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理解“不戰而屈人之兵”?

素罄清


1949年渡江戰役之後,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橫掃江南,而西北戰場上第一野戰軍也是捷報頻傳。在我軍的猛烈打擊下,從各個戰場逃亡的國軍幾乎全部湧進了大西南和四川盆地,番號眾多,建制混亂,但正規軍和地方武裝的總兵力仍然達到90餘萬人,從數量上看幾乎仍然是一支百萬大軍。

(第五兵團司令員楊勇)

擔負經略大西南戰略任務的第二野戰軍,由於其第四兵團暫時劃歸第四野戰軍指揮,因此野戰軍主力只有陳錫聯第三兵團、楊勇第五兵團20餘萬人。加上臨時指揮的四野第42、第47、第50共三個軍10餘萬人、以及川北方向的一野周士第兵團10萬人,解放軍進軍西南的只有不到60萬人,跟敵人的兵力差距還是很大的,大約是二比三的比例。

西南,成為國共兩軍最後的戰場,而如果解決這90多萬敵人全部依靠武力,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並且耗費相當的時間,但是我黨我軍運用分化瓦解的方式,在軍事壓力的同時輔以政治手段,僅用二個月時間就基本消滅了西南地區的90多萬敵人,這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

第二野戰軍從湘西秘密穿插川東南,於1949年11月1日正式發起西南戰役,首先,楊勇兵團附三兵團第10軍,迅速挺進貴州打垮了敵“貴州綏靖公署主任”谷正倫和第19兵團司令何紹周的部隊,這兩人率殘部北逃四川,至此,所有敵人都被壓縮到川渝地區。12月9日,“雲南綏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盧漢宣佈起義,雲貴解放,便徹底截斷了川境內國軍南逃的退路。

至11月30日,二野主力解放重慶,於是四川盆地裡的國軍部隊開始了爭先恐後的“起義浪潮”:12月10日,“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西南軍政公署”兩位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率領第24軍和第95軍在彭縣通電起義。之前兩天,駐守宜賓的第22兵團司令郭汝瑰(兼72軍軍長)也宣佈起義。



(起義將領羅廣文)

而宜賓正處在拼命逃跑的宋希濂前方,於是這個黃埔一期的“川鄂黔綏署主任”無路可逃,於12月19日在大渡河畔被解放軍追擊部隊俘虜。12月20日,代理“西南軍政長官”的胡宗南放棄成都隻身逃跑,群龍無首的剩餘國軍立刻失去控制:

12月21日,第16兵團副司令曾蘇元率40000餘人在什邡起義,司令官孫元良帶少數警衛坐飛機逃跑;12月22日,第二路軍總指揮許紹宗率40000餘人在廣漢起義;同日,“西南第一路遊擊司令”王瓚緒率40000餘人在成都起義,兩天之內,共有12萬人馬投向解放軍。

(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周士第)

12月23日,第15兵團司令羅廣文和第20兵團司令陳克非分別在郫縣和安德起義。12月25日,第7兵團司令裴昌會率30000餘人在德陽起義,12月26日,第3兵團司令朱鼎卿、第20軍軍長楊漢烈在金堂起義;同日,第127軍軍長趙子立(抗戰時期曾經任薛嶽第九戰區參謀長)率10000餘人在巴中起義。

12月27日,第18兵團司令李振率20000餘人在簡陽起義,第5兵團司令李文在新津地區率殘部投誠,在成都以東地區宣佈起義,胡宗南幾乎成為了光桿司令。整個西南地區的90萬敵軍,除30000餘人逃往西昌外全部被消滅(次年春再被全殲),第二野戰軍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當日,人民解放軍佔領成都,西南戰役勝利結束。

(起義將領鄧錫侯)

此役是中國戰爭史上殲敵最多的作戰,我人民解放軍僅僅用時47天,共殲滅敵人10個兵團部、49個軍部、133個師共計93萬餘人,包括中央軍、川軍70萬餘人以及雜牌武裝20餘萬人。

而其中僅起義和投誠的部隊就達到50萬人(起義401660人,投誠95640人),幾乎佔到敵人總兵力的60%,因此說,對西南地區大部分敵人的解決方式,才是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起義將領盧漢)


度度狼gg


孫子兵法謀攻篇裡說~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顯然孫子在百戰百勝和不戰而屈人之兵中,更加推崇後者。這是因為孫子很清楚,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戰爭涉及到國家的生死存亡,窮兵黷武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深受用兵之害。

但是,不能把孫子的這句話理解為孫子反對和敵人正面會戰,而只主張通過戰略謀劃採取迂迴包圍等間接路線動作甚至靠外交謀略乃至於欺騙,去瓦解對手的士氣,讓對手放棄抵抗。這是對孫子兵法的片面而庸俗的理解。

孫子同時也強調了軍事行動的目的是戰勝敵人,而且要迅速戰勝敵人,所謂貴勝而不貴久。孫子的意思很清楚,屈人之兵是目的,戰與不戰都是手段和策略。

擊敗敵人是好的,迅速擊敗敵人就更好了,但無論如何,如果把不戰而屈人之兵理解為孫子認為兵法最高境界是不戰,那不但在理論上膚淺,實踐中也有害。面對敵人,首先想的是如何如何不戰,而不是如何贏得勝利,這不是兵法,這是投降主義,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導向賣國求榮。


葉海林



解放戰爭進入1948年,東北國軍就已經無力發動新的攻勢了,反而在解放軍連續的攻勢作戰之下,接連喪師失地,讓原本豪言三個月結束東北戰場戰爭的陳誠心驚膽戰,胃病復發,陳誠趕緊藉機稱病,要求回南京看病,請求儘快找人來接替他。無奈之下,國軍統帥部只好走馬換將,換上衛立煌。

衛立煌一到東北,就決心收縮防線,進行重點防禦。最後,果軍在東北戰場上就縮到了三個中心城市,也就是長春,瀋陽和錦州。其中,瀋陽為東北國軍軍政中心和補給基地,兵力最為雄厚,錦州連接華北和東北戰場,經過範漢傑整頓之後,從兩個軍增編為四個軍。只有長春在六十軍從永吉撤退之後,縮到長春,解放軍隨即長圍久困,既不強攻,也不撤退。

這樣,東北就成了一個對雙方都很尷尬的局面。解放軍這邊圍困長春是圍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真實意圖是打援,東北解放軍主力在瀋陽和長春之間張網以待,就等著瀋陽果軍主力來救援,然後加以消滅。國軍這邊在東北問題上的中心議題也變成了如何從東北將幾十萬果軍將士撤退出去。統帥部一度想撤,衛立煌又力主堅守待變,最後就成了一個僵局。


到九月份之後,解放軍這邊率先變招,以求打破僵局。在中央嚴令催促之下,東北解放軍留下一個主力縱隊並配屬六個獨立師繼續監視和圍困長春,主力則側敵南下,突然圍攻錦州。先是打下了錦州外圍的義縣,接著是圍攻錦州。範漢傑請求將在山海關的部隊調來增援錦州,卻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行。最後形成了瀋陽廖耀湘兵團出遼西西進,華北傅作義集團抽調部隊從葫蘆島登陸後東進,東西對進,與解放軍在錦州決戰。

但國軍這時候內部矛盾重重,東進兵團侯鏡如兵團一開始攻勢很猛,但卻始終沒有突破塔山防線,瀋陽國軍幾乎將東北國軍主力盡數編入廖耀湘兵團,西進增援。但是廖耀湘始終認為解放軍仍然是圍點打援,只是這次把戰場從長春到瀋陽之間轉移到了瀋陽到錦州之間。所以,廖耀湘在遼西出工不出力,磨磨蹭蹭,徘徊不進,坐等東進兵團突破塔山防線,然後他才肯大踏步西進。

廖耀湘磨蹭到十月十五日,錦州城破,範漢傑被俘,整個錦州國軍全軍覆沒。廖耀湘兵團這時候就成了下一個目標,但國軍卻還是想著廖耀湘兵團和侯鏡如兵團東西對進,反攻錦州,在錦州與解放軍進行決戰。廖耀湘堅決拒絕這個方案,國軍統帥部也是意見紛紛,各執己見,互不相下。到十月二十日,六十軍起義,長春不戰而降,廖耀湘終於下定決心南逃營口。但這時候已經晚了,最終在黑山大虎山一帶被解放軍包圍並全殲,廖耀湘本人也被俘。


廖耀湘兵團增援錦州時,因為是準備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所以瀋陽附近的國軍主力全數編入了廖耀湘的西進兵團,留下的瀋陽留守兵團名義上還是第八兵團,實際上剩下的兵力只有五十三軍和青年軍二零七師。其中,二零七師雖然名義上是一個師,但是實際上下轄三個旅,相當於一個軍。只是這個師的許萬壽旅也被編入廖耀湘兵團,在遼西走廊被消滅了。

留守兵團司令官為原來的五十三軍軍長周福成。五十三軍出身東北軍,抗戰期間因為東北軍被分割使用,周福成也就鐵了心投靠中央軍,曾經參加過印緬作戰,也在抗戰結束後關上了美式裝備。不過,五十三軍原來的三個師在解放戰爭前兩年就被消滅了兩個,後來增編了兩個師,名義上仍然是三個師,但實際上戰鬥力早已大不如前,只有一一六師沒有遭遇過殲滅性的打擊,是五十三軍的絕對主力。

但就是這個一一六師的師長王理寰早都已經對打內戰感到厭倦了,所以一直想著給五十三軍的東北子弟找一條光明的出路,主動與解放軍取得了聯繫,約定等到時機成熟後就舉行戰場起義,走向光明新生。王理寰本來該一直想拉上週福成一起行動,但是周福成一心要報效黨國,不僅拒絕了王理寰的好意,而且該聲稱玩懲辦王理寰。最後王理寰無奈,只能私下聯絡另外的兩個師長,約定一起行動。


廖耀湘兵團再遼西走廊被全殲之後,瀋陽國軍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瀋陽城中更是一片慌亂。按照統帥部的指示,衛立煌等東北高級人員被緊急撤往葫蘆島,卻沒有通知周福成,反而留下週福成要求他繼續死守待援。實際上,這時候就算周福成死守,也經常等不來援軍了,國軍統帥部得真實意圖無非是讓瀋陽國軍就地堅守,遲滯解放軍向遼南推進,好有時間把遠在遼南的五十二軍,以及其餘一些部隊撤回關內。

最終,反而是長春解放後原來圍困長春的解放軍率先進抵瀋陽城下,這時候衛立煌早已經逃到葫蘆島去了,只剩下周福成,而五十三軍早已經聯繫好了解放軍,只要解放軍一到,他們就會放下武器,迎接解放軍入城。所以,最後解放軍到達瀋陽的時候,周福成實際上已經成了真正的光桿司令,五十三軍全部放下武器,只有二零七師的兩個旅抵抗了幾個小時,很快也就被消滅了。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央堅持要求先攻錦州了,因為這確實是打破東北僵局的牛鼻子,只要打掉錦州的範漢傑集團,剩下的東北國軍就成了甕中捉鱉的態勢,敵人劉不戰而潰了。果然,錦州國軍被消滅後,長春首先不戰而降,接著是廖耀湘兵團馬上就慌了,進退失據,輕而易舉被消滅,再接下來瀋陽也幾乎不戰而降,遼南國軍殘餘部隊就趕緊從海上逃走了,東北就完全解放了。


蕭武


淮海戰役,解放軍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五大法寶無敵了

淮海戰役中,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60萬大軍在543萬人民群眾和地方武裝的支持下,取得了殲滅國民黨軍隊長江以北主力部隊的勝利。從此以後,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毫不過分地說,淮海戰役奏響了消滅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的序曲。

淮海戰役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這中間,“攻心為上”的戰術功不可沒,實現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到今天,淮海戰役已經過去了70年,淮海戰役給我們留下了那些心理戰戰術呢?

首先,解放軍和解放區百姓求戰心切,不怕犧牲,士氣可用。

淮海戰役前夕,國共雙方的軍事力量,已經發生了悄然轉變。在華北、西北、中原和華東五個戰場上,“處處受制,著著失敗”, “無論軍事、政治、經濟各方面的情形的表,現的確是嚴重而危險的”(蔣介石語)。就連支持蔣軍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也不得不承認:“局勢的惡化 已經進展到接近崩漫的地步。”

其次,用正確的政策,進行攻心戰。

在國民黨軍官中,其實在戰前就關心起解放軍的俘虜政策了。解放軍則是通過廣播和傳單,一再宣傳我軍俘虜政策。“無論是不是蔣介石的摘系,只要放下武器,就給以寬大待遇,不論官兵,一律不殺不辱。”“不應當白白送死”,“應當 走的道路就是遼南潘朔端師長、營口王家善師長和濟南吳化文軍長們的道路。”

在攻心戰中,解放戰士和俘虜軍官的說法很有說服力。濟南戰役剛剛被俘的王耀武,就曾在戰場上勸降國軍。大量的解放戰士現身說法,給心裡動搖的國軍將士,有很大沖擊。

第三,策動起義,促使國軍成建制投誠起義。

淮海戰役前,華東野戰軍第13 縱隊政治部聯絡部部長楊斯德作為陳毅司令員的代表,化名陳惠國,以南京國防部少將高參的身份2 次打人國民黨軍第3 綏靖區內部, 協助愛國將領何基祥、張克俠領導該部於戰役發起前起義。

反觀國軍這邊,擋不住心理攻勢,只能把軍官家屬押送到江南當人質。華野專門派出地下工作者解決了家屬安置問題,才解除了軍官們的後顧之憂。

第四,乘間擊隙,利用敵人內部矛盾。

賈汪起義的第三綏靖區出自西北軍,在國民黨軍隊中很受歧視和排擠。與第三綏靖區相似,國民黨第八兵團劉汝明也出自西北軍,也不受信任。解放軍中央軍委多次發電報要求前線勸告劉汝明等人戰場起義。於是,劉峙只好派出李延年兵團監視他們。劉汝明和李延年在戰鬥中都想只會對方,兩人一度勢同水火,也因此,他們在南線始終無法北進,最後成了看熱鬧的。

最後,戰場喊話,國軍心理崩潰成建制投降。

不管是第二階段勸降黃維兵團,還是第三階段勸降杜聿明集團,我前線官兵不停向著國軍陣地喊話。尤其是杜聿明集團,更為明顯,在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前的20 天內,杜聿明集團被斃傷、瓦解10 餘萬人,其中整連整營投降的就有1.4 萬餘人。毫無疑問,我軍的大喇叭,一點都不比大炮差。對此,杜聿明後來說,解放軍的攻心戰術, “弄得國民黨軍內部上下狐疑, 惶恐不安”。劉峙也深有體會地說:“其在作戰上之利益,等於無形中增加了十萬兵力。”

這就是淮海戰役中我軍勝利的五種攻心戰術了,喜歡的話,趕快關注一下吧!


歷史知事


老子曾說過,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為之,只要起戰爭就有很大的破壞性,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摧,戰爭會揹負巨大的因果,因此真正的得道之士,都不想發動戰爭,假如不得已而為之,都會把戰爭的損失降到最低,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造成極小的傷害,也能達到一定的目的,這是其一。

第二,若想達到此種境界,必須有強大的實力作為保障,最好是有碾壓性的實力,讓對手根本喪失信心,就有可能起到這種效果。

或者是,能想辦法讓別人改變態度,或許也能達到效果。

最好還是不要起戰爭。








波羅密2


“不戰而屈人之兵”,語出《孫子兵法。謀攻第三》:“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指的是使人屈服的意思。

“不戰而屈人之兵”講的就是不通過兵戎相見的戰爭而使對方的軍隊屈服,這才是戰爭的最高境界。在戰爭中,迫使對方屈服的直接手段和基本途徑就是作戰,然而作戰則必然要給自己造成損失,雖然可制服對方,也對自身有所傷害,這樣的勝利就不能稱之為完善的結果。

而不通過直接的交手,令對方在投人戰爭之前就先放棄了作戰的意志,從而屈服於己,既達到了作戰的目的,又沒有令自己的力量受到損傷,如此才是最好的選擇,是所謂善之善者也。

一般而言,欲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是要以己方強大的實力為基礎的,當雙方的實力對比達到了相當程度的反差時,才會有不戰而勝的效果。

當然,這種強大的實力不一定是完全體現在軍事方面,而還有著更為廣闊的內涵。


秒讀世界


自古有“文武百官”,亦有”文韜武略”,不戰而屈人之兵即文。


天宇大師兄


把謀略放在第一位,努力提升絕對實力,輔助謀略,用兵威壓迫對手,威而不怒。


中外縱談


就是沒開戰對手就認輸了,也可以說對手機本不敢向你叫戰!


才執


智謀精深,所慮因素非常周密,敵方或人心的變化均在掌握,如此可屈人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