帝。這一年郭聖通為劉秀生下了一個兒子。



劉秀入主洛陽後,立即派人去接陰麗華。陰麗華等了劉秀三年,音訊全無,再見時劉秀已經有了新人,連孩子都有了。照現在來看,劉秀就是一渣男,只是我們不能用現在的道德倫理來衡量古人,看到劉秀平安無事,還建立了新的帝國,陰麗華大概悲喜交加吧。

大度讓後

陰麗華與郭聖通同封為貴人。第二年,劉秀想立陰麗華為後,陰麗華堅持推辭,認為郭聖通的舅舅劉揚輔佐劉秀有大功,不能冷落了功臣,而且郭聖通已為劉秀生了一個兒子,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有資格做皇后。

於是,因陰麗華的推辭,劉秀最終立郭聖通為後,立郭聖通的兒子劉疆為太子。陰麗華的大度不爭,讓劉秀深感愧疚,對陰麗華更好了。不久,真定王劉揚謀反被誅。郭聖通逐漸失寵。建武十七年,劉秀終於廢了郭聖通,改立陰麗華為後。建武十九年,又改立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太子。

劉秀對郭聖通的感情自然比不上陰麗華,礙於平衡朝中勢力,不得已立郭聖通為後,當他完成統一大業,權利逐漸握在自己手中之後,政治聯姻終究不能長久。劉秀後來對郭聖通也不錯,送她到兒子劉輔的封地做皇太后享福了,免於在後宮中孤苦一生。

劉秀與陰麗華夫妻相伴走過三十四載的崢嶸歲月。歷經亂世離別、皇朝建立、屈身為妾、位正中宮,陰麗華一直是最理解、最支持劉秀的人。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后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后。

——THE END——


史海撲通


“娶妻當娶陰麗華”,這是光武帝劉秀的標準,不是古人的標準。要是古人的標準都這麼高,那麼99%的男人要成光棍了。那麼陰麗華到底有什麼魅力,把劉秀迷得不是不是的呢?

第一,陰麗華是名門大家閨秀

說到陰麗華的家族,頗有來頭。據稱,陰氏家族是春秋名相管仲之後,管仲第七代孫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於陰,因此,後來便以“陰”為氏。陰氏家族在秦末漢初時,遷到了新野。

陰氏家族在新野生息繁衍二百餘年,是當地一個豪門大戶。到了西漢末年,陰氏家族的土地達到七百餘頃。1頃換成現在單位大約有6萬平方米,大家可以想象陰家在當地是多麼富有。因此,陰麗華是名門望族的一位千金小姐,以今天“白富美”的標準看,“富”這一點是有了。

再來說說陰麗華的美。陰麗華的美,史書是有記載的。《後漢書·皇后紀》:“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悅之。”史書畢竟不是小說,沒有給出很多筆墨描寫陰麗華的美,但是直接了當說陰麗華很“美”,而追求者劉秀“心悅之”,心悅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愛上她了。

那麼,劉秀是怎麼認識陰麗華的呢?

第二,劉秀怎麼認識陰麗華的?

說到劉秀的家族,那比陰麗家族要更牛,因為劉秀就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後代。


不過,劉邦的後代太多啦。西漢經歷二百多年的時間,劉邦的子子孫孫已是枝葉茂盛,估計不下十幾萬人。大多數劉氏子氏空有“皇族後裔”的身份,在現實生活中卻早已走向平民化了。

劉秀家族更是一路衰落,他曾祖父是郡太守,祖父是郡都尉,到了父親劉欽時只擔任縣令。劉欽又死得早,留下三個兒子與三個女兒,只得寄養於叔父劉良家中,此時的劉秀與他的兄弟姐妹,完全就是草根平民了。

當時劉秀與陰麗華都是居住在南陽郡,劉秀是在舂陵,陰麗華是在新野。那麼兩人是怎麼認識的呢?原來劉秀的姐夫鄧晨也居住於新野,與陰氏家族也有些親戚關係。我們看史料,劉秀與姐夫鄧晨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兩人曾經一起去探親訪友。也正因為如此,劉秀得以通過姐夫鄧晨,認識陰家“白富美”大小姐陰麗華。

劉秀看到陰麗華後,就被她深深吸引了,陷入情網不可自拔。

第三,“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認識陰麗華時就迷戀上她了,但陰麗華對劉秀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這還真不好說。因為當時劉秀還只是一名勤於稼穡的農夫與窮酸的儒生。這時劉秀內心也是挺痛苦的,自己只是一位默默無聞的草民,自然不敢向心儀的女子表達愛慕之情。

後來,劉秀到長安遊學。有一次他見到了執金吾(首都衛戍司令)出行的盛大場面,不禁對人生產生了美好的遐想,憧憬著自己的事業與愛情,並慨嘆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不過,劉秀娶陰麗華,卻是在昆陽之戰以後。劉秀與哥哥一同起兵反王莽,在劉秀取得昆陽大捷後,卻傳來哥哥被殺的噩耗。原來綠林軍扶植的更始政權把劉縯、劉秀兄弟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外。劉秀聽到哥哥死訊後,馬上趕到宛城,一個字也不提自己的功勞,不為哥哥辯白,低調行事,這才躲過一劫。正是在這人生低谷時,劉秀娶了陰麗華為妻。

那麼,陰麗華為什麼會嫁給劉秀呢?

第四,陰麗華為什麼會嫁給劉秀?

關於這個問題,史書並沒有解釋,我來分析一下幾種可能性:

其一,陰麗華對劉秀有好感。

史書並沒有記載陰麗華與劉秀相識時,對他的態度如何。但是,我覺得陰麗華對劉秀應該是有好感的。為什麼呢?因為陰麗華對劉秀的看法,可能受到中間人鄧晨的影響。

我前面說過,鄧晨是劉秀的姐夫,而且可以算是第一個賞識劉秀的人。劉秀年輕時,其實大家都不太看得起他,鄧晨是個例外。

有一回,劉秀與鄧晨去拜訪一位江湖術士,此人名為蔡少公。蔡少公精通《河》《洛》之書,懂得一些圖讖之學,當時有讖言說:“劉秀當為天子。”對於這個預言,大家都認為說的是國師劉秀。國師劉秀就是漢代著名的經學家劉歆,劉歆後來改名為劉秀。劉歆是國師,當天子可能性大點吧,誰也沒有想到會是莊稼漢劉秀。但是,莊稼漢劉秀突然反問一句:“怎麼見得就不是我為天子呢?”此言一出,惹來鬨堂大笑。只有一個人沒有笑,他便是姐夫鄧晨,鄧晨覺得劉秀的才華還沒被發現,但實有雄心壯志,前途不可限量。

對於鄧晨與陰麗華一家比較熟,我想鄧晨對劉秀的看法,會對陰麗華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劉秀起義後,一系列卓越的表現,特別是昆陽之戰,證明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第二,陰麗華可能家道中衰

陰麗華嫁給劉秀,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家道中衰。

陰氏家族不是當地大富嗎?為什麼說家道中衰呢?原來在王莽上臺後,就推行一系列社會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土地改革。

在西漢後期,土地兼併的現象十分嚴重,“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針對這種現象,王莽祭出古代“井田制”的法寶。他宣佈,八口男丁以下的家族,擁有的田地不得超過一井(一井為九百畝),超出的部分,必須要分給其他人使用。

這個改革,是對地方豪強的重大打擊。我認為,陰氏家族在這次土地改革中,肯定是遭遇重創。按照王莽的改革計劃,陰家只能保留九頃的土地,而多出來的幾百頃土地要全部充公。當時王莽為推行改革,手段極為激進,如果有人膽敢違反或非議井田制度,便流放到邊疆。

我想,經此變革後,陰氏家族一定是一落千丈。在這種情況下,劉秀向陰麗華求婚,成功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


君山話史


這是千古名言啊。

整句話是 :仕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這句話出自陰麗華的老公,光武帝劉秀之口。

劉秀二十歲去長安求學,見到執金吾的盛況,遂嘆曰:仕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後來在他二十八歲又逢人生低谷時期,娶得自己思慕多年的陰麗華為妻。

劉家和陰家有姻親關係,所以劉秀應該去過陰家見過陰麗華。所以感嘆娶老婆娶陰麗華這種貌美孝順的女子。

劉秀同陰麗華結婚後三個月被更始帝派去河北,把陰麗華送回孃家。

這是劉秀想脫離更始政權爭取來的機會,所以單槍匹馬的持節河北。

在河北九死一生的拉攏了幾萬人馬,後來為了爭取和劉楊合作,答應劉楊提出的聯姻條件,娶了劉楊外甥女郭聖通。兩人一起對抗王朗。劉楊出兵同劉秀合作兩次,帶兵回真定。劉秀留在河北繼續努力拼搏,後來上谷漁陽,幽州突騎前來投靠他,又降服銅馬十萬大軍,加上之前的地盤,勢力大增,一年後稱帝,公開和更始政權決裂。

劉秀稱帝后定都洛陽,派人接回陰麗華,欲立陰麗華為後。劉楊揚言造反,劉秀殺了劉楊三兄弟,恰逢彭寵造反,陰麗華知道局勢更利於郭聖通,所以推辭後位。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成全劉秀的利益。劉秀怕真定勢力和彭寵勾結,立了郭聖通為後。

陰麗華為貴人,建武四年隨軍生下長子劉莊。劉秀更加寵愛她。

建武六年,劉秀和郭聖通開始有苗頭的不合,建武九年疏遠郭聖通,建武十七年廢后,立陰麗華為皇后。

陰麗華當了十六年貴人,十六年皇后。七年皇太后,永平七年甍逝,死後同劉秀同葬原陵。諡號:光烈皇后。

東漢的第五輪評價陰麗華,友愛天至,說她天生善良。


故園拾夢


這句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名言,出自於漢光武帝劉秀之口。

范曄《後漢書》載:初,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出行,車騎甚盛,因嘆曰:


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與家在南陽蔡陽(今屬湖北栆陽)的劉秀相距不遠。陰家屬南陽望族,家境殷實。而劉秀雖出身皇族,為劉邦九世孫,但歷經二百餘年,到了劉秀這一代,早已沒落。陰麗華的美貌遠近聞名,且以溫淑知禮著稱,所以,以當時劉秀的自然條件,能娶陰氏為妻,應該是夢寐以求的奢望吧!

王莽篡政時,劉秀第一次進京城長安,遇執金吾(即京城衛戍司令)儀仗出行,對於從未進過京城的他來說,的確被當時的場景所震撼。羨慕之餘,劉秀對身邊的人說道:要當官,就當執金吾這樣的官才夠威風。要娶媳婦,就娶陰麗華這樣貌美的女子才配得上自己。

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幾年之後,即公元二十三年,劉秀回到家鄉,由陰氏兄弟撮合,如願以償地娶到了他心儀已久的美人。由於劉秀還未建立基業,前方戰事正緊,夫妻倆不久之後便被迫分離,劉秀率軍轉戰北方,撇下陰麗華在新野獨守空房。

其後,劉秀轉戰河北期間,出於戰爭需要,又娶了豪門出身的郭聖通,獲得了河北豪強的支持。兩年後,即公元二十五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稱帝后的劉秀首先要把他勝利的果實分享給髮妻,於是決定立陰麗華為後,但遭到陰氏堅決推辭。最終,立郭聖通為後,陰麗華為貴人。陰氏的寬宏大度,讓劉秀非常感動,並心生愧疚。三年後,陰麗華生下皇子劉莊(即後來的漢明帝),更受劉秀寵愛。



公元四十一年,劉秀廢掉郭聖通,立陰麗華為皇后。而距她和劉秀結髮成婚,已經過去了十八年。

在被劉秀寵愛的這十幾年間,陰麗華從未恃寵而驕,成為皇后的陰麗華更沒有恃貴而驕。她雖不苟言笑,但心地善良。不事張揚,生活節儉。為人謙恭和藹,寬宏賢惠,受到皇帝、後宮、外戚、宗室及百官的一致稱讚,成為歷朝歷代母儀天下的典範。

公元五十七年,劉秀在洛陽病逝。七年後,陰麗華病逝,享年六十,與劉秀合葬於原陵。

如果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劉秀和陰麗華夫妻倆的關係,我想只能是“珠聯璧合”。形容他們夫妻倆的感情,我選“伉儷情深”。而做為古代帝王中鮮有負面評價的劉秀,和做為古代王后、太后中諸世景仰的陰麗華,能幸運地結為夫妻,且兩人始終不渝地相敬相愛,上下五千年,惟此二人矣!

娶妻當得陰麗華,後邊我再加上一句:

嫁郎要嫁漢光武。


非空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劉秀在京城求學時說的話。當時劉秀為什麼說了這麼一句話?只有一個原因:陰麗華長得太漂亮了。

陰麗華是管仲的後代,家裡面家教比較嚴格,加上陰麗華家族基因比較好,所以陰麗華出落的知書達理,美麗大方。劉秀的姐夫跟陰麗華家是親戚關係,靠著這層關係劉秀見到了陰麗華,見到第一面的時候,劉秀就被陰麗華的美貌給驚到了,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劉秀說出“娶妻當得陰麗華”的時候只是覺得陰麗華長得太漂亮了。

不得不說,劉秀能娶到陰麗華這樣的女子是劉秀幾輩子修來的福分。陰麗華在嫁給劉秀以後的所作所為都肯定了劉秀的眼光是多麼的精準,當得起智慧與美貌並存的評價。

劉秀和陰麗華結婚三個月就被迫分離,陰麗華回孃家以後,劉秀就隻身前往了河北,這一去就是三年。在古代通訊及不發達的時代,劉秀這一走就杳無音訊,陰麗華都做好了奔喪離嫁的準備。

劉秀在洛陽稱帝以後,就派人把陰麗華接到了自己身邊。陰麗華滿心歡喜的見到了劉秀,但是這個時候已經物是人非,劉秀不但當了皇帝,並且還有了自己的妻子和骨肉。陰麗華見到這一幕經過短暫的沮喪以後,畢竟是以禮數傳家的大家族出來的小姐,很快就接受了現實。

陰麗華到來以後,劉秀雖然另娶了郭聖通,但是陰麗華作為原配還是很有市場的,劉秀想讓陰麗華當自己的皇后。但是郭聖通畢竟跟劉秀有了自己的骨血,在哪個年代,一群人跟著你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了能有一個奔頭,皇子是他們本身利益的保障,所以幾乎所有朝臣都跟劉秀的意見相悖,都支持郭聖通當皇后。

陰麗華也知道現在是怎麼一回事,無論在地位還是在對劉秀的幫助上,都比不過郭聖通,就跟劉秀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主動讓出皇后的位置。他的這一舉動徹底拴住了劉秀的心。在後來的日子裡,劉秀和陰麗華一共生了5個兒子,可見兩個人的感情。

有一件事情足可以說明劉秀對陰麗華的愛是慢慢噹噹的。又一次,劉秀行軍,非要帶上已經懷孕的陰麗華,按照當時的行軍速度,每天可以走三十公里,但是劉秀為了照顧陰麗華硬生生的把行軍速度減了一半。這意味著糧草要比運算的多出一倍,在當時糧食可是價比黃金啊。這個孩子可以說是出生價格最高的皇子了,從側面來講,劉秀為了貼身照顧陰麗華,就算花再多的錢也值得。

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郭聖通慢慢的不得劉秀的待見,最終在自己地位鞏固之後,廢掉了郭聖通,讓陰麗華入主中宮。

劉秀死後,陰麗華悉心教導兒子,妥善打理後宮的關係,對被廢掉的郭聖通一脈也是經常的走動,以賢惠著稱天下,為兒子的漢朝中興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千金一飯】總結語:陰麗華是一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子,劉秀能說出“娶妻當得陰麗華”也就不足為奇了,縱觀陰麗華的一生,她也對得起這句話了。






千金一飯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人生理想,執金吾是西漢時期負責監督京都、守護宮禁的軍職,掌有兵權,地位很高、權力很大,好男兒以此為建功立業的目標很正常,那陰麗華有何過人之處,能讓劉秀稱其是女子中的“執金吾”,並直言不諱地將其作為擇偶的目標呢?

窮小子與白富美的愛情故事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可惜這個皇室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好處,他不過是無官無爵的一介布衣罷了,和普通百姓一樣靠耕田為生,基本就屬於手無餘錢、家無餘糧的貧下中農。

陰麗華雖不及劉秀出身噱頭大,但也是出身名門,她是名相管仲的後代,因為祖上被封為“陰大夫”,所以陰麗華所在的新野一脈便改了陰姓。雖然陰麗華家往上數幾代都沒再出過高官,不及從前顯貴,但家境殷實,據說她家有良田千頃,車馬奴僕可以和當時的諸侯相媲美;

從小在如此優渥環境里長大的陰麗華,並沒有養成蠻橫霸道的大小姐脾氣,相反,她不僅容貌端莊美麗,還知書達禮,只是因為戰亂耽誤了婚事,才給了劉秀機會。

劉秀結識陰麗華,是在他遊歷長安後到新野的姐夫鄧晨家探親,鄧晨與陰麗華同住新野,且兩家素有往來,當時恰逢鄧晨要去陰家拜訪,劉秀有幸隨同,在陰家劉秀第一次見到了陰麗華,就那匆匆一晤,他就被容顏秀麗、舉止優雅、談吐不俗的陰麗華吸引了,便有了非她不娶之心,但劉秀也明白以自己當時一窮二白的身份肯定是配不上陰麗華的,所以暗下決心要拼出一個錦繡前程。

後來,劉秀隨兄長劉演起事,算是在亂世群雄中嶄露頭角,終於在29那年如願以償,迎娶了19歲的陰麗華為妻,至此劉秀的人生志願算是完成了一半。

婚後夫妻二人舉案齊眉、感情與日俱深,尤其是在劉秀家庭屢遭變故,許多親人都在戰爭中慘死,是陰麗華守在劉秀身旁,陪伴他開導他,一次次將他從心靈的泥潭中拉了出來。

善解人意的陰麗華,拒絕皇后之位與母族富貴

情場得意的劉秀,當時的政治處境是很艱難的,兄長無故被殺,自己因為功高也遭到更始帝的猜忌,卑躬屈膝的認錯、重金賄賂皇帝寵臣、兄長葬禮毫無悲色以明忠心,最後被更始帝派遣去河北招兵,留下新婚嬌妻獨守空房。

劉秀在河北的日子也不好過,為了發展壯大,他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以穩固聯盟,靠著劉楊等人的支持,與更始政權分庭抗禮,自立為帝。劉秀雖然另娶妻,但一直掛念還在老家的陰麗華,情況穩定後便派人將陰麗華接到自己身邊。

劉秀走後,陰麗華就開始了無怨無悔的等待,甚至都做好了守寡的準備,見到劉秀派來的使者後,陰麗華是有喜有悲,喜的是丈夫還活著,而且還當了皇帝,悲的是他又行婚配,已有長子,自己該當如何面對呢?

帶著複雜的心情,陰麗華來到了劉秀身邊,但好在劉秀是個講良心的男人,因為停妻另娶的事情對陰麗華十分愧疚,大力抬舉陰家地位,還要立陰麗華為皇后;陰麗華對劉秀的態度還是很欣慰的,不過卻堅決的拒絕了皇后之位,因為當時郭聖通舅舅劉揚造反被殺,其部眾害怕牽連,以致人心動盪,郭聖通成為皇后就可以表明劉秀寬仁的態度,能夠穩定時局,再者郭聖通已經生下了長子劉疆,劉秀瞭解陰麗華的苦心,如她所言,立了郭聖通為皇后,可是對陰麗華的愧疚與看重更勝從前,因此倍加疼愛,還愛屋及烏的想大封陰家人,結果陰家人都如陰麗華一般識大局,委婉的拒絕了劉秀,他們不想當那所謂權傾天下的國舅,不想終身與朝堂上的陰謀詭譎為伍,劉秀便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彌補陰麗華,每次出征把她帶在身邊,減少她與皇后接觸的機會,也是不想委屈了她。

陰麗華終成一代賢后

不久,陰家遭遇變故,一夥來路不明的強盜洗劫陰家,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不辛死亡,這讓劉秀滿懷悔恨,更加讓他確定了讓陰家人做官的心,他大肆封賞陰家,並讓百官前往吊念,還下了一個詔書,詔書中有要讓位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的意思。這讓郭皇后有了恐懼感,於是她在宮裡大肆作妖,劉秀和陰麗華選擇了迴避,陰麗華搬出了洛陽,郭皇后沒轍只能遷怒於後宮的其他兩位妃子,其他妃子都非常畏懼他。

朝局穩定後,郭皇后的位置不再重要,劉秀便下令廢了郭皇后,迎立陰麗華為皇后,為了安撫郭家,郭聖通的兒子劉疆被封為太子,成為皇后的陰麗華沒有如郭聖通一般囂張跋扈,也沒有驕傲炫耀,更沒有使用陰謀詭計讓自己的兒子奪取太子之位,她對郭聖通的兒子也如對自己的兒子一般教育。後來劉疆認為自己能力不如劉莊,甘願退位,陰麗華沒有趁機清理郭聖通的殘留勢力,她對郭家人就如自己的孃家人一般,並且教育自己的兒女要善待郭家人。

公元64年正月,在位二十四年之久的皇后陰麗華崩逝,享年六十歲,諡號“光烈”。二月初八日,與劉秀合葬原陵,葬禮極為隆重。劉秀評價她“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性賢仁,宜母天下”,第五倫評價她“友愛天至”, 史書描述她“性仁孝,多矜慈”。如此至純至孝的女人,當得起劉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的評價了!


史論縱橫


做皇后好,但做好一個皇后實在是不好做,翻閱史冊,從西漢呂雉第一個皇后開始到大清朝的隆裕皇后(也許有些人會說到大清朝最後一個皇后是溥儀的婉容皇后,但實際上她的老公溥儀在七歲的時候就退位不是皇帝了,所以她不能算實際上的皇后)中國出現了無數的皇后,但是在史冊上留下千古美名的卻不多,漢光武帝的陰麗華皇后就是一個賢惠淑德,謙虛仁厚的一代賢后。

一個女人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一個好男人,嫁給這個男人,並且被這個男人所愛。陰麗華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女人,這個愛她的男人是不平凡的,他是落魄貴族,他是亂世英雄,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但是不管是哪個身份都愛著她。

劉秀是皇族之後,他是劉邦的九世孫,乍聽劉秀是西漢開國皇帝的後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劉秀家是多麼榮耀的家族呢,但事實卻是劉秀家到他出生的時候跟平民百姓沒什麼區別了。原因就是漢朝推行的“推恩令”,因為皇帝的兒子再多也只能有一個接班當皇帝,諸侯也是,不管有多少個兒子也只能有一個來繼承 ,所以那些別的孩子的地位分封的地位就越來越低了。

陰麗華出生的時候家庭情況比劉秀好些,她的家族非常顯赫,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後代,她們家在當時是富甲一方的大戶。少年劉秀經常去姐姐家玩,因為姐夫的關係無意中見到了這個年輕少女陰麗華,長相甜美的女孩給劉秀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說了一句在別人眼中屬於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話——“娶妻當得陰麗華”,一個小農民又怎麼配得上千金大小姐呢?

恰逢天下大亂,王莽上位建立了新朝,被搶了天下的劉氏子孫當然不幹了,劉秀和他的哥哥們以“覆文祖之業”為名,以推翻新朝重建漢朝為目的在南陽正式起兵了。在南陽大戰勝利後劉秀如願娶得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佳人陰麗華,然而天下未定,戰亂不止,這對新婚燕爾的小夫妻還沒來得及好好甜蜜幾天就不得不分開了 ,這一分開恍若隔世,一別三年,三年後相見物是人非,劉秀身邊已有背景雄厚的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了。

得到了郭聖通舅舅勢力幫助的劉秀在戰場上勢如破竹,迅速的攻城略地,當上了皇帝。有了皇帝當然得選立皇后了,這讓劉秀犯了難,立誰當皇后呢?陰麗華是自己青春時期的一個美夢,在自己還沒有發跡之前就嫁給自己,和他共患難並且等他三年的妻子;而郭聖通卻是自己的貴人,如果不是娶了郭聖通得到她舅舅的支持,自己又怎麼會這麼輕易地得到天下呢?兩難之際,陰麗華主動辭讓不讓這個心愛的男人為難,她說郭聖通已經為劉秀生下了長子劉強,母以子貴應該選郭聖通為皇后,最終劉秀還是立郭聖通為皇后,劉強為太子。

要不是自己打天下把嬌妻放在家中又怎麼會因為沒有兒子而把皇后之位送於她人呢?出於對陰麗華的愧疚,劉秀更寵愛陰麗華了,女人的嫉妒心是可怕的,這引起了皇后郭聖通的不滿,她犯了女人的大忌,不斷地和劉秀爭吵,在劉秀眼前說陰麗華的壞話 ,這隻能把自己的丈夫越推越遠,更襯托出了陰麗華的賢惠懂事。最終,劉秀受不了了,他下詔書廢了皇后郭聖通,立陰麗華做皇后。廢后,我們一般會想到向陳阿嬌一樣打入冷宮,悽慘孤獨而死,但是陰麗華是仁慈的,她放過了這個可憐的女人,讓她到她兒子的中山國居住頤養天年,稱號改為 “中山王太后”,並對她的孃家人更加禮遇了。

陰麗華作為後媽來說也是合格的,她對郭聖通所生的兒子非常好,特別是對郭聖通的小兒子劉焉,對他的疼愛超越了自己的兒子,劉焉還有個不打招呼就直接去見陰麗華的特權。相較於呂后大肆殘殺劉氏子孫,陰麗華為大漢朝的皇后改寫了歷史。

陰麗華用她的賢惠善良得到了自己丈夫的愛,她是幸福的,後人稱她為千古第一賢后。


亭殿閣


【娶妻當娶陰麗華】吳三桂讀書讀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時,慨然嘆曰“能娶到這種女人,此生足矣!”

陰麗華的老公是劉秀,陰麗華她老爸是新野的富豪。劉秀的姐夫家有人與陰家有親,劉秀聽說陰麗華長得好看,心生暗戀。

公元23年6月,29歲的劉秀將軍娶走了20歲的陰麗華,三個月後送回孃家,劉秀北上洛陽上班並出差河北。

半年後,公元24年春,劉秀娶了郭聖通為妻,郭的舅舅叫劉楊,手裡有十萬兵馬 。婚後,劉楊率十萬兵馬幫劉秀征討邯鄲、平定河北。

公元25年10月,劉秀登基並遷都洛陽。陰麗華被接到洛陽,劉秀跟陰麗華商量立誰為皇后……陰麗華說“我是小家碧玉,不足以擔大位”,力辭皇后一職……其實,一般情況,跟你商量的事情一定不會給你的 ……於是,次年,立郭聖通為皇后,陰麗華為貴人。

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十斛,差不多就幾萬斤粟。陰麗華家其實挺有錢,她老爸有田七萬畝,從來內斂而低調。

十七年後,“郭皇后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作為皇后,郭聖通一是怨氣牢騷太多,二是沒有愛心,對待別的孩子有偏見😂😂😂。 於是,廢皇后郭氏,立陰麗華為皇后,同時,原太子劉彊主動讓太子位給陰麗華的大兒子劉陽,劉陽改名劉莊。

這算平手,陰麗華20歲結婚,不到一年老公為創業而劈腿,不計較……22歲進宮等了17年,無怨無悔,快40歲轉正為皇后。 轉正後還能善待郭聖通全家,即使到劉秀駕崩後,明帝還能“一視同仁、每事必均”!

後人評價陰麗華“光烈皇后友愛天至,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這種好不好?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做到陰麗華?

古人說,娶到一個好的女人做老婆,你家往下三代人都會受益。那麼,好老婆的標準配置又是什麼?

《列女傳》裡有個鮑宣妻,孃家有錢,男朋友窮,嫁過去後“侍執巾櫛,奉承君子,唯命是從”,意思就是很快適應了窮苦生活。

鮑宣後來做到司隸校尉一職,差不多紀委書記監察局長這種。兒子鮑永是魯郡太守,孫子鮑昱問他奶奶“太夫人,您能還記得出嫁時的情況嗎?”

老奶奶說:“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記得記得啊 。

古代的儒家文化裡既有不近人情的道德綁架,也有超越時代的文化內涵。

班固有個妹妹,叫班昭,才女,寫了一個《女誡》七篇,大學者馬融覺得特別好,就讓老婆和孩子一起學習。大家讀讀,也許拿回去教育老婆孩子,差不多就達到陰麗華這種了吧。

那麼,哪七篇呢?

卑弱第一,謙卑、勤勞、品行端正;世間從來柔弱勝剛強! 周易說“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別逞強,女強人不一定好。又說“陰疑於陽,必戰!”一家子女的經常疑神疑鬼找茬兒,這日子一定過不下去的。

夫婦第二,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御夫;丈夫駕馭不了妻子就沒有威嚴,妻子侍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義。

男女關係就是天地大義。

敬慎第三,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的以剛強為貴,女的以柔弱為美。生男如狼恐其懦,生女如鼠恐其虎。修身不過一個“敬”字,避強不過一個“順”字。敬是恭敬,順是寬和。夫婦之間過於周旋容易產生怠慢,言語就會過分,舉止就會放肆,就容易失去了禮義恩愛,這樣的夫妻就容易分離。

婦行第四,德、言、容、功。這一條當代女權主義者只看標題就是一棍子打死的。

言行舉止有規矩就是婦德;說話得體不罵人不說髒話就是婦言;經常洗漱乾淨整潔就是婦容;顧家、不貪玩、會做飯就是婦功;

專心第五,意思就是少在外面鬼混,別“散片”,不和品行不好的人來往,“得意一人,是謂永畢”。

曲從第六,“失意一人,是謂永屹”,這是說婆媳關係的。曲從不強爭而為上策。

和叔妹第七,為人處事小叔子小姑子這些人也很重要,家和萬事興,無論你喜歡不喜歡都要像親兄妹一樣對待。


終南高揚


光武帝劉秀有一句很出名的人生格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大意是,做官就要做執金吾這樣的大官,娶妻子就要娶陰麗華這樣的老婆。而劉秀後來完全實現了他的人生理想,在29歲的時候,剛被封侯,就娶了陰麗華做老婆。所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有一次去新野的時候,看見了新野當地富家女子陰麗華。陰麗華絕對是當地的大美女,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白富美,對於種地的劉秀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只能看著陰麗華,感嘆:“娶妻子就要娶陰麗華這樣的大美女!”自此劉秀將陰麗華視為自己的夢中情人,估計做夢都想娶她。但是,劉秀是個平民,怎麼能娶到陰麗華呢?也許發覺,種地沒有前途,他不種地了,去長安讀書。

仕宦當作執金吾!

在長安求學的這段時間,他看到了保衛京城的執金吾。執金吾出行的排場很大,已經將他震撼了,所以他忍不住感嘆:“仕宦當作執金吾!”這句話大概和老王那句“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掙它一個億!”差不多。劉秀兩次感嘆的人生格言匯聚成了一句話:“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引發了許多“亂世梟雄”的共鳴。

劉秀在昆陽之戰以後,立了大功,被劉玄封為大司馬。不久,在宛城娶了陰麗華,其實劉秀開始只是被陰麗華的美貌所打動,才說了這句話。他被劉玄調往河北的時候,為了自己的事業娶了河北豪族的女兒郭聖通為妻。劉秀稱帝以後,本來想立陰麗華為皇后,但是陰麗華謙讓,將皇后的位置讓給了郭聖通。不過,郭聖通天生嫉妒,惹是生非。久而久之,劉秀覺得郭聖通不適合做皇后,然後就將郭聖通廢掉,改立陰麗華為皇后。在歷史上,能逆襲為皇后的真的太少了。而陰麗華就是為數不多的那個人,劉秀之所以立陰麗華,不僅僅是喜歡她。更重要的一點是,陰麗華母儀天下,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劉秀,從不張揚,也從不為劉秀惹麻煩,當然也不嫉妒,非常賢惠。這就是男人理想型的妻子,所以劉秀廢掉了郭皇后,而另立陰麗華。所以,“娶妻當得陰麗華!”其實,就是指,娶妻子就要娶理想當中的妻子,而陰麗華這樣的老婆是男人最理想的對象,並不只是漂亮那麼簡單。


謀士說


陰麗華出身顯赫,她乃是春秋時期名相管仲的第七代玄孫女。良好的出身造就了她不凡的氣質,美貌的外表使得她名聲遠播。

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

光武帝劉秀早年長安求學時在街上見執金吾出門的排場浩大。劉秀的姐夫與陰麗華家有親,所以劉秀得以識的美貌的陰麗華。所以青年劉秀就說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

咱們在來說說陰麗華的一生,陰麗華出身富裕面容姣好,劉秀得勢後娶其為妻。怎奈新婚燕爾劉秀需出征河北,一晃兩年時光劉秀音訊全無,陰麗華仍苦苦相守。劉秀這時因需要藉助郭聖通舅舅的政治力量與其聯姻,不久後劉秀稱帝派人接回了陰麗華,雖兩年未見且劉秀已有新人但還想立陰麗華為後。卻被識大體知進退的陰麗華拒絕,由此可見陰麗華的心胸和智慧。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劉秀初登皇位根基未穩,而郭聖通孃家勢大陰麗華為劉秀江山穩固而選擇了拒絕後位,這是多大的胸懷默默的支持。

後來劉秀廢除郭聖通立陰麗華為皇后,給陰麗華的評價是有母儀之風。

這樣一位執著堅守、心懷寬廣、智慧貌美的女人成為古人娶妻的標準很適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