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快過年了,大家能分享分享你們那裡的年味和特色嗎?

用戶5954353786


雲南的少數民族本有自己特色的節日,但架不住漢族鄰居過春節的其樂融融,大多開始了雙節慶的熱鬧狂歡。本地的漢族也託福,偷師了些十分驚豔的手藝,大大豐富了年夜飯的餐桌。

  我從小在西南邊陲的小城長大,私心裡有幾道深埋在味蕾裡的年夜飯菜,雖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珍饈美味,卻也是家中長輩博採眾長琢磨出來的一桌子好菜。

無論你是在家等待親人團聚;還是行色匆匆正在往家趕;除夕夜,闔家吃一頓熱鬧的年夜飯,是心中最美好的期盼。再過幾個小時,一席豐盛的年夜飯即將上桌。無論是在家吃,還是選擇酒樓飯店,不可或缺的特色菜餚總是令人充滿期待。年夜飯吃什麼?雲南有哪些特色菜?來看看今晚你家的桌上有沒有吧!

一、長菜

長菜在雲南的地位可謂十分“崇高”,它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長吃常有,而裡面的青蒜苗則寓意著每年清算收成,來年有一個好的開始。

  長菜用大骨高湯與苦菜、白菜、青蒜慢燉而成不用切,直接一根一根的煮,來年好日子才能長長久久。而這一道寓意特別的菜,一直要從年三十吃到十五。長菜的精髓就是它經過微生物發酵會微微發酸。

二、醃肉炒餌塊

醃肉炒餌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騰衝大救駕,相傳是明永曆帝親讚的美味。醃肉是自家的手藝,是每家每戶年節前必定隆重準備的年貨。各色香辛料粉、高度白酒再加鹽,反覆揉搓肉條數十分鐘後密封醃製兩天,再掛到烈日下暴曬至肉條微微收縮出油。若是天公不作美,醃製開封后偏遇上了陰雨天氣,這年貨就算是栽了。備好的醃肉和餌塊都切薄片,這一項通常是家裡男丁的活計,畢竟風乾的醃肉和餌塊硬得足以做以一當十的武器,刀工再好的廚娘也難免敗下陣來。切好的醃肉餌塊和著各色蔬菜在熱油裡走上一遭,便馬上軟和下來,出鍋裝盤,趕緊趁熱大快朵頤,美哉!

三、生皮

上好的生皮選取豬後腿肉和裡脊、腰脊作為主料,生皮要切得細而不碎,正宗生皮不經過任何熟加工,先用松毛燒豬毛,然後用熱水洗淨,這樣豬皮金黃,肉質細嫩。

  而最為關鍵的就是它的蘸水了。生皮的蘸水選取的是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胡辣子還有蒜末,生薑,香菜,冷開水,白糖,鹽,醬油等。

  蘸過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裡,絕對感覺不出平時生豬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從未感受過的鮮嫩可口和滿口溢香。

再做一盆糊辣子雞,酸醃菜炒肉,老奶洋芋,苦菜湯,開一瓶佐餐的酸角汁,大年夜就這麼心滿意足地吃起來了。時間久了,哪些是自有的風味,哪些是舶來的手藝,已經說不清了,但對於團桌而坐的一家子來說,西南邊陲的風土人情早已化作舌尖的一團活色生香,暖融融地住進了身體裡。





T某人啊


我是驢子,喜歡自駕遊,座標廣東東莞,老家廣西百色。

說到百色,大家第一個感覺應該就是革命老區,因為這裡曾經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百色起義。這是一個壯族彙集的地方,但是文化詫異其實還是有點大,每一個地方的年味和特色都不一樣。

首先說說關於過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那裡是要殺豬醃肉,然後包粽子的,很大的那種,一個管一天,粽子有肉餡,豆沙,綠豆,紅豆等等,從小吃到大,但是每年都會吃。

然後就是大年三十晚上,放煙花,從天黑就有人放,一直放到大年初一凌晨。凌晨的時候,按照風俗習慣都是去龍王廟上香,觀音廟,土地廟等等上香,祈求來年的平安與順利。

其次,等到大年初一起來,就可以收發紅包了。不過我們那裡的紅包不是很大,但是所有小孩都很開心。

再者就是村委會遊園活動。在我們那裡大年初一都會舉辦一些遊園活動,拔河,猜碼,投球,套雞鴨,對山歌,舞師,文藝晚會等等,整個村莊從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熱鬧非凡。

一般來說大年初二初三都要去拜年,先去外婆家,然後去其他的親戚家。一般去親戚家,都要帶粽子和肉等等。

我們那裡還對山歌,就真的是那種壯族風格對山歌。最典型的就是繡球,我們是繡球之鄉。有需要就動手吧

以上就是一些介紹,你們呢


驢子自駕遊


座標重慶開州。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團圓飯,吃完團年飯守歲(大人聊天看春晚,小盆友放鞭炮🧨到處跑,宵夜再來點醪糟湯圓吃吃……第二天大年初一早上大人不回叫起床也不能叫不吉利的意思。起床穿新衣吃湯圓,然後去拜年收壓歲錢🧧。小時候的年味十足期盼著過年吃好吃的穿新衣。長大後年味兒越來越越淡年輕人甚至都怕過年。


hoik2666


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這兒在小時候都是蒸饅頭。在那個時候人們很少出去打工的。一般在過年的那十來天之前,在我們農村是特別的熱鬧的,人也特別的多。一家人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大人在廚房蒸饅頭。小孩兒是在外邊劈柴火撿柴火往廚房裡送。有的時候會蒸的饅頭特別的大,而且起的很好。有的時候饅頭蒸出來不是特別的好看。還有蒸過饅頭之後,我們那兒做的最多的,也是最懷念的美食就是蒸扣肉。一般都是蒸過饅頭之後,然後再蒸扣肉。蒸好了扣肉就是拿著那個蒸好的饅頭加上一片或者兩片是最美味的時候。


昊陽原野


馬上就要過年了,每家每戶都在準備自己的過年貨。在四川筠連,至今還保留著濃濃的過年風俗,比如殺過年豬、灌香腸、燻臘肉、蒸黃粑、炸酥肉、打炒米糖、打餈粑、吃年夜飯、吃湯圓等等,無一不在準備之列。過年大家都喜歡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一帆風順、紅紅火火,像新年一樣陽光燦爛。在此,我簡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鄉過年的美食和特色。

1、吃土豬肉

家鄉人自己吃的豬肉都是本地土豬,平時喂苞谷、餵豬草,沒有喂半點飼料,是地道的地方土豬,市場上根本買不到。快過年了,特別是農曆臘月中下旬每家每戶都要殺過年豬,這也是過年的主要食材。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不論家庭條件,過年都可以毫無保留地享受美食。

2、吃湯圓

吃過年夜飯,第二天大年初一一起床,新的一年就開始了。初一早上吃湯圓是歷年來的習俗,通常都吃包心湯圓,按規矩只能吃“雙數個”,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3、喝好酒

老家人喜歡喝白酒,每逢過年都得提前準備些上乘好酒,一般以純糧食原漿高度白酒為佳,口感以56度和52度為宜,過年自己喝和招待來訪客人都是必須的。

4、燻臘肉

筠連人喜歡吃臘肉,每當宰殺年豬後,除保留一些最近和過年吃之外,其它全部熏製成臘肉存放,這也是新一年的主要肉類食材。臘肉平時喜歡炒著吃、蒸著吃,“臘排”也喜歡燉著吃,特別是“豬腳杆燉粉條”是當地最負盛名的菜餚。

5、灌香腸

家鄉人吃香腸基本都是自己做,他們不放心外面的豬肉品質,用自家的土豬肉做香腸,常以麻辣味道為主,也常是平時送人的主要土特產禮品。

6、蒸黃粑

歷年來老家都有過年蒸黃粑的習俗,要求用柴火、用鐵鍋、上蒸籠、用微火慢慢熬製而成,這樣的黃粑才更加香甜可口,不油膩,通常紅糖黃粑更受歡迎。

7、打餈粑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糯米餈粑大家都很喜歡,過年都要做一些,有既好吃又經餓的特點,平時烙著吃、烤著吃、蒸著吃都不錯。

8、打炒米糖

每逢春節每家每戶都會做些炒米糖,這樣大年“初幾頭”才有像樣的零食,也好拿來招待客人。

9、炸酥肉

過年了也得炸點酥肉,用自家餵養的土豬肉、本地蛋、鄉壩頭紅苕粉做,入口即脆,味道鮮美。肚子餓了直接拿來吃,也可做成美味菜餚,如酥肉燉粉條、酥肉湯等。

以上是我梳理的家鄉過年的美味和特色,在此分享給大家,未盡之處歡迎大家“評論區”交流,再次感謝你的閱覽!


本土食材美味


過年最好吃的粉絲烝蒜蝦:

1.首先粉絲在溫水中泡軟。

2.蝦剪掉須,挑出蝦背上的一條細細的腸子,洗乾淨,從尾部往頭上方向剖開。

3.泡軟的粉絲放入盤裡,埔平。再把蝦頭朝內順著邊沿擺放過去,成圓型的。

4.蒜剁碎放入小碗中,加入生抽,香油拌均。成蒜蓉末。

5.用小勺子舀調好蒜蓉末,放入蝦剖開的中間。

6.鍋中放清水燒開,將整盤粉絲蒜蝦放入鍋中,烝八至十分鐘即可!開吃嘍!


閩南寶媽


座標山西,特色晉南花饃。
這些年家鄉的花饃越來越少了,但是過年媽媽還是會簡單的做一些:蒸饅頭,包包子,簡單的花饃[玫瑰](那種複雜的花饃我也很少見啦)
雖然都是簡易版的,但還是會找回一些年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12b7b8720294067b969a35313cdea93\

野子93


.這是我老家過年團年飯



強哥食菜


我是在晉北生活的南方人。快過年了,身在異鄉的我,想起故鄉和故鄉的親人們,有一種憂憂的感傷。在外地生活的朋友們跟我一樣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e8e9e42f5bd416ba2b414a8094aa0e8\


在晉北生活的南方人


我是天津人,我們天津年味特別濃,家家戶戶掛紅燈籠是最大的特色,不管自己家裡,還是商場,超市,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幾乎家家都會買來紅燈籠自己年30晚上掛上,象徵紅紅火火,來年更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