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長葛市傾心打造“顏值”“氣質”雙修之城

晨陽初升,千年古縣長葛正披著蟬翼般的金紗,信步走來:明鏡似的河流碧如綠綢穿城而過,整潔寬闊的道路與蜿蜒河道相映生輝,隨處可見的街心花園景美人悅……

長葛與您邀約,看“綠色盡染”,遊“水潤葛天”,賞“風景如畫”。

剪影一:夢幻“江南”

長葛市傾心打造“顏值”“氣質”雙修之城

【畫面特寫】晴朗的天空澄明碧藍,蜿蜒多姿的清潩河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靈動無比,岸邊遊園在亭臺綠樹的點綴下,生機無限,遊人不斷,宛如一幅夢幻“江南”的水彩畫,盡顯和諧溫馨。

【畫中人感言】“每天早上,我都會來清潩河邊跑步健身,看看綠水藍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心裡那叫一個舒坦,你看昔日的‘龍鬚溝’變成‘碧玉帶’了!”正在清潩河邊鍛鍊的市民侯志遠高興的說。

【畫外音】清潩河發源於新鄭市風后嶺白龍池,於長葛市佛耳湖鎮杜莊村西南流入,逶迤向南流去。去年以來,長葛市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單體城建工程——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該工程集調水、蓄水、補源、灌溉、治汙、生態修復、景觀建設於一體。目前16.7公里的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全線貫通,完成喬灌木栽種28308棵,建各類遊園廣場13處,建水閘4座、橋樑4座。

近年來,該市大力實施治水興水工程,緊緊圍繞“綠滿長葛、水潤葛邑”建設藍圖,按照“一環三河五貫通、一核十湖三溼地”總體規劃,堅持以水潤城,以清潩河、小洪河綜合提升治理為主線,統籌規劃、優化配置,基本形成雙洎河、機場河、關莊溼地、雙洎河國家溼地等水系連通、閘庫相連的水系格局。

【中電建長葛項目部經理邢研】長葛人傑地靈,我們在清潩河旁精心打造集景觀、休閒、娛樂和健身為一體濱河景觀帶,將綠化、美化、香化工程與文體廣場、建築小品相結合,為長葛增添了亮麗風景。

剪影二:魅力新城

長葛市傾心打造“顏值”“氣質”雙修之城

【畫面特寫】長葛市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碧空萬里,明鏡似的河面開闊如漾、流水潺潺,岸邊豆雁、白鷺等留鳥百囀千聲,水邊的蘆葦蕩和著鳥鳴輕輕搖曳,一幅風光旖旎又自然質樸的天然畫作漸次鋪陳開來。目前,該溼地公園已成為147種鳥類的棲息地。溼地公園北側,與之相望的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央公園,公園以城市中央綠廊、溼地體驗帶、景觀視軸、功能休閒園為建設框架,成為市民“健康、生態、活力”的開放空間。

【畫中人感言】“中央公園又大又漂亮,吃過晚飯,來跳跳舞、散散步,甭提多美啦!”提到長葛產業新城,正在公園健身的市民段先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畫外音】在鄭州以南50公里,長葛市區之北,鄭許經濟走廊主軸線上,鄭萬及鄭合高鐵縱橫貫通之處,產業新城正位於此。

長葛產業新城佔地70多平方公里,將 “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作為理念,緊抓航空港腹地和鄭許融合機遇,建造“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幸福新城,構建獨屬於長葛的城市魅力品牌。同時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冷鏈物流、醫藥保健三個主導產業,打造鄭許一體化對接“橋頭堡”。

【建設者說】臨空新城連南北,鄭許融合“加速度”。一座富有活力、充滿機遇的產業新城從無到有,如今正在鄭許“牽手”的核心地帶迅速崛起。

剪影三:15分鐘通勤圈

遊園乃是常,城中殊不異仙鄉。

長葛市傾心打造“顏值”“氣質”雙修之城

12月28日上午,長葛市區成龍游園。藍天、暖陽、綠樹、琴聲、笑臉……

【畫中人感言】“這個遊園真是太好了,出家門不遠就可以休閒鍛鍊,孩子們也有了遊戲玩耍的地兒。”家住葛潤華府的吳女士帶著5歲的孫子玩耍,“這兩年市區建起了不少的廣場遊園,老姐妹們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就是生活環境的變化,這日子是越過越舒心啦。”吳女士感慨地說。

【畫外音】長葛歷史文化厚重,是樂舞始祖葛天氏的故里、“楷書鼻祖”鍾繇的故鄉,是海內外公認的葛姓、鍾姓、陳姓尋根問祖之地,也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工業之城。

近年來,圍繞打造“產業重地、人間仙境”,該市依據 “規劃擴綠、工程造綠、見縫插綠、立體增綠”原則,不斷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內涵和鄉土資源特色,打造園林人文景觀,實現能綠盡綠,以綠蔭城。目前,該市建成生態、文化、工業等主題廣場遊園47個,打造了“造型各異、別具一格”的園林景觀。

【長葛市住建局吳建東感言】通過完善城市交通、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城區基本形成了15分鐘快速通勤圈、15分鐘醫療服務圈、15分鐘就學養老圈,市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逐年攀升。

剪影四:森林鄉村

長葛市傾心打造“顏值”“氣質”雙修之城

【畫中人感言】“從市區出發,沿紅色自行車賽道盤旋而上、直至山頂,沿途既欣賞鄉村美景又呼吸了清新空氣,讓人身心愉悅。”12月24日,市民劉先生愜意地說,自2012年,河南省自行車訓練基地落戶該市後河鎮榆林村,每週騎行來榆林村三次,成為他和騎友們的生活新時尚。

【畫外音】坐落在“天然氧吧”陘山腳下的美麗古村榆林村,立足當地自然稟賦,挖掘地方特色資源,用生態文化賦能鄉村旅遊。該村結合堅韌不拔的“紅石精神”,修建紅石民宿、火車頭遊客中心、並以紅石廣場為中心建成輻射全村的遊園廣場7個,植樹七萬多株,建果園100餘畝,栽植迷迭香3000多畝,形成了集陘山地質公園、迷迭香種植基地、紅色影視基地等多重生態旅遊項目為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品牌,併成功申報“國家森林鄉村”。

【長葛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根卿】我們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瞄準田園美、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人文美“五美”目標,集中打造鄉村振興標兵村36個,示範村108個,146個村實施“果樹進村”,實現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房前屋後果瓜飄香,被評為河南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市)。

剪影五:快樂農業

長葛市傾心打造“顏值”“氣質”雙修之城

【畫面特寫】12月30日,石象種業小鎮。幾十座整齊排列的種業大棚鑲嵌在千畝綠色平疇,看著長勢喜人的實驗幼苗,技術人員李顏的腦海不時湧現出10月份種業博覽會的盛況。

“一尺長的紅辣椒、紅燈籠似的南瓜、綠寶石般的小番茄、細長油亮的紫茄子……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蔬菜吸引了萬餘名客商和遊人。”李顏說。

【畫中人感言】“俺家5畝地全部入股了,每畝年底分紅1300元,在合作社打工每天60元,分了紅還拿了工資,日子越過越紅火。”正在麻利地給幼苗除草鬆土的尚官曹村貧困戶閆留喜說。

【畫外音】2006年,大學老師朱偉嶺懷著對土地的痴迷回鄉創業,決心用一粒粒種子改變世界,讓快樂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他研發的110個蔬菜新品種在全國推廣,鼎諾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員922名,農民成員866戶,入股土地2000畝,試種瓜菜新品種5000多個,與中國農業大學、法國利馬格蘭種業集團等國內外科研機構結成了產學研合作伙伴,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瓜菜新品種展示基地和集種業交易、種業科技創新、農業觀光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實踐者說】我們的目標是通過3至5年努力,糧食育種面積達到30萬畝,蔬菜育種面積達到10萬畝,把長葛打造成河南省乃至全國聞名的種業強市、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市。——長葛市委書記尹俊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