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心理壓力無事不有、無處不在,對其只能打遭遇戰,不可打迂迴戰

截止2020年3月3日7時,儘管全國上下動員,數萬名醫務工作者夜以繼日奮戰,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遏制了疫情漫延的勢頭,但還是奪走了2915個生命。不管逝去的是父母、愛人或是兒女,無疑給活著的人都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同時,廣大醫務工作者在搶救一線與死神搏鬥,爭分奪秒挽救生命,付出的精力和辛苦極大,心理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

突發災難是這樣,日常生活也不例外。平時我們也會遇到心理壓力,生活中幾乎找不到沒有壓力的人:上學考試有壓力,上班職場競爭有壓力,戀愛、結婚、親人生病,直到老年了,同樣還有生活上的壓力。要承認,壓力在人的一生中存在。不逃避,正視壓力的存在,接納壓力,儘量釋放壓力,是我們的明智選擇。

心理壓力無事不有、無處不在,對其只能打遭遇戰,不可打迂迴戰


心理壓力的產生及存在要素


心理壓力,是我們在適應社會生活過程中,對於客觀環境情況個人不能完全適應所產生的緊張情緒(關鍵詞:客觀、適應、情緒)。

心理壓力的壓力源,是客觀環境在自身適應體驗上的反應。心理壓力存在的要素有兩點:首先是客觀有個事件需要我們來應對,其次,是我們對這個事件的應對能力不足。二者去掉任何一個方面,壓力源則不存在。


心理壓力的產生與我們的工作生活需要緊密聯繫。需要,是伴隨生命存在的。實際生活中,人人都有需要,也都有追求。有生命,就會有需要,而有需要,就會產生心理壓力。

心理壓力無事不有、無處不在,對其只能打遭遇戰,不可打迂迴戰


人人有壓力,人人者需要一定的壓力程度,如果沒什麼壓力就會空虛。像有些人,早上起來伸伸懶腰:“乾點什麼好呢?”,結果,一天除了看視頻就是打遊戲,明天早上照舊。這樣的人也是有壓力的,不然怎麼會提出幹什麼好的問題,但壓力的程度不夠,不足以使其正視和麵對,於是產生空虛感。所以,人的心理壓力太大不行,難以承受,會出心理問題;壓力太小也不行,人就會無所事事,荒廢自己。


迎接挑戰不逃避,是對待心理壓力、調整心態應該持有的堅定態度


心理壓力的出現,是客觀現實情況讓我們難以適應和應對了。假設,我們能夠脫離這種客觀存在,心理壓力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這樣的假設通常是不存在的。因為人的生命存在,就意味著滿足需要,意味著追求和奮鬥。如果遇到困難就回頭撤退,不僅會一事無成,也無法得到應有的滿足,同樣會產生新的心理壓力。

因此,幾乎不存在以逃避的方法來釋放壓力的情況。對於心理壓力,必須也一定要迎頭上陣,勇敢地接納壓力,想方設法克服和消除壓力。這是對待心理壓力要採取的唯一的態度。

心理壓力無事不有、無處不在,對其只能打遭遇戰,不可打迂迴戰


增強信心,在精神、學識和實際能力上不斷強大自己,是釋放和消除心理壓力、調整好心態的必徑之路


我們在工作生活產生的心理壓力,是個情緒體,它由客觀事件和我們應對和適應兩個方面組成。

適應社會生活,是我們基本的生存方式。不管是身份過億的富豪,還是身無分文的打工者,不管是處於意外災難的緊急情況之中,還是在平淡悠閒的日常,大家無不都在適應社會生活,沒有哪個人是讓社會生活適應他。


努力地適應社會生活,不僅是我們的人生態度,也是一項關乎怎麼活著的根本生存技能。它包括了精神方面的強大、學識方面的逐步完善提高,還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的改進。

█精神方面強大起來

神為心之主,精神方面沒電了,心態也就六神無主了。

精神方面強大起來,主要是不僅看到事情的負面影響,同時也要看到事情有利的一面。心理壓力是人的情緒,而人的情緒很有意思,內心本來希望好的,卻往壞處想,反之也一樣。

比如,一位家人突然給你打電話,本來你應該想聽到好消息,可大家往往都會有“是不是出什麼事了”的心理。我們對待心理壓力也是一樣,在處於心理壓力的時候,大家都容易把負面的因素放大。因此,我們要多看有利因素,多看自己的成績,多看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有克服心理壓力的勇氣。

█學識豐富起來

處於心理壓力狀態,要想釋放和消除壓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習也很重要。

如果不知道糖從哪甜,醋從哪酸,就會人云亦云。別人說的辦法,我們可以借鑑,但不一定適合我們。要想解決我們的問題,還得動動我們腦子,去好好研究一下我們面臨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它的內在因素是怎麼的。如果不下功夫弄清事情的本質,幾乎不可能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向別人學習是學習,自己學習也是學習,而且是有對針對性的更為重要的學習。因為自己的處境和問題自己最清楚,別人能幫忙,但最終調整好心態,解決問題還得靠自己。

現在條件好了,網絡資源很豐富,在網上帶著問題學,是個非常好且可行的辦法。把自己的問題在網上搜一搜,看看人家是怎麼說的,知識點在哪,從中會積累很多知識。還要翻一翻相應專業的書籍,因為網上說的大多是一般情況,一些核心的、專業的知識,還得從相應的書籍上查找。網上查找與看書學習結合起來,相應的知識信息來源就有了,大腦豐富了,也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行動起來

對於心理壓力,在行動上,很多人主張聽聽音樂、運動、宣洩等都是對的,活動完了呢?大腦中該有的往往還是揮之不去。我以為,這樣的活動治標不治本。要想真正地釋放和消除心理壓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必須自己邁開腳步,去實踐應對心理壓力的對策和措施。

人的能力是學來的,但明白了一件事情怎麼做,並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必須要自己的手和腳動起來,自己做了,才知道能不能行。所以,學來的能力不是自己的能力,自己在實踐中形成的能力,才是真本事。

面對心理壓力,如果你有千條妙計,就是邁不開腳步,再好的想法最終也成泡影。如果能夠重視實踐,大膽去做,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你的辦法路子就會越來越多,心理壓力對你也就服氣了,心態的調整自然形成了。


總而言之,心理壓力是個由客觀情況與我們應對適應的情緒體,是人人存在的。處於心理壓力狀態時,要接納正視,在精神、學識和能力方面強大自己,才有可能最終戰勝它,對其只能打遭遇戰,不可打迂迴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