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炒股的人賺的都是誰的錢?

江湖牧人


做短線的賺了做中線的錢;

做中線的賺了做長線的錢;

做長線的最後基本為國護盤。

這便是大A股的的特色。

在投機市場,看多的與看空的互為對手,同一個價格,有人主動去做空,有人主動去做多,所以成交就產生了。

至於哪一方最終會賺錢這要看市場的總體情緒,只有順著情緒做的一方才是能夠賺到錢。

在到處瀰漫著悲觀氣氛的市場中,做空的人要比做多的人更有勝算,也許你會問,既然整個市場的情緒都是悲觀的,那麼為什麼還會又買盤?因為火中取栗貪便宜的人永遠都存在!這是人性。

另外,客觀的交易系統總是可以幫助交易者一致性的賺錢,於此想對應的就是主觀交易者的任性而為總是會犯一些最基本的錯誤,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是系統交易者把主觀交易者的錢賺走了。


交易匠人


這個問題我曾經也不懂,以為買入了公司的股票就是長期持有,然後賺每年分紅的錢,尤其是電影電視裡經常有家族為了股份的事,爭的頭破血流。

後來我做了基金,也分紅過,這才明白,分紅不是我想的那樣美,不過我也聽人說,買銀行股了分股息比存錢划算。所以我初期都是這麼做的,像做基金一樣的做股票。

後來認識了師父,才懂得,股票的價值是炒出來的。也就是說上市公司以多少元為面額向股東認籌資金。然後股東們拿著股票等分紅,以及等股票上漲了賣出。這樣,有人看漲就用合適的價格買入股票。持有該股的人覺得這隻股還會漲,他也就不賣。如果持有這隻股的人覺得當前的價格不錯了,他就會選擇賣出,把漲了賺到的利益拿到手,這樣就形成了股票交易。

股價就在看跌看漲的人買賣下,上下波動,這樣也就形成了價格差。交易的人們,就是賺這個價格差的。這是做對了的人,他看漲買入,然後在更高賣出。

而看跌的人,他覺得這個股價要跌了,他就趕緊賣出,或者賺錢離開了。但是有人買在了高位,突然因為消息,或者是機構拋售,股票價格大跌,他看著覺得價格還要跌,就是賠本也要賣。

所以,雖然我們想的是買入一個優質股,然後持股待漲,就如多年前人們花五塊錢一股買入茅臺,然後到今天拋售,這就是價值投資。

實際上股市是千變萬化的,有人買,有人賣,這樣就形成了今天漲,明天跌的局面。有人在裡面交易賺價差,有人在拿著做價值投資。但是股市是不會像實體經濟那樣產生實際的利潤的,它是由於人們不停的炒來炒去,這樣就產生了價格的高低。也就是說,炒股賺錢的人,就是賺的那些虧損的股民的錢,因為他們追高買入被套了,在跌價的時候,只能忍痛割肉了。當然也有股息和分紅,只是賺的是虧損的股民的錢,這個更直觀一點。


荷唯洛之戀


炒股的人賺的是那些虧損的人的錢。

這可以採用排除法來分析一下。

有的是原始股東,他出的是1元線1股的原始股,也有的個別的是1角錢1股的原始股,如紫金礦業,他們一上市就翻了幾倍、十幾倍,或者幾十倍,他們的錢你是賺不到的,甚至想都不用去想,因為成本相差太大了。

在股市裡發了財,賺了一票走路的,或原始股東減持變現跑路,可能帶走了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你再有本錢也別想去賺他們的錢。別瞎想,看人家走路吧。

在股市裡發了財,至今仍在股市裡摸爬滾打的大戶,他們都是炒股高手,想從他們那裡分一杯羹很難。即使哪一個股票你神操作,你高賣他高接,接著直往下跌,即使他在這個股票上做虧了,他也會堤內損失堤外補,並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最終的贏家可能還是他。

那麼,你賺的錢是哪來的?

一種是有可能是普漲行情下的增值部分,假設在如今A股由2500點狂漲到5000點,你的股資翻了一倍賺了一筆,這筆錢便是普漲行情帶來的紅利。

另一種便是虧損的人貢獻給你的,換言之你賺的是別人虧損了的錢,這是常態。股市作為一個平臺自身不提供資金,是股民投資才有了股資,才有了股市。你從股市賺的每1元錢,都是從另外一個股民那裡獲取的,這就是股市的零和博弈。即使在普漲行情下,也是先入市的賺了後入市的股民的錢。儘管後入市的可能也賺了些錢,但大頭還是被先入市的賺走了。

還有一種是最理想化的,是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分紅紅利,可惜這種分紅的公司實在太少了或者分紅太低了,可能很少稱你心願。假如你投資的是一家經營優質,擴張迅速,盈利豐厚,持續高額分紅的上市公司,那你真是太幸運了,說明你的投資很有眼光,決策正確,企業才是幫你賺錢的提款機。


郭雄333


股民炒股究竟賺誰的錢?

眾所周知,股市上,散戶的對手就是主力,就是有能耐興風作浪的一小群人,是機構、炒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主力到股市是幹什麼來的?無可質疑,絕不是來解放股民。大家來自五湖四海,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就要賺錢。

誠想一下,然而誰賺誰的錢呢?股市不是印鈔廠,它只是一個資金流動市場,說確切的,錢不是從股民的口袋落到主力的口袋,就就從主力的口袋落到股民的口袋。股民和主力兩者之間,智慧,知識,性格和思維,等等的各方面的差距,被主力在每個股民想賺錢的情況下,被養、被套、被殺的最有可能性是誰?結論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國家收取交易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股民炒股究竟賺誰的錢,歸根到底股民從價差中獲得回報。

股市存在的價值,一是為企業融資,一是資金流動市場,拉動市場經濟的繁榮,如果市場資金沒有流動,市場死水一潭,不僅不可能有經濟的繁榮,就連地球也將變得荒蕪。


上下左右681218


炒股的人賺得都是誰的錢?我想很多初入股市的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我相信很多小白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買哪個公司的股票,賺得就是這個公司的錢,其實不然!

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我舉個例子來具體說明。張三和李四兩人各買入同一支價值1元的股票100手,他倆為了升值,互相買自己手裡的股票,張三先以5選的價格買入李四的100手,李四同樣以5塊價格買回張三的股票,此時他們的股票已經翻了五倍,此時王二看到了,感覺該股還得漲,正猶豫呢,已經漲到10塊了,王二以15的價格買了20手張三手中的股票,後來以20元的價格賣出。慢慢的,該股漲到50,股民見該股大漲,都瘋搶該股,張三和李四全部賣出,還在後悔賣少了,結果該股票一路下跌,高價買入的紛紛被套,有,捨不得割肉,他們的資產迅速縮水。所以牛市中我們賺的是那些高價買入卻不賣出的股民的錢。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有一定的幫助!


愛尚閱讀zfx


股民究竟該賺誰的錢。兩種方式。賺另一個股民的錢。賺上市公司發展帶來內生性股價上漲的錢。

A股更多的是一個股民賺另一個股民的錢。所以一個股民賺錢最起碼兩三個股民虧本。因為要支付交易費用。

這種股市是很難玩的下去的。因為漲起來可能是快漲。大家都知道可能會下跌。 上漲基礎並不紮實。就是瞎炒。跌起來就沒完沒了。很多人將虧損慘重。

之所以有此局面。在於上市公司質量太差。沒有多少公司制定長期擁有。長期持股就是地雷。

在於市場IPO難以預計。說不定那天就會被IPO大躍進的發行砸下來。陷入長時間的調整。

在於市場操縱者利用資金優勢信息優勢。撈一把就走。

這樣的市場散戶就是韭菜。很難規避虧損的命運。

賺上市公司發展帶來的錢。最穩當。長期持有就是賺錢。像貴州茅臺。格力電器。可是這樣的公司鳳毛麟角。

所以我們股市大漲大跌。更多的是牛短熊長。牛市來了。大家一哄而上。熊市來了。樹倒猢猻散。


杜坤維


首先我們知道股市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通常大家走進股市炒股投資都是二級交易市場。

那麼從個人操作上很多朋友都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線操作。其實更多的還是短線炒作為主,賺了就跑,虧了硬抗,扛到實在扛不住為止。那麼這樣一來就好像擊鼓傳花,這時候的股票就好像一張百元面值的鈔票,在股民的手中沒完沒了的按照最新估值傳遞。

比如,我今天看到這張鈔票會升值120元,然後用100元接手,結果大家並不看好,我就用90元、80元、70元出手,直到有人接單。那麼下一個股民接單70元,剛好又有大家看好上漲,那麼估值就會上升80元、100元、甚至500元,然後根據他自己的決定而轉手下一個持股人。這就是股民的炒股差價生成。

簡單的說,就像四個人打麻將,流通的盈利虧損還是在這四個人的資本來往,直到有一個人扛不住出局,再有新人第五人接手入局,就會有新的資本入局和流出。

那麼這樣股市和上市企業都是無關的,而股市交易市場抽取交易服務費用,是沒有人和風險的。企業本身在上市的時候已經通過上市融資成功,獲取大筆資金。股市價格變動只是影響企業整體估值,這只是企業金融運營。


光輝壹課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在問投機和投資的區別。想賺差價,就是賺主力和旁邊散戶的錢。不必在乎這個公司的盈利,行業等等財務指標,那些都是主力忽悠散戶的噱頭。投資就是買優秀公司的股票,公司高速發展會帶來豐厚的紅利,長期下來,複利是很可觀的。

要進入股票市場,一定要搞明白自己的目的,搞清楚在自己在市場內處於什麼位置。新手最大的通病就是選股時看了一大堆的財務指標,聽信了網絡上各種概念,買進後幾天不漲就急了。這其實就是戰略與戰術互相矛盾了。以投資的前提選股,再以投機的心態看股價,焉能不虧錢?!

西方有句話非常有道理:一場牌局下來,你如果還沒發現誰是凱子,那麼這個凱子就是你自己。你的問題是在問炒股在賺誰的錢,既然是炒,那就是投機,期望股價在短期內大幅波動,賺差價。正常的公司在短期內其收益不可能在短期內有大幅的增加,只能靠主力捏造概念來忽悠散戶了,所以說投機基本就是賭博,就看誰的信息靈,反應快,零和遊戲而已。散戶天生就處於劣勢,大概率是輸錢的。

投資是買公司的股票,注意是買不是炒。與優質的公司管理層一同長期持有股票,不會為了股價的短期波動頻繁的買賣股票。但是如何發現優質的公司需要自身的眼光和個人素質極高,很多人以為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就是投資了,事實上是大錯特錯了,要不然這世上不會只有一個巴菲特了。(如何尋找優質的公司可以看我其他的帖子)

也不是說投機是萬惡之源,投資就是千好百好了。投機與投資都是相生相剋的,一物兩面而已。投資是市場基石,投機是潤滑劑,缺一不可。

至於你說沒有看到哪家公司有分紅,這就對市場太不瞭解了吧,不說茅臺這麼大比例的現金分紅,美的,格力都是大比例現金分紅的優秀公司,類似的還有很多,3600多家至少能找出至少50家,不要以為這數目很少,優質的公司本來就是稀有物品。


上善若水ccj


炒股的人賺的都是誰的錢?這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投機博弈,也就是做價差交易,波段交易,這部分在股市中佔比最大,畢竟人性貪婪想克服很難。

投機是零和遊戲,也就是多空雙方的對賭,不過就目前A股市場來說,就是機構與散戶間的博弈,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因此不像賭博更像屠殺。

第二種情況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主要投資與企業,讓企業能夠融資去擴大生產,去盈利,然後企業會把盈利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一般不會全部盈利都拿來分,會留有一部分進行風險防範。

價值投資是正和遊戲,是自己和自己玩的遊戲,公司盈利你有獲得股息的權利,當然在公司虧損時你也要承擔虧損這是義務。因此,做價值投資就是利用自己所學挑選出好的公司進行長期投資,靠複利增長賺錢,對於賣出,一般是因為公司股價已經明顯高估已經沒有價值可言,公司基本面發生變化等,一般情況的價差不會去做。

最後總結,投機是賺你對手的錢,投資是公司賺錢你就賺錢,公司虧錢你就虧錢。


初心價值


一部分是分紅配股得利潤,一部分是經濟市場規律。

像大型國有銀行,每年都分紅,而且分紅利率比銀行存款都高。

這是因為,大型國有銀行都有國資委控股,他們要求銀行每年必須分紅。

另外一部分舉個例子你就能明白。

就像一個小區樓盤。

假設每平米1萬元,然後有一天,有人把自己的房子每平米2萬元賣出去。

這個時候,整個小區的樓盤現價就是每平米2萬,沒有賣的人就會出現浮動盈虧,這個時候,並不能代表你就賺了,只有賣出後才能叫贏利。

而賣出去的人,賺的錢是市場經濟規律下正常的商品增值。

注意,這個時候是沒有人賠錢的。

假如有一天,小區又有一個人想主動賣,這個時候就要往出掛價錢。

如果成交價是每平米5000元,此時就出現浮動虧損,小區樓房市值也就縮水,蒸發。

賠錢的只有賣出去的那個人。

更多初學者都想不明白,自己股票賺的錢哪裡來的,不肯能是憑空出來的吧,其實就是簡單的市場經濟規律,財富的流動。

同樣,經常理解不了市值蒸發,蒸發到哪裡去了,其實只是市場經濟的估值問題。

所以,除了分紅外,你賺的錢並不代表是別人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