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使用Snapseed?

勞倫斯215


如果那些一鍵式的修圖軟件已經不能滿足你對照片畫質上的要求,那麼snapseed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款軟件也是手機攝影師們的首選修圖軟件。

Snapseed原本是屬於Nik Softwave旗下的軟件,Snapseed我記得最早只有ipad上才有,後來被Google收購之後就免費提供了,而且是安卓和蘋果雙平臺都免費,重要的是還沒有廣告。

Snapseed功能上比較實用不浮誇。沒有那些小裝飾的功能,Snapseed的功能更純粹和直接,都是和攝影緊密相關的,可以說是一款為那些有追求的攝影愛好者量身打造的後期軟件。

Snapseed的定位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攝影后期軟件,提供了攝影師常見的一些功能,但是它多少還是有一些專業壁壘,有點攝影理論基礎的人更容易上手。

Snapseed更適合那些明確的知道一張照片的後期方向的攝影師或者攝影愛好者。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用戶,做一點簡單的特效,加個一鍵式的濾鏡,加一點文字和可愛的貼紙,或許Snapseed對你來說就不一定適合。

本文中對照效果圖都是snapseed調整的。至於這款軟件具體怎麼操作,恐怕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我這裡有兩套共計75節課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免費試聽一下。

點擊我頭像,進入我頭條號主頁,點開”專欄“即可收看。


手機攝影手冊


“Snapseed”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手機修圖軟件,在以前的文章中我給大家講過很多關於Snapseed的修圖知識。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Snapseed的蒙版功能、雙重曝光功能,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這是今天要用到的素材:

第一步:把照片導入Snapseed中。

第二步:使用“雙重曝光”功能,點擊Snapseed下方的“工具”選項,進入工具欄,然後找到“雙重曝光”功能,點擊進入該功能。

“雙重曝光”功能裡有三個選項,左邊帶加號的圖標是“添加圖片”,中間那個圖標是“圖片疊加模式”,右邊那個小水滴圖標是“圖片透明度”。

在這裡我們點擊“添加圖片”圖標,把我們需要的煙霧素材導進來。煙霧素材導進來後,我們可以用手指滑動煙霧素材,調整煙霧素材的位置。也可以點擊水滴圖標,調整煙霧素材的透明度。全部調整完後,點擊右下角的“√”確定就可以了。

兩張素材疊加在一起的效果:

第三步:使用“蒙版”功能,先點擊Snapseed上方一個帶倒勾的圖標,點擊之後會出來一些選項,你點擊“查看修改內容”進入下一個選項。緊接著點擊“雙重曝光”,然後會出來三個圖標,你點擊中間那個小畫筆圖標就行。我在圖片上標註好①②③④步數,大家看一下。

進入蒙版:

進入蒙版後,有三個可以操作的選項,分別是:效果預覽、畫筆硬度、反選按鈕。右邊那個小眼睛是效果預覽,中間那個是畫筆硬度,左邊那個是反選按鈕。

這裡我們先點擊反選按鈕,把煙霧素材顯現出來,然後把多餘的煙霧擦去。擦去很簡單,用手指在屏幕上塗抹就行 。

然後慢慢進行塗抹,在這裡大家要注意兩個地方。一是塗抹要仔細,這裡只能憑感覺,塗抹到什麼程度,完全憑感覺,憑你自己想要的效果。二是不斷去調整畫筆硬度,讓煙霧呈現出一個由淺至深的感覺。

塗抹的最終效果:

到這一步,添加煙霧素材就完成了,如果你覺得可以了,直接點擊“導出”保存照片就行了。而我覺得畫面好像有點單調,所以我決定給照片加個濾鏡。

第四步:加濾鏡,濾鏡這裡很簡單,你不知道用什麼濾鏡好,挨個試一遍就行了。我這裡選擇了“復古”濾鏡。

最終效果: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用到的是Snapseed的“雙重曝光”、“蒙版”兩個功能。


攝影初級班


這篇超級全面的SnapseedAPP教程推薦給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作者介紹:隨你們去,攝影博主,微博@隨你們去。

首先感謝作者@隨你們去的教程分享,給大家帶來這篇關於Snapseed軟件的使用攻略,希望對各位手機攝友們帶來幫助!

前言

與VSCO一樣,Snapseed也是一款歷史悠久的移動端攝影工具。在2012年,Google 收購了 Snapseed 的開發商:Nik Software,得益於此次收購,這款曾經的 iOS 付費應用現在可以在 iOS 以及 Android 平臺上完全免費使用。

相較於 VSCO 不同的是,Snapseed 是一款全能的後期工具,對照片有著更加自由的調整空間,但由於其默認提供的濾鏡相對雞肋,這恰好可以與 VSCO 形成互補來搭配使用,在我個人的使用習慣裡,通常是用 VSCO 調色,Snapseed 處理一些特殊需求。

仍舊,篇幅過長、整理不易,歡迎轉發以收藏和分享。

目錄一覽

框架熟悉:認識 Snapseed

  • 樣式
  • 工具
  • 導出
  • 操作記錄
  • 詳細信息與設置
  • 疊加性

基礎功能:初步的完善

  • 調整圖片
  • 突出細節
  • 曲線
  • 白平衡
  • 剪裁、旋轉、透視
  • 色調對比度
  • 暈影

局部處理:精細化處理

  • 局部
  • 畫筆
  • 修復

特色功能:創造性工作

  • 展開
  • 鏡頭模糊
  • 雙重曝光
  • 文字
  • 相框

框架熟悉:認識Snapseed

用 Snapseed 打開一張照片後,我們便可以看到其整體的界面佈局:底部欄分別為樣式、工具和導出功能,頂部欄分別為打開新照片、操作記錄、圖片信息以及更多(設置、教程、幫助和反饋)功能。

導出

導入照片後,樣式是第一個呈現的頁面,但通常情況下,這裡我們直接切換到工具即可。

因為 Snapseed 所提供的這些樣式的適用性非常糟糕,同時還無法選擇應用程度,以導致這個功能基本是無用的。

樣式欄滑動到最後,你可以將自己當前的調整步驟(如果有)添加至樣式裡。由於每張照片所需要的調整步驟各不相同,這樣的操作僅適合用於批處理同一系列照片,其他情況下不建議使用。

所以總結來說,除了使用自己建立的樣式來進行批處理外,不建議使用 Snapseed 的樣式。

工具

工具頁面裡總共有 28 個小工具,但這裡面部分小工具實際上是濾鏡。這些濾鏡是:「HDR 景觀」、「魅力光暈」、「戲劇效果」、「復古」、「粗粒膠片」、「懷舊」、「斑駁」、「黑白」、「黑白電影」。

除了濾鏡外,「美顏」和「頭部姿勢」這兩個小工具由於是關於美顏的,所以也不是本文的重點,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美顏」工具相對常規,可以識別面部並提供膚色調整、面部提亮、嫩膚和亮眼功能;「頭部姿勢」工具則比較有趣,可以調整面部角度、瞳孔大小、笑容和焦距。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內容,還剩下 17 個小工具,我會在稍後一一介紹。

導出

iOS 和 Android 兩個版本的導出功能有所區別,具體實現的功能可以查看小字描述部分。其中 iOS 可以以三種方式導出,分別是:覆蓋原圖的保存(圖片可再次修改)、另存為的保存(圖片可再次修改)、另存為的保存(圖片不可再次修改)。

這裡覆蓋原圖的保存以及保存後的圖片可再次修改,和其他工具有所不同

操作記錄

在操作記錄裡,我們可以進行撤銷、重做以及還原操作。在「查看修改內容」裡,還可以重新調整或刪除某單個調整項,對於大部分調整項,都可以在這裡使用畫筆來將其調整為局部處理。(畫筆是 Snapseed 裡比較重要的一個工具,本文後部分會有詳細介紹。)

位於最底部的 QR 樣式是樣式分享功能,你可以通過這個功能將自己的調整步驟創建為一個二維碼供他人使用,或是使用他人的調整步驟。

詳細信息與設置

在詳細信息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張圖片的創建時間、名稱、分辨率、大小、拍攝機型、拍攝參數以及位置信息。

在設置裡,可以對導出畫質進行調整,建議設置為不要調整大小以及 JPG 100% 畫質。

疊加性

在 Snapseed 的調整裡,我們每完成一個調整步驟,這個步驟就會被單獨保存至操作記錄裡,當我們在工具頁面再次進行同樣調整時,並不是修改之前的調整,而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疊加。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在 Snapseed 對一張照片的亮度調整進行 +100 隨後再 +100 隨後再 +100 這樣的疊加,這樣的特性使得我們對於一張照片有著非常大的調整自由度,這與 VSCO 對於每個調整項都相對剋制很不同認識完 Snapseed 的整體界面,下面會詳細介紹工具裡涉及到的 17 個小工具。

為了便於理解,我將這 17 個小工具分為基礎功能、局部處理和特色功能三部分,除了簡單的功能介紹外,主要會附帶一些我個人的使用建議,這是你在別處教程裡可能看不到的。

基礎功能:初步的完善

在基礎功能部分,主要是調整圖片、突出細節、曲線、白平衡等常見工具。其中曲線是一個強大但不太容易理解的工具,帶大家認識曲線是本文這部分的一個重點。

調整照片

在調整圖片工具裡,可以對亮度、對比度、飽和度、氛圍、高光、陰影、暖色調進行調整。此外,還提供了一個自動調整功能,這在部分小工具裡都可以看到,但由於機器對於照片的判斷與我們自己的想法大不相同,我個人不推薦使用。

其中氛圍是 Snapseed 裡特有的一個調整項,實際上是一個綜合調整,隨著氛圍的添加與減少,照片風格會隨之變化,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高光和陰影上。

除此之外,調整幅度更大也是 Snapseed 與 VSCO 的區別。在這裡,高光與陰影均可以雙向調整,而不是像 VSCO 上只能進行高光減弱和陰影補償。當我們需要去掉高光或陰影的細節時,就需要進行相對應的反向調整。

突出細節

突出細節裡提供了結構和銳化調整,銳化與 VSCO 無區別,結構則對應著 VSCO 裡的清晰度,但這裡的結構是支持雙向調整的。

當照片需要表現得比較柔和或去掉一些細節時,我們可以通過結構減弱來實現。

曲線

Snapseed 裡提供了曲線工具,通過曲線工具,我們可以對照片進行調色上的任意處理,除了亮度、對比度、高光、陰影等常規調整外,還可以對色彩進行最大自由化的調整。

為了便於理解,我製作了一張黑白漸變圖來演示曲線對於我們畫面的影響,希望這部分可以幫助你明白曲線是怎麼一回事。

在 Snapseed 的曲線工具界面裡,分別是曲線選擇、顯示與隱藏、預設曲線三部分,在曲線選擇裡,我們可以選擇當前調整的曲線是 RGB 還是紅色、綠色、藍色、亮度等,這裡亮度是 Snapseed 裡特有的一個調整曲線,其餘四個則為常見的曲線。

通過 RGB 曲線,我們可以實現亮度、對比度、高光、陰影等調整,實際上這些調整就是從曲線裡分離出來的小功能,方便我們使用。

通過紅色、綠色、藍色曲線,我們可以實現對應的色彩調整,或是搭配使用來調出任意色彩,這裡的任意色彩是指:色值可以表達出來的顏色都能夠調出。

在 Snapseed 裡,我們點擊曲線上任意一處,可以添加點,如果你想去掉其中某個點,將其拖到曲線的座標圖外即可。

在曲線的這個座標圖裡,橫軸(從左到右)是以亮度來對應當前畫面內容,最左邊代表著畫面最暗的區域,最右邊代表著畫面最亮的區域。縱軸(從下到上)對應著當前曲線調整項的應用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亮度或應用程度並不是通過具體畫面來分,而是事先就預設好的,共有 256 個分級,畫面自己對號入座。比如說,如果我們導入的照片沒有純黑的部分,那麼在最右邊就沒有對應的照片信息。

在圖片演示裡,我展示了在 RGB 曲線裡三個極端操作的情況:

1.將左下角的點移動至左上角,整條曲線都在頂部,代表著畫面從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調整為最亮,這使得我們的演示圖變為純白色。

2.將右上角的點移動至右下角,整條曲線都在底部,代表著畫面從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調整為最暗,這使得我們的演示圖變為純黑色。

3.上述兩種調整均進行,將畫面最亮部分調到最暗,畫面最暗部分調到最亮,由於是一條線在控制,最終演示圖的漸變方向對換。

所以在實際運用時,我們下拉曲線會使得照片整體變暗,上拉曲線會使得照片整體提亮。

再例如這樣的曲線,可以看到左邊操作是將暗部變暗,而亮度提亮,所以畫面整體上暗的部分變得更暗,亮的部分變得更亮,於是整體觀感是對比度提高。

右邊的操作則反之,使得畫面整體觀感變得柔和,也即對比度降低。

我們有了前面的基礎後,色彩部分就比較好理解了。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紅色、綠色、藍色這三個顏色,是可以混合搭配出來任意顏色的,這就是為什麼曲線裡只提供了這三種色彩曲線的原因。

在調整色彩曲線時,實際上是對照片添加或減去某一種顏色。在圖片的操作裡,我演示了三種極端情況,均是在最暗處添加滿當前曲線的顏色,而在最亮處完全刪去當前曲線的顏色。

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在保持其他顏色不變時,刪去當前曲線的顏色會出現對應的其他顏色。

於是,當我們像圖中那樣操作時,可以混合出任意的顏色,或者是在顏色全加滿時照片變為純白,顏色全刪去時照片變為純黑。

在 Snapseed 的預設曲線裡,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濾鏡是如何通過曲線來搭建的,這對我們有著一定參考作用。可以看到,曲線有著非常大的自由度,而這也意味著很難控制,我們講到這裡,僅僅是曲線之路的入門開始。

白平衡

白平衡裡提供色溫和著色,對應著 VSCO 裡的色溫和色調,也是冷暖和綠紫兩個方向的調整。在底部的三個選項裡,分別對應著自動調整、調整工具、取色調整。

這裡個人建議還是使用手動調整。

剪裁、旋轉、透視

剪裁、旋轉、透視這三個工具,Snapseed 裡分為了三個小工具,但實際上屬於一類調整。其中剪裁和旋轉不必多說,透視工具相對於 VSCO 更加完善,著重說一下。

在透視調整欄的底部,也有著三個選項,分別對應調整方式、填充色和自動調整。自動調整由於參考線問題,可以一試,但經常出錯。

在正式調整前,建議先根據自己的圖片情況調整填充色。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建議選擇黑色或白色,因為智能填色是有侷限性的,情況一旦複雜就像圖片上那樣變得不自然。

如果照片的邊緣比較好處理,例如大海、草原、平面等,則可以嘗試用用智能填色。

在調整方式裡, Snapseed 提供傾斜、旋轉、縮放和自由四種方式,調整的用途在《 VSCO 完整指南》裡已經講過,這裡說一下縮放的用途。

圖片裡的例子,我們對建築進行了大幅度的糾正,這導致建築的高度被壓縮,此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縮放來改變圖片的高度比例,以還原到接近真實情況。

Snapseed 的透視工具比 VSCO 更加完善,但調整的算法並沒有 SKRWT 好。如果你有大幅度調整的需求,使用 SKRWT 來處理是更好的選擇。

色調對比度

色調對比度,從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調整各個位置色調的對比度。

它將畫面分為高色調、中色調、底色調三個部分,可以分別調整對應的對比度。

而保護高光和保護陰影在調整過色調對比度後可以起作用,實際上就是一種高光減弱和陰影補償,以保護高光和陰影的細節。

暈影

暈影,即暗角調整。在這個工具裡,我們可以通過雙手捏合縮放來調整圓圈大小,以控制調整範圍,在這個圓圈的內外,我們可以分別調整亮度,也即外部亮度和內部亮度。

在實際使用時,由於 Snapseed 的暗角調整範圍比較大,比較容易調出不自然的狀態,一定注意不要調整過度。

局部處理:精細化處理

Snapseed 的局部處理,是其一大特色,也是我經常用於替代 VSCO 進行細節修復的原因之一。本文將工具裡的局部、畫筆以及修復分到此處來講解,其中畫筆還包括了在操作記錄裡的畫筆,那是一支神奇的筆。

局部

在局部處理裡,你可以添加一個個小點來選擇自己處理的地方,雙指捏合縮放可以調整當前小點的應用範圍。

為了畫面更自然,這個小點還帶有色彩識別,只會調整應用範圍內畫面色彩接近的部分。

這些小點提供了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結構四個調整項,我們可以通過上下滑動來進行切換,左右滑動進行調整。單擊某個小點,還可以進行剪切、拷貝、刪除或重置。

在這張示例圖中,我希望將畫面前景的建築處理為完全純黑的剪影。

實際操作時,利用局部的小點,調整建築的亮度和結構,分別降低亮度和弱化細節,然後在建築的各個地方複製粘貼小點,最終達到我希望的效果。

在局部處理時,我們還可以放大整體圖片的大小,以進行更為細緻的處理。

例如將這樣一張照片通過反覆的處理,變為一張極簡風格的照片。

畫筆

Snapseed 裡畫筆有兩個,分別是工具內的畫筆和操作記錄裡的畫筆。

這兩個畫筆的用法都一樣,但在操作記錄裡的那支畫筆有著更大的創造性。

我們先來看看工具內的畫筆。

這裡提供加光減光、曝光、色溫、飽和度四個調整項,我們可以在照片上進行塗抹以選擇調整項應用的範圍,點擊右下角的小眼睛可以顯示或隱藏塗抹的範圍。

在例圖中,我對畫面頂部的天空部分選擇減光 -5 並塗抹,對畫面底部的花叢部分選擇飽和度 +10 並塗抹,希望通過這樣的操作來使得天空部分亮度降低,前景的花叢飽和度提高。

最後我們可以看一下處理前後的效果對比。

除了工具裡的畫筆,我們還可以在操作記錄裡來啟用畫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個調整項都變成局部調整。

例如圖片中我調整照片的結構,最後通過畫筆讓結構增加只應用在花叢部分。

這是黑白濾鏡再通過畫筆處理後的效果,這是一個糟糕但對比明顯效果,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畫筆的功能。

修復

修復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去掉畫面中一些不需要的物體。

由於這是一個智能修復工具,原理是利用修復區域周圍的內容來填補修復區域,所以對於相對複雜的場景,修復效果並不理想,主要還是用於汙點的處理。

在實際處理時,建議放大照片來進行精細的操作,這樣子處理後即便是有小瑕疵,回到正常照片大小時也不易被發現。

特色功能:創造性工作

特色功能包括展開、鏡頭模糊、雙重曝光、文字和相框這樣一些相對少見的工具,這裡有些工具非常實用,有些工具則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

展開

利用展開工具,我們可以將照片四周邊緣擴大,以重新調整構圖。與透視調整時一樣,展開工具同樣提供了智能填色、白色、黑色三個選項。

局部處理中的那張例圖,通過展開工具處理後得到這樣的效果。

鏡頭模糊

在鏡頭模糊工具裡,我們可以切換模糊範圍的呈現方式(圓形或矩形),調整模糊強度、過渡長度以及暈影強度。利用這個工具,我們可以模擬大光圈的虛化效果,但實際上這很難模擬得自然。所以我的用法是:簡單景深關係的模擬、優化照片的噪點。

比如圖中這個場景,景深關係相對簡單,我們可以通過矩形來模擬一個前後關係,讓倒影部分虛化。

最終調整出來的對比效果如圖,整體還是比較自然。

在一些光線較弱的照片裡,畫面邊緣往往存在一些噪點問題,如果恰好這些部分的信息不太重要,那麼我們就可以使用鏡頭模糊來優化一下噪點問題。

例圖裡畫面頂部天空部分有一些相對明顯的噪點,我通過鏡頭模糊工具,使得頂部模糊,最終在不影響畫面內容的情況下,去掉的噪點。(對比圖中靠後的為原圖)

雙重曝光

利用雙重曝光功能,我們可以製作出一些極具創造性的照片出來。在 Snapseed 的雙重曝光工具裡,底部三個選項分別為添加新照片、混合模式以及疊加照片的不透明度。

雙重曝光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同一張照片疊加、同一風格照片疊加或者不同風格照片疊加均可。

我們首先演示的是同一張照片疊加,新增照片後,混合模式保持默認,雙手捏合縮放照片來調整大小和位置,然後調整不透明度。

隨後我們還可以在操作記錄裡利用畫筆工具進一步調整雙重曝光的混合範圍。這張圖片我只是希望中間部分的建築做一些混合。

最終完成的效果圖如上。

風格接近或情緒接近的照片也可以用於雙重曝光製作,個人建議是要色調一致,例如我選擇的兩張同場景的黑白照片。同樣,選擇合適的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後,再利用畫筆來進行調整。

最終完成的效果圖如上。

在網上搜「雙重曝光」時,我們可以看到大量人像與場景混合的照片。這一類照片的重點是:人像照片需要足夠乾淨,就像我的例圖這樣。

在選擇混合模式時,需根據實際照片的情況來選擇。這張圖我選擇的是調亮,這樣子畫面亮部(背景和麵部)不會混合,而暗部(頭髮部分)則混合了照片。

文字

文字工具的功能其實比較簡單,常規的是文字顏色、字體、不透明度調整,此外還有一個相對特殊的倒置功能,但重點是我們可以配合畫筆來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例如我輸入空白文字,再選擇倒置,使得整張畫面都被覆蓋。此時打開畫筆工具,我們就可以在圖片上畫出任意自己想畫的內容了。

我們還可以利用畫筆功能來創造出立體文字的效果。

相框

相框工具提供了多個相框樣式,同時可以調整相框寬度。但我認為這個工具與 Snapseed 的濾鏡在同一檔的:不可用。它一方面會減少畫面內容,另一方面相框的確不好看,我不建議使用。

最後

總結來說,Snapseed 有著非常大的可調整範圍,配合可疊加操作這個特性,調整範圍可以說是被無限放大;局部和畫筆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更加精準的畫面處理,而一些特色功能搭配畫筆使用,可以幫助我們做出一些富有創意的照片出來。

可以看到,Snapseed 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想把它用好,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還是那句話:修圖這件事,花時間動手嘗試遠比看更重要。


後期資源館


首先,叮噹並不推薦在國內使用Snapseed,因為你上不了Google,所以你享受的只能是處理圖片,而不是大圖上傳保存。

當然作為免費軟件,Snapseed還是深受國內蘋果及安卓手機用戶的歡迎,免費其一,無廣告才是最受歡迎的原因。

Snapseed的基本使用,和大多數APP一樣,沒有任何難度。

難得是進階玩法,它包括了很多好玩的效果。例如局部彩色、局部黑白、更換背景、把某對象放入圖片中、製作倒影、製作兩圖合成、製作盜夢空間等等。

這就是我們說的修圖了,其實叫玩圖更為合適。

叮噹認為修圖前搞清楚snapseed的修圖基本思路;這些效果都是用snapseed中的某一種工具產生的,圖層和蒙版一起配合使用而實現。

用過PS的同學,一定沒有難度吧!

理解這個思路,你想怎麼玩都可以!

舉一個小例子,手機裡飛出的貓頭鷹:

1、雙重曝光模式把貓頭鷹照片加進來,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2、打開圖層,激活蒙版,將貓頭鷹拿手指畫出來,

3、然後就完成了,很簡單吧!

當然,更多的還要靠你多練才能熟悉,不過拿手機修圖基本都是萬不得已,畢竟手機處理圖片效率實在太低了,遠沒有電腦方便,並且浪費大量時間。


我是叮噹,如果您滿意我的回答,請點贊和關注一下叮噹新科技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叮噹新科技


你這個問題問得太廣了,如何使用Snapseed,難道不就是安裝打開就能用了嗎?你應該問得更細一點,比如怎麼用它進行調色,怎麼用它進行摳圖。那麼我這裡告訴你一下我們在Snapseed中常用的功能

照片基礎調色

對於照片最基礎的調色,我們常用到的功能是調整圖片,在調整圖片中可以對照片的基礎屬性對比度,飽和度等等進行調整,這是最常用的功能,一般圖片調整都是通過這個功能進行,同樣可以通過曲線、色調對比度等進行調整

特效製作

製作特效可以使用魅力光暈、喜劇效果、復古、膠粒照片、懷舊、斑駁、鏡頭模糊。黑白電影等等,這些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製作就好,一個個說到什麼時候才能完~

不過其中最常用的應該是雙重曝光了,這個功能不僅僅是用來製作雙曝光特效圖片,也是用來摳圖的功能,具體使用方法大家則需要去看教程了

人像處理

人像處理我們用到的常用功能是頭部姿勢,局部調整

局部調整可以對照片中的一個小部分進行調整,而頭部姿勢可以對人像的眼睛大小,笑容等進行調整

常用的功能就這麼多,工具欄很多功能,自己去體驗一下就好


江江遊戲解說


以一張圖為例

該圖位杭州來福士

此為拍攝原圖

下面介紹具體操作


先導入原圖


通過“調整圖片”基礎工具,還原畫面中的各種細節元素。簡單講,就是讓它亮起來,變軟。


通過“白平衡”工具校準前期畫面的整體色彩調子。


通過“復古”工具中的,12#濾鏡,提亮中心,減弱周邊干擾


通過“突出細節”工具,提高畫面的清晰度,細化主體,對畫面定型。這時候要使用“蒙版”功能對主體單獨處理。


再次進入“調整圖片”工具,

降低飽和度,為啥啊,因為金屬表面色彩太豔顯得缺少科技感,不現代,不高級。一個字“俗”。同樣還是要應用“蒙版”功能。


進入“曲線”工具,選擇“柔和對比”,幹啥,讓主體的外立面金屬質感加強,科技、現代、高級起來,還是要應用“蒙版”功能。


通過“局部”工具,對畫面的不同區域,細節、質感、色彩純度,採取不同力度的“捏”,讓畫面該硬朗結實的,該渲染柔和的,不該注意到的,應該突出的,細化修飾。


最後一步“微調導出”

對畫面的構圖比例,細微瑕疵,調整修復,添加水印簽名,導出


只能說 功能很強大,想要學會還是要自己多操作,希望可以有幫助,

有需要原圖練習的,留言哦~


去拍


如何使用snapseed,恐怕一篇很難全部說清楚,這個軟件還是功能很豐富的,我們今天就用幾個修圖案例,來介紹一下snapseed中幾個修圖技巧。

snapseed可以實現很多修圖效果,比如對照片進行整體或局部的調色,把照片修成膠片色彩,摳圖更換背景或者更換成純色背景,去除照片中某些元素,修正照片亮部和暗部曝光,為照片添加文字等等這些都可以在手機上就輕鬆實現了。本次我們分別針對如下這幾個snapseed修圖小技巧做一個簡單介紹,希望對手機修圖入門的朋友能有點幫助:

1、把照片修成膠片色調。

在snapseed中對照片色彩進行處理,修成仿膠片的色調其實很簡單,snapseed也提供類似於vsco或其它修圖軟件那樣的濾鏡效果,而且色彩非常“膠片”化,給照片帶來複古、濃郁的膠片風。比如下面這張微單拍攝的照片:

照片本身看上去有點灰,我們把它導入snapseed:

打開“工具”菜單項,把snapseed的主菜單頁面調出來。從菜單中選擇“粗粒膠片”項:

進入選項,可以從下方濾鏡欄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膠片色調濾鏡:

然後上下滑動屏幕,選擇濾鏡調整項目,對濾鏡進行簡單設置。如果不喜歡粗顆粒的效果,可以把顆粒度降到0,然後適度調整濾鏡強度,就完成了設置:

最後導出修圖成品,就得到了我們想要的膠片色調照片效果:

2、增強照片通透感。

無論用相機還是手機,直接拍出的照片往往會顯得比較“灰”,這是由於cmos感光元件的特性所決定的,如果對照片稍加處理,看上去就會比較通透。而實現這種通透效果也是比較容易的,我們可通過設置“曲線”,給照片加一條“s”型曲線,就可以去除照片灰濛濛的感覺,讓照片更通透。snapseed是具有曲線工具的,與電腦端各類修圖軟件的曲線工具是非常類似的 ,也可以整體設置照片或者分RGB顏色來調整。我們演示一個簡單的s曲線效果。

這張照片是用單反相機和微距鏡頭拍攝的原片:

直出照片效果比較暗淡和發灰,不必擔心,我們只需要把它導入snapseed,打開工具欄:

選擇曲線工具:

選擇其中的RGB曲線,用手指在對角直線上打三個節點,然後把曲線拉成一個s型,對是一個s形狀,因為s曲線可以讓高光與暗部加強對比效果,同時顏色也比原片更顯濃郁:

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張比原片看上去相對通透一些的照片效果:

3、加強照片局部顏色。

snapseed比一些自動化程度很高的修圖軟件而言,最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可以對照片局部進行修片,比如對局部進行調色。例如我們如果拍了一張照片,天空不夠藍,就可以用snapseed的“局部”工具,把天空部分單獨進行調色,讓天更藍。就像這個例子:

原片天空雖然是藍色,但我們還想讓它更藍一些,這就可以把它導入snapseed:

打開“局部”工具: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局部工具是依據照片的顏色進行選區的,也就是以顏色為基準進行區域選擇,我們進入局部工具後,用手指在藍天部分打一個節點,用雙手指縮放選區範圍,工具會默認選擇打點位置的顏色,選擇同樣顏色的範圍區域而不影響其它部分:

然後我們上下滑動屏幕,選擇所要調整的項目,我們只需要調整飽和度就可以:

再用手指左右滑動屏幕調整飽和度值就Ok啦:

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張天空色彩被加強的照片:

4、為照片添加文字。

如果說上面幾個技巧都是對照片調色,那麼下面幾個技巧就是對照片元素進行變換。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給照片添加文字,這個功能是很多朋友都非常需要的,比如在照片上添加一段說明文字,加上自己的名字,加一個題目等等都會用到。我們首先還是將照片導入snapseed:

點擊工具找到“文字”工具,進入這個工具界面:

文字工具中有若干可選擇的文字模板,如果我們只是想簡單添加幾個字,就可以選擇一種常規的文字版式就可以了,如果需要添加註解可以選擇一種對話框版式,如果想添加一些有效果的文字還可以選擇帶圖形框的版式,我們本次選一個簡單版式演示一下:

然後雙擊版式輸入文字:

還可以調整文字透明度和位置、大小、顏色:

最後保存圖片,就已經添加上了文字。

5、刪除圖片中的元素。

snapseed可以對圖片中某些干擾元素進行消除,比如這張照片:

我們想要把毛毛草下方的那個枝條去掉,修成這樣的效果:

怎樣做到的呢?我們分別用了snapseed中的“修復”和“鏡頭模糊”兩個工具,並結合圖層蒙版來實現的。首先,我們把原片導入snapseed:

從工具菜單選擇“修復”選項。這個工具可以把照片中的某些元素進行抹除,並用周圍元素填充這個修復部分:

只需要用手指塗抹需要去除的畫面部分:

軟件就會自動消除這個元素,有時候一次性無法去除乾淨,可能需要多幾次塗抹:

但我們發現修復後這個區域不太完美,依然有些雜亂,那麼我們又選擇了“鏡頭模糊”工具:

把這個需要“平整”的區域放在模糊範圍內:

打開圖層工具,找到鏡頭模糊圖層:

從這個圖層中選擇“蒙版”工具:

用手指在蒙版中塗抹我們想要平整的區域:

就這樣,我們完美修復了這個區域,去除了雜草枝條,得到了想要的效果:

6、調整大光比照片的曝光。

有時候拍攝照片的光線環境光比很大,高光容易過曝,暗部沒有細節,在snapseed中,同樣可以對照片不同區域的曝光進行調整設置。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北京798拍攝的一張照片,由於是在門洞內拍攝,所謂門洞外光線有些過曝,門洞內的畫面過於欠曝喪失了細節,並且畫面有些歪斜:

我們可以逐一調整一下這些不足。我們首先把照片導入snapseed:

從工具中先選擇“旋轉”工具,把照片的水平進行校正:

手指在屏幕上左右滑動,可以把照片角度進行調整,指導滿意為止:

再打開菜單,選擇“調整圖片”:

在這個工具中我們可以分別壓暗高光,提升暗部:

又對照片分為和色調進行了微調:

這樣就得到了一張比原片細節更豐富的照片:

7、將照片背景換成純黑。

snapseed同樣可以實現摳圖換背景的效果,使用的是雙重曝光或曲線工具結合圖層蒙版來實現的。我們本次演示一個把背景換成純黑效果的例子。例如下圖:

我們想把雕像摳出來,把背景變成純黑。那麼我們首先把照片導入軟件:

首先用到菜單中的“曲線”工具:

用曲線把照片整體調成黑色:

再打開圖層,顯示出曲線圖層:

選擇曲線圖層的蒙版工具:

用手指對雕像以外的區域進行塗抹選區,塗抹可以放大細緻塗選,也可以通過調整曲線值來擦除多塗的地方:

這樣,我們就把雕像摳出來了,做出了一張純黑背景的圖片:

本次我們介紹了snapseed的調色、摳圖、加字、局部處理、曝光修正等技巧,如果對您有一點價值的話,請全部收下,後續卷太郎將會通過更多文章為您介紹snapseed修圖相關技巧,歡迎持續關注。


卷太郎攝影坊


snapseed是一款比較實用,運用比較廣的手機攝影APP,它的功能強大到可以讓你與PS媲美,也可以說是手機版的PS,關於它的運用其實也比較簡單,主要是靠手指划動屏幕進行操作。首先,打開手機的snapseedAPP軟件,點開,右上角打開你手機裡想要操作的圖片,然後,點開底部中間有一個工具,之後就會跳出如圖呷的各種操作頁面。調整圖片你可能點開輕觸屏,就會出現各對比度,明暗度,飽和度等等的調整,頁面跳出後左右划動屏幕按你自己的要求和強度進行調整。按你所需圖中的各種界面進行調整,也可以修復圖片中多餘的部分,也可以進行裁剪,兩次暴光,還可以進行畫框的添加。每一次的調整按一下右下角的勾,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全部操作完成,就可以導出,可以覆蓋原圖,也可以保存副本。具體的操作多練習,多運用幾次就可以,簡單實用。


小兵視界


作為一個初學者,對於功能強大的snapseed的使用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專業系統的知識,攝影大咖和專業講師有很多精彩的課程可以學習。在這裡只想談一下個人的使用體會。

一、慎用濾鏡。snapseed有許多自帶的濾鏡,包括戲劇效果、hdr、樣式等等。這些濾鏡操作筒單、使用方便,效果也還不錯。剛平始接觸軟件時,我也喜歡直接套濾鏡,但用了一段時間,發現了幾個問題:畫質損失較大,不真實、不自然,千篇一律,不能表現個人獨特的東西,影響動腦動手行為的養成等。現在已基本不怎麼使用戲劇效果等濾鏡了,當然有幾個還是常常要用到的,比如復古,可以暗化邊角,提升氛圍,增強照片的高級感。比如黑白,彩色轉黑白是不可或缺的。濾鏡可以用,但一定要慎重,要適度。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二、用好幾個關鍵工具。首先是要用好旋轉工具。由於拍照時受現場環境、拿持不穩等方面的影響,拍出的照片有可能出現傾斜,這就需要使用旋轉工具進行校正,一般自動就可以解決問題,不滿意的話,可以選擇手動。其次是要用好剪裁工具。通過剪裁,改變圖片的長寬比,去除部分多餘的東西,解決構圖不完善的問題。第三是要用好視角工具。手機拍照,變形還是比較嚴重的,通過視角工具,可以對上下左右進行變形校正,也可以單獨對某一個角予以校正,效果很好。第四是要用好展開工具。如果照片顯得侷促、視野不夠開闊時,可以用展開工具對一邊或多邊進行擴展,擴展邊如果是全黑或全白,效果會更好。

三、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觀摩欣賞一些攝影大作的時候,總的感覺是層次豐富、細節精彩、局部到位、整體和諧。對局部細節的處理是snapseed最強大之處,也是最有魅力之所在。通過局部處理的應用,可以提升照片的品質,變平庸為精彩。進行局部處理,要用到三個工具:局部、畫筆和蒙板。局部,顧名思義,就是選擇任意位置,確定範圍後,對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和結構進行程度不等的處理。畫筆,真的象畫畫一樣,用手指在照片上需要處理的地方改變亮度、曝光、色溫和飽和度,而且可以隨時擦除修改。蒙板功能無疑是專業的,對處理過的畫面進行重新選擇,保留不想改變的,留下處狸過的。多重曝光也常常要用到蒙板功能,顏色過濾、全黑、全白背景等都可以通過蒙板功能實現。



見牌就翻


如何使Snapseed話題有點大,今天就介紹一下Snapseed所有工具的用法。

工具:共有28種。



1,調整圖片:包括自動調整和手動調整(亮度,對比度,飽和度,氛圍,高光,陰影,暖色調)

2,突出細節:相當於銳化,增加圖像邊緣(高反差的地方)的清晰度。

3,曲線:相當於PS的曲線調整(RGB複合,單獨的R,G,BC通道調整),30種自動色調調整。

4,白平衡:相當於PS的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調整。

5,剪裁:圖片剪裁為標準尺寸或根據需求自由剪裁(內置七種比例)

6,旋轉:圖像水平翻轉,或根據自己的需求以任何角度的旋轉(校直角度和直角旋轉相配合)。

7,視角:包括圖像的傾斜,旋轉,縮放,自由變換。

8,展開:相當於PS的擴展畫布的大小(畫布可以填充黑色,白色以及智能填充)。

9,局部:局部調整圖像的亮度,相當於局部曝光。

10,畫筆:用畫筆對圖像進行亮度和飽和度的調整。

11,修復:相當於PS的汙點修復工具。

12,HDR景觀:調整圖片高光過曝,暗調欠曝。

13,魅力光暈:為圖片添加迷人的光暈,適合時尚攝影或人像拍攝(包含5種自動樣式)

14,色調對比度:調整圖像的高光,陰影,中間調,同時能保護高光或陰影。

15,戲劇效果:通過濾鏡強度和飽和度來調出特殊的效果,內置六種效果。

16,復古:通過模糊,亮度,飽和度,樣式強度,暈影強度來調成復古效果(內置12種復古效果)。

17,粗粒膠片:通過逼真的顆粒營造出頗具現代感的膠片效果(內置18種效果)

18,懷舊:藉助漏光、刮擦、膠片風格等功能,讓圖片充滿懷舊感(內置13種懷舊風格)

19,斑駁,通過強烈風格特效和紋理疊加,讓圖片呈現特殊效果(內置5種基本樣式和無窮的變化)

20,黑白,製作經典的黑白照片(內置6種效果)

21,黑白電影:利用逼真的顆粒效果和全新“洗白”特效製作以前黑白電影風格的照片(內置14種效果)

22,美顏:提高面部亮度,亮眼或嫩膚(內置9種效果)

23,頭部姿勢:調整面部的偏移,焦距可以調整面部的大小,笑容調整面部的表情,瞳孔大小,調整眼睛的大小。

24,鏡頭模糊:為圖片添加焦外成像效果(背景柔化),使其更加美觀,適合人像攝影(內置11種模糊方式)

25,暈影:在圖片的角落添加柔和的陰影,營造出類似用大光圈拍攝的美麗效果。

26,雙重曝光:其實就是多張圖片的合成。



27,文字:給圖片添加文字(內置38種文字樣式)



28,相框:給圖片加相框(內置23種相框)


感謝大家閱讀,下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