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別再轉這張圖了

別再轉這張圖了 | 有圖未必有真相

過去的這個週末,這張照片你一定看過: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網友配圖:伊朗高級別官員正在醫院探望感染新冠病毒的副總統。口罩也不戴!段子手網友們紛紛各種腦補。

2月29日,伊朗駐華大使館緊急鄭重闢謠: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當時副總統因車禍受傷住院。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這是一張與其近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毫無關係的圖片。

有圖未必有真相。謠言,你信了嗎?

有人說,這種圖片很符合一部分國人剛剛從疫情最兇險的時期走出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然而,與新冠肺炎這種人類未知的病毒作戰,人類需要的不是謠言,汙名,而是事實,團結!

與奇怪的“自豪感”相比,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分寸感”。這背後,關乎傳播語境與信息素養,關乎心理學與思維,關乎思維技巧與邏輯……以下是可能相關的9本好書。

真相

——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美]比爾·科瓦奇、湯姆•羅森斯蒂爾

978-7-300-18665-8

關鍵詞:真相 信息消費 質疑 權威 草根

本書是資深記者寫給普通公民的新聞消費指南。

在網絡時代,面對脫口秀評論者和自媒體的眾聲喧譁,網站無休止的鏈接和添加,“真實的新聞”是否已經死亡?舊的權威已被推翻,新的權威正在被創造,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但是尋找真實、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聞媒介最重要的目標。同時,這也是新聞消費者的目標。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我們該如何辨識哪些信息是謠傳,哪些信息、觀點是可信的呢?本書旨在回答上述諸多疑問,探討信息文化正在發生著何種改變。它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種路徑導航——用六步質疑法分辨謠傳,獲得事實的真相。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美]丹尼爾·卡尼曼 等

978-7-300-16933-0

關鍵詞:判斷 預測

本書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代表作,被譽為“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研究領域的聖經。

本書含有35篇經典論文,分成10個部分,彙集了有關判斷和推理研究的經典作品,基本囊括了目前所有關於判斷研究領域最權威的文獻,具有極大的理論和應用價值。本書所代表的有關判斷的研究綜合了各個相關領域的成果:臨床預測、統計預測、有關主觀概率的研究、有關因果歸因和常人心理解釋的研究,以及心理學中有關推理啟發式和策略的研究等。

心理學改變思維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美]斯科特.O.利林菲爾德、史蒂文•傑伊•林恩、

勞拉•L•娜米、南希•J•伍爾夫 著

978-7-300-18162-2

關鍵詞:心理 科學思維 理性

“一月減肥20斤,無需節食和鍛鍊。”

“一項驚人的研究發現,你可以教3個月的孩子說話。”

“研究顯示,我們的產品能提高你50%的自尊水平。”

……

以上的這些論斷,你會相信嗎?生活中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一定是正確的、科學的嗎?你的眼睛是否經常被生活中的假象所矇蔽?

《心理學改變思維》從日常生活心理學出發,提出科學思維的六種關鍵原則並貫穿全書。對於諸多心理學現象和觀點,“澄清事實”呈現有趣的、令人驚奇的事實,“識別假象”提出虛假的、毫無根據的,卻被大眾普遍認同的觀點。通過分析謬誤,引出科學結論,提出極具操作性的方法,幫助讀者建立能夠去偽存真的科學思維,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狐狸與刺蝟

——專家的政治判斷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美】菲利普·E·泰特洛克

978-7-300-16739-8

關鍵詞:政治心理 懷疑 批評

《狐狸與刺蝟》是一座里程碑,不僅體現在討論的內容,而且體現在討論的方式上。在十分重要和幾乎不可能的政治和戰略預測任務中,它極大地推動了我們對專家判斷的理解。

——丹尼爾•卡尼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

每天,數不清的專家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論壇上發表數不清的觀點。懷疑者抱怨專家群體似乎時刻準備著把任何問題都放在政治的聚光燈下——無論是來自於政府還是批評者的專家群體能夠動員大量的同類,為片刻的關注預先做好包裝。

專家們在各種的討論中發揮突出的作用,這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奇怪的是針對專家的表現,根據精確和嚴密的測量標準判定他們的得分。本書作者闡述了在預測未來的事件時、好的判斷由哪些要素構成,為什麼專家預測時常常犯錯,並詳細分析了狐狸式與刺蝟式專家在做判斷時的區別和優劣。他通過分析大量數據表明:在做政治決策的估計和預測時,最好的專家也趕不上簡單的經過評估的數學公式。

媒介心理學

——記者思維模式與新聞文本生成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俄]葉琳娜·普羅寧娜

978-7-300-19940-5

關鍵詞:理性、網絡、人本主義、新聞與傳播

《媒介心理學:記者思維模式與新聞文本生成》講解大眾傳播與文化發展各階段的思維模式與新聞文本的相關性,分述記者的6種思維模式(巫術思維、理性思維、實證主義思維、驅動思維、人本主義思維、網絡思維)及與之相應的6種新聞文本(神幻文本、勸導文本、實用主義文本、享樂主義文本、意義顯現文本、網絡文本)。

本書不是面壁之作,而是一個有理想、有科學精神的團隊,在20餘年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基礎上的總結報告。作者所在的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研究團隊,在俄羅斯一家著名報紙編輯部設立心理部,對受眾群體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調查,對新聞文本進行媒介心理學分析,本書即此項長期研究的成果之一。

本書是一本“取法乎上”的書。書中沒有講解如何選擇新聞標題與圖片、如何設計新聞版面、如何組合新聞的六個W等內容,作者注重的是分析上述具體問題背後的一般規律,強調從心理學角度梳理信息傳播過程折射出來的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群體的心理狀態變遷,即思維模式的演變。

跨文化心理學

——批判性思維和當代的應用(第4版)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美]埃裡克·B·希雷 戴維·A·利維

978-7-300-16328-4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跨文化、心理、溝通

作者在批判性思維的框架內回顧了跨文化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本書介紹了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談論的基礎的研究方法,從跨文化視角探討了感知覺、意識、智力、人類發展、情緒、動機、社會認知和交互,以及心理失調等問題。書中還包括了許多最新的研究:種族、宗教識別,全球化的心理影響,靈魂、跨文化溝通、進化人類學、文化原型、心理治療與諮詢、社會認知錯誤、智力、集體主義、文化調適、自殺、精神疾病的恥辱標記等。

避開思維陷阱:跟心理學大師克蘭學習正向思維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美]阿倫·馬丁·克蘭 著

978-7-300-22469-5

關鍵詞:正向思維

本書探討了如何進行積極、正向的思考;人為什麼會有錯誤的思維模式,比如潛意識的影響;提出了正向思維訓練的三個層面,即如何去進行思考、如何停止對某一特定事件的思考,以及如何將原先的思想替換為另外一種思想;並給出了改變思維習慣的幾種途徑,比如努力尋找善意、從容易的層面和主觀層面尋找問題根源,等等。

權衡:批判性思維之探究途徑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莎倫·白琳、馬克·巴特斯比阿倫·馬丁·克蘭 著

978-7-300-19735-7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權衡》以一種引人入勝、通俗易懂的方式,通過聚焦於批判性探究的實踐,對批判性思維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本書通過在一組角色人物之間不斷進行的對話,展現出推理和論辯在批判性思維中的作用。通過關注探究的實踐,而不僅僅只是單個的論證及其評價,本書所展現的途徑也使得讀者得以磨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技能。

可笑的思維謬誤:批判性思考與查錯神經

别再转这张图了 | 有图未必有真相

冀劍制 著

978-7-300-18179-0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錯誤推理和想法,本書不僅指出那些容易犯的謬誤,同時通過訓練幫助我們敏銳地辨識謬誤,而一些邏輯思維謬誤的辨識將幫助我們得出相對正確的結論。我們需要強化“查錯神經”——檢查思維謬誤的敏感神經。它的敏銳度越高,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可疑信息的機會就越大。當一個思維陷阱出現時,查錯神經會在你心中製造一種“怪怪的”感覺。如果你正視這樣的感覺信號,它將會引導你避開錯誤的抉擇。

最深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 看見“真相”,一個普通人可以做什麼

突發危機事件中,一些關於公眾行為錯誤而危險的假設

對抗流行病和汙染,19世紀倫敦下水道小史

這16本書,帶你理解疾疫和它背後的問題

一百多年前的那場鼠疫,如何推動國家主義醫學改革?

疾病、山火、蝗災…魔幻的2020開年,給人類的經濟增長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